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2646|回复: 1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推荐或评选姚姓的优秀楹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31 21: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0-12-21 18:08 编辑 # g, b; A) F3 O1 K* q5 g) g

) K4 D6 ^% Y5 s/ n* }请推荐或评选姚姓优秀楹联6 S) i) F1 |8 H3 t2 \
                     100831
6 z- o  [" d0 r6 f$ {3 e" k% h
' E) A! P, y; C1 o( r3 w
) i, j  @4 W1 m1 f0 {+ R& p$ S' z
    《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简称姚刊)第二期发表了选自袁义达主编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一书的文章“姚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简称“袁文”,全文见卧龙姚建中发在姚网的“姚姓来自妫?”帖下。)由于袁义达的身份和地位,以及这部书是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公开出版物,并且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金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图书出版专项基金的出版物,因此这部书的影响比较大,一般会被当为权威著作;于是,它对姚氏的叙述也容易被当为权威说法。
% a3 y% p" S8 H" i/ @    卧龙姚建中率先对“袁文”的姚姓是从妫姓分离出来的分支”、“因为舜帝姓姚,所以他的出生地称姚墟”等说法提出异议。我支持这种异议,也赞同尚海在其文章《舜帝至妫满世系之一》表述的“姚、妫、虞、田、胡”同根同源说和明确反对“姚、虞”出自“妫”的说法。除了对“袁文”开头部分“姚的名义和图腾”和“姚姓的起源与演变”中一些叙述有疑问或不同看法外,对该文关于堂号、楹联、家谱、宗族先贤等的叙述,我也不甚满意。如果有机会,我将会讲讲我的看法,以请教大家和众宗亲。
& A) o5 ?7 F5 Y   今天发这个“请推荐或评选姚姓的重要楹联”,可视为对“袁文”所选的“姚姓的重要楹联”的反应。“袁文”曰:* \' v7 _( l% q2 ?$ s* V7 Q( w* x1 ^% h
   “姚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五副:% E, Z6 h! I1 i5 Q" Z9 F, ^
      弘文学士;庐墓家传。+ N" G2 F% a1 ~0 ?$ r
      爵封梁国;派衍桐城。
8 e- Q. [6 q& U/ C+ v. A      学闳两汉;书撰梁陈。
$ T' H' |/ C- E3 _" d% t# a      建德长绵世泽;虾湖丕振家声。3 j/ f- e) k# d1 v2 t6 D/ W- Q
      寨主子终谐贵妇;刺史女得偶相公。* A: \: g" v4 G3 x& O4 k
    你认为这五副楹联是我们姚姓的重要楹联吗?或者,请你提出哪些楹联是姚姓的重要楹联,不限于5对,可以是1对,最好不要超过10对;推荐时,请对楹联涵义、用于何处作必要的说明,有可能也指出作者。你也可谈谈对“姚姓的重要楹联”的“重要”两字的认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卧龙姚建中 +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2: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州市西逯村姚氏楹联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9-4 21:29 编辑 5 f! Q# s2 y6 K: x
5 r6 v2 ]$ f& B; e. ?) x
据说下两联是河南孟州市西逯村姚氏宗祠的楹联:! m9 s$ ~6 o0 m$ h0 z
      传帝法绍帝统世系千秋昭虞史   谥文贞旌文献家声万古著唐朝
: {% l: m4 t: b* o4 W5 Z: e8 z4 ~      为帝为王为卿相家留吴兴   迁峡迁雒迁平阳派衍河朔- Z" K/ q( R8 O" ~9 J* h* G
我觉得这两联不错,特别是第一对,比“袁文”“姚姓的重要楹联五副”的某些更重要。
8 N# B: c! U) b5 h1 n; P( `      可惜我不知西逯村在孟州市哪个地方、宗祠建于何时、何人何时所撰、西逯村姚氏的情况。河南宗亲,特别是洛阳宗亲,请帮忙讲一讲。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2: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着“袁文”的“姚姓的重要楹联”,这个帖的标题用了“请推荐或评选姚姓的重要楹联”。细想,觉得“重要楹联”的“重要”二字不很妥,改为“有特色楹联”或“优秀楹联”比较好。诸君意下如何?' f1 D: A0 Z& r; t7 Q9 N' j2 C
     在中华各支姚氏,都有过和存在许多有特色楹联。我读过广西马平姚炯桂发表的马平姚氏对联,颇有特色。马平姚炯桂能不能选一些(并加解释)并加解释发表?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18: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9-1 18:45 编辑 0 Q0 ]: @  C; \4 |! b4 D; F
% r& _" z# G- q4 _
6# 卧龙姚建中
% P9 Q" K( z; z* U      谢谢。6 q. P, O1 Y4 H/ E* t1 i
      说说巩义市鲁庄村市文保单位姚氏家庙两对联。
* ^  H9 l7 g& P0 O     祠堂称家庙,很有来头。砖刻匾额“姚氏家庙”敦伦堂,始建于明末,重修于清乾隆和咸丰年间。1946年大门前曾横竖匾“陈征东姚大将军家祠”,悬挂的灯笼上书“姚氏家庙  文贞世家”和“国民革命军六十四师师长姚北辰敬献”。大殿门前檐石柱刻两对联:5 F( I& }9 I9 T* F
远宗虞舜    理学光史 册经明行修千秋重    忠烈耀邑 乘仁成义取万古尊
8 p& g4 i6 z( A+ J8 h" ~

