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6681|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宋氏的一些事儿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3 09:56: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关于宋氏的一些事儿
( T5 m" ^0 P: t& R0 T$ N   去年,安徽六合的姚远铸宗亲曾经在姚网发过一个帖子,后来证实是一个转帖,据说来源于“永州政府网”。我关注以下内容:
" f1 Q+ p. z+ a% s9 R4 @    关于大舜后裔问题,犹有一要事,不得不说明者,即舜应是殷商王朝之始祖。从甲骨文及全文字形来看,舜等五字之形状皆大同小异。故而近来许多学者同意大舜即殷商之先祖。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举凡殷商之后裔各姓氏,如孔、商、汤、宋、华、桓、戴、向等,都可以称为大舜后裔了。! n* L4 z/ M, k+ R5 Z7 x, m* N
《本文出处:永州人民政府网》  T, n9 C0 j& w2 R, U
* c5 u% B* L/ _! O; @5 h4 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8:3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1-6 20:38 编辑 * e- p3 o$ L; v' L$ f
pszyyao 发表于 2015-11-6 00:28
$ ?/ Y: Q' |6 H$ T还有3舜裔姓氏:
. F* {& C. ?" r" x1 ?1 |     陸氏有二:田敬仲之后,封平原陸鄉,以鄉氏;又代北有部落大人號赤陸孤氏 ...

/ ]1 m9 b% Z4 \) C   r6 G  ^# [8 k8 d! I- n, O3 H
殷商後裔各姓氏家族沒有聯盟組織,沒有帮派老大(舵主) 2015-07-01 10:49:46
阅读(10307)  评论(0)
系统分类:新闻     个人分类:宋氏宗亲新闻信息      关键词: 帮派 聯盟組織

5 q5 f2 F7 l' r/ Q; g      殷:源於子姓。商自盤庚遷殷後,改國號為殷,紂亡周興後,殷商王室後裔以祖為姓,始有殷姓。  
6 R4 J" j' Z" f/ N      施:源於子姓。施氏為殷商七族之壹。
+ N* ]( ^, Q" c* q* D' U; ]      陶:源於子姓。陶氏為殷商七族之壹。/ r3 [" g$ H4 ?1 V
      邽:源於子姓。邽氏為殷商七族之壹。9 g) ?, V0 k1 |" h9 X
      饑:源於子姓。饑氏為殷商七族之壹。
! [  I" e( z7 P# h      樊:源於子姓。樊氏為殷商七族之壹。1 i, [5 B, @4 \2 Q6 o
      奇(锜氏):源於子姓。锜氏為殷商七族之壹。即公族後人去金為奇氏。
8 J/ h% K! O  k" _# ~1 _      繁:源於子姓。繁氏為殷商七族之壹。1 k8 {9 H# ?9 V/ u
      鐘葵:源於子姓。殷商公族,壹說鐘葵氏也為殷商七族之壹。" K4 q+ d  D" h5 [$ o
      鑨:源於子姓。殷商公族,壹說鑨氏也為殷商七族之壹。
      孔:源於子姓。微子四世孫共,溢號閔公,共生何字弗父,何玄孫嘉字孔父(弗父何---宋父周---世子勝----正考父----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大臣,孔子六世祖,官為大司馬,孔子五世祖木金父,孔子高祖祁父(微山譜作睪夷父)以其祖字(孔父)為孔氏,孔子曾祖防叔仕於魯,孔子祖父伯夏,孔子父叔梁紇生孔子。' Z1 h2 M) `4 ?' M
      宋:源於子姓。微子血裔為子姓宋氏。周平定武庚之叛後,封微子於宋以續殷,末代宋王偃失國後,以國為氏。" C( ^# @5 U8 u
      商:源於子姓。商容之後人以商為姓。又宋時殷氏,避宋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名諱改為商姓、湯姓等。
