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闽南姚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崇研究辑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7:55:55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五,姚崇的封爵可能也与居住梁县有关, z: O' I. N8 O. G6 q8 u8 \/ k
      《旧唐书·姚崇传》载:“神龙元年,张柬之桓彦范等谋诛易之兄弟,适会元之(姚崇)自军还都,遂预谋,以功封梁县侯,赐实封二百户。”又“先天二年,玄宗讲武在新丰驿,召元之代郭元振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复迁紫微令。避开元尊号,又改名崇,进封梁国公。”姚崇神龙年被封“梁县侯”,后在先天二年又进封为“梁国公”。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先生认为,“唐代有不少功臣的封地,原本就与被封者有密切关系。如房玄龄是齐州临淄人,他的封号就是临淄侯;魏征是钜鹿曲城人,他的初封号就是钜鹿县男。”可见,姚崇封号,可能与姚崇居住梁县有关。
. |& S- y! \1 F1 A# r7 V3 R
- a/ s1 o% a5 s" i    综上所述,姚崇居住汝州梁县“梁国公姚崇宅”,史书有记载根据,地方志有专指地名,碑石有佐证,新近出土的姚崇族人墓志又增添了新史料,姚崇故宅遗址在今河南省伊川白沙镇石岭村东北当无疑。1 G% L7 s- v, G' z; X
) C- T  p) @+ `7 ]0 F# Y
(发表于《河洛春秋》2009年第3期、《历史文化研究》第期、《煮酒伊川》2009年第2期)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7:56:13 | 只看该作者
洛阳龙门石窟极南洞新考
8 u; k6 x6 j6 q1 ]3 }& S
+ q  G. s5 C; y3 V9 E, r" ~* u       
3 n4 @: F9 N% w8 X1 t+ j2 v        龙门石窟极南洞,编号1955窟,位于龙门西山最南端高处的崖壁上,以其造像生动,极富艺术感染力,被誉为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杰出代表之一,备受世人青睐与推崇。其前庭南侧所存一造窟碑,虽大部残损,却是解读极南洞的珍贵文献,为历代所重视而多有考释。笔者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依据唐史现有之资料,得益于新出土的碑铭墓志,对照极南洞碑铭拓片,反复揣摩,对极南洞碑铭的拓片文字、造像之功德主、动因、时间及碑铭上所涉及的人物,均有新的发见,对极南洞也有了一些新认识。
- b: T: g/ z* u  ?: m4 M        一、 极南洞的基本概况及研究状况
8 T4 Z3 e% [. [. z& k& a        极南洞的形制为前庭后室窟。前庭方形平面,平顶,高420厘米,宽553厘米,深400厘米。圆拱窟门,高312厘米,宽235厘米,厚62厘米。门槛高30厘米。后室马蹄形平面,穹窿顶,高400厘米,宽410厘米,深495厘米。三壁设坛,高62厘米,西壁深72厘米,侧壁深31厘米。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后室主佛像,通高245厘米,坐高145厘米,肩宽75厘米。波状发髻,着通肩袈裟,左手抚膝,右手残,倚坐束腰方莲座上,足踏为莲茎圆台。弟子像头残,北侧像抱拳胸前,南侧像右手握左手腕于腹前。菩萨像头残,佩项圈、腕钏,双璎珞腹前穿璧,披巾横过身前二道。北侧菩萨像斜披络腋,左手提瓶垂体侧(残),右手外扬;南侧菩萨像左手持瓶侧举,右手执巾垂体侧。弟子、菩萨像均立仰覆莲束腰圆台上。天王像头残,着铠甲,均立药叉上。天王像外侧各存一狮子残迹。(1)三壁坛上各开四个圆拱龛。造伎乐人合计12身。
: s2 S# R9 o4 _3 J9 j9 s        窟顶中心为一双层莲花藻井,周边环刻6身飞天。
2 P9 p% p. a* O3 |        前庭门外两侧各刻一力士像,头残,着短裙,立山石上。
9 i0 m; w$ t( B, a) b; X  S5 y        前庭南侧壁存一蟠龙碑,高166厘米,宽74厘米,即本窟之造窟铭记。(图一)' l: F- _! A6 A5 t: p* H" L- n% r
        有关极南洞造像的艺术表现,专家学者均不吝美辞,推崇极高,极致者当属宫大中先生。(2)而在洞窟开凿年代和功德主等方面则众说纷纭。洞窟开凿年代的讨论最为复杂,主要有7种观点,分列如下:
