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蓬安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家谱常见古今地名对照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3: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家修谱找姚网
汝宁——元,升蔡州为汝宁府,治汝阳,今河南汝南;民国废府,改汝阳为汝南。
" u: e$ ~& I/ X: @- o汝阴——秦,置汝阴县,治汝阴今安徽阜阳;三国魏置汝阴郡;隋唐汝阴郡即颍州。宋 汝阴郡今安徽阜阳。
+ }9 R$ S5 X* B' G# X: e4 T汝南——汉,高祖四(前203)年置汝南郡,治上蔡今上蔡西南;东晋治悬瓠城,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0 j# a, m- t1 H5 w1 x汝阳——西汉,置汝阳县,因“汝水之阳”而名;宋因之,今河南息(一说商水)县境内。又隋以前另有一汝阳,在今河
9 P2 g; M" R+ C. x$ x8 [南商水县西北。
( Q! E" `' z2 B$ T: j兴义——清,改南笼府为兴义府,治今贵州安龙。 ' o4 t- q. c% x( Q" a8 e3 q
兴元——784年,唐升梁州为兴元府,治南郑。元为路。明改汉中府。 0 V8 F, J/ R! e3 r, X; `
兴化——宋,置兴化军,治兴化(今福建莆田北),后移莆田,元有兴化路,明为兴化府。民国废府,兴化即莆田县。
6 S7 J8 d# ?+ L* d% z兴庆——西夏,国都名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4 D9 w! D1 @6 n& c兴州——西魏,置兴州,今陕西略阳;南宋改沔州;西夏国都兴州;金兴州,治兴化今河北滦平西;後迁治今山西兴县。
7 C7 w' i, j; R, `兴安一—1583年,明改金州为兴安州。清为府,治安康。 , ?+ [! O+ H# a# b6 ]
兴和——1312年,元改隆兴路为兴和路,治高原(今张北)。明初置守御千户所,后移宣府(今宣化)。清废。 7 M5 X+ w: k% j/ p
兴京——清以努尔哈赤前的旧都赫图阿拉为兴京。
4 Y8 q) J. U6 a5 a. A7 B! J. ^厌次——古县名。秦在今山东惠民东;晋移至阳信东;隋在今惠民东南;北宋迁今惠民;明废厌次为武定州,清为惠民县。
  U5 b/ Z; q( E+ x夹谷——孔子相(任赞礼之职)鲁定公会齐景公处,在今山东莱芜南,另说在淄博市淄川西南。 ! I6 d* M- j# X. I  t
扦关——有二:一在今湖北长阳西;一在今四川奉节东赤甲山上,又名江关,均春秋时楚、巴相拒时所筑。
5 T  h. c2 M; A. C' \4 q$ r2 j  P% B汜水关——原虎牢关。在今河南荣阳汜水镇。
2 R: J/ [( e) r9 B( E曳至河——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上游。  & x5 n6 m# @" \: C
吐火罗——中亚细亚古国,即大夏(巴克特里亚)。
4 k9 \( r5 U7 G' t/ g% q4 S1 d吐番维州——唐吐番维州,今四川理县。
/ y+ J+ u% N2 ^* j! ^伏羌——  唐改冀县为伏羌。后入吐蕃。元仍为县,民国改为甘谷县,属甘肃。 , R6 X1 k/ ?  B' D3 s! ~
伏俟城——曾为吐谷浑都城,在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隋置西海郡。
, Y- g$ u2 H/ K5 s米仓道——从汉中入川道路,自汉中县西,沿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达四川巴中地区。
( Y. a* l0 E/ C+ s2 A2 b3 |6 ~米国——西域古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南。 6 y: |, W! c+ \6 d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 W. x8 O$ E/ X  x" |) a/ M2 X祁州——唐末,从定州分置祁州,治无极;宋移治蒲阴(今安国)。民国以原州治为安国县。
. K, B! F1 i" q7 X" i! a. `全州——五代,楚分永州置全州。民国为全县。今为全州县。 , Y) P: S9 a" O) m) `; s
阶州——唐,置阶州,治在今甘肃武都东;宋,阶州,今甘肃武都境内;明移治今武都。民国为武都县。
5 J( F0 L2 U$ T  j池州——唐,置池州,治秋浦,即今安徽贵池。明清为池州府。
6 o0 H- G6 t5 w  y+ K% j1 m& F当涂——汉,当涂县,今安徽怀远东南;东晋侨置,后割原于湖地,治南陵东南。隋,移治姑孰,即今当涂县。
& V( `5 [- b6 Y  c0 L% I光州——南朝梁,置光州,治光城(今河南光山,隋时所改)。712年移治定城(今潢川)。民国废州,以州治为潢川县。: `+ d" `" m+ [! b' P
齐州——北魏,置齐州,治历城;隋曾称齐郡。唐为齐州济南郡,今山东济南市;宋政和中为济南府。 * W9 s* l1 y. v" r& D$ C  u7 M# }
庆州——隋唐,庆州治今甘肃庆阳;北宋曾为环庆路治所,后改庆阳府。辽,庆州治今内蒙占巴林右旗西北白塔子。
- I0 I) J: G- M) y+ c" i- L庆元——宋,宁宗1194年,改明州为庆元府,元为庆元路,明,为明州府。金以泾原、环庆二路合并为庆原路,治庆阳。 8 |/ S- d" S  j
州来——春秋,楚邑,后属吴,吴助蔡迁此,见“下蔡”。
) E! g/ Z1 E3 V$ g% K6 w州国——周,州国,今山东安丘淳于城;春秋,州国,今安徽凤阳台。5 M5 w* k' j" }9 p2 b5 K1 Y( q' ~/ ]) ?
州邑——周,邑名,今河南沁阳县境内。 4 D% d. d$ T9 d1 S
许—    西周,姜姓许国,今河南许昌东;后迁葉,今葉县西南,后复数迁,最后在容城,今鲁山东;为楚(或魏)所灭。 2 F; O! x9 J4 B
曹操迎献帝居许,曹丕时改许昌,地在今许昌东。北周置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宋曾升为颍昌府,并入长社,金仍为许州。民国为许昌县。
$ }7 l6 C, @" A" i, p" o朵甘思——又作朵甘。旧指前藏以东以北,包括川、甘、青三省藏族聚居的地区。
* L- x* ], v3 ]+ a( F: {& v# X交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有交趾刺史部,管辖地区包括今两广大部和越南北部。东汉改交州,治广信(今广西梧州),  C* F# L9 b  P+ ^* M. N( s
旋移番禺(今广东广州)。三国吴分交州置广州,交州治龙编(今越南河内东),所辖为越南北部及两广之雷州半岛、钦州地区等。
* E5 i, B! x7 h  w* i0 B2 f以后管辖地区缩小,唐交州实为交趾郡,仅有今河内一带。
2 ]' V4 Q( Q# q& E* Z  M交趾——南越赵佗时建交趾郡,辖今越南北部。汉武帝时归汉。东汉时治龙编。隋唐交趾郡即交州。唐于此置安南都护府。 0 Z% \9 F2 T; Y7 N! _5 ^' ^) `8 n
十世纪三十年代吴权从爱州(治今越南清化)攻取交州,为越南吴朝之始。宋人常称之为交趾。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交趾省,
! _8 _# J; v+ q3 ~有今越南北部、中部地。宣德二年(1427年)放弃。
5 f7 s+ f( h+ S2 k2 _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约五公里处。曾为车师前王国都城、麴氏高昌交河郡、唐交河县,后曾属吐蕃、回鹘。
; o( D7 j+ r$ B: \$ _, g. Q" e  E- u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传为黄帝与炎帝交战处。
' a# V( l( |6 R0 Y& u2 s+ C( z8 u齐郡——西汉,(前206)年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济南郡,治东平陵,今淄博;隋唐为青州北海郡。   b* Z( P- }- `  [  @' A) P
阴平——西汉,阴平道治所,今甘肃文县西北;曹操建阴平郡,以阴平为治所,后为蜀汉所有。邓艾由阴平道(道路名)入! l, V% z. Q6 d0 O3 p& B
蜀,即由今文县越岷山山脉,经四川平武、江油,进兵成都。隋唐阴平郡即文州。
" ]3 z7 g  w0 y: i. p汗八里——蒙古人称元大都为汗八里。1 e) S/ ^: |+ u2 }: W
观津—— 汉,置观津县治在今河北武邑境内;北魏改观津。% |7 {1 p' u& Q. K8 w
刘家港——即今江苏太仓浏河镇。
- E0 W0 i9 r5 \) U2 S+ i妈港——澳门别名,因妈祖神庙得名。 # n* A- @3 \" Q- P  `
好水川——即今甜水河,由六盘山东流至甘肃静宁。 % Y1 w$ o4 ^' Z& p( x7 G5 q
羊肠坂——太行山屈曲如羊肠的山路。
: S7 u& {, U; i1 S9 M8 R羊苴咩城——简称苴咩城。南诏王异牟寻筑,在今大理。
2 y2 ^) d5 {" g3 Z% y/ X戏阳城——春秋,今河南内黄县北。
2 z3 j4 l) Z, b3 |4 j4 a戏亭——周,在临潼戏水[由骊山北流入渭]西岸,相传周幽王死此。3 C+ [! c  J0 B8 I
买卖城——《恰克图条约》所说买卖城,即今蒙古国阿尔丹布拉克。又以前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部商业区,亦有买
  s4 F% m  b1 l) K6 w卖城之称。 & l  J* e- U) ?. E& M
那烂陀——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著名寺院,在今巴腊贡。十二世纪末以后被毁。
0 t! Y0 w6 |* b- a七畫
, F4 C% s( B& ]  F+ X麦城——东汉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 E: O- ]3 g( L  c4 ^0 v8 r
寿州—一隋,将北周扬州置寿州,治寿舂;宋为安丰军;元安丰路;明清仍寿州;民国为县。
+ x# S7 w' G' e- u寿昌——晋,改新昌县为寿昌县,治今浙江建德西南;唐移治今寿昌,今浙江建德。  : i4 U- _- u9 u' N% o+ U
寿春——战国,楚考烈王迁都此命名为郢;秦置寿春县;西汉为寿县;东晋名寿阳。均治在今安徽寿县。 $ [* O! M7 ]3 v4 |' ^- |
严道——西汉,严道,今四川荣经。, F$ j% D" N- ~. ^4 J3 L' s
严州——宋,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
. P, P7 a2 v% [5 k严陵——唐,严陵,今浙江桐庐县。
/ I" n" f/ R! u! |$ s* d' O# ]宋州——商,宋国,今河南商县南;“五代十国”宋州,今河南商丘。6 d0 S4 q" K  f* w
汪网——商,汪网国,今浙江武康县。. D& s' ]: S, ]# i) l
豕韦——夏,豕韦国,今河南滑县南。: U/ g# @8 W* R. b
杞——  姒姓古杞国,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迁缘陵,今山东昌乐;再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0 s# z: R5 K: u: C1 X
即墨——战国,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
) x' d0 N1 y  H) \+ ^/ Q邺邑——战国,邺邑,今河北临漳邺镇;唐邺郡,今河南安阳境内。0 x! d! s7 S" w4 W& m
邯郸——战国,赵都,始于公元前386年。秦设邯郸郡。汉为赵国。自古至今,惟东魏一度入临漳县,隋复置。
5 c/ ^$ X# W- ]9 N沈邑——周,沈邑,今河南平与沈亭。
  q% `9 R! t2 q* e' P+ x' v- ^怀邑——周,怀邑,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 m- {- z/ v: d5 \芮邑——周,芮邑,今山西芮城县[一说陕西朝邑芮城]。
* \, R% W- U0 e+ H. Z杜城——周,成王将唐杜氏迁于杜城(杜源);秦置杜源,又名杜陵,今西安市东南。
7 n5 f) f% f; R0 y- g杜邑——商,今杜县亳亭。  X% g! A$ _, S( G; D8 B+ U8 C
岑国——古岑国,今陕西韩城岑亭。
2 O. X1 }' Z6 s5 E; z& e邰国——古邰国,今陕西武公县西南。9 ^! U  ~- Y9 o& i2 T
陇州——古邑名,今陕西陇县。
& I9 [* g) c, R! O岚州——古邑名,今陕西岚县。9 }3 m1 B/ q  h' \2 @3 _9 n9 i# ~" X
