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一大支姚即将回归南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21: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9 21:260 ~0 O; F4 E- f# E
门前曾经的桃花朵朵,已经结成了果实。。。
. C+ W3 k( S: o
    竹林村庄留下的明朝时期的墙。

SAM_0907.jpg (62.26 KB, 下载次数: 292)

SAM_0907.jpg

SAM_0906.jpg (79.68 KB, 下载次数: 272)

SAM_0906.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2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19 21:36' |- y, ~$ ?' [; T4 J
竹林村庄留下的明朝时期的墙。

- X" a! z- f4 R% \% o( q7 [   坚硬的古井留下的痕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SAM_0916.jpg (75.88 KB, 下载次数: 278)

SAM_0916.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18: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5-20 18:15 编辑
% W# d$ K8 x% `3 r3 W- }/ g- w3 }
姚佳明 发表于 2015-5-20 10:15& W6 j/ c( {' o. f- y
其实我和其瑞兄是有"三同"的,原先的"三同"是和贫下中农同吃丶[/backc ...
% G, ^$ m# F: j& x, [- s. s8 j

8 n& j8 x: {4 i3 y2 Q8 }    这个帖子得到了湖南郑保、意霞、佳明等宗亲的关注,谢谢湖南的老表宗亲!
5 ?1 x3 c- o9 F3 [: `' h    这个帖子以谈湖北的事情为主,所以得到了湖北几处宗亲的相应。尤其是203楼来自十堰的自卿宗亲,他热情洋溢地把他家谱上的资料发到姚网来了。这几天,我认真看了姚网上有关十堰附近的信息,还没有理出一个头绪来。期待来自更多的湖北宗亲的信息。0 Z9 J% h: x/ q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4#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18: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5-20 23:50 编辑 % J& v+ U5 [: P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20 18:12
9 l" r9 P1 X% A6 L% ^8 f8 m这个帖子得到了湖南郑保、意霞、佳明等宗亲的关注,谢谢湖南的老表宗亲!) o  c7 p# x4 n, J" q0 `
    这个帖子以谈湖北的 ...

! G3 D6 n9 Y; [: `  Y( b8 Z1 K" M! T
   六。远方的呼唤。
: Y3 f. S# ]# t  我去湖北的次数不多,对湖北县市的地理位置以及印象基本上还停留在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时的烙印。沔阳变成了仙桃,估计会把人们从三国时代跨越到了孙悟空取经路上的情景。这些地名的变化,委实给我们的寻根问祖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
" E* k6 R& x2 n. A3 K. }6 k    海峰宗亲告诉我,一度沙市是比较有名的,广告语“活力28,沙市日化”曾经如雷贯耳。荆州就在沙市的旁边,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大意失荆州”的典故。让我们一下子对荆州这个地名深深的印在了脑海。据说,二个市合并时,互不相让,一个“荆沙市”诞生了。不管是“大意”还是“有意”或者“无意”,反正荆州是个“失来失去”的地方。, n% M8 [1 j5 [. T6 S
    我对襄樊的认识,仅仅是初中地理课本上介绍的“襄樊铁路”,当时地理老师神神秘秘地告诉我们,这可是一条战备的铁路。一听说襄樊就是历史上的襄阳。卿堂大叔顿时打起了精神,要我看了以下信息:
  Z1 f9 k3 H1 s6 |3 y0 C    修达:字铭行,行角三,客寓湖广襄阳府;
7 {$ g7 d3 r  _8 i9 a) D; u! O     修丰:字铭亨,行亢二,客寓湖广襄阳府,生于明朝嘉靖23年;
! O1 N+ c* N4 J/ Q: y$ j     修渐:字铭进,行角十,客寓湖广沅州,生于嘉靖23年,余未详。( t$ u# H" _& L
     ......1 b& S" F, ?  O! {3 n; x
    这仅仅是随手翻到的,整理南昌家谱当中去向湖广的宗亲估计需要一些时间,还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但是,我们似乎听到了湖广远方宗亲的呼唤!/ G; L- e7 b! {  M/ h+ W

- h8 @! ~  s' L4 P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1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20 18:427 s) M* a$ p# u
六。远方的呼唤。
5 O" R8 Z+ R9 u0 f3 c  我去湖北的次数不多,对湖北县市的地理位置以及印象基本上还停留在小时候看【 ...