3 n2 m9 ^5 e- u; E        1.完工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之前不久;(3)  3 g. s- \- w- u9 w) _  G7 D
        2.开凿于神龙二年至景云二年(公元706—711年);(4)  0 I' p4 i6 a( o* Q6 Y4 H* g
        3.完工于神龙二年正月以前(公元706年)(5)
2 q8 q0 V8 I# I/ r! `- y        4.完工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左右;(6)9 I. F( T$ h, o# r( L4 L
        5.完工于景云二年至先天二年间(公元711—713年);(7)7 S7 u( n; h- X; a- a
        6.完工于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左右;(8)- d3 `, [- m5 N  _4 j1 t; F
        7.开凿于神龙二年至景龙四年(公元706~710年)。(9)
8 b' t. e& u% j3 c        有关功德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姚夫人刘氏和姚崇等人这两方面。宫大中先生认为功德主为姚夫人刘氏;而绝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功德主是姚崇等人为亡母做功德所造,是为主流说。# w, h! v* m6 K! w' [8 Q
以上观点的得出均是根据极南洞的造窟碑的残留内容加以分析而得出的。因此,正确释读造窟碑的内容成为客观认识极南洞相关问题的关键。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7:56:34 | 只看该作者
二、极南洞造窟碑内容的新认识" Z' S; ?1 e4 d, m
        极南洞外右壁造窟碑,上部为浮雕的双龙盘首,下为碑铭文字。因历经1300余年岁月,碑体上半部分文字多数已剥离,下半部分字迹亦模糊不清,但历来都有人考证收录文字。
1 M* z: P1 O3 T# Q6 O* `: @        1.清人陆增祥辑《八琼石金石补正》卷三十二收录极南洞造像残碑文字,题为《姚夫人残刻》(录66字)。文曰:9 Q* h3 t- }9 I7 z6 J* j- I
        □能仁拯授运慈舟于苦海
- S% m: C) I1 J        都督长沙□公姚意之妻也
* ~) w( R, F- T3 s7 v, q5 R        南之别业也夫人时入洛□& `$ g; Y+ E, i7 [
        男女长大□预班帙即于□/ g" h( E+ T6 J3 D- Y- C
        二尚书同□台凤阁三品□6 l. B$ j9 |, M9 E6 C; J2 n8 |* y
        幸早亡女八娘吴兴县君□
( M2 o# k! Z$ ?. _  T        县令□十娘□泉郡君夫□
  z6 p6 E5 b6 ]1 h/ ~+ s& D" l' V        2.清人陆心源辑《唐文续拾》卷十一收录有《都督姚意妻造像记》(录210字),文曰:! l: B. w9 L1 b- \6 O  Y
        (上泐)之力□□能□拯授,运□舟于菩海,明慧炬于(缺)州都督长沙□公姚意之妻也。龙朔年中(缺)居于□阙南之别业也。夫人时入洛□,路由此地(缺)愿男女长大,□须□祛,即于此壁,敬造一(缺)二尚书、同□台凤阁三品上柱国□县(缺)不□早亡。女八娘,吴兴县君大李行止往(缺)今女牛硍可宗郡□夫陈正观任中(缺)潞州司兵参军镜□任泽州陵州县(缺)县令□同任卫州功曹参军(缺)弇任宋州参(缺)任奕任雍州□阳县□,异任(缺)曾孙廣任左□林军未(缺)李氏文桂妻□南周氏□妻□西(缺)祷力,同沐荣庆。今各抽赀俸,(缺)子子孙孙,常保安乐,释迦之(缺)物是(缺)后代子孙,他年眷属,登此(缺)簪裾错□慈可报高龛(缺)之后裔登□□阁□祠音(缺)县□徐侨之书。(石刻)
: i% f' U* D6 K! j3 j7 \  O9 X        3.据刘景龙、李玉昆编著《龙门石窟壁刻题记汇录》一书考证,《极南洞造窟碑》(录187字)文曰:
, O3 e" f* R' _4 M        ……尽……之力阐定。能仁拯授,运慈舟于苦海,明慧炬于……者……大夫……二州都督、长沙县公姚意之妻也。龙朔年中……河南之别业也。夫人时入洛城,路由此地……男女长大,皆予班秩,因于山壁敬造一……二尚书同□台凤阁三品,上柱国、梁县……幸早亡。女八娘,吴兴县君,夫陈正规,任中……潞州司兵参军。□□任泽州陵川县……卫州司兵参军。爱同任……任□州功曹参军。龛任宋州参……任雍州……并任……孙廉任□州……南周氏□妻陇西……福安,同沐荣庆。今各抽赀俸……子子孙□常保安乐,释迦之……后代子孙,他年眷属□此……大慈□□高龛……后裔登乎……书。4 s. w& r/ i+ b1 Q' P/ N
        以上几种记录虽各有千秋,亦各有不足。清陆增祥辑《八琼石金石补正》拓本《姚夫人残刻》,正如陆本注:所言“右姚夫人残刻存七行,行存十一字,疑拓未全。”所失过简。清陆心源辑《唐文续拾》拓本《都督姚意妻造像记》,所录残文较详,但编校不细,错讹较多,初步统计达6处10字之多。如拓本中“今女牛硍可宗郡□夫陈正观任中”文字,正确的应为“令,女十娘,河东郡君,夫陈正观任中”,竟有5个错字。刘景龙、李玉昆编著《龙门石窟壁刻题记汇录》拓本《极南洞造窟碑》,虽较陆心源本有很大进步,亦似有不足。, J* V) @, f' H; J3 _4 l$ J* k
        笔者在以上三个拓本的基础上,反复对照《极南洞造窟碑》拓片,仿照《金石萃编》作者王昶提出的”缺其漫漶陊剥不可辨识者,其文闻于他书,则为旁注以记其全”的原则,新考《极南洞造窟碑》残碑,考识碑文共258字。具体内容为:! y/ r; @  w3 e  s
        (前缺)力阐定能仁拯授運慈舟於菩海明慧炬於/(缺)銀青光禄大夫幽嶲二州都督長沙縣公姚意之妻也龍朔年中/(缺)居於伊闕南之别業也夫人时入洛城路由此地/(缺)子孫□□□始願男女長大皆於班秩即於此壁敬造一/(缺)二尚書同鸞臺鳯閣三品上柱國梁縣/(缺)夫不幸早亡女八娘吴興縣君夫李行止任/(缺)令女十娘河東郡君夫陳正觀任中/(缺)潞州司兵参軍鏡□任澤州陵川縣/(缺)縣令叡同任衛州司兵参軍爱同任/(缺)弈任兗州功曹参軍弇任宋州参/(缺)任弈任雍州礫陽縣丞异任/(缺)曾孫廣任左羽林軍中/(缺)李氏□珪妻□南周氏彝妻隴西/(缺)禱力同沐榮慶今各抽貲俸/(缺)子子孫孫常保安楽釋迦之/(缺)物是不非冀後代子孫他年眷屬登此/(缺)簪裙釵错大慈何報高龕/(缺) 之後裔登此幽閣□祠音□/(缺)縣徐嶠之書。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7:56:50 | 只看该作者
三、关于极南洞造像功德主及开窟造像原因的考证
7 f8 i- W1 |! I7 \( h        前述主流说极南洞造像之功德主是唐名相姚崇,其动因是为追念其母刘氏夫人(或为其父姚懿)而建造的。此说有误。我认为极南洞造像之功德主是姚崇之母刘氏夫人,其动因是她认为神佛保佑了家族儿女长大,各预班秩,为还愿而举家捐资开窟造像。5 `$ ^9 O/ \$ M/ K& q1 q
        让我们从分析极南洞碑铭的文字和有关史料来说明此一问题。
2 V% e  n: Z9 S! P+ y        碑铭第二行有“银青光禄大夫幽嶲二州都督长沙县公姚意之妻也”文字。, V8 D7 l1 f" B1 Q/ n5 c
        《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胡皓撰写的《大唐故嶲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懿)府君碑铭并序》(后简称《姚懿碑》)云:! G( U5 C. ^# ?4 ]8 g. q3 b0 g% n
        “公讳懿,字善意……年十八,属乱隋,无象,群盗生郊,授本县令……太宗东伐王充,授鹰扬郎将、长沙县男、水陆道总管……寻除峡州刺史,累加银青光禄大夫……龙朔初,邛蛮作梗,乃除公持节嶲州都督……以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三。”
& [/ t: n# h/ A- a9 {6 i# x( q$ ^        又据《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文《大唐故幽州都督姚(懿)府君墓志并序》(后简称《姚懿墓志》)云:“君讳懿,字善意……以神龙元年追赠幽州都督,旌旧德也。”& j; V2 o! X! y8 ?- i: w$ _7 F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三十二云:“姚意即姚懿,姚崇之父也。……懿碑云:懿字善意;新唐书作懿,字善懿;姚彝碑以善意为名,盖当时意、懿两用,彼此歧异,故此刻又作意也。”" G; R3 N& N2 o4 ^* a1 k) O. O" q
        我认为,姚意即姚善意之简写也。如在《姚懿碑》中,姚崇之弟姚“元景”即被简称为“景”。