穷桑——春秋,穷桑,今山东曲阜。
1 B7 t9 `+ X1 C! I歧周——春秋,邑名今陕西歧山县。
3 Y* a2 ~4 f& y* \鸡父——春秋,邑名,今河南固始县南。8 I1 _  z+ F+ I' m1 P1 O, B/ D
匡邑——春秋,匡邑,河南开封长垣县。9 A2 ~) }: G+ x  j
匡庐——商,相传“商周时匡 俗在此结庐”故名,今江西庐山。唐陈伯宣携孙旺在庐山圣治峰龙潭窝结庐隐居“匡庐隐士康”即此。
( K6 ]' P( I0 V萧国——春秋,楚附庸国,今安徽萧县。& M- [$ |, D8 \/ @7 v' L
狄——  春秋,邑名,今甘肃临洮。
: h  Q* m& F  I6 v* j9 Z+ {1 ]应国——周,应国,今河南鲁山县。2 B. M5 @8 O8 z( U- |0 x
狄国——周,狄国,今山东高清县(一说河北正定县)。
  C+ b7 q% y9 ?& t& W; T汴梁——“五代十国”,汴梁,今河南开封。; f' \" p; C8 I$ F$ W
辰州——宋,辰州,今湖南源陵。6 C# y8 v! \3 M9 Z
秀州——宋,秀州,今浙江嘉兴县。, j) F& f. C6 |( q
均州——宋,均州,今湖北丹江市西北。6 f0 N. w# U$ c
歧州——宋,今陕西凤翔(朔)。: b9 n0 l2 z) h$ w6 h
扶风——汉泰初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三国魏改扶风郡,今陕西兴平东南、长安县西;唐因之,今宝鸡市东。  U+ w, Y3 A" M5 |; t
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县东。. P# D  p% ^! p  k8 T7 u
吴兴——三国吴宝鼎元(266)年置吴兴郡,治在今浙江乌程(一说吴兴县南)。
# N% k! E2 S, k0 }( F5 _' m吴郡——楚汉之间从会稽郡分置吴郡;东汉永建四(129)年复置吴郡,治在今苏州。8 o% H. R6 J, O) v+ ^" s  h" q0 p
吴县——吴中、姑苏城均是今苏州。
5 J2 B7 h3 E5 D" F' G/ r苏州——周,苏国,今河北临漳县西;隋改吴州为苏州;宋苏州;明为长州,今江苏吴县。  % d3 x. H( e0 |- Q, \( ]4 x: d
苏禄——古苏禄国,在今菲律宾的苏禄群岛。 , ?* {! G6 X" t2 {3 W
余杭——大禹,余[航]杭国,进浙江余杭;秦为余杭县;南朝陈置钱塘郡;隋改余杭郡,因“余杭山”故名,今江苏太湖。2 |4 s0 z* E, G9 A; Y
抚城——金代抚城即抚州,今河北张北县境内。3 u% n  _- u+ Z& O0 w
沔阳——南朝梁,置沔阳郡;明代改沔阳州,今湖北汉阳境内。& M6 Y! j) g! F, p7 U
条支——今伊拉克境内。" m/ o  e3 U" H+ N- X. C
灵川——唐,灵川,今广西。
8 {) p1 e3 }  {5 e: [杨刘——在今山东东阿杨柳村,唐宋时黄河重要渡口。 1 s0 [* M# Y7 ^
杨邑——周,今湖北=襄阳。
# J. G% P! V+ [% w4 [. m酉阳¬——汉,酉阳县,今湖南永顺县。
; E, m/ A: Q2 t7 ]8 Z2 F9 Z% L. ^坝陵亭——西汉邑名,今陕西长安县东。
$ N9 K$ }. [4 M4 m  D0 M& j8 ]( p苍梧——汉,置苍梧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隋苍梧郡,治封州(封川)、唐苍梧郡,治梧州。
5 G1 t# f1 I0 _; r; V2 ~* B+ _# }: n豆子航——今山东惠民县境的古盐泽。 ( t* s2 \4 a& M
芙蓉城——简称蓉城,指成都,因五代后蜀在城上遍植木芙蓉得名。 $ y: G% l8 z1 n3 z/ G6 ?- d
芙蓉湖——今无锡西北与常州间,古有芙蓉湖,后淤为田。 " A, p0 t! c8 o( G/ n. B( y+ I
苎罗山——传为西施生地,今地说法亦不一,或云今浙江诸暨南,或云在今萧山县境。
$ i0 e# [" `3 _) N$ M花刺子模——中亚古国,在阿姆河下游,都城乌尔坚奇(玉龙杰赤)。成吉思汗征服其国,后又丼。    陈煌燊05-10-22* u  y6 ~+ N2 k2 e% k  \8 a' n
陈州——古国名,太昊伏羲氏为宛丘;女娲氏为娲城;炎帝神农氏为陈州之山;西周妫满为陈国宛丘;战国楚国为陈郢;秦为颍川郡;汉高帝置淮阳郡,章和二(88)年置淮阳国(汉书载:是时有九城,即陈、阳夏[有固陵聚,是为固始]、宁平、苦[有赖乡,其有李伯阳庙,庙中有九井相通]、柘、新平、扶乐、武平、长平);王莽为新平辰陵;晋为梁国、陈郡;隋为淮阳郡;唐为陈州、淮阳郡;五代为陈州;宋为陈州、淮阳郡、淮宁府;元为汴梁路总管府、陈州;明为开封府。均治在今河南淮阳县宛丘。$ g( O. x' h+ v2 T
陈留——以人名作地名:陈哀公(弱)第四子(留),前535年3月陈国司徒(招)杀太子(悼),立留为太子。哀公弱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弱,前534年哀公弱自杀。立留为君;楚灵王(回)闻陈乱,杀使者司徒招。前533年楚使公子弃疾(熊居)发兵伐陈。留奔郑(即今河省开封,陈留居地,後人称该地名为陈留,今陈留镇)。楚弃疾自为陈君达五年。直至陈吴公(惠)于前529年复国;周敬王四十二(公元前478)年癸亥岁秋七月己卯,陈国被楚惠王(芊章)遣武城尹公孙朝将兵伐杀陈国愍公,灭国为县。次子陈全温避难奔晋时由魏卿公孙路举荐于魏国为大夫,邑于浚仪别号陈留,即此;秦王政廿六(前221)年置陈留县,汉置陈留郡,今河南开封陈留镇。/ n( ~4 |# e- x4 H8 u) i
    八 畫
5 [/ ?1 V/ i2 Z: |3 {6 o& k" j4 M郕国——周,郕侯国,今山东宁阳县。5 l) a1 a1 R- q- q8 Q9 L
郑国——周,郑侯国,今陕西华县东;迁河南新郑,今河南新郑县。" j' v' U' W( [$ \5 t6 B7 [: L3 a) e# z
罗国——周,罗侯国,初封房,今湖北房县,後迁宜城,今湖北宜城西,再迁枝江,周末迁长沙(临湘)。8 x  g0 G  ]& w
枞国——周,枞侯国,今安徽桐城县南。
1 }- J! W% q2 |7 c+ S2 |  a牧野——周,邑名,今河南淇县、新乡境内。" e# M$ w+ Q) w  q: V- a9 @& D8 C
单邑——周,单侯国都,今河南孟津县东南。
- |2 h9 Y- j& y1 p范邑——周,范邑,今河南范县。
" w3 l8 w. j2 _  z矛邑——周,矛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南。
5 I' K5 u. o5 K7 N  T郏——  周,郏,今河南郏县。- n2 h. F+ }/ a2 h$ U# }% e
    弦国——周,弦国,今河南潢川西南。
; ]6 B* n" j4 J邾国——周,邾(娄)国,今山东曲阜陬村(一说邹县);西汉,邾国,今湖北黄冈县。  a5 P8 `3 E3 Z, X! x, r
郇国——春秋,郇国名,今山西临猗、新绛县境内。
3 i0 Q4 x, d2 I周国——春秋,周国名,今陕西歧山。  d. R6 v" J! O: `3 V/ F
郐国——春秋,郐国,今河南密县东南。
9 [: o& B! R- P5 f+ E9 \2 e: @, u郈国——春秋,郈国,今山东东平县东南。
8 ^6 V! s0 r( l  `+ h0 P; F# v郓国——春秋,东郓:今山东沂水;西郓:今郓城县;汉为寿良县地;隋开皇十(590)年置郓州,十八年为郓城;唐为
( d5 [0 {+ L9 p9 b+ ~万安县;五代为郓城县,今山东郓城县。
2 S& }5 x+ z0 L* \枝城——周,楚邑,今湖北宜都县东。+ @0 }% Q3 ?( |' G; a
肥如——春秋,邑名,今河北卢龙。
8 ~0 e$ d/ u4 W# r( g. ~  U5 n" _茂陵——春秋,茂陵,今陕西西安。
  l# j: u  x1 l7 A. ^( ~- t桂城——春秋,桂城,今湖北宜都县。4 o$ I- m5 {4 J8 Q6 c% B2 i1 N' \
苦城——春秋,苦城,今河南鹿邑县。+ _4 G4 V% H, q3 z) \7 i# a
京城——春秋,京城,今河南滎阳县东南。( p8 q0 }6 ^4 a# x8 s/ [
屈邑——春秋,楚邑,今湖北秭归县东。. `9 ~) H' q( L  Y  J! j# a
苗邑——春秋,楚邑,今河南济源县苗亭。
7 q3 i( B: Y( Y* f$ H" w$ ?5 x步邑——春秋,步邑,今山西临汾市南。9 @9 p' i" X) S7 R8 S
宜春——春秋,吴邑,战国楚邑,隋大业置宜春郡,唐改袁州,天宝复置宜春郡;宋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县。  Q# Y+ N+ D( n4 c
昆吾——夏,昆吾国,今河南濮阳县。
; K% Z0 g0 U# g$ X, a封父——夏,封父国,今河南封丘县。
4 I4 R/ ^* T6 i; u% k房——  夏,房国,今河南遂平县。/ @% r3 l2 p, D, m
房陵——汉,置房陵县,建安末改房陵郡,今湖北房县。
; E3 n9 _) e3 N& z# W    单父——秦、汉邑名,今山东单县南。% ~3 W+ z. F2 u' n3 _% v& f5 a
郃阳——秦,置郃阳县;汉以“郃水之阳”故名;宋因之,今陕西合阳县。
# N0 A  }3 r- M苴国——古苴国,今四川广元县西南。" V+ Z9 \8 O, S- Z3 r$ x1 N8 v
孤竹——古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辽宁朝阳境内。. J1 a5 F+ X0 A( w% T! e( ^
郁秩——古郁秩国,今山东平度县。
( ?/ T5 N) I" r' {$ \; i    细柳——西汉,邑名,今陕西咸阳西南。
8 j' A' Z/ M+ N( m2 m鱼复——西汉,邑名,南朝梁置鱼复县,今四川奉节县。; k3 P+ d* L, `. c4 u
岩傅——商,邑名,今山西平陆东(一说河南伊川)。9 h- F1 H( R" }, P+ k* x* k9 {
空桑——商,空桑,今河南陈留镇南。
; e, }1 k4 g. @) t於陵——战国,齐国城,今山东长山县,齐国(田)陈仲子“辞爵灌园”即此。$ ], X' d' A. l: m
昇州——战国,邑名,今南京市。) ?7 b2 c3 L: U8 i
肤施——战国,中山邑名,名今陕西延安。( {# w* g3 {, T* s, ~2 J* @
肥乡——战国,邑名,今河北肥乡县。  B5 F3 e9 [  r8 z
范阳——战国,涿国邑;秦为上谷郡地;三国魏,黄初七(226)年改涿郡为范阳郡,今河北涿县、房山境内。
- h; D- W, t) D/ e宛丘——古邑名,古陈国所在地,西汉时今河南淮阳;唐时今河南淮阳东南。
! ^: m8 |8 l$ G6 ~5 r6 A* r昌平——古邑名,因“昌平山”故名,今山东曲阜境内。" b) s' k, O' m* A; l; R5 d
昌邑——汉,邑名,今山东巨野。: u6 R8 o+ M* {' k
张掖——汉,元鼎六(前111)年置张掖郡,治在觻得县;东晋北凉建都于此,今甘肃张掖县。, m8 H  q- p0 z  `, \+ f
金城——汉,始元六(前81)年置金城郡;隋、唐时兰州为金城郡,治在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晋、北魏为金城郡,治
& ~% b* u$ b/ I: P5 n' Q- q- E在今兰州。' \; M& m1 J5 P" O; [! C
金源——宋,金源郡,今辽宁朝阳境内。
& s6 e8 C, C$ [( G- {6 v- R- ]! z# l孟州——宋,孟州军名,治河阳,今河南孟县。
) o7 {% C0 Z& `7 N% b  `陕州——宋,陕州,今河南陕县。: r: i7 x9 A7 {+ t5 q
岷州——宋,岷州,今甘肃岷县。
7 }; G: ^9 w" Z  _( ]明州——宋,今浙江宁波。7 O* U* k. e9 n- C* u2 q  k- Z3 A
河中——宋,河中府,今山西永济簿州镇。
' t4 D" S* ]- ?3 Z8 P& K- C* O河州——宋,河州,今甘肃临夏西南。
, n' v# S* N* {4 s8 K河南——汉高帝二(前205)年将秦的山川郡改置河南郡,治在雒阳,以“黄河之南”故名,今洛阳市东北。
) e6 R! \, r! e' ~) J河东——秦初(前221)年置河东郡,治在安邑,以“黄河之东”故名;西汉因之,今山西夏县西北。
& F8 d' G% P6 }  j; R4 \6 B& _8 Y5 l河西——唐,置河西节度使,治凉州,今甘肃武威县。6 a8 R! N: h" F
河内——楚汉之际置河内郡,治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 U# ]& V. L2 _3 n" Z河间——西汉置河间郡,今河北河间县。
( j- C. a* A- O( O河阳——三国,河阳,今河南沁阳、孟县境内。* n& v4 ]  g6 p7 k$ m! ]
易——  三国,邑名,今河北易县。. E; M! V- Y: l; u+ u
建平——三国吴,置建平郡,今四川巫山县;宋置建平县,今安徽郎溪县。  S+ i* g: z8 e
建州——汉,建安年间置建安县;唐置建州;宋建安郡,均治今福建建瓯。