* y1 t- U' ?) L7 k# o3 a7 c
          系出虞 封于陈 昌于齐 流长源远    代当明 叔之功 侄之德 业创垂统
: x7 y. T8 {9 G
    第一联,上联“理学光史”指谁?下联“忠烈耀邑”可能指七世姚涵(东大寨之主)、姚若时和族人姚麟徵等;明崇祯13年土寇李际遇攻寨,姚涵等与之大战四十余日,寨破而死节。

9 T8 p9 ]1 U$ d" s$ q) u
    另一联,上联为何扯上“封于陈”的陈胡公和“昌于齐”的田?下联的叔侄又何所指?
0 m2 [  y- A! t; X; j& A0 o; V1 Q; s
    此外,将军姚北辰与鲁庄姚什么关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2: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7# pszyyao ! N5 c9 G/ P  O7 v; i' s
第2联下联的叔侄可能是指 姚钦和姚敏叔侄;姚钦,叔,鲁庄西门始迁祖,葬南茔;姚敏,侄,鲁庄东门始迁祖,葬北茔。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2: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宗亲们关心广州杨箕村始祖祠“凤仪堂”的命运。堪忧,堪忧!5 v" v0 S. z; t. {
    广州市能保留老4城区唯一一处“庙祠相依,庙前祠后”的古建筑格局吗?
* z, l$ b: `' J    包括萝岗区新城区的整个广州地区姚氏唯一的三进古祠堂能保留吗?
& p/ n: P% Z5 g2 C6 }5 S    汪洋书记和黄华华省长多保留点有岭南特色的古祠堂和古建筑的讲话和报道很好,下面听吗?. D7 @/ Q8 v. t3 d3 x$ p* x
      