: Y* F$ e/ W) A回复元平宗亲:
9 E1 D9 X, l8 {% s    据我手里的资料,万姓在百家姓当中排在88位,共计240万人。在全国是比较小的姓。可是在南昌周围,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姓。大约可以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如果加上源于南昌县的万姓,在全国的比重就相当大了。所以,历史上外迁的江西南昌县籍的人士与万姓共处一地非常正常。) N  i) K4 `0 M. ^
    松滋的姚家人,关键的点在于“南昌府南昌县大栗树新兴土地”与“陈家业”。
+ v) e' T, B9 s& H4 F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11: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5-21 12:14 编辑 " {0 G( ~; m' A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21 11:02  s- f  R9 u4 ~  W, m5 q6 S
回复元平宗亲:
7 }* O1 }3 U7 J) z    据我手里的资料,万姓在百家姓当中排在88位,共计240万人。在全国是比较小的姓。可 ...

; W4 b- ?. d" T0 ]& {7 S7 Y/ I4 @& }" y
   七。还说“大栗树”。
  F! H& a" B4 N8 U& K7 _   南昌县幽兰镇现在主要的村庄有胡陶、流芳、黄坊、杨树、牌坊、枫林、田联、渡头、青塘、新庄、新荣、竹林。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地名,就可以发现,大致是以树命名,以姓为志居多。为什么有带“新”的村庄?这与幽兰濒临鄱阳湖有关。历史上的鄱阳湖面积比现在大得多,水患频繁。为了防范以内涝为主的水患,人们必须筑坝,一旦决堤,汪洋一片。水退以后,土地又要重新划分。所以,新庄、新荣这些地名就出现了。印证了你们祖先离开南昌时为什么会留下“新兴土地”这样的地名。
' d+ x- C. k+ O1 @8 C9 Z8 D+ j    水退以后,标志性的地理以“坝”“岭”“树”“渡”等地名重新出现了。! m: L( `* b0 m; E( K- F# h
    幽兰的土著大姓当中,刘姓是最早有纪录的姓氏。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灌婴来到江西,在南昌筑城,取名南昌。西汉中期,汉景帝之子刘非任豫章牧。据说,陵墓就在胡陶村。胡陶村现有的刘姓就是守墓人。叫“枥门刘家”。家谱是南昌刘姓最早的纪录。可见,枥树是刘姓标志性的坐标。胡陶村离竹林村不到三公里。
) t% E: h% n) S  T% U0 Q+ W' K   南昌方言当中,“枥”、“栗”、“栎”读音完全相同。南昌方言是五声,多了一个“去”声。于是出现了“吴胡不分,黄王不分”的现象。“竹林”读起来与“胡林”“吴林”是分不清的。所以,知道了这些信息,判断松滋的姚氏家人属于南昌竹林是有根有据的。
, J0 u- c- Q% m9 _; n) V7 D
! y8 c* ]) }. m8 n1 s0 _) A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7#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2: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5-21 22:51 编辑
( }5 q; W8 V* x* _& p' q0 J
pszyyao 发表于 2015-5-21 15:352 P' u4 r' V/ i/ P2 x4 l
荆州市和沙市市二个市已经合并为“荆沙市”了吗?
3 l+ P' e/ ^4 i2 l% w

% }0 P5 X$ Y: L* z* J    从下文可以知道,荆州与沙市一度合并为“荆沙市”,但是一年以后又改回来了。8 T. V; B& s% H+ h8 c7 o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钟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省直辖。湖北省政府批准,钟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荆州市代管。0 V+ `* d; j. H; r7 Z

; i, f' Q8 W$ n5 D荆州市风光(17张)
9 r% A, P# z) q, ^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
市。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 G3 Q0 A+ A( H' F; f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8#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12: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5-22 13:06 编辑
. a% u, j7 r2 \6 E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21 22:48
# P" C- A; x7 o7 g( y从下文可以知道,荆州与沙市一度合并为“荆沙市”,但是一年以后又改回来了。
8 a8 b- ]; W" Y, s2 P1 B8 J2 B1 t; o5 a    1994年9月29日 ...