% `# _/ e) _' q/ I        《姚懿碑》云“公(指姚懿)初娶张氏、李氏,并早殂殁。后娶刘氏,累封彭城郡夫人,则隋左常侍降之孙,唐襄州长史志逵之女,今紫微令崇、故宗正少卿景之母也……以神龙三年正月八日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第。”因此,“姚意之妻”,当是指姚懿的第三位夫人、姚崇的母亲刘氏。
2 ?& e/ m! Z4 e# c  w  N& u        碑文中有“龙朔年中”文字。“龙朔”为唐高宗年号,共三年,从公元661~663年。由《姚懿碑》可知,龙朔年中,姚崇家中出了大的变故。龙朔初,姚懿先是“持节嶲州都督”,后于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终于嶲州都督官舍。其子姚崇年方十三岁,尚有幼弟姚元景,至少还有妹妹八娘、九娘、十娘等。其时姚崇母亲刘氏面对的困境是“二子少孤,一门所恃;长幼咸若,礼训所陶”,不但要抚养众子女长大成人,还要担起全家人的生活担子。当时姚崇家族已由陕州硖石迁“居于伊阙南之别业”。此“别业”当在唐汝州梁县境内。《汝州志》伊阳县古迹二有载:“梁国公姚崇宅,在石家岭村东北,摩天岭迤西百余步,相传为古梁公庄,有遗井。”乃今河南洛阳伊川县白沙镇石岭村,在伊阙龙门石窟之南,相距三十余里。虔诚信佛的刘氏“夫人时入洛城,路由此地”,拜谒神佛,发下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始愿男女长大,皆于班秩”,若神佛佑护,实现目的,那一定在伊阙“即于此壁,敬造一”佛龛,供奉神佛。40多年过去了,刘氏夫人的心愿一一实现,儿子、女婿及孙辈皆有所成,姚家所谓“出有庶官,入惟丞相”。此时,姚崇家族不但子孙功业成就,而且,颇具经济实力。于是,刘氏夫人决定还愿,要求众子女孙辈,“各抽貲俸,”同心协力,在伊阙西山南端崖壁上凿石开窟,建造佛像,目的是使“子子孙孙,常保安乐”,永受佛祖保佑。
, P' V1 i  [7 Z: r$ ?        由上分析可知,极南洞造像的动因当是姚崇之母刘氏还愿,而造像的功德主当然应是刘氏夫人。/ I0 ^2 F1 L8 a9 ^; [
        再者,《八琼室金石补正》将此碑文命名为《姚夫人残刻》,《全唐文续拾》将此碑文命名为《都督姚懿妻造像记》,均谓姚崇母刘氏夫人造像记,說明古人极有眼光。因此,说极南洞是姚崇为亡母或亡父姚懿而造像之说欠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7:57:14 | 只看该作者
四、关于极南洞造像年代的分析   
  t( \2 M+ b( v        我们可以从残碑中姚崇和其父姚懿所任官职和赠官来看刻碑时间。
1 v7 R+ [8 _4 n$ v- C4 d        碑中有“二尚书同鸾台凤阁三品上柱国梁县”侯。《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传云:“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时突厥叱利元崇构逆,则天不欲元崇与之同名,乃改元之……长安四年,元之以母老,表请解职侍养,言甚哀切,则天难违其意,拜相王府长史,罢知政事,俾获其养。其月,又令元之兼知夏官尚书事、同鸾台凤阁三品。元之上言:臣事相王,知兵马不便。臣不惜死,恐不益相王,则天深然其言,改为春官尚书……神龙元年,张柬之、桓彦范等诛易之兄弟,适会元之自军还都,遂预谋,以功封梁县侯,赐实封二百户。”由此可知,残碑中“二尚书”,指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姚崇先后担任的“夏官尚书”与“春官尚书”;“同鸾台凤阁三品”为同时所任;“梁县”侯乃是次年即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所封。又据《姚懿墓志》载:姚懿“以神龙元年,追赠幽州都督”,可能是在儿子姚崇“以功封梁县侯”的同时,应姚崇的请求,追封其父的赠官。于是,姚懿始有“幽嶲二州都督”之称。
% B! a& l8 p! |5 q; W& K        姚崇在神龙元年二月又因同情武则天而哭泣,被唐中宗贬为亳州刺史;姚崇母亲刘氏夫人景龙二年(公元708年)逝世时,姚崇在越州任职,安葬其母时,刻制的墓志上姚崇和其弟的官职是“长子银青光禄大夫、守越州都督元之,次子朝散大夫行洛州汜水县令元景”。(见《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文《大唐故幽州都督姚(懿)府君墓志并序》简称《姚懿墓志》)0 H" o  p  e0 }( R. ^" b
        由此仅识,龙门石窟极南洞造像碑铭当刻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至二月间。而不是在姚崇母亲逝世之后。极南洞造像工程亦应在当时完工,或在此之前完工。也就是说,极南洞造像工程完工当在武则天时期。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7:57:26 | 只看该作者