2 d: {  m% \# y" z) f8 l3 w6 K建昌——汉,海昏县,今江西永修;三国置建昌县,今江西奉新;三国吴改名新吴县,治在今奉新县。' f& F$ V" a4 }% _# U; q& V
京兆——汉,景帝二(前(155)年将秦内史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前104)年将右内史置京兆尹,今陕西华县
- i* l, \+ _: `境内;晋将雍州置京兆郡;唐开元三(715)年改京兆府。
; Z2 C7 s) T3 K8 t' a1 e/ k征羌——汉,征羌县,今河南偃城东。" V" y, X- d! ]; w
青州——汉,置青州北海郡,今潍坊境内;宋青州,今山东青州。
9 p' P! Q! w( l% @' p2 z" A! G9 k沛郡——汉,高帝五(前202)年将泗水郡改沛郡;东汉改沛国,今江苏沛县;东晋改沛郡,治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 X# |/ @. X, }' e: O/ m( z  j* T: {
姑臧——汉,元狩二(前121)年置姑臧县;东汉为武威郡;三国为凉州,治在武威,今甘肃民勤县东北。
3 [. v6 o5 x' G- k* G/ t. _9 n# d! o英州——汉,洭浦;宋时英州,治在今广东英德。
+ D! S8 L0 |, |* v" A1 D+ ]松阳——汉,回浦县邑,东汉建安四(199)年置松阳县,治在今浙江遂昌县古市镇;隋开皇九(589)年析置括苍县,因
2 z, D) g# _+ Z“括苍山”故名;唐贞元年间迁治西屏镇;五代改长松县;宋改松阳县,今浙江遂昌县。
/ j6 C% N8 p) j3 A1 L- Q4 e+ d    夜郎——汉,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东。. Y# \; v8 i. n1 j( F: @
    宝豐——汉,父城县宝豐邑;唐改龙兴县;宋宣和二(1120)年因有“冶铸场”故名宝豐县,今河南宝豐县。9 E( _) ?% p: }- ^4 a9 C9 U
定安——汉,武帝元鼎三(前114)置定安郡,治在高平,今宁夏固源县。! e& B. i& ?6 G# s: J# h6 t; h0 C
泽州——“五代”泽州;宋因之,治在今山西晋城。
( t# }5 j2 P$ _# z. V( h荆南——“五代”荆南,今湖北江陵。' c/ ~3 D: d+ ~& n
和州——“五代”和州,今安徽和县。
. n( z5 U- W9 Q7 b! a* ^岭南——唐,岭南,今广州市。# X; |, M1 R( \- q  R
奉天——唐,奉天,今陕西乾县。
: x6 I  Z$ g( ]' X( x) J' P+ p沧州——唐,沧州,今河北沧州。' }0 G- f, e4 C& }8 W8 f- @$ {
汴州——唐,汴州,今河南开封。
* G6 @, B" l5 W5 V+ V/ g) g5 D, `6 ?庐州——唐,庐州,今安徽合肥。8 @8 y3 j/ }+ Z7 j0 o
庐陵——西汉,置庐陵县,治泰和县西北,东汉建安年间置庐陵郡,宋因之。治在今江西吉安境内。
3 z; i- x9 q3 O/ h0 N6 |  L/ v: C庐江——秦,九江郡;楚汉置庐江郡,今安徽庐江县。. k( U) t5 g9 {$ L5 u' G" y
武罗——夏,武罗国,今广西永淳县北。) j8 U; N7 J  c: a
武强——周,武强邑,今河南郑州。% E( L2 z) _2 o. B/ f
武威——西汉,元狩二(前121)年置武威郡,治在武威;“五胡十六国”时前、後、南、北凉均都此武威。
' r+ N% B% t# {  J武陵——汉,高帝二(前205)年置武陵郡,治在义陵,今湖南叙浦县南。! n2 Y7 n* @; U3 l% d- j
武昌——三国吴,置武昌郡,後改江夏郡;晋太康元(280)年为武昌郡,今武汉市。8 Q5 C6 ^, g& X1 {6 _0 s% M
武阳——隋,将魏州置武阳郡;唐改魏州,今河北魏县。
* P( A2 K. @, F* [; K3 f( r, {武功——北魏,置歧州武功郡,今陕西宝鸡市。
% r1 o4 B* N" t武城——隋,开皇元(581)年将定阳郡改武城郡,治在定阳,今山西吉县。/ t, [- u7 G+ R  n9 g' s  f% q
武川——汉,云中郡武泉县;北魏置武川镇,今内蒙武川县。
: n0 b3 n! Z! L1 P  p2 g2 L4 x    始平——泰,始三(267)年置始平郡,治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县南(一说咸阳、鄠县)。+ m/ I# D2 i3 U, X( i8 v* L1 ]
始兴——三国吴,甘露年间从桂阳郡分置始兴县(郡),今广东韶关境内。
+ k8 ^  y( b& _0 Q" I! U转附山——战国,今山东烟台芝罘山。
8 E6 R4 |& t( C) E' d九 畫
- l4 [6 f5 a# Q& j* L: K7 _$ i    荆州——东汉,荆州,治在汉寿,今湖南常德;五代十国时为荆南;宋,军名,荆南府治江陵,均在今湖北江陵。3 Q2 a' y5 e+ e% k. R8 {- l8 {5 ?
    南京——宋,高宗南京,今河南商丘;
/ n6 A+ X+ E9 E+ [! a南康——晋,太康三(282)年从庐江郡分置南康郡,治在于都,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宋南康郡,治今江西星子县;( _1 L! O! }& c) L
南恩州—明,洪武年间南恩州,今广东阳江、恩平一带。
. o( q& ^. f: q% e/ ~南安——东汉,中平五(188)年从陇西郡分置南安郡,治今陕西渭水;南朝陈将晋安县改南安县,今福建南安县;宋南安,
# j% Z# o" ]5 J今江西信豐县;
0 h' O: i, o" P南郡——秦,昭襄王二十九(前278)年将楚国郢都改南郡;西汉因之,治今湖北江陵。
  U7 g6 A) q; O1 V7 i- W南阳——秦,襄昭王三十五(前246)年置南阳郡,治宛,今河南南阳市。
2 m: X: p! k* s: u1 _" }南海——秦,置南海郡,今广州市。3 ^" c9 h* A9 R0 l, r( Q+ B
南巢国——商,南巢国,今安徽巢县南。; W' m; v" g/ |! e) l" ^
南燕国——商,南燕国,今河南延津东。+ K+ ~' b# d, d5 W
南平——东汉,置南平县,又称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
- b, x+ M) G0 a  }: g% o$ ~南昌——汉,高祖六(201)年置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
9 C- A9 C3 g' r0 e6 S朐忍——西汉,朐忍,今四川云阳县西。& b' f0 p3 \2 r& V* P. n0 Y; }4 f
临湘——西汉,临湘,今湖长沙市。5 j% p5 V4 N# z
临淮——西汉,从泗水郡分置临淮郡;晋因之,今安徽淮河南岸。4 S1 i" _) N! U3 z' Y% |
临淄——汉,临淄,今山东益都。
3 W- v( D$ i  D" X临川——三国吴,将豫章郡分立临川郡,治南城县东南;晋、隋改为抚州,移治今江西抚州南;宋临川县,今江西省。
5 [1 r( e6 o" `3 Y" b: N临海——三国吴,太平二(257)年置临海郡,今浙江象山港南。
. o0 M& D  D$ ?' q/ {9 Y  w临邛——秦,置临邛县;唐因之,今四川邛崃县。9 b% j4 w/ b; M+ w1 k
临清——古临清县;汉为清渊县;北魏置临清县,今山东临清县。2 f, G9 ?( n7 C0 c* r
临河——古临河县,今内蒙临河县。
; l9 p3 l9 I: o( \! A9 F& a' |临安——古地名,秦代余杭县邑;东汉临水县邑;晋太康元(280)年改临安,南宋因之,今杭州市。
7 d$ @; H0 B9 Q7 u7 j. o6 B& H7 O信宜——唐,武德四(621)年置信宜县,治镇隆;唐、宋为窦州州治,均今广东信宜县。' c/ p# k& {) B  P9 R! Q8 X  C
信州——南朝梁,普通四(523)年从益州分置信州,治鱼复,今四川奉节县东,唐武德二(619)年改为夔州;唐乾元元
* Q" Z5 x- W. D( o) [- z(758)年信州,治上饶,今江西上饶。+ `3 |& I2 [2 o
信都——战国,赵国地;汉宣帝为信都国,今河北左强县东北;东汉信都,治今河北杜冀县。陈引奇为东汉信都别驾即此( u7 T6 i! A( v/ N! Y$ j( W. u
地。他德化大行于魏郡[今大名县东北]、清河、赵郡[今赵县]常山间,恩威复著于河间、广平、真[正]定。
+ V6 y. b8 J# }" f7 H" D济阳——晋惠帝将陈留郡分置济阳郡,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5 \# i$ F  B- C/ n济阴——汉中元六(前144)年置济阴国,汉初元元(前48)年改济阴郡,今山东定陶境内。
" W4 e) B9 K1 R5 |  ~济北——古邑名,因“济水北岸”故名,今山东长青县南。
: }5 M5 K. U1 x$ y3 b济南——秦,置济南郡;西汉因之,治在山东平陵县(一说今章丘县);西晋移至今济南市。
9 \! o2 L7 W8 a相城——商,相邑,今河南内黄,後迁今河南鹿邑县南;战国,相城,今安徽濉溪,秦为相县。
6 ~1 c; F) ?1 X# N4 h' E. Z2 t郝乡——商,郝乡,今山西太原。
& T. a  g- }  b  b/ A城邺——五代十国,城邺,今河北临漳。& {1 Z& n6 r' e" v$ r& v
城潁——春秋,邑名,今河南临潁西北。
7 Q) }* t8 L0 |! m( n9 ?城阳——战国,齐城阳;秦为琅琊郡;西汉置城阳郡,治今山东莒县;西晋移治鄄城;宋城阳,治今山东莒县。
' J/ b1 ?( L0 w2 P城父——战国,城父,今安徽亳县。7 p& u  }! {  t8 M4 }/ P: M
咸阳——战国,秦,孝公建都地,今长安县渭城;唐武德二(619)年置咸阳县,今咸阳县。
6 G% E: K! {8 M# q$ N/ S. ?- I饶县——战国,饶县,今河北饶阳县。
+ \, H- ]) l' h7 E! E' d饶邑——战国,齐饶邑,今山东青州。
6 _) F; G; p$ V8 N; L咸丘——春秋,咸丘,今山东巨野县东。
  ?+ t; Q" Q# Y; Z6 ]# ?( R8 e柘邑——春秋,柘邑,今河南柘城县。
. W, ?, h: f) A" Z* F0 \* ~2 \  B姚虚——古邑,姚虚,今山东濮县南。5 N8 m) w$ z, a
郢都——楚国都,今湖北江陵纪南城。
7 E6 F; `$ a" P郧阳——古郧阳国(郧国),今湖北郧县(一说安陆县)。# b" [7 F, ~- M: |8 |  ]  n/ X% L
赵国——古赵国,都晋阳,今山西洪洞县,迁邯郸;汉高帝四(前203)年将秦邯郸郡改赵国,东汉建安年间改赵郡,4 L) k. g3 i& W  m
治今邯郸。0 c' U# J  k0 V7 u0 \7 U; b5 e
施国——夏,施国,今湖北恩施县。+ L0 ~; `  y# a7 R) v7 \3 r
郦国——夏,郦国,今河南内黄县。
) i5 C  V+ F9 B4 @5 A( c! _) q! A胡国——战国,胡[子]国,今安徽阜阳县。
& I# Y& m8 P7 a! `3 T* j( u6 G钟离——春秋,钟离国,治在今湖北汉川县;南朝梁邑名,五代时为濠州,均今安徽凤阳东北。; q' m7 G) b9 `( r6 w
娄邑——春秋,今山东诸城。
: n% o8 I  ^- l7 B3 }莒国——春秋,莒侯国,今山东莒县。/ n. s$ W( W! y' ~( N
项国——春秋,项国都,今河南项城县。8 X; y2 N7 S( g! U2 Y
胥门——春秋,胥门邑,今江苏苏州市。
! [) b! g+ ?* ~$ d7 ]- t! {养邑——春秋,养邑,今河南宝丰县(一说河北沈丘县东)。
5 G& G5 B9 y9 d' h费邑——春秋,费邑,今山东费县西北。
4 z# p$ r7 i, @8 P柏国——春秋,柏国都,今河南西平县。0 k8 Y  _! Z1 \0 r9 C; S
柏举——春秋,邑名,今湖北麻城。* ]4 `( D, P2 l' w; d
郜国——周,郜侯国,今山东成武县郜成镇。4 Q& M* Z9 H5 Z% \, w
荣邑——周,荣邑,今陕西户县(一说河南巩县西)。
* C6 J5 o4 y1 z7 D& c郗邑——周,郗邑,今河南沁阳县西南。
+ d4 s+ J7 X2 E祝——  周,祝邑,今山东长青县东北。
; Q$ O6 ~7 X, Z4 N3 j6 R, I洛阳——周,成侯国都,以“洛水之阳”故名;秦襄王置洛阳县;西汉为河南郡治,东汉为都城,今河南洛阳市;三国、" A$ O3 P$ v, p* Z& ~+ N& o
西晋、北魏、五代後唐均建都于此。
5 E" u" |9 q- ~4 G  z# @8 [/ A栎阳——古栎阳县,今陕西临潼县东北。6 X. K' z9 {! y$ @% X
宣城——晋,太康二(281)年置宣城郡,汉将丹阳郡改宣城郡;南朝、隋、唐为宣州,治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k5 F! P& \1 l- p
幽州——汉,武帝置幽州,治在蓟,今河北大兴县;晋治在涿,今河北涿县。7 F, R* }$ @0 D5 Z0 Q/ i4 ~5 F
峡州——唐,峡州,今湖北宜昌。
; K' ^8 I1 P, V0 S- E剑南——唐,剑南,今四川成都。) n& a. s6 E/ P