. R, U/ S7 A( l% N0 V# }    讲讲凤仪堂神龛联,聊以自慰,也供杨箕村和寺右村姚氏宗亲记住:* G2 |! e2 u$ I/ ~
            新淦派分来粤海  下泉盛姓启杨箕
; v0 J$ ~+ A) ], _% B& w) j    杨箕村姚上始祖姚存耕,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今新干县)路口司下泉村人,元进士,官广东宣慰廉访司副使。卒后归葬江西故乡,留有衣冠冢在广州(址在今执信中学内,已无存)。存耕公的儿子礼廷公,入藉广东番禺,择居番禺永泰乡簸箕里。礼廷公有二子,分居杨箕村与寺右村。礼廷公为番禺簸箕姚氏始祖。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1: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村姚氏楹联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9-4 21:25 编辑
- R# |' S0 k+ R& ?7 w! U7 y. d1 ?. n' |0 G6 [# }' m: h1 u4 G
广州地铁5号线潭村站,上方便是姚姓村潭村,不是“谭村”。笑话,公交车站和报纸时常错写为“谭村”。潭村者,盖因往昔,村周边是河涌,像个潭,故名。我读过3版不同年代修的潭村族谱,其中有描写潭村景色的,很美;现在没有了,比较乱,也是将被改造的城中村。言归正传,讲楹联。% K5 R7 c5 H7 t5 I0 `
     潭村姚氏宗祠木刻门联: 弘文御史风  宗卿仕广东
. c; u+ @% |, ]% `& B严格讲来不是对联,好在描述贴切。他们的始祖宋朝宗卿公,进士出身,来广东当提刑使。上联指唐思廉公和明御史观文公。观文公后有十房头,其中之一是潭村房。" B$ d0 ^! o0 y; v/ G8 w
     潭村宗祠堂号“潜德堂”。神龛联是一对嵌字联,是只有2站距离的兄弟村寺右村(也是地铁5号线)姚维洪撰的,也是木刻的:
' p. N" `4 n, J& |           潭冶青山东接从翠文翁来紫气
7 J3 g/ a9 F! h           村环绿水南凴双峰宝塔沐熏风
- Q" m- p0 h( }2 T+ |; S& c+ q* ^" T
我对姚维洪说:“潭村兄弟给你好大的面子,是神龛联呀!”他很高兴:“我是花了心思撰的,还特意到鱼珠选木料。"% B3 J# R; R. T! d/ Y# n
      壁联不少,其中古姻亲村,署名“石牌新庆村全体乡亲同贺”的也是一对藏头联:. B6 q! W& b( J; |! ?
           潜力自五常显祖崇公陕石祥麟开元盛世留凤迹
0 u8 o8 y8 z, j/ m           德馨持四有吴兴华裔羊城序雁兰桂尧天展龙图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9: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13# 姚凤仪堂 - o) C( \$ U% [5 `0 z. H$ J5 C
扬箕和寺右村的宗亲应该多露露脸,顶顶有关原址保留凤仪堂的相关帖也好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1: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城金兰寺縄谷堂楹联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0-9-5 11:06 编辑
3 ~0 C3 V: h" s) z2 h& e
0 Y) Y4 ~3 l9 X6 Q: ~$ u$ I紫洪兄:过奖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E- E/ ^1 [. k7 U5 _& ]; I6 A, T
    在增城三江,10条村有9条村姓姚,姚姓人口有好几万人,几乎都是姚宗卿公的后代。$ J. |, [0 [  i( i
    前些年,三江镇与石滩镇合并叫石滩镇。不过我们还是习惯叫三江。其中金兰寺村是古老的有故事的姚姓村,村中有姚氏宗祠,堂号縄谷堂,建于400多年前,是广州文保单位,从前有联:- k" t" g$ g( J: b$ d
              宝庆发基祥,豸史流风传奕世; k" X8 v; j, V- k6 p: q: E
            金兰安厥宇,云峰毓秀拓鸿基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1: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新淦派分来粵海.下泉乡盛启扬箕
( c3 x9 n7 q$ ~" H4 [$ C, t3 ]姚凤仪堂 发表于 2010-9-5 00:20

  n2 m9 Z8 f2 Q3 y! u姚凤仪堂:
' V0 a5 j6 H: W% |* R+ x! N      已注意到你的更正:是“下泉乡盛启扬箕””,而不是“下泉盛姓启扬箕”吗?你的依据是什么?你能将你的实名和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告诉我(或告诉姚长杰等转告)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 22: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