五、相关极南洞造像所涉及的历史人物
% M+ U+ A- I4 c- e        极南洞造像既然是应姚崇母亲之命而造,她的儿子、女儿、女婿、孙子、外孙、曾孙甚至包括女眷也都参与了开窟造像的活动。当初,碑铭上一定撰写得清清楚楚。现就残碑上所保留的姚崇家族及亲属人物进行考证。9 ~4 E) Q. w5 l. q, S5 K
        1.长安四年(公元704年 )九月十八日,官朝散大夫行司农寺丞的姚元景,在长安光宅寺为母亲造像一铺。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母亲逝世时,他和兄长姚崇安藏了母亲。在墓志铭上留下的官职是“次子朝散大夫行洛州汜水县令元景”(见《姚懿墓志》)。因此,有人推测:在镌刻造像碑铭时姚元景已“不幸早亡”,有误。! a& k! X: H: E# A  O5 ~
        2.碑中有“女八娘吴兴县君,夫李行止任”文字。《河洛墓志拾零》载有《唐李行止墓志》云:“府君李氏讳行止,字行止,隴西人……茂才,历建郴二郡掾,南城令,旋拜成武……加拜朝散大夫,迁永乐、告成二县令……俄除恭陵令……为亳州别驾。……夫人,即中书令姚公之妹。”由此可知,姚八娘乃刘氏夫人之女、姚崇之妹,李行止为其婿。
1 u4 X" M: P( S        3.碑中有“女十娘,河东郡君,夫陈正观任中”文字。姚十娘当亦为刘氏夫人之女,陈正观为其婿。当时陈正观当为“中大夫”(从四品下),或为“中散大夫”(正五品上)。《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二,有苏颋为朝廷撰写的《授陈正观将作少监制》云:“正议大夫、前襄州刺史、上柱国陈正观,蕴器沈敏,怀才雅实,在公有甄综之能,临事有靖恭之誉。倾者荆岑作镇,楚望班条,时许仁明,俗称威惠,五材是用,百之分职,爰考抡材之绩,宜膺梓匠之职,可行将作少监,散官勋封如故。”似指其人。
- w! C) R8 |. O% Z        4.碑中有“潞州司兵参军”者,似指姚崇之侄姚玄奖。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代墓志汇编》有《仙州别驾张府君墓志铭并序》云:“君讳仁方,字某,清河人也……以开元廿四年四月十八日,终于河南县道化里之私第,时年七十。夫人先少保之侄孙,潞司兵玄奖之女。”《新唐书·姚崇传》云:开元“八年授太子少保”,开元二十四年姚崇已故多年,故云“先少保”。
' _- ?5 F2 e4 n, x* a        5.碑中“镜□任泽州陵川县”令,与“睿同任卫州司兵参军”,上文记载“玄奖”及下文记载“爱同”均为姚崇之子侄辈,按照习惯,中间载“镜□”与“睿同”二人应均为姚崇之侄。- {$ m2 M/ x% _9 q/ z2 q
        6.碑中“爱同任”字样,应指姚崇之侄姚爱同。河南洛阳偃师柳金福先生收藏有《故朝散大夫守绥州刺史姚府君(爱同)墓志铭并序》云:“公讳爱同,字爱同,其先吴兴人也,今家于洛阳焉……曾祖祥,隋怀州长史。祖善意,银青光禄大夫、持节嶲峡二州诸军事、嶲峡刺史、长沙公,赠礼部尚书,追谥曰文献。父德素,潭廓二州司马”,由此可知,姚德素当为姚崇异母兄长,姚爱同即为姚崇之侄。# o; _% i% c; R: @
        7.碑中“弈任兖州功曹参军”,据《新唐书·姚崇传》云:姚崇“三子,彝、异、弈,皆至卿、刺史。”姚弈为姚崇第三子,曾官礼部侍郎、尚书左丞、永阳郡太守;此处载兖州功曹参军,可为早年所任之职,可补史。! V: T, j) [1 |
        8.碑中“弇(yan)任宋州参”军,姚弇,为姚崇之弟姚元景之长子。据《新唐书》卷七十四下宰相世系表下载,姚元景三子,长子姚弇,楚州长史,此处所载宋州参军,可补史;次子姚冯,通事舍人;姚算,鄢陵令。
: X5 H% C2 ^# B4 |" h        9.碑中“任弈任雍州砾阳县丞,异任”……。《大唐新语》卷之六,举贤第十三载:姚崇“外甥任弈、任异少孤,养在崇家,乃与之立家产,谓之曰:吾无间然矣,惜殊宗而代疏矣。命与其子同名,冀无别也。时人多之。”由此可知,任弈、任异为刘氏夫人之外孙、姚崇外甥。残碑中“夫不幸早亡”,似指刘氏夫人之女姚七娘之丈夫任某早亡,故遗二子任弈任异由姚崇家抚养成人。
5 q$ I' o! H& R        10.碑中“曾孙广任左羽林军中”侯,据《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三载“左羽林军中侯,正七品”。姚广似为姚崇异母兄之孙,故称刘氏夫人之曾孙。