昭武城——隋、唐,今甘肃临泽县。& Z; ^2 S# T4 X- E$ G
浮梁——宋,浮梁,今江西景德镇。* j- F& z6 Z% {( @
饶州——宋,饶州,今江西鄱阳。7 x3 N( a: A: H5 @
兖州——宋,兖州,今山东兖州。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3: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昌——宋,保昌,今广东南雄县。0 C7 t* l' y* }
恒山——避汉刘恒讳将恒山郡改常山郡,治在元氏县;西晋移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南。4 i' l# k. N+ a6 I$ @
十 畫
! E! j3 }; _6 f: J* P珠崖——西汉,置珠崖;唐为崖州;宋为朱崖、吉阳,均今海南琼山县东南。0 ^4 _' ?: o/ t9 h; t  g
诸稽——商,诸[稽]暨,今江苏江阴县东。/ i, y, r; ^- U
诸邑——春秋,诸邑;三国,置诸县,均今山东诸城西南。
9 x' s* s6 `. n* R' M顿国——春秋,国名,河南项城县南项城;晋泰始二(266)年置顿丘郡,治今浚县;南朝宋将顿丘郡改平昌郡治在顿丘,
7 n/ d+ S, O* V9 K7 V今河南黎阳县。
, c! W1 X3 e% v( Y剧国——春秋,剧侯国名,治淄川,今山东寿光。# E$ O' j: Q9 i) z: _9 N& O% Q. w
徐国——春秋,徐国,今江苏泗洪县。$ w( B: H6 C) j7 B! F7 B
盖邑——春秋,齐国盖邑,今山东沂水县北。$ J) |' ?3 a2 {' J- |) ^
留邑——春秋,留邑,今江苏沛县东南。0 \# W) _, Q0 r' v3 [
栾邑——春秋,栾邑,今河北栾城县。
  C. t4 C# m$ a8 \郫邵——春秋,郫邵,今河南济源县西。
1 L0 i; E' w3 X5 T3 J, v# I8 r桃邑——春秋,桃邑,今山东汶上县。
1 }5 ]4 ^; P" d4 A* I% ?通川——春秋,通川,今四川达县。" r. ]. ~& U* Y% Y& g; G" b0 j4 [
壶邑——春秋,壶邑,今山西长治市。
1 p( `. |5 l$ c) K% V4 o' ?3 c. O壶丘——周,壶丘,今河南新蔡县东南。1 c% j7 f: E: `" f  H! |
原国——周,原国,今山西沁水县,後迁原乡,今河南济源县原乡。0 ~/ H! B4 v" a" c# p
贾国——周,贾国;战国时晋国贾邑,均今山西临汾市。+ ]7 z, y) h  |; U
郯国——周,郯国,今山东郯城北。
" E  W( D6 E# O8 o, j9 J虑邑——周,虑邑,今江苏睢宁县西南。! F  |2 ?6 \9 H$ m8 n2 B
秦邑——周,秦邑,今河南范县北。- \4 \# B2 Z0 E/ Y+ k
祝——  周,祝邑,今山东长清县东北。
3 ^9 X9 ]- h! H: a1 _皋狼——周,皋狼,今山西武乡县故城镇。3 I0 h' y9 W5 T; ]6 ^
唐邑——周,唐邑,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平阳)。
/ V3 W' U6 Q( H' c! u7 k耿国——商,耿国,今山西龙门县南。
9 m- D9 C+ [  a顾国——夏,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 q2 O, `& X# t  s* ^
莘邑——夏,莘邑,今陕西郃阳县东南。. h: _  e) e! X6 C' x* T6 F; m8 x
莱国——古莱国,今山东黄县东南。
+ R& ^. [( g7 t/ O. K绛国——战国,绛国,今山东邹县纪王城。; `! O& ~' O: q7 d0 m
容城——战国,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
$ w' i6 e7 X  ?; d4 ?8 t& P- _胶东国——战国,今山东平度东南;楚汉之际的胶东郡,今山东平度县。- {' s: C. k+ Y2 c8 ]; w
胶西国——战国,今山东高密县西南。, }- r! @; @2 j  ]% Z! o6 ?
秦谷——春秋,秦谷,今甘肃天水县西南。
8 p8 o, ?9 U) T( ~/ _' f8 z秦州——宋,秦州,今甘肃天水。& j( R5 s5 y% N, i
徒阳都——古邑名,徒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2 A: Z$ C- h2 B9 A6 D; E
陶丘——古邑名,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陶邑,定陶西北。9 F* }) n( w# j( N4 G
绛州—— 秦、汉,河东郡地,北魏置东雍州;北周改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b/ r! \( Q' g* o0 F
晋阳——春秋,晋国都城,战国赵国为晋阳;秦、汉置晋阳县;唐治晋阳,均在今山西太源。
- E* b: L+ y& f1 E; t, f晋州——三国,晋州,今山西临汾。
  H+ h) R' O0 N6 F. k4 O- q益州——三国,益州,今四川成都。
8 U8 ?* C7 d3 p' V7 M郿——  三国,郿邑,今陕西眉县。
! Z, {& y. [5 H  [: G: \1 N: N荥阳——三国魏,正始三(242)年将河南郡分置荥阳郡,今河南荥阳(朱仙镇)。+ ~/ s$ J4 ~" {) ?
竞陵——西晋,元康九(299)年分江夏郡置竞陵郡,治石城,今湖北钟祥县。
4 a) W3 u+ O* @$ L0 R晋昌——西晋、北周置晋昌郡,治今甘肃安西;南朝齐置晋昌郡,今陕西石泉县境内。
/ _, M+ e2 Y# b2 v1 T7 u5 n1 z, `晋安——晋,太康三(282)年从建安郡分置晋安郡,今福州市;宋晋安县,今福建南安县。+ E- L  ]& k% k) s/ x. A, c( q
晋陵——晋,置毗陵郡,後避东海王司马毗讳改晋陵郡,治晋陵,今江苏常州、武进境内。
' m! c: A$ v1 H1 V+ k; v# `高涼——晋,置高涼国,今广东阳江县西。! e8 v) O4 ]8 L3 v3 G
高平——西晋,太始三(265)年将汉代的山阳郡改高平郡,治昌邑,今山东巨野县。9 f' ?, ~" G, W
高邑——春秋,高邑,今河南禹县。. W& F' o% P& L3 a4 Q  V
高唐——春秋,齐国高唐(堂)邑,今山东禹城西南。
4 ^4 C* E$ v4 Q7 n' c$ s高阳——古代高阳邑,治在今河南杞县;战国高阳邑,东汉桓帝置高阳郡,治在今河北高阳县;晋泰始年间置高阳国,治) f2 S1 C% e! p3 h6 n
在博陆,今河北蠡县南;北魏置青州高阳郡,今河北高阳县。5 Z: O) c( b6 k+ h2 l
高密——西汉,本始元(前73)年改胶西郡为高密国,南朝宋置高密郡,治在今山东潍坊、高密县境内。. e& b6 F0 d5 b+ `8 {+ f
高城——汉,高城,今河北盐山县。
. F3 x' d& {1 W. I' e高安——汉,置高安县,今广东高要县。
/ W- a) V0 Y$ E& j% |  J" ^泰山——汉,高祖为博阳郡,因有“泰山”故名置泰山郡,治博县,今山东泰安县东南。
: l$ l% W& R6 F* O酒泉——汉,置酒泉郡,今甘肃酒泉县。, }  \5 m# l3 v; T+ G
牂河——汉,牂河郡,今贵州凯里北。
; P% J2 Q& E2 e朔方——西汉,元朔二(前127)年置朔方郡,治在朔,今内蒙古杭锦旗。) X8 Q1 H0 r8 D; N$ l
凉州——西汉,凉州,治今甘肃陇县;三国凉州,治今甘肃张家川。: h% p1 {6 K$ L. b4 n' A- M0 D3 {
钱塘——秦,置会稽郡钱塘县;後汉为吴郡治所,今杭州市。
$ _% N& @" `( T6 }# e莆田——隋,开皇九(589)年置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县。
% @7 L  l8 E$ T2 o- h8 c虔州——唐,虔州,今江西赣州。
! |; @$ |# F# D6 j2 `4 [铎州——唐,铎州,今四川茂县。
/ S' i$ o& s  i) [1 y+ [- c邕管——宋,邕管,今广西南宁。
$ E$ o7 |; d  b" a; `# V) v桂阳——宋,桂阳县,今湖南汝城。; E/ |: F: G3 \% ^- [6 J
夏阳——宋,夏阳县,今陕西韩城县。3 k' t- l' t& t% m$ C( |. z, Y
亳州——宋,亳州,今安徽亳县。
% W1 i4 ?  b% |9 d! f0 d5 X海陵——五代,海陵,今江苏泰州东。
; Y& P, _8 ~. {) }海昏——三国,海昏,今江西永修县。
3 G  H* b, S: D; }2 G海州——唐,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8 ^9 v( g& z: x# G
翁山——周,翁山,今浙江定海县东(一说翁山在广东翁源县东)。/ }( n, _7 i6 V$ F# F
十一 畫
. U- g1 ]. e+ [梓潼——古邑名,汉为广汉郡地,三国蜀置梓潼郡,今四川梓潼县。3 |0 I$ u) ]3 Z# O6 Z) Y
梓州——宋,梓州,今四川三台县。
! {7 l/ s" ?% }) P8 t: o梅邑——商,梅邑,今安徽亳县东南。- X/ ?6 x& {( m% i# U9 j, R
梅里——周,梅里,今江苏无锡东南。
5 }/ J, S/ D2 B" i! @9 A. e' j8 A屠原——周,屠原,今甘肃安定县。
6 v6 p! C$ ~5 C, v# u3 G4 a# G淳于——周,淳于侯国名,今山东安丘县淳于城。
! I0 l& W& c7 l0 B& S0 G8 q聃国——周,聃国,今河南平与县北(平与,有东汉名臣陈蕃卒葬墓地)。
. J* Z7 V9 M: ^! Q萧国——周,萧国,今安徽萧西北。2 b6 ]) Y8 u+ T% K! s/ O- I! J0 r+ U
隋国——周,隋国,今湖北隋县南,後迁山西介休县。, Q& l) p# X2 _( i# b7 D) t0 o
宿国——周,宿国,今山东东平县。
# L9 x+ X( X. S# v) y7 Q4 H梦邑——周,梦邑,今山东曹县北。0 k7 e- D, T0 E) y  W/ j5 a3 C
曹国——春秋,曹国,今山东定陶县。2 H) I4 K( m+ g/ }7 b
鄅国——春秋,鄅国,都启阳,今山东沂水县北。
9 X; M0 b& Y! z' U" P) z! \崔邑——春秋,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 ^5 x, U0 e! I9 b% ~
聊邑——春秋,聊邑,今山东聊城县。
. T$ E( M3 m9 j3 `1 @菅邑——春秋,菅邑,今山东单县北。4 W+ X" W" D* Y# ^  u
商邑——春秋,商邑,今河南淅川县西南
+ r8 e6 T  G6 G8 T: c- J: R麻邑——春秋,麻邑,今湖北麻城县。
1 @$ ]* I8 J) A: J" G逯邑——春秋,逯邑,今山西境内。
& n4 z4 i; |1 F& m& E8 o9 N2 p# ]阎邑——春秋,阎邑,今山西安邑县,後迁陕西朝邑县阎城。5 R& K) N7 M+ p: {
戚邑——春秋,戚邑,今河南濮阳戚城。4 N3 P# g7 l" ]+ {2 g. s
堂邑——春秋,古邑名,晋置堂邑郡,今江苏六合县。- q+ V: J% b& U5 Q4 ^! E
铜鞮邑——春秋,铜鞮邑,今山西沁县南。
3 N: m1 _7 q# C$ f" p1 s营丘——周,姜齐国都,今山东淄博市(一说昌乐县)。“陈琏、玙兄弟二人从阳武户牖投奔齐国大夫田(陈)和”即此。
6 T! ]: ?- F3 w$ d9 F营州——北魏、隋,营州,今辽宁朝阳县;唐、辽时营州,今河北昌黎县。4 I, r$ H# b9 z' l5 f6 Y9 o9 Y
扈国——夏,扈国,今陕西户县。" W  z. U0 M. ~
黄国——夏,黄国,今河南潢川县定城。, N& @9 T& N5 X8 Y' i4 M# a9 Q, B8 ?
巢国——夏,巢国,今安徽巢县* W' ~* R& A4 J- p
崇国——商,崇国,今河南嵩县北。0 X1 V, H, T4 k' X. S- @
崇州——唐,崇州,今江苏南通。5 K- M3 R2 j/ N. ?
绵州——唐,绵州,今四川绵阳。, D, i$ ~! D  }$ t! S& U6 Q9 L9 t
绵上——春秋,绵上,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2 {+ c6 U: d' Z: n& Y' i梁丘——春秋,梁丘,今山东成武县。
; J4 b! l$ j: V) v- V( l梁山——周,梁山国,今陕西韩城县南。
2 l% R3 c0 O6 A) M% \6 }5 e9 O9 Y梁国——汉,高祖五(前202)年将秦砀郡改置梁国(郡);南朝宋改梁郡,今安徽砀山。: ?  @- U7 D3 Z( \: z0 e
阏与——战国,邑名,今山西和顺。' }( E6 ?+ Y1 w4 e% ?  o  o: @# \
琅玡——春秋末越王勾践迁都此;战国,齐琅玡邑;秦王政二十六(前221)年置琅玡郡,今山东诸城。3 X$ i$ W5 v  w! H( v6 J* k
渔阳——战国,燕国都,治渔阳;秦置渔阳郡,均今北京市密云县。" [7 e3 D& ]7 L( p) n
