姚氏宗亲网

标题: 岳飞母亲姚氏获赐葬庐山 [打印本页]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8-17 21:56
标题: 岳飞母亲姚氏获赐葬庐山
宋绍兴六年(1136),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改任湖北襄阳西路宣抚副使。随军的年逾古稀的母亲于三月底病故于军中。岳母教子有方, "精忠报国"刺字,千古传颂。岳母逝世后,宋高宗应岳飞之求赐葬庐山。当年528日,岳飞母亲姚氏归葬于庐山西北麓的株岭山,在墓侧建了一座"叠翠亭"以寄哀思。
& G; Q. K8 q: [$ R- C- x# K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8-17 22:00
岳姚氏. 公元1103年,在相州汤阴,也就是今天河南农村的一间破旧的民房里,姚太夫人拖着疲惫的身子生下了一个男婴。当时正逢乱世,金人进犯中原在即,姚太夫人希望襁褓中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她跟丈夫商量,想给孩子起一个能代表自己心愿的名字。这时姚太夫人听说有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她脱口而出:“孩子就叫岳飞吧。”于是,就有了抗金英雄岳飞的故事。
4 ^+ K$ I' u$ q8 c. Z: `3 E; O9 r. }  歌颂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传颂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极为流行。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在历史上却查不到确凿的依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游彪认为,岳母刺字是民间流传的一个典故,但还是有一些历史依据的。岳飞的母亲姚氏是一个农家妇女,识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可能亲手在岳飞背上刺字。但极有可能的是,他母亲为了鼓励他放心去战场打仗,请人在岳飞背上刺的。这算是围绕在历史故事之外的一个小插曲吧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8-17 22:01
  (?—1136)
% H4 z8 {# T. A  n$ W3 d  t  岳母姚氏为宋人岳和之妻。- O; ]5 n4 p/ f) T  U7 u- V5 [
  一场突发的洪水令其家破人亡,姚氏失去了丈夫和家园,但其没有悲观,而是坚强地选择了一种积极的生活。因为在劫难中还幸存着她唯一的儿子,让她充满希望。9 Q6 m0 `+ Z5 p
  虽然当时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她仍然十分注重对儿子的教育,不但送儿子到私塾去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儿子学艺习武。让儿子拜周侗为师。习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姚氏言传身教,对儿子的要求极其严格和认真,还自幼灌施了爱国救国的思想教育。
" h" e) |9 G# A4 L  姚氏为了让儿子紧记亡国的耻辱,她亲手在儿子的背脊上刺刻了“精忠报国”的四个大字,她的儿子便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
( W. T' R/ |1 X  姚氏是一位真正的伟大的母亲。她被国人尊敬为贤母,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贤母之一。“岳母刺字”的故事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母教的经典。1 O/ W& _$ g: n
  姚氏晚年还随岳飞军中奉养。姚氏于绍兴六年(1136)春在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病逝,宋高宗皇帝赐地封号,厚葬于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8-17 22:39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1-8-17 23:34 编辑 4 O4 x' k  ~  x- z. b) |, E
# Z7 i% Q4 V% f: w& c* a& Z& h0 [
二楼这段文字有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游彪认为,岳母刺字是民间流传的一个典故,但还是有一些历史依据的。岳飞的母亲姚氏是一个农家妇女,识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可能亲手在岳飞背上刺字。但极有可能的是,他母亲为了鼓励他放心去战场打仗,请人在岳飞背上刺的。”
2 B  \; i$ [& e! [% b) m
. R( \3 \  y1 M$ d5 w这纯粹是游教授自己的主观推测!, ~* x; D. u  X% T1 S

5 n4 j1 {" c( q# B9 R. `4 N0 l这游彪教授为何不会反过来推测:“岳飞的书法为啥好?因为岳母有文化、识字,所以在岳飞小时候,岳母就在沙地上教岳飞写字,由此看来,精忠报国这四字,是岳母亲手刺在岳飞背上的。  a0 Y2 C! r) ?" X* \
如果是“请人写上,亲手刺字”,也未尝不可。游教授何以断定就“不可能”呢?
. r% F/ n( G/ x( _6 g+ y游教授的“极有可能···请人”有何证据?如果无凭无据,那不是主观腻断是什么?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8-17 23:04
回复 4# 卧龙姚建中 , O- y6 w7 p) }6 F
/ T9 u, F/ Q  P
老兄讲得有道理。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1-8-17 23:43
回复 5# 闽南姚斌 ( {2 g# g2 j8 \+ e4 h2 ?; V

$ @$ H, P3 `/ k0 h" M$ C这游教授可能没见过岳飞的书法,不知道岳飞小时候,岳母在沙地上教岳飞写字的故事。
1 A  y7 r) y' {* Y7 O : P4 k2 h" ~0 r$ `/ s' F0 e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当年的女知青如果与生产队的农民结了婚,能说这女知青不识字、没文化吗?哈哈哈:lol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8-18 00:32
:L;P
作者: 洛阳姚孝民    时间: 2011-8-18 07:19
岳母刺字”的故事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母教的经典。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1-8-18 10:38
现代人的研究,所谓的专家,所发表的论文,东拼西凑。相当一部分都有主观腻断性,不可全信。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1-8-18 13:24
对!有些东西不可全信。我现在看报纸都是作“参考消息”。
作者: 闽南姚斌    时间: 2011-8-18 14:23
回复 9# 姚紫洪 " b7 P) F9 c5 f( j

- Z* J1 Y* g2 g& w0 ^1 F0 B( a% w+ u$ i5 [6 D% G7 l9 p
有影,这款代誌得斟酌、现在的学者有的拢咧骗食
作者: 姚广南    时间: 2011-8-21 00:26
所谓的专家,所发表的论文,东拼西凑。说不定有很多是网上下载滴。:lol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2-22 18:17
我同意广南宗亲的说法。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