5 K9 {' {. S6 C, W7 q        11.碑中“李氏;文桂妻,□南周氏;彝妻,陇西”等,既是记载为极南洞造像捐资的还有姚崇家族中的眷属。其中,“彝妻”当指姚崇长子姚彝之妻。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7:57:41 | 只看该作者
六、极南洞造窟碑书丹者徐峤之考证  ^. K; [- ?$ \  x; ?" C  D: C
        碑中“县徐峤之书”当为造像碑铭的书丹者。徐峤之是唐朝大书法家徐浩之父。《旧唐书徐浩传》云:“徐浩字季海,越州人。父峤(之),官至洛州刺史。”徐峤之祖传四代俱为当时书法大家。唐武平一著《徐氏法书记》中称:“豫州刺史东海徐公峤之,怀才蕴艺,依仁践礼,自许笔精,人称草圣。”徐浩在其所著《古迹中》称父亲峤之曰:“真行草皆名冠古今,无与为比。”徐峤之“尝进所作六体书。明皇手诏答:卿进书甚可观览,回鸾顾鹊,坠露凝云,虽古人临池悬账之妙,何以过此。赐物四十。”北宋朱长文著《续书断》,《极南洞造窟碑》残碑仿《书断》体例,始于唐代止于宋代,录神品三人、妙品十六人、能品六十六人。徐峤之、徐浩父子均被载入为妙品十六人之列。
* i+ E$ }6 Q3 N& X& l+ Q( p  b( `! ?        徐峤之、徐浩父子与姚崇家族似有通世之好,且有不解之缘。除了龙门石窟《极南洞造窟碑》为徐峤之所书外,据《通志》卷七十三,金石志八四八记载,徐峤之为姚崇家族书写的碑石尚有“嶲州都督姚懿碑(在陕州,今三门峡陕县);彭城郡太夫人刘氏碑(姚崇母神道碑,在西京,今洛阳);郑国夫人郑氏碑(姚崇妻神道碑,在西京,今洛阳);光禄少卿姚彝碑(姚崇长子姚彝神道碑,在西京今洛阳)”。其子徐浩书写的有“尚书右丞姚弈碑”(姚崇三子姚弈神道碑,在西京,今洛阳)。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7:57:52 | 只看该作者
七、结语
6 H  {- S0 _* m, {% z        通过以上分析考证,有关极南洞造像,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7 m4 K9 m7 g5 M$ q, k        1.极南洞造像为唐代名相姚崇家族所开凿,领军人物是姚崇生母刘夫人,家族中大部分人均参加了这一活动。
$ W" \, ?- s9 ~) B3 x9 P7 P        2.极南洞完工于神龙元年正月至二月间。* Z+ C/ B$ P. w1 q4 U
        3.姚崇反(似改“反”为“抑”较为恰当)佛思想的提出在开元年间。毫无疑问,姚崇的母亲刘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姚崇处于当时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他不能不受佛教的影响,听从母命,同兄弟姊妹,甚而子侄外甥,倾合族之财力,开窟造像。虽大功告成,终因耗费资财过多,大伤元气,故而对开窟造像有切身之体会。加之,中宗之后,崇佛变本加厉,大建佛寺,广度寺僧,写经造像,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之负担。姚崇从自己家庭到国家社会,深深地体会到崇佛所带来的危害。所以,多年之后的开元之初,姚崇再任宰相之时,果断地提出抑制佛道蔓延、禁止建设寺观、沙汰僧尼道人等措施,并取得成效。姚崇逝世时,还写下了《遗令戒子孙文》,嘱咐子孙后人,要”各宜警策,正法在心”,不要“抄经写像,破业倾家,”“不得辄用馀财,为无益之枉事”。可谓,刻骨铭心,肺腑之言!/ T, [( d" ?2 L
       
; f) i1 s3 I. z注:
- m8 ~" _8 c* j6 q2 S(1)温玉成先生在多部书中认为此造像为人非人。
/ N5 z6 v# ~6 u5 f7 y- a; Q; a(2)(5)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 m) \0 x8 \) U+ l(3)温玉成,《迹旷代之幽潜  托无穷之炳焕》,《中国石窟雕塑全集·龙门》,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8 h4 u/ N  ?3 U7 S+ H' ~& U7 ]; `(4)顾艳芳、李文生,《龙门石窟主要唐窟总叙》,《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二》,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李正恩,《图版说明》,《中国石窟雕塑全集·龙门》,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_& y: y. F# c9 V. w9 ^0 ]% g