淮西——唐,淮西,今河南汝南、信阳境内。" `- u* a; f0 k1 W4 N+ z
淮南——汉,高祖四(前203)年将九江郡改淮南国,汉元狩年间改九江郡,後改淮南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三国魏' v% w( C- v" L7 \  y
为淮南国;东晋淮南郡,治今安徽当涂;隋改寿州、淮南郡,治在今扬州。6 V: M/ T. ]4 p# R, l3 @/ i
清河——汉,高祖五(前202)年置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县东南。
9 E2 w7 p2 R0 A: U1 o% o4 d4 C3 ]! M章武——西汉,置章武县,西晋、隋初置章武郡,今河北大城县。4 F0 z: m. R$ g! W5 Z( G
鸿门——西汉,鸿门,今陕西临潼西北,即典故“鸿门宴”即此。: h2 E( R% U& G
康邑——周,康邑,今河南禹县西南。
3 u/ U# m. C8 w$ A- d: O& [1 z! S康州——唐,康州,治在今西藏昌都。: t/ _6 S1 l5 Y* M
盖州——唐,置盖州;金、元因之,今辽宁盖县。
% M+ a3 m: a- {淄青——唐,淄青,治在今山东淄博、青州境内。
1 H* f0 E3 N  y! h$ M润州——五代十国、唐润州,治在今江苏镇江。3 _! |# c( G! Q
宿州——五代十国,宿州,今安徽宿县。
! h: Y5 k& t" \# Y9 d& [* x十二 畫9 d4 d% X$ o/ x7 F
颍州——宋,颍州,今安徽阜阳县。
, I- r) H) j8 f. L, |颍昌——宋,颍昌,今河南许昌。
$ u# O4 A  t# i颍川——秦,王政十七(前230)年置颍川郡,以“颍水”故名,治阳翟,今河南禹县。当时辖今许昌、长葛、鄢陵、郾城、临颍、舞阳、西华、禹县。陈  翔公由山阳瑕丘移居颍川即此。陈 寔于汉中平三(186)年卒葬今长葛县古桥乡陈故村即此。
+ b3 V. g6 B' v7 I彭城——西汉地节元(前69)年将楚国都彭城改置彭城郡,後复称楚国;东汉章和二(88)年改彭城国;南北朝、唐、宋,治彭城,今江苏徐州。( a" S9 w- M+ g7 S& s, [5 M
彭州——东汉,彭州,今四川彭山县。
) K; }/ S$ f/ p. e: w循州——东汉,循州治惠州;东汉,惠州治龙川,均今广东省。& t/ r/ W+ U1 M$ b4 c1 }
渤海——西汉,从巨鹿、上谷二郡分置渤海郡,治浮阳,今河北沧县东关。# K, c& G0 u0 D0 _
鲁——  汉,高祖元(206)年将秦王政二十四(前223)年置薛郡改鲁国,治鲁县;三国魏、晋置鲁郡又称东鲁,均治今山东曲阜。6 G6 \) f! o$ N
鲁阳——春秋,楚鲁阳,今河南鲁山县。3 A; j0 N# t9 f+ S
期思——春秋,楚期思邑,今河南淮滨县。
0 e1 d$ |8 v* t, [7 E6 ~  ^渠丘——春秋,莒渠丘邑,今山东莒县。
; j- P" N: }+ j  z8 l# b0 |鄍邑——春秋,鄍邑,今山西平陆县东北。
9 [# K6 h' f/ ?) r4 a) Y2 ~鄚国——古鄚国,今河北任丘县鄚州镇。
( G. C5 U' H3 t) g. T2 U滇国——战国,滇侯国,因“滇池”故名,汉置滇县,今昆明市滇池。
; k+ Y, E+ [* G1 x, G; N2 _程国——周,程国,今河南洛阳市程聚。
- M: ^4 \, l" d& E1 C) H道国——周,道国,今湖南道县。
' W# F* ?4 Q# w6 v- A; {0 J舒国——周,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5 V5 x0 r5 E% X* l: @* G3 c0 d
温邑——周,温邑,今河南温县。
& R8 U4 @$ c2 w. D) _焦——  周,焦邑,今陕西百步焦。
* O: i0 G9 W- \" Z! l( i! M谢——  周,谢邑,今河南南阳市。, N+ J/ L8 s9 B1 e! W
韩原——周,韩原,今陕西韩城西南;战国韩邑,今山西河津县东北。/ j& E) C! |7 Y- e
敦煌——汉,敦煌,元鼎六(111)年置敦煌郡,今甘肃河西走廊。
/ y& w) Z+ {5 T. }揭阳——汉,揭阳县,治榕城,今广东揭阳榕城。
; n  a/ z' [; N( X犍为——汉建元(前135)年置犍为郡,今四川宜宾县西南。
7 u* r! {' D: c/ a- n  \+ z9 R棘阳——古县名,西汉置棘阳县,因棘水之阳故名,治南阳,北魏改南棘阳。
# f9 V8 Q# n4 Z# Z; O) W景州——古邑名,汉置景州,今河北景县、东光县境内。: w( }5 F7 C* p% G, \, W- L
舒州——五代,舒州,今安徽潜山县。" t4 A7 X5 h+ M. R& ?9 a
蓬州——唐,蓬州,今山东蓬来县。
* g+ z9 X% h0 `" e翕州——隋、唐、南唐、宋翕州,治休宁万安镇,後移翕县,今安徽翕县。0 J9 R% o$ g3 ]2 Y( i3 v" S9 {
渭州——北魏、唐置渭州,今甘肃陇西县东南。( X) I9 J9 r- ~1 V. Q) q0 ]
婺州——宋,婺州,今浙江金华。
  X' f; ?5 `, i* v  @越州——宋,越州;东汉为越国,今浙江绍兴。, z! }( ]7 B2 `
博州——宋,博州,今山东聊城。6 \: ?+ D2 r: H0 I4 Q' d+ H
博陵——东汉,桓帝“为其父立博陵”故;隋将中山郡分置博陵郡,均今河北蠡县南。* ?! ]% e$ m4 B  V4 X2 c/ i
博浪沙——秦,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
$ y: ~$ B& S% y! J朝歌——商,纣王都城,今河南淇县。$ g: V4 M0 ]9 r' V/ l) ]
雁门——战国,赵武灵王置雁门郡因“雁门关”故名;秦、汉因之,今山西雁门关。
! @' ~  w1 M8 b" G: c/ H2 E朝儛山——战国,今山东召石山。
8 b# {+ B# p4 w  v/ q" n/ O( [十三 畫% S9 y- V' L- d$ k5 b7 n
雍州——宋,雍州,今陕西西安,军名,永兴,府名,京兆府。, N( Y# b: b! b" X/ c1 `: s
雍门——春秋,雍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 y; t1 C( X( N  e& a
雍邑——春秋,秦都,今陕西凤翔县南。! Z& C& J& v( A. b
雍国——周,雍侯国,今河南沁阳县东北;春秋迁今陕西凤翔。
& o+ G7 F+ p0 z雍丘城——唐,雍丘城,今河南杞县。/ K2 b/ d4 H8 z! u+ ~
解梁城——战国,邑名,今山西猗西南。
/ u. H" V% W/ \% i2 W/ [, w2 w解邑——周,解邑,今山西解县。
' Q: ?' m9 S1 R- B雍国——周,雍侯国,今河南沁阳县东北;春秋迁今陕西凤翔。
! G" l6 h$ a* e3 r3 C9 M滑国——周,滑国,今河南睢县西北,迁费,今河南偃师緱氏镇西南。
3 b6 D5 A  ?* h: h鄣国——周,鄣国,今山东章丘[一说平阴县]。
. a' E# T+ R7 u; D1 B赖国——周,赖国,今湖北随县。
* \" q$ z9 J9 O- K; g缘陵——周,缘陵,今山东昌乐县东南。8 H3 a1 C, ]' U, T! n
微邑——周,微邑,今山东梁山县西北。
& Z9 X7 C! b  i+ ]' t, r滑国——周,滑国,今河南睢县西北,迁费,今河南偃师緱氏镇西南(陈 祎 唐三藏的祖籍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凤凰谷东岸)。: A' S8 A' \, i( M$ H
鄣国——周,鄣国,今山东章丘[一说平阴县]。( J! U4 S% U) z7 }6 L) _8 J
赖国——周,赖国,今湖北随县。
8 x6 E: o* t3 E* O8 X1 \; l" i6 e缘陵——周,缘陵,今山东昌乐县东南。) Q: ^7 M/ A+ t  u5 L- b
微邑——周,微邑,今山东梁山县西北。' \7 }. }* F* J5 s& |
訾邑——春秋,訾邑,今河南巩县西南。, Y) D% R: i  d$ s
裘邑——春秋,卫裘邑,今河南% \2 G# z2 y3 H+ F1 y" r, o
慎邑——春秋,慎邑,今安徽颖上县。$ j% C/ r8 [, B& T* K  S! |
蒯邑——春秋,蒯邑,今河南洛阳蒯乡。% r2 g/ t3 c4 g1 R
楚国——西汉,置楚国,地节元(前69)年改彭城郡,治彭城今徐州。2 C' @: D$ E2 {4 y2 ?/ x3 ~
楚州——唐,楚州,今江苏淮安。
& y' a6 v% d; m鄘国——商,鄘侯国,今河南汲县鄘城;後迁上庸,今湖北竹山县上庸。
1 p" A* r9 _9 k/ o" _0 q+ ]" ~詹国——战国,詹侯国,治今江西乐安;後迁葛,今河南宁陵县。4 i% V0 l5 G1 T8 e
锡邑——战国,锡邑,今河南1 i: _: q7 r  k  z; s1 z& |* |2 y
虞国——古国名,商均封于虞国,今河南虞城;西周虞国,今山西平陆县。
; I6 o) y! C% V1 m: n( D鲍邑——夏,鲍邑,今山东丙城县。
6 x. l% ?( Q" c/ v衙——  秦,衙,今陕西白水县东北。
6 V9 ~, `" t& t8 B6 y& A; X- S: u& x睢阳——秦县名,因在“睢水之阳”故名;唐天宝元(742)年改宋州、睢阳郡,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县南。1 O' C$ y7 x5 L6 M% o
蜀郡——秦灭古蜀国置蜀郡,治成都,後改益州。
' r" m2 [7 Q- _; h, u+ |+ p鄜延——东汉,鄜延,名为高奴;宋鄜延,今陕西鄠县、延安境内。
& _8 W2 c) @: j5 ]7 i$ I4 Z' P; ~楼烦——汉,楼烦,今山西宁武。7 |5 g& ~# e- z& S- u0 d
新平——汉,漆县地,建安年间置新平郡,北魏改白土县,隋开皇三(583)年改邠州,四年改白土县为新平县,唐、宋因之。今陕西彬(邠)县。3 R, w" i- J! U2 y( Q) F1 w6 z8 o3 l& q
新野——汉,置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县。
* C: D6 P) t! |蓝田——西汉,蓝田,今陕西长安县西。
7 F7 |' Z, g+ I7 C1 k' |& F3 R( k简州——唐,简州,今四川简阳西北。! P' g! X0 A+ y# ]# x0 @5 {+ @
睦州——唐,睦州,今浙江建德县。9 t5 t( h0 @! |9 R+ ~. n
蒲州——古都邑,又名蒲坂[阪]、西蒲州,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虞舜帝建都处。0 b+ k$ q6 l3 R# {. f0 s
新安——晋,太康元(280)年将新都郡改新安郡,今浙江新安江。
6 [0 R4 R' `8 r% ^* ]2 B$ i新郑——古地名,春秋郑武公平鄶国改名新郑郡,以别于初封之旧郑,秦属颖川郡地,汉属河南郡地,今新郑县。
' t, O! E$ F6 O/ Y6 u4 i( q: ]新豐——古县名,今陕西临潼县。
. w0 n9 Q1 j4 u4 U# x. ~  r新蔡——晋,惠帝将汝阴郡分置新蔡郡,今河南新蔡县。8 X' `3 w4 \% S' Z* n5 c3 f* g
缙云——唐,圣历初年以“地处缙云山”故名,从婺州分置缙云县,今浙江处州境内。
6 |( l9 m( ^8 l瑕丘——战国,鲁桓公之庶子负瑕,食采于此,後人称为“瑕丘”故名,今山东兖州东北。陈与京,汉元帝初元二(前47)年甲戌岁因“石显等官宦争斗”遭陷卒。家计因之一空。妣佘(皮)氏生考,避难居山阳瑕丘即此。% O* f+ h# _+ e2 S3 `  x) ]: X
蒲津关——三国,蒲津关,今山西永济县。4 v6 q, I7 o2 y4 j. F( f9 u
十四 畫( a/ D+ E5 x( }. ]0 e3 k4 k3 y$ b
鄢——  春秋,邑名,今河南鄢陵县。+ }% I% m+ G6 Y) Z8 l+ m
嘉州——三国,嘉州,今四川乐山境内。
- q+ X) P/ I0 V) C( U4 b, H7 h彰明——唐,彰明,今四川江油县。6 V/ A8 l  L; B& }6 a( N  o. H
鄠县——唐,鄠县,今陕西鄠(户)县。$ c0 j- A$ ^8 y; D2 X
蔡国——周,蔡国,今河南上蔡县。
: q6 c3 c  V( @蔡州——秦,三川郡;汉汝南郡;隋、唐、宋置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 b$ x9 I; z! i, [! X: B# I蔡阳——汉,置蔡阳县,今湖北枣阳县西南。( g& j6 ^1 x; H2 I6 B, i' A3 ~
鄱阳——东汉,鄱阳,建安十五(210)年置鄱阳郡,今江西鄱阳县。
' H( D& h0 G0 m. |; B% a瞧——  东汉,瞧,建安年间将沛国分置瞧国(郡),治在瞧,今安徽亳县。
6 N" ?5 _" [5 n0 {" I5 i8 W; D0 ~箕——  商,箕,今山西太谷县。2 C; H. Q9 c# V# @+ a1 r+ W% B
赵——  汉,高帝四(前203)年将秦邯郸郡改赵国,东汉建安年间改赵郡,治在今河北邯郸(一说赵)县。2 _8 b1 \. w7 P+ I
裴中——春秋,裴中,今陕西歧山县北。
