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8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天福(1229-1302),字君祥,南阳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30 03: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天福(1229-1302),字君祥,南阳人,元初名臣。
6 W% Y6 l5 c' b/ ~# Q7 y) a
* W- o$ D% X" `6 a# S7 f+ n其父姚居实,属未出仕的读书人,因避兵乱曾到雁门寄居进士赵泰家,与其女结合生天福。& _) I) J6 b* ]; b% E3 a
6 l( {. j5 t* B% B+ z9 q
天福幼读《春秋》,深通大义,长及青年时,以过人才识被怀仁县推为县吏,不久被征召为县丞。至元初年(1264),丞相塔察尔出使北国途径怀仁,代州太守杨阔阔推荐天福才干,深受丞相赏识。至元五年(1268),元设御史台,塔察尔为御史大夫,任天福为架阁管吏兼狱丞。至元十一年(1274),天福升任监察御史,进入当时最高政治集团。
7 K( _! x% N4 r9 }% O& q5 j- ]$ B0 c% W6 [: _9 n5 S; F8 M. Y  b  W
在任监察御史时,天福刚毅正直,不畏强悍,多次奏揭权臣,颇为元世祖欣赏。一日,天福劾奏宰相阿合马不法行径,殿上群臣顿感震惊。忽必烈即召阿合马对质,天福当殿列其罪状,才念三条,忽必烈就说:“就此三条,已够斩首,何奈别余?”便当众赐天福为“巴尔思”,并以物重赏。对物天福坚辞不受道:“臣职居纠弹,惟负爵禄是惧,敢念厚赏以重臣罪。”然,元世祖尽管对其很敬佩,但未罢阿合马职,给天福留下后患。
. l& n2 z) h( G- j, j- |: N/ [, P
8 x9 L" T' W7 ?) z) Y大名府太守小甘浦,系元世祖宠臣,以打猎为名,抢夺民财,作恶多端,御史奉命查办,反被殴打而回。皇圣命天福查办,其微服出访,索得实据,立捕小甘浦归案,后因传旨被释放。但小甘浦不思悔改,一日竟骑马于台门大骂御史,天福又将其逮捕,并从佩包中搜出行贿于侍御史安兀求行贿单。翌日,天福以赃据面君论罪,世祖却说“小甘浦虽犯死罪,我免他十死,你怎奈何?”天福力争:“他已犯下十七次死罪,你赦他十次,七死谁顶命?”忽必烈遂命暂首小甘浦,安兀被罢官。安兀罢官后,一次与大夫孛罗下棋,天福见后当众拉其说:“罪人也,岂敢与大夫并座!”众官失色而散。时御史台置两位大夫,遇事相互推诿,天福又以有“一蛇一首”之患力奏元世祖,以免纲纪无统。世祖召玉速贴木儿和孛罗二大夫商议,孛罗以年轻自退。
4 M0 \) _8 _) A# g+ I& ]' e1 W2 o# d% P5 P3 L: m
天福初任御史于北方巡察路过家里时,其母告诫说: “古称公而忘私,委质为臣,当罄所衷以塞其职,勿以未忘人为恤。俾吾追纵陵,母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天福也对至亲说:“监察责当言路有犯无隐,苟获谴乞,不为亲累”。有人把此话传于皇帝,世祖感叹曰:“巴尔思母子虽生今世,其义烈之言当于古人中求之。”+ W' V7 [/ F; a: _3 Q

) L, I6 S+ b. a' n' i' d4 i自天福奏揭阿合马后,阿合马视天福久监察院终是祸患,便乘世祖巡幸上郡大臣随驾北上的半路,突派兵马司率骑兵将天福捆绑大都(北京),原想抄家搜其财宝,以贪处之,不料只搜出几升谷米。天福说:“宰相无旨相杀御史,岂想造反!”阿合马慌忙释绑,赔罪天福。
$ T- B" n! A7 h
- \% I& L3 a/ `* k8 O至元十二年(1275),元世祖听信谗言,撤各道按察司,天福即向大夫玉速贴木儿进言:“是司之设,可广视听,虞非常,虑至深远,不但绳有司而已也。”大夫骇然,连夜人帝室内奏其言,世祖大悟,立又诏复各道按察司。此事引起权臣不满,降天福为朝列大夫衡州路同知,不就;遂又起用为河东道提刑按察副史。时,北邑兵兴,转运烦急,河东民苦徭役,天福便劾执政失计,奏免其役,不久特授为中顺大夫治书侍御史。1 x' I( k) N6 U; u( Z0 O% G

3 [6 X) p8 \' ]6 b3 g8 E# ]2 V# h至元十六年(1279),元平江南,授天福为嘉议大夫淮西道按察使,铲除骚害百姓的兵将官吏。翌年,转任湖北道按察使,查办了省臣阿老凡丁贪军粮一万余石大案,尽管阿老凡丁免死在东宫见裕宗哭诉冤枉,但裕宗言:“是你罪有应得。”嗣后,贪官权贵对天福更为惊惧。. o' ~% n- ?) K4 Q, q
) E# h" L* ]" C1 |* T2 B
至元二十年(1283),天福任山北道按察使,时值大旱成灾,蝗虫遍地,饥民外逃,天福命开仓济民,度过难关。又当地人多以游牧为生,鲜知稼穑,天福便教其种田植树,使之生活日渐富裕,百姓感戴不尽,建祠刻碑。7 e5 u2 a# D3 V/ U3 f

: T; @1 T: f  i! V! K" _至元二十二年,天福升任刑部尚书,不久调任扬州路总管。至元二十六年(1289),复任淮西按察使。期间,天福很快逮捕淮西七名大盗,全杀头示众,并查获中书右丞宣慰使昂吉儿及子在淮西贪赃巨万的大案,抄其所有家私,淮西大治。
* ]: ~7 V8 e/ ?; b8 u( t* k
+ R- C* G- O7 q: [至元二十八年(1291),天福任平阳总管,清理桑哥党徒。不久,转任甘肃行省参知政事,以母病不就。至元三十一年(1294),授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使,除真定路总管,妥善安排真定路驿傅所需,使之不害民。皇帝诏颂其制,为天下楷模。大德二年(1298),授江西行省参政,以病不就。四年(1300),授参知政事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畿甸大治。六年(1302)正月,病逝大都,享年73岁,归葬于稷山南阳村祖莹,赠正奉大夫,追封平郡公,谥号忠肃。天福死后三十年,即元统元年(1333)三月,惠宗又为天福树神道碑一座,高四米,重十吨,诏命翰林学士虞集撰文,刻写天福五千言于碑上。此碑现存于稷山博物馆。4 P; d2 U$ c( ?; n

# ?7 x4 d! \/ }& E2 p据《元史·姚天福传》及有关资料,姚天福一生反对官吏贪赃枉法、行贿受贿、勒索民财、欺压百姓,其事迹可与宋代包拯媲美,而知名度远不及包拯。《新元史》“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八十一”亦载:“汉之汲黯,宋之包拯,元之姚天福,所谓邦之司直者也”。, z5 ~6 c  C5 Y8 `1 Q8 u! w( ^
2 D6 {+ Q! N' Z$ z6 q, o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8 14: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