4 z% m; y7 s) `+ u; h/ p      湯:源於子姓。商湯之後人子孫中有壹支以謚號命氏,成為湯氏,是為河南湯氏。又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後,把商的舊都周圍地區分封給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建立宋國。傳至宋桓公禦樂(宋桓公長子即是聞名的目夷君)第三子蕩後人去草頭以湯為氏,又傳至偃,宋亡,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恢復子姓,後因秦始皇焚書坑儒,畏禍及,於是又改子姓為湯姓。又宋時殷氏,避宋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名諱改為湯姓,如宋時有秋浦(今安徽貴池)人殷崇義因避宋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的名諱,改姓名為湯悅。明代,湯氏有遷入今廣東、廣西者。從清康熙時開始,廣東湯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以後再由臺灣遷巴西、日本、毛裏求斯、印尼、新加坡、泰國、帝汶、澳洲等地。, `' a2 J" p- a3 z5 j( g* a# [. t& i# Z
      衣:宋代建隆初,避宋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名諱,有殷姓改衣氏或裔氏,又在《康熙字典》上記載得十分清楚說:“齊人言殷,聲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見禮記註疏。”換言之,現在的衣姓,是由於讀音相近而從殷姓分出來的,姓衣與姓殷的人,本來是壹家人。(黃帝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中就有衣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 y9 m5 c$ A# |) y. w/ A      向:源於子姓。宋桓公支孫向魋之後,也稱司馬氏。5 `9 p' g8 m9 F2 l: W) p1 ^9 S, v
      華(花):源於子姓。宋戴公有子赤號華父,封於華邑,其後以邑為氏,又分出花氏。, J0 ?% r, ^* X
      褚:源於子姓。宋共公子段號褚師,其後人以字為氏。' _4 [1 D$ `1 p0 W2 v4 E& o
      朱:源於子姓。宋亡後,微子後人壹支奔碭山者,改姓朱氏。
" w! [$ _2 Q$ ]      魚(目):源於子姓。目夷公字子魚,其後以祖字為姓,有魚氏、目氏。+ a, C; a7 X( _3 p1 b/ u) L, E
      邊:源於子姓。宋平公子邊之後裔以字為氏。' U! t0 b6 m5 J( j; K
      蕩:源於子姓。宋桓公有子名蕩,其孫意諸以其名為氏,也有去草頭為湯氏者。
* J% {1 @; V+ [7 @9 V3 A% n      穆:源於子姓。宋穆公之後裔。
9 n7 A/ c2 s% Z7 I9 A) b      督:源於子姓。宋戴公之庶孫華督後人,以名為氏。
1 q" t& E9 r9 o' j4 H      藕:源於子姓。春秋時,宋有卿華藕,其後人以其名為氏。
  K! K0 q' j% @" r
      鐘:源於子姓。宋公子敖(微山譜作“上士、下方、右攵”三者組合字,無法打出)即目夷君六弟之後裔。" S% s/ V& J, c
      固:源於子姓。宋莊公之孫固之後人。
3 e' R- K0 h# v* E, ~8 Q$ h9 \, z8 [      麟:源於子姓。宋莊公之子麟之後人。
. m4 G) [3 ~& H5 H      牛:源於子姓。微子後人有司空牛父,其後以名為氏。
+ H( c  @( a: N2 v5 |' q      牽(牽):源於子姓。出自宋公族而又易姓者。
' C" b. k6 b: |8 a; Z      靈(靈):源於子姓。春秋時有宋公子靈,其後以名為氏。! W' D: W) N: m! b; Z4 y$ ^/ v6 E% U* `0 e
      目(魚):源於子姓。目夷君子魚之後,也有魚姓的。