(6)温玉成、李玉昆,《龙门研究四十年的回顾》,《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2期。
% a* T* J( P, ], ^5 A# B(7)温玉成,《近瞻宝相  俨若金身  远鉴神光  湛如留影—龙门石窟雕刻艺术浅论》,《中国美术全集·龙门石窟雕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 V' W8 ?5 n1 `0 Y
(8)曾布川宽,《唐代龙门石窟造像的研究》,《艺术学》第八期,艺术家出版社,中华民国81年版。* W5 o# I1 _, |/ b9 `- F3 {
(9)温玉成,《龙门唐窟排年》,《中国石窟·龙门石窟二》,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6 u3 s" x0 R1 \# ?
- D  f" b% ]( {; f6 M7 V. k
(与杨超杰合作发表于《河洛春秋》2010年第1期,《石窟寺研究》第1期)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7:58:11 | 只看该作者
两《唐书·姚崇传》正误四则
6 K" b4 c4 S: I6 h0 u1 V5 Q; H' y% W5 y
        ( b9 i* ^( B. p. g' M; _
    姚崇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旧唐书》《新唐书》均有《姚崇传》。笔者发现两《唐书·姚崇传》中关于姚崇父亲姚懿任嶲州都督的时间,姚崇的享年、谥号,姚崇和姚合的从属关系等记载均有谬误。今据搜集史料,试比对正误之,希冀对姚崇研究有所裨益,并以此求教于方家。# c3 Z+ u& J; y4 W. d- D
    一、姚崇父姚懿任嶲州都督的时间" J( b( j1 }3 L$ M* [
   《旧唐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四十六《姚崇传》(后简称《旧唐书·姚崇传》)载:
1 [- M1 e& b& B' o    “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也。父善意,贞观中,任嶲州都督。”2 ?) f! m4 D8 S: B' C& N# J- [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四十九《姚崇传》(后简称《新唐书·姚崇传》)亦载:
3 h5 `7 m$ X& J% y: {8 x% ^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父懿,字善懿,贞观中为嶲州都督,赠幽州大都督,谥文献。”) t6 T% F* T+ S- b, A+ P$ i
两《唐书》俱载姚崇父姚懿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担任过嶲州都督。但据笔者收集到的史料来看,姚懿任嶲州都督的时间为“贞观中”是错误的。0 O( Y! l! W" o2 [7 o7 w3 H
    史料之一:据今尚树在河南陕县刘秀峰的姚懿碑且收录在《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的《大唐嶲州都督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之碑》(后简称《姚懿神道碑》)载:: D) b& l& n. t) L- m- H) ]+ g
    “公讳懿,字善意。……年十八,属乱隋,无象,群盗生郊,授公本县令。以先人部曲,少用辑宁。太宗济河,闻公名,密遣相诏公,告于州将曰:“王充非主,天命在唐,宜速举众以应义。不尔,恐贻后慼。因间道入谒,高祖嘉叹者久之,乃降赐墨书金帛,以此阖州离患。太宗东伐王充,授鹰扬郎将、长沙县男、水陆道总管。洎贼平,将举籍议功,有妄谮者云:公曾通伪郑,因见疑黜。又以明略用多,每为朋侪所忌,乃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将以道德幽栖,高尚其事。……俄而贬授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公抗疏自列,谢病而退。乃除常州长史,亦坚以疾辞。寻除硖州刺史,累加银青光禄大夫。……龙朔初,邛蛮作梗,乃除公使持节嶲州都督。公正以训吏,严以蓄戎。不罚而澂,不战而服,能以殷远,寿以衰迁。启全告终,返真于始。以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三。”