8 B3 y0 [$ \2 E* x滕国——春秋,滕国,今山东滕县西南。
, C* {1 g5 m; ~5 Y谭国——春秋,谭国,今山东商丘县西。0 M7 O* {' ?5 `0 h( U: P) ~
蒙阴——春秋,蒙阴,鲁国之附庸 颛臾国地,汉置蒙阴县,今山东临沂。
% k. o% Q  v1 V2 B3 W, q漕邑——春秋,漕邑,今河南滑县。
1 ^, r0 e7 _, w$ O6 g' a! P' U榖国——周,榖国,今湖北榖城县;春秋榖城,今山东平阴县。' n$ _& e: V/ W& V. a- e
鄫国——夏,鄫国,今山东苍山西北。
9 N/ o# i+ R$ X" w6 a% }. m9 L: l管邑——周,管邑,今河南郑州管城。+ W  ?, m' X5 s$ f- N% Z& B" @2 f! `- Q  j
蔚邑——周,蔚邑,今山西平遥[一说灵丘县]。
& s1 n$ C; k5 c, p" Z$ v! E+ K蔺邑——战国,蔺邑,今陕西渭南县西北。
, {, w& {* @, w端邑——战国,端邑,今山西沁水县东北。1 p) H; P; _- t( t; b8 z
衡州——秦,衡州,长沙郡地,隋改衡州,以“衡山”故名,今湖南衡阳市。3 V) w- Y8 s# \3 x/ L
鼎州——宋,鼎州,今湖南常德县。. [) k+ B( x# k# c, ~/ ]) s& T
韶州——三国吴,甘露年间从桂阳郡分置始兴郡治所;宋,韶州,今广东韶关。
% d  x1 O7 G3 @) D" e7 {4 g9 K# }十五 畫
& _9 G, R6 `' ?* u豫章——汉,将九江改豫章郡(因盛产樟木故名);唐为兴隆府,唐禧宗为洪州;宋豫章,今江西南昌市。
* ~) v( ?  `: R6 c虢略——战国,虢略邑名,今河南灵宝县。& f0 V  O- }5 K
虢州——隋,开皇三(583)年将东义州改虢州,治卢氏,今河南卢氏县;唐观贞年间移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4 w8 x& G/ Z+ Z( c4 ]9 O. i
黎阳——西汉,置黎阳县;北魏置黎阳郡,今河南浚县。
7 H8 H  ^2 [% j, m0 e# U黎城——古黎侯国都,治东壶关口,汉代为潞县,今山西长治县,隋改黎城,今山西(一说安徽)黎城县。
! d  d& ?2 z2 w3 N黎州——宋,黎州,今四川汉元县。
) m2 @* @& J4 \% j3 v潜——  周,楚邑,今湖北潜山市。
7 C0 y7 U1 r8 s; e* ^6 R* w樊邑——周,樊邑,今河南济源县。
6 d# R8 t3 c& @樊城——三国,樊城,今湖北襄樊:汉江以北为樊城,汉江以南为襄阳(隋代置襄阳县)。* ?( v- P/ y8 z# Q9 {! S
臧邑——春秋,臧邑,鲁地,今山东境内。& ]: j  X) r! P
黔中——春秋,黔中郡,今湖南源陵县。
/ l! K2 {9 z+ S! g6 u* X滕国——周文王第十四子叔秀封于滕,今山东滕县西南。6 A2 t- c: d8 @
暴国——夏,暴国,今河南原武县。
  Y2 V, ^* X2 m* b1 m% A熙州——宋,熙州,今甘肃临洮。
5 Y8 }4 G% g: c" }镇州——宋,镇州,军名成德,府名真定,今河北正定县。
/ C  z, Q0 y7 n) C3 s( M儋耳——宋,儋耳,今海南儋县。$ ?7 f+ N. M6 S1 j1 C& Z9 t7 n# H, l
十六 畫
' f5 E- S% @, N( f/ f- G澶州——古邑名,宋澶州,今河南/ }9 k9 H" Z" a+ x7 p! n- x" u
霍邑——周,霍邑,今山西霍县。
- A' N/ I3 ]8 s. ]2 y4 g潞州——周,潞国;五代潞州,均今山西长治县。2 y% n6 ~- `7 B$ _9 x- G: C
魏邑——春秋,魏邑,今山西芮城县东北。
2 x: O0 O5 h; u) r1 }0 D% Z! J魏郡——汉,高帝十二(前195)年置魏郡,治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
. q. }7 l# J' d2 h魏州——宋,魏州,今河北大名县。+ N9 F7 h& {* H5 c: C. M. D$ r( r
隰邑——春秋,隰邑,今山东临沂县西。
$ |8 |5 Z: I" T/ Y- }% v: T4 J) ]: E+ g赞皇——汉,高帝置赞皇县,以“赞皇山”故名,隋因之。今河北赞皇县。
/ t' \4 k* n3 ~% I" s* f歙州——唐,歙州,今安徽歙县。& T3 u* g/ ?+ q) A2 y: W0 ^6 Y, ]
十七畫1 j* A7 L  h8 H8 |& ?: f; k% c
戴国——春秋,戴国,今河南兰考县。* s" J" L  O$ k
翼国——周,翼国,今山西翼城县。- P: D) k. I! j. ]9 C$ k
翼邑——周,翼邑,今山东费县西南。; s! O2 b# l! |  B' @) _
濮邑——春秋,卫濮邑,今河南濮阳县濮城。
9 f3 P% d/ R' V5 }+ M  o濮上——古邑名,汉,濮上,今河南濮阳县。
, \9 W. f/ ~! q5 J8 @- D) @濠州——五代,濠州,今安徽凤阳县。
- L) R* r% W+ p$ r: O+ n# P& `麋亭——战国,楚麋亭,今湖北江陵县。+ P5 b. D0 f8 X2 y% D
十八畫
' \7 O# D) {0 O: j5 L% ~. H) [% f夔州——古邑名,汉,夔州,今四川奉节县。7 Y$ L* W3 M' {3 |
十九畫" _+ j: n/ w* |2 h, S2 B" i
襄陵——春秋,襄陵,因“晋襄公之陵于此”故名,今河南睢县;汉置襄陵县,今山西襄县。9 p( [1 x8 y/ F1 m2 R' [  `0 g8 a
襄城——春秋,襄城,郑国汜地,因“周襄王避狄难居此”故名,秦改襄城县,今河南襄城。  I) G) M" j- v
襄阳——东汉,建安十三(208)年将南郡、南阳郡分置襄阳郡,今湖北襄阳。' s& a4 b( a$ w6 l% P+ M
酆都——周,酆都邑名,今陕西户县北;西汉为刘邦“六出奇计,定汉家天下”的陈平与张氏卒葬户县羊角山即此。4 Y6 t6 P$ Q$ r7 v" M
二十二畫
2 ?" Q" t0 F! _- Z5 H" c穰邑——春秋,穰邑,今河南邓县。
1 C+ q- q9 _- U* w3 W
4 s$ I0 L; i1 W' d' N2 j" a. u(说明:在陈煌燊先生05-11-11的《古今地名对照表》的基楚上,吾将平时读书、信、报中的笔记整理出来,作以上增补。吾无能考证,仅供参考。古地名同今地名比,历经各朝代,是变动的。希望在读陈世谱中涉及到古地名时,有所帮助。----陈潘仪06-6-20)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3: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九州
5 C! r1 O6 ]3 s6 x4 `% U先秦地理学家理想中的九个地理区划。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州名未有定说:《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吕氏春秋.有始》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汉书.地理志》始以《职方氏》九州为周制;三国魏孙炎注《尔雅》始以《尔雅》九州为殷制;后世经学家遂合称为三代九州。各家所说各州境界亦多出入。后则泛指中国。三国魏曹植《五游咏》诗:“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唐李商隐《马嵬》诗:“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清顾炎武《赠万举人寿祺》诗:“一来登金陵,九州大如掌。”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3: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三十六郡
4 P/ L  C2 U& ^) N2 u; D1 I2 Z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分全境为三十六郡。郡名不见于《史记》本文,裴骃《集解》作“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颖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过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部、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汉书.地理志》无黔中、彰郡。清以来学者多数认为裴说不尽信,但其说亦歧:一说“内史”不应在郡数内,补以郯郡;一说除“内史”外,“九原、鄣郡”亦不在内,或补以东海(即郯郡)、广阳、楚郡,或补以闽中、陶郡、河间,或补以闽中、广阳、陈郡(即楚郡)。又诸家都主张三十六郡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的郡数,其后续有增析。王国维《观堂集林.秦郡考》主张秦有四十八郡,增疫十二郡为桂林、南海、象郡、九原、陈郡、东海、胶东、胶西、济北、博阳、成阳、广阳。《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张守节正义引《风俗通》:“周制天子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左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秦始皇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县也。”《汉书.地理志下》:“本秦京师以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3: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十三刺史部
# f3 Z: A7 i+ I3 D; U, C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所置监察区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另分境内为十三区,各置刺史一人,辖七八个或十几个郡,负责巡察辖境内地方官吏与强宗豪右,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一称十三州。州名为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与交趾、朔方。至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又以京师附近七郡设置司隶校尉部,性质略同刺史部。东汉时朔方并入并州,交趾改称交州,加司隶校尉部,仍合称十三部或十三州。性质已渐变成郡以上一级行政区划,并设有固定治所。《汉书.地理志上》:“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梁,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旧唐书.地理志一》:“哀、平季,凡郡国百有三,县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而诸郡置十三部刺史分统之......后汉郡国百有五,县道侯国千一百八十六。亦如西京之制,置十三州刺史以充郡守。”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3: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十五道
: C0 H4 L2 w  T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陇右、剑南、岭南。至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关内道置京畿道,分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山南西二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东南西和黔中三道,合原有河东、河北、陇右、淮南、剑南、岭南凡十五道。各道始置采访处置使,职权相当汉武帝时之刺使,并有固定治所,遂为固定之监察区。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废除,此后,“十五”“十五道”即从政区名变为地理区划名,一直沿用至五代。《通典.州郡二》:“贞观初并省州县,始于河形便,分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分为十五道,置采访使。”《旧唐书.地理志一》:“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3: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2-16 13:19 编辑
' U1 ~" z( P/ H5 s( x' {6 u# \. e( b