1 u7 [: y+ i: L/ [6 P; {, D- [# d+ U/ s4 M7 {$ L
   八。抱憾秭归。! v! k& k5 K6 O* O8 K; M
    曾经有一个湖北秭归的宗亲与我qq了几句,我从他的交谈中知道秭归有一个姚家湾,据说家族也来自江西。遗憾的是他对家族的历史不甚了解,后来我的qq号被盗,我与这个小宗亲也失去了联系。秭归人津津乐道的是屈原与王昭君,这是秭归的二张响当当的名片。' i1 S- w$ [- i: l* ]) k5 n" @9 J% j
    这次去湖北走亲访友,路过了秭归的地界,因为时间关系,没有亲身到秭归县城去看一看,留下了一丝遗憾。
# q* f+ B( R! G, A    屈原与咱们姚家人是宗亲,有血缘关系的宗亲。他在【离骚】的开篇就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这个“高阳”就是舜帝的祖先“颛顼”。无怪乎屈原在他的【九歌】当中就专门写了一曲“湘夫人”,赞美了咱们姚姓的老祖母为“湘江女神”。' r6 ?" \1 g$ m+ _# H) M/ V
    我对屈原的作品最为钟情的是他的【橘颂】,一到宜昌附近,便发现原来秭归是名副其实的橘之乡,“后皇嘉树”随处可见。风景绝美,物产富饶的荆楚大地如诗如画,培养了屈原爱国爱家的情操!
# Q$ d+ ]; k! W7 u+ m7 y   从下面一组照片上就可以知道,我已经闻到了屈原家乡橘花清雅的芳香。; X2 u4 s: @& E- p" E0 i$ j

( u6 P+ ?! g0 X. D& W' g+ w/ w. ^% |' t

Resize of SAM_0692.JPG (134.85 KB, 下载次数: 304)

Resize of SAM_0692.JPG

Resize of SAM_0695.JPG (145.13 KB, 下载次数: 277)

Resize of SAM_0695.JPG

Resize of SAM_0694.JPG (143.24 KB, 下载次数: 306)

Resize of SAM_0694.JPG

Resize of SAM_0693.JPG (131.86 KB, 下载次数: 228)

Resize of SAM_0693.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3 19: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5-23 20:41 编辑
! e& z: P- s8 Z- s      九。双喜临门。# {$ G! \6 w$ ~7 T2 M$ O
0 {9 i# j6 X  X- O" G1 m  X
    这个帖子得到了不少湖北宗亲的响应,没有想到湖北红安的宗亲正好来南昌寻根问祖。这是一件双喜临门的好事情。
# ]1 t. i' {4 O" t0 y$ J* i    今天枝江的一位宗亲打电话给我,向我询问他们与红安姚氏的关系。特答复如下:3 f* _2 {, K; V8 ~: w: b) B/ u. Y
    湖北红安子泰与黄陂子实是二位亲兄弟,彦国公第25世;宜都发祖志显公是彦国公第26世。南昌姚氏的家谱正是湖北黄州的宗亲回到南昌以后,于1404年与南昌斗门的宗亲一道修的。采取了双表的字派,一是“子以孔则庭、允执厥中铭”;二是“仕志用伯叔,季元宏自修。”熟悉南昌家谱的人对此一目了然,立马就能够分辨清楚。
# ]4 z. D* u" l: ~    现在可以确定,湖北籍的南昌姚氏后裔,已经超过了南昌本埠的宗亲人数。具体数字,还没有准确统计。4 i& n1 C- {& m' Q: G* _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22: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7-2-9 22:51 编辑 " G* u" b' ~' X3 t3 Q
姚道荣 发表于 2017-2-9 16:074 {2 i$ \* b8 y/ q4 o, r
看了绍弦宗亲所发关于志显公的的贴子,很多地方与我襄阳先祖志刚公经历相同。请问宗亲:我们姚氏几十年前 ...

1 F3 Z+ r3 c( p; A9 }3 V( m& e8 U  U; d5 Z
道荣宗亲:
6 W3 f! n5 @) r3 X   我已经关注了你提供的信息。+ y# U. `0 J* j" f4 c% \
   宜都与枝江的家谱提供了比较详实的信息,把他们的家谱进行了反复考证,解开了几个迷。/ o( G5 S! ]# c, x
   南昌姚氏家谱记载了洪武以后,靠近鄱阳湖几个村庄的姚氏宗亲因为参加了陈友谅的部队而失踪。最近几年陆陆续续发现陈友谅老家附近的地方发现南昌姚氏后裔的线索,比如有口传“军姚”的说法,而他们的祖籍地都异口同声说来自江西。
- a6 K4 A& s5 r$ y   另外,江苏宿迁确实有一支南昌姚因为同样的说法逃离南昌,他们现在主要居住在江苏的泗阳与淮安,由于他们家谱上保留了“来自斗门故里”说法,并且留下了几个南昌姚氏的字派。所以,这一支接近万人的江苏姚氏已经回归了南昌姚氏的怀抱。) R8 y" W' l6 Y9 q
   我还要告诉你,南昌姚氏家谱当中的的确确留下了湖北襄阳的信息,需要化大量时间进行查证。
1 Q- ~. d4 }0 _; q/ ?4 Q3 |/ P* a! F" O2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2 12: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