% F; D  H: o# j4 F' H' G    从《姚懿神道碑》可知,隋大业年间,姚懿十八岁,担任家乡县令。李渊起兵太原渡过黄河后,姚懿举众应义投唐。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讨伐洛阳王世充时,姚懿被授予鹰扬郎将、水陆道总管。但王世充被平定后,却遭人诬陷,遂退隐不仕。后居官硖州刺史。龙朔初年,“邛蛮作梗,”姚懿出任嶲州都督。非是贞观年间任嶲州都督也。( I" k. P, C, l" }9 n
    史料之二,据珍藏在《千唐志斋》中的《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君墓志并序》(后简称《姚懿墓志》)载:
, n7 N! ]1 {- I% A+ O   “君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因官北徙,今为河南洛阳人也。……年十八,授陕州崤县令。居无何,擢拜骠骑都尉、水陆行军副总管,累迁左卫亲府右郎将。……左迁建安府折冲都尉。公乃拂衣挂冠,散岸林壑,不交当代,自出羲皇。高宗大帝睿文承历,纂戎念旧,举籍论功,割田议赏,召拜忠武将军、高阳府折冲都尉,封长沙县开国男。……拜使持节硖州诸军事硖州刺史,……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宠良政也。龙朔二年,邛僰酋渠,乱离边服,朝咨威重,寄静西南,拜嶲州都督。……以神龙元年追赠幽州都督,旌旧德也。”
( V  Z6 d& Q, }3 f    从《姚懿墓志》可知,姚懿从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退隐后,“散岸林壑,不交当代。”直到高宗李治登基后,“大帝睿文承暦,纂戎念旧,”方出任峡州刺史,龙朔二年因“邛僰酋渠,乱离边服”,朝廷才选任姚懿为嶲州都督,安定边疆。由此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姚懿非但没在贞观年担任过嶲州都督,而且在贞观年间没有担任过朝廷的任何职务。! f7 v3 I3 e6 o4 v
   由此观之,两《唐书》云,姚崇父姚懿“贞观中为嶲州都督”有错。正确的记载应是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姚懿出任嶲州都督。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7:58:18 | 只看该作者
二、姚崇的生卒寿数
3 b' }$ _6 L. v# L# Q5 i    《旧唐书·姚崇传》载:
3 l& B( @% t* L! N) w, t    姚崇“后又除太子少保,以疾不拜。(开元)九年薨,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
6 u' \! j( ]& j: Q: s    《新唐书·姚崇传》亦载:
. m& ?; O, y. T! f! c( i    姚崇“(开元)八年授太子少保,以疾不拜。明年卒,年七十二。”1 D& h3 C9 N. h( q
两《唐书》俱载姚崇卒于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享年七十二岁。据此推算,姚崇应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但笔者认为两《唐书》记载姚崇享寿年龄有误。
  U# C% _7 h$ x: |% T1 S    根据《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唐张说所撰《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奉敕撰》(后简称《姚崇神道碑》)载:
0 B/ L2 a2 T* @3 W3 g    “公讳崇,字元之,姚姓有虞之后。远自吴兴,近徙于陕,今家洛阳焉。……享年七十一岁。开元九年九月寝疾薨于东都之慈惠里。……十年二月葬于万安山之南原。”
. E3 K  F5 ~' u+ X8 L    由《姚崇神道碑》可知,姚崇逝世于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九月,享年七十一岁。同两《唐书》相比较,当然以同代人张说所撰《姚崇神道碑》记载真实可信。因而,据此推算姚崇当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故此,姚崇的生卒年份应为公元651—721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2 14: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