http://wenku.baidu.com/view/249aa91910a6f524ccbf8577.html历史专题——历史地名

9 c3 k$ L* {. ^1 z3 j

一、我国古代主要朝代都城古今对照

·夏
' K* L$ M1 u) X8 e9 U7 n* o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 x+ |/ R" x/ \  {' c0 u( E& m3 B, e9 X
都城:亳[bó](今河南郑州)

·西周
+ L( x, s# N' v, \5 a: }# W8 {都城:镐[hào],称镐京(今陕西西安)

7 M1 w: c7 ^9 M; O8 |( N/ T

0 P! D$ f% }; s主要诸侯国; k3 F# _; z. J3 W4 U) k- `
0 ?3 y! g0 f( q4 y5 V
晋(今山西翼城)

- D; }* r+ A- q. E9 V$ ~

9 g5 m0 @" ?3 z) E
; z1 a7 T6 E, [, z
  `' I9 a7 B3 g; g; u& h7 X5 i7 N) j5 |( v/ K  ~

) A1 o+ q. |: a  G; I! u齐(今山东淄博)


9 q$ u' y! U2 ?% I* ~
9 E! b+ y8 B( ]8 Z. w$ |* b" {) c4 v( K& |! \( J  O1 T
: p6 a' {; V* w- K8 Y

* e7 t5 I$ c. \9 C3 E2 A4 v
6 |0 Q2 W( n% L3 u3 y9 ]燕(今北京)


) F" A/ x  p( y. B& U
; u0 W$ z  Z: W0 p% z8 d3 D- e' x# H+ u5 `
7 T! ~* S+ w- m* z% K1 C

9 o# r( p* Z1 b1 |0 d5 L/ k# H8 h, D) V
鲁(今山东曲阜)

. V4 K5 x* h# s7 ^: F

5 r6 w+ X2 P, A8 H  _( @/ `% r' w7 p. a  |- m3 z8 c* y
  t0 ?: I1 n+ h7 r0 y

" ~: b$ [/ s) S# L9 U1 S. a! i& k7 k# h, f3 p
楚(今湖北秭归)

' q# x& m$ ^8 n  G, T
# Z; d: ^/ K4 A3 A

7 q: l" e' m: h% ]7 B
* k- i, I' W, z/ c, D1 y  B$ Y3 G' {7 ~1 L5 X  Y
# G  H; H. O. f( N+ @
吴(今江苏苏州)

·东周
' K+ I, T# _8 d; B8 P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

5 I. I: B3 Y1 ~
·战国时期
; e1 q6 O7 {5 H; t+ j  F) h7 J& N
$ v7 o. m8 w6 ^5 z8 u6 G2 H5 M
齐:临淄(今山东淄博)


: s. X2 a0 Y' K" w
5 z3 R2 A# B, x
! s) @  n5 ^1 S& P" ^! c
: h6 k# Z( _" x$ E* h' K$ \
( m( L' \8 E; B  h, v5 w& m
; T0 J) K/ j) l2 X燕:蓟(今北京)

& N3 j( _8 b+ E5 P/ A
4 `3 l8 X# ]0 [& E

: n3 b5 _' B& @! |
+ N% C. i* M9 b% ^+ J. x: q& j' U; |9 @: z6 K! p; e
+ A! |- [& _  _; l  r
赵:邯郸(今河北邯郸)


