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套九卷线装宣纸《岭南姚氏族谱》参展第三届岭南优秀家谱展评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前天 19: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日,全套九卷线装宣纸《岭南姚氏族谱》正式提交参加第三届“岭南优秀家谱展评”活动。本次展评由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广东省方志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传统宗祠建筑文化专委会、广东省大千传统文化发展中心等单位等机构共同举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家谱文化。
《岭南姚氏族谱》主编姚国斌、主审姚土祥亲自将这套厚重的家谱送至广州市荔湾区周门路的展评征集办公室。这部族谱的参评,展现了姚氏家族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盛世修谱的文化盛事
“岭南优秀家谱展评”活动已成为广东省氏族文化领域的重要品牌。该活动自创办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谱牒爱好者和各族群编修委员会的关注。
今年展评范围从广东省内扩展至全国,参与规模显著扩大。前几届展评已收到 200多种300多册族谱展品
本次活动设立了“岭南优秀家谱奖”、“最具文化价值奖”、“最具收藏价值奖”等多个奖项。
这一展评活动呼应了“盛世修谱”的文化传统。随着社会安定与经济繁荣,民间修谱工作日益活跃,成为连接古今、追寻根源的文化现象。
《岭南姚氏族谱》的参展,将与其它200多种参评家谱一同接受专家评审。评审标准包括家族迁徙脉络是否清晰、始迁祖记载是否明确、家谱体例是否规范等。
获奖结果将在氏族文化年会上公布,并同步在多个平台面向全球公开展示。这一盛事不仅关乎一个家族的荣誉,更是对岭南历史文化的梳理与传承。

3 W5 P- ~) C* x8 K* S( _+ _6 r
3 Q. e6 f$ [8 s1 B5 i. G4 u9 w附:岭南姚氏的历史长卷; ^( \* a; ]% d4 e+ I' _* V
《岭南姚氏族谱》系统记录了姚氏家族在岭南地区的迁徙脉络与发展历程。

% N# j4 ~! k9 U1 b8 c8 z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三江金兰寺村姚氏宗祠
% z: Q: j+ D2 F7 T* H; K& F
寿昌之子姚宗辅、姚宗卿公及增城姚氏源流介绍
姚宗辅
  • 世系与迁徙
    " u* E  @* ?  k3 _姚宗辅为寿昌长子,舜帝第107世孙,宋天圣年间(约1023-1031年)由广东南雄珠玑巷迁居至博罗龙江。其六世孙姚丰考于南宋时期由博罗龙冈迁至东莞铁冈壆头,被东莞姚氏尊为一世祖。
  • 后裔分布: e; C2 g* ]% d1 w$ A3 ?
    姚宗辅一脉后裔主要分布于博罗、东莞等地,其中东莞企石姚氏为其重要分支。

    , R6 k% X0 z7 K8 Q( N2 n

- I$ G& O0 o% n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沙角村姚氏宗祠姚宗卿
  • 世系与生平
    * S  E  d9 M' i) G3 x2 u, \6 B姚宗卿(1033-1118年),字希德,号印巌,为寿昌次子,舜帝第107世孙,祖籍福建莆田韶溪,祖迁江西吉水上兰溪,父徙居南雄珠玑巷。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广南东路提刑按察使。熙宁年间(1068-1077年)辞官隐居,初居番禺簸箕堡(今广州杨箕村),后迁博罗宿鸾冈,最终定居增城三江山吓村。
  • 家族分支+ j) k7 d  ?* l# p& U) s
    姚宗卿生七子:达显、达仁、达义、达礼、达智、达信、达行,形成增城姚氏七房。
    其后裔广泛分布于珠三角,包括增城、博罗、番禺、东莞、南海、惠阳等地,尤以增城三江地区最为集中,有“三江十村九姚姓”之说。

    , G) o6 ^, C- P, O5 x1 }( A* ^' V


* R% F$ t! J1 D5 ^/ s& L广州市增城区到蔚村增城姚氏大宗祠姚宗卿在广州市增城的发展脉络
  • 定居与开基
    / `9 }' ]1 I6 N姚宗卿晚年迁居增城三江山吓村(今石滩镇旧山吓村),成为增城姚氏入粤始祖。其家族在此建立“姚氏大宗祠”(享保堂),奉祀宗卿公及历代先祖。
  • 宗祠与书院
    姚氏大宗祠:增城现存两座主祀宗卿公的祠堂,分别为旧山吓村和正果镇到蔚村的大宗祠。到蔚村祠堂始建于南宋绍熙初年(1190年),为五开间三进格局,曾设学堂培养人才,明清时期出过多位科举名士。
    印巌书院:位于广州德政路榨粉街,由增城、博罗、龙门等地17房姚氏合建,祭祀姚思廉(唐弘文馆学士)与姚宗卿,后因历史变迁被毁。
  • 墓葬与祭祖# ~' t. f  r/ Y7 e; P/ y8 v
    姚宗卿墓位于从化灌村松园冈冚(今粤海水泥厂内),形制为“黄狮顾尾”,据传为岭南三大名风水之一。每年重阳节,广府姚氏后裔络绎至此祭祖,尤以南海和顺大文教村姚氏(清武状元姚大宁家族)为主力。
    + N% N  C4 p3 T' N% w
    广东省博罗县石湾镇姚屋村姚氏宗祠
  • 文化影响: x, I9 `; A& N9 x. p; _
    宗卿公后裔在增城形成庞大宗族网络,如金兰寺村姚氏(南宋宝佑年间迁入)、到蔚村姚氏(四世孙姚含开基)等。广府地区至今保留“三姚二李一秦梁”的村落格局,其中杨箕村、潭村等地姚氏宗祠仍以“弘文御史风,宗卿仕广东”为门联,彰显宗卿公的历史地位。

    , K& J" j) v# Y6 e


, N8 O, q/ n6 \3 Y  e  Y% B# R9 ?# i! t+ F1 v

微信图片_20251031144706_55_1835.jpg (741.12 KB, 下载次数: 0)

全套九卷线装宣纸《岭南姚氏族谱》参展第三届岭南优秀家谱展评

全套九卷线装宣纸《岭南姚氏族谱》参展第三届岭南优秀家谱展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前天 22:58 | 只看该作者

, G. j  c# ~( d' N; m8 ?9 p7 d
# z$ o0 _$ E, u9 w) g
' d( d- t/ i: K4 |7 B! E
  引用#1:《岭南姚氏族谱》主编姚国斌、主审姚土祥亲自将这套厚重的家谱送至广州市荔湾区周门路的展评征集办公室。
' J9 ^1 `) ~; c. `# L3 l; q5 y6 v8 R: @6 x, e

0 X6 j- e) [; J9 J尧曰:本人有《岭南姚氏族谱》一函9册(或《岭南姚氏族谱》首一卷八卷),增城三江牛潭村姚炳能编撰
( x- x( {" t" E  |& C' r' F4 U    本人还有《岭南姚氏族谱》的前身(10年前姚炳能编撰)。
7 T: f  E- e9 F' v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5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 Q8 [1 t% `' l4 C$ c5 |9 Z3 d& t# |
第三届“岭南优秀家谱展评”活动,由
) m- }! V0 x1 C1 P5 A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8 c8 _! W  q: N3 L( A联合广东省方志馆、
, b' N; J( L1 C& [: R, m'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传统宗祠建筑文化专委会、
) [- U/ E6 S( i广东省大千传统文化发展中心等; g& ^1 [) @$ {- z
单位等机构共同举办。
+ E2 y0 j( p' \: r8 `5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3 19: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