1 k  @8 c- t$ X0 P8 l& E- E9 B1 D; b; a

$ H" @6 Q" S1 w! ^# O  J0 J0 W, l$ P1 e  b; w7 d; C
' e/ Z2 O& }1 e' ]6 D; j8 Z
& f! L0 e2 O) f9 M5 H; e
秦:咸阳(今陕西咸阳)

7 Q+ T, ^; c) |6 R8 ]; k- X

& e8 o9 Z4 @6 t6 J
/ ^. f) a( s' f% e5 W5 M- g8 U! p- x
, c3 Q$ N& f+ _

1 ?- @: `+ [; v1 _0 C7 h8 M' |楚:郢(今湖北荆州)

" ]3 m" z, }+ R# L5 Y
$ ~5 M* |0 y% r3 v4 F
( k7 m  f' K+ p' k+ R
* }( E9 p& e0 P: Q& }& y
4 O6 Q7 o1 K* u- n

. o+ d$ w1 T2 _% z# O. y( I! C魏:大梁(今河南开封)

·秦
# H; [% n* ]3 g. }; b2 ]8 M8 Q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

·西汉9 u2 m- F' u1 k. D2 U2 ~* D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
0 G' P. `# F* N+ ^! m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

·三国时期
$ D# l1 Q8 J2 z* W9 `) O0 o* m7 k2 L$ M

' {8 s& [8 R/ f, D" ~" u- B( K: X) o1 X
魏:洛阳(今河南洛阳)


) ]2 u! b6 P. H7 x( k5 l7 R5 e$ t* W5 x5 H

( i4 Y1 U' f( q0 ]  m2 f* e0 X3 c1 `9 b7 k

# \: b, M5 O. f4 M) m9 m0 N- U
& s+ M& \, V. D+ F' D1 W; _* K% W+ h* W% I  T" O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2 _6 O' g, X4 b( Z5 l
3 t( {- _' E/ K9 r% W5 T  |" ?$ g+ W) ~, S' K

5 ]6 @! z/ p5 N$ ~9 R9 {7 [$ |# g0 l4 y6 D$ Y( O. Q# |2 e
0 r7 g" ?# R: Z% L# z9 M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3 |6 ~. m6 P, e+ i
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

·东晋
+ x( Y) q0 I% ~9 `# U  {: Z' G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南北朝时期


( X. l5 P! @4 x$ u2 v% z8 P
& H, }$ p. Q8 _) I- s南朝(宋、齐、梁、陈):建康(今江苏南京)


% t- q8 t7 [9 {
4 C( R% `8 O. `7 x; j/ \$ \$ V北朝
# y4 |$ N. A7 s$ C6 Z北魏:8 U: P( A$ y- g* L- q
平城(今山西大同)

: N  Z# V0 B; K+ h: ~* R0 e
4 N" L6 X4 f* ^
* y  p: `/ n9 S0 R

9 x( ~. i+ i8 K( s9 u$ X7 i3 b+ n! L2 P& O# a3 h: E% d
; C6 n9 }$ U1 W+ U
洛阳(今河南洛阳)

·隋
( x1 k! z+ P0 x* @/ X9 Z$ v9 Q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唐
/ e3 V* s( M5 K4 e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时期

) B0 Y( m% Y5 k  p* l' S

/ J7 M0 c& c) R0 O6 Q五代4 C+ o& i+ S, i( ^' @1 }# E0 r
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开封(今河南开封)


- [# x- H& I2 Q5 _* H9 n% W; t
8 \3 k0 ?7 t: v- Q' U6 u# \3 m- S        后唐: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国* n) c( @9 H* a7 {7 e" F
南唐:金陵(今江苏南京)

$ A1 h( I' a0 z! `: v5 M
" H2 M* t7 U, [$ f/ z; I
北汉:太原(今山西太原)

·辽) D# B/ t' B/ P$ z& q9 W- d
都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北宋
) R% Q) j6 m. q9 [1 \1 p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金! d6 U' @, y0 M& ?1 p8 f5 Q8 A1 N& ?
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

2 _; A& D9 i1 v( F
; _* @% H( V. I3 w" g

6 O5 L% a' r- ]0 p5 ~# ], x* a  中都(燕京)(今北京)

·西夏
$ t4 N& C7 ?% H/ k都城:兴庆(今宁夏银川)

·南宋
3 h. y9 S' l1 q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 g2 o9 B) @4 b' \+ H! X  x, z
都城:大都(今北京)

·明8 e6 N; p4 B) y' ]8 C* b1 H
都城:应天,称南京或京师(今江苏南京)


; M" l0 W1 r  l# M+ P
1 z4 F% Z2 q* d. l: f% H  v- M2 H* i
; a4 H- j6 D9 ]( |- @3 l3 u  北京,称京师(今北京)

·后金
1 O. y. ~2 e6 j& g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

/ h# k& u2 ?% k- Y8 F# [

3 i1 A; J( u* F) n4 P5 T. n- v1 T+ K9 U& l4 @+ ^' B
  沈阳(今辽宁沈阳)

  清
6 P+ M6 P% [" S% D" p: i% O都城:北京(今北京)


0 @" u9 `: a. |  o

二、历代主要城市古今对照

·战国时期

% B/ N; g- v8 H# X
; O! `; M! A$ b# ]( o) s
长平:今山西高平


9 Y2 j, m9 y3 R/ a
1 U8 y( s8 P% U( k" q9 B桂陵:今河南长垣


2 c) b$ l, D" p. r8 L) I3 d* n% ?# r2 J3 X) F1 l( f
马陵:今山东郯城或河南范县

·秦


. e. q( R9 s' y( G. O$ f7 `7 [8 g" z( t
陇西郡:今甘肃临洮


+ o; q8 A& g1 T! h: ?3 ^6 ^- L' b# `, p5 P) C
大泽乡:今安徽宿州

) V" L1 s9 v  D$ K0 P5 l
) s" W- K8 t8 w3 \& T# u. a$ Q
渔阳:今北京密云


6 H8 h% v- J) [4 |7 ~4 s$ K2 s6 ^4 _  u0 e, J- `! I0 `
陈:今安徽淮阳


5 q8 {' F9 S& ~8 k/ h3 P6 e! D6 e# N
' q) a( K7 V2 e$ K% G0 J- T: }7 _巨鹿:今河北平乡


0 t. X# ~5 u, N" \" U  U. x+ B7 F* M- Z( a! [1 B
垓下:今安徽灵璧

·西汉

( w. X8 S9 a' ]3 g- Q( ?1 r5 I8 [% p

' u% ]0 V7 g8 A- B陇西:今甘肃临洮


" |$ `( V5 [( ?$ t% J: p0 E0 T4 K/ O: H
龟兹:今新疆库车

6 V) R& I/ e" g) b7 j. H
8 P, v5 T( k2 y5 `* a& h, C/ T0 G
疏勒:今新疆喀什

$ R$ L* W& k, z/ F7 P
8 X. N, ?- ~% |; _6 w' a+ ?
楼兰:今新疆罗布泊西

+ A% J- }% B  K" d* f

0 w5 Y3 J. i+ E1 @2 ^' t- g于阗:今新疆和田


# m1 q- W* w% r
  @3 s& w* `9 `5 G& J+ _# L玉门关:今甘肃敦煌

7 Z3 T) R3 [/ h) M

" }$ m' F, W1 |* B阳关:今甘肃敦煌

·三国时期


; e4 l5 v6 j6 d: Q1 d0 R5 G; L% ~# ~" Y
许昌:今河南许昌


/ A8 u$ `$ F4 Q
2 g3 ^# l0 ^+ j3 G9 ^8 M官渡:今河南中牟


( e0 \, c5 R7 r9 O& ^4 |1 t$ j! E, x# b" `3 @% U* F0 s; T
赤壁:今湖北嘉鱼


/ v0 a, U& O  I9 p, ^- o2 W* G7 Y
隆中:今湖北襄阳

·隋


( t0 B3 z% k2 t% T. t( T) x! |
. M3 ^4 l1 p. J, o9 |涿郡:今北京


5 K, F* I% I9 }- F4 O) D- X$ [, B  a
江都:今江苏扬州

7 r# y1 f) ]& ^: h* U; C
5 r% S. R" S) K6 g. D
余杭:今浙江杭州

: d9 T( ]( b0 w- s
) @( e' m6 x! V% k/ z4 x
流求:今台湾

·唐

: w( D2 K1 `( K

0 Z- z8 E; _4 c. c6 P$ ]2 ~* k晋阳:今山西太原

; Q0 L8 y$ Z, @9 ?: F4 S6 N

. }/ ^8 ]; d) D( k; Q: h范阳:今北京

% v6 @. M# @/ Q- |1 n: C" }# L
0 S+ w+ K; v7 Y" r! M% M) a
益州:今四川成都

: S- Z; }. p) C4 w# i" V
: O+ E( P* f3 ~/ M
洪州:今江西南昌

: Z) z  _0 Z$ L* F3 {, [

4 K% I/ a0 G. ^1 ~! W" X! ]扬州:今江苏扬州


8 k$ O' s* w1 g3 `# i; u0 l6 v+ W5 [5 V, u0 `" q" d6 j
逻些:今西藏拉萨


/ c, I( B- G3 t, H2 _. Q3 ^1 L
' O: ?4 G4 P( ~: {! j+ o登州:今山东蓬莱


7 V# f4 |* _1 m
9 S/ r& O+ f0 ?2 z! N* N; @高昌:今新疆吐鲁番

·五代十国时期

! M# l. I$ \* m! D( ^
- G* V, H0 J- {! p- `. a
云州:今山西大同


2 p* r+ R( c+ x% }; ]9 E' ]2 k


' q  D: ~+ v: h& f) _# ~- P6 b# ~# a! D5 L; E5 d. a
陈桥驿:今河南封丘

·北宋

! ~) ]9 d! D4 o: p( u% J
7 R* x; @9 T$ j7 [# {" ~( ^
澶州:今河南濮阳

# ?1 j& m- _" G6 F, [

% k' U: g5 M" C6 q; }2 A' f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

·辽

' F( y# X1 m6 E; O" ~0 z4 h* w7 t; x
* I. l( }5 q* v0 J9 N, c+ b
南京(幽州):今北京

·南宋、金


  Y- q8 M' x" X2 P# V! p
9 {/ V8 T6 S: e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1 V6 {) E2 ?1 Y  [1 C" |" [- G: [" d6 h) `' d9 H- D
大散关:今陕西宝鸡

·元


, x* x5 [0 A. w( \# B5 p' w: G0 N3 O8 ^# d
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

; `& A  f; z, t! X
! v" r: Y; B4 }  A$ r
直沽:今天津

7 `  F7 S( _9 J' M) ^  _$ t
$ ?! _9 r8 E! s  b) t
刘家港:今江苏太仓

·明

& s( r+ T* i2 m

3 P& U7 M- ~0 |/ N8 b小琉球:今台湾

2 [0 V( [3 C7 W* O- W) M* E

5 @/ f& G* l3 P1 V  A/ M# m朵甘都司:今西藏东部、青海西南、四川西部

$ m/ _* z' g7 h' e8 B& U) A

: O7 T) j, }* g乌思藏都司:今西藏

  v& C* q$ I3 ~. f

! D1 n# }$ H! c5 k* d奴儿干都司: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

: a  n2 g  s+ ]0 p# _
& `( y. }+ p$ A# P- ~1 Z
万岁山:今北京景山

·清


, W2 A4 N( r$ u/ o5 x
, @/ x1 g! O7 y% R伊犁:今新疆霍城

* W# k% H. D) X

2 Y7 E  G# p, M/ h/ r, C喇萨;今西藏拉萨

  h# F  F& W, h# m* r$ j, M

7 L3 Q# |! t8 G0 x& r2 R盛京:今辽宁沈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1 05: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