1 y3 h8 Q0 J( N; ~      莊(莊):源於子姓。宋戴公名武莊,其庶孫以祖名為氏。
) |0 ^+ }- e0 `4 t( d6 r$ w' p  V      宣:源於子姓。宋宣公之庶孫後人以謚號為氏。
# c4 u' [9 N/ f; k3 W      戴:源於子姓。宋戴公支孫之後人。
: ]8 J9 z) J  C! t) V3 d      武:源於子姓。宋武公支孫之後人。
+ T4 W# Y" O+ Y( V: w+ l      樂(樂):源於子姓。宋戴公之子有名樂父者,官大司寇,其後以名為氏。) Z* N9 Q/ A$ Y& g  m% H' m
      舉(舉):源於子姓。宋厘公名舉之支孫以祖字為氏。
' d* o0 y' r, A" ~# I" I/ G+ l1 }      仲:源於子姓。宋莊公子成仲,後人以其字為氏。( f6 `: X' v* G& k9 `; B6 S
      衍:源於子姓。微仲衍庶孫之後人。6 I2 c* f' t* L0 R& ~
      微:源於子姓。微仲衍庶孫之後人。
: h4 Q+ J, k. q* f      兌:源於子姓。微子之後人。! ~- c$ `" D% E& d4 a
      庚:源於子姓。盤庚支孫之後人。
- f  y% F  W6 K2 X/ |& l7 F- _      王(王姓之壹支)天下有二十壹王:比幹後人之壹支,為天下二十壹王中第壹王,是最先姓王的人。( b' ~. u1 y6 H$ I) W" m) L
      梅:源於子姓。梅伯之後。梅伯為帝辛誅殺。- K! S. D6 ]2 z$ G. h
      林:源於子姓。史載:殷商太師比幹被紂王所害,正夫人媯(陳)氏甫孕三月,逃出朝歌,於長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字長恩(林氏受姓始祖);周武王牧野大戰敗商軍,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後,旌表比幹忠烈,徵覓其後嗣,命閎夭給比幹在朝歌南汲境內(今衛輝)封墓,夫人攜泉歸周。因泉生於長林石室,周武王封比幹壟,壟為國神,賜姓林名堅。念林堅乃商湯之後先王之胄,且能遠避紂亂而不絕其世,乃拜堅為大夫,食邑清河。後封博陵公,食采二千戶,采邑博陵(今河北安平縣),故林氏總堂號為西河堂。
; D6 n5 M/ p4 t8 [2 r3 Y      鄧:源於子姓。武丁封其叔曼季於鄧,後裔以其為氏。
  m  b% M2 P6 U& ^7 i% Y3 _' h      比:源於子姓。比幹後人。國神比幹:子姓之後,商朝沫邑人(今河南省衛輝市北),中國古代著名忠臣,被譽為“亙古第壹忠臣”;國神比幹也是林氏的祖先。比幹生於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歷四月初四日),卒於公元前1029年。為商朝貴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幹。比幹幼年聰慧,勤奮好學,二十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輔帝辛。幹從政四十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
7 _7 a% E; E; j1 k( |/ v      正:源於子姓。春秋宋正考父之後人。3 C3 u5 M2 g) ^2 D, |8 k
      幹:源於子姓。比幹之後人,以春秋宋有大夫幹犨,其後也以幹為氏。

# T. U  \/ i' _: T, a5 }4 F% @7 I      權:源於子姓。武丁後人封於權國,國滅後,其族人以國為氏。, l6 h$ N3 ?0 P/ S( V, E
      僚:源於子姓。宋王偃,其壹庶支改為僚氏。
& f' W) j3 M" q1 U. u, g      夷:源於子姓。春秋殷逸民夷逸之後人。- [3 V# J- b7 b1 t& X* m- i
      坎:源於子姓。春秋踏宋有大夫食采於坎邑,以邑取氏。  R) Z' M. l( h
      壬:源於子姓。商君仲壬、外壬,均以天幹壬命名,後人以其為姓。
8 f+ Y+ ?9 N* ~; H! ^2 Z9 g9 P; }      契:源於子姓。商之始祖契因功賜子姓,其後有以始祖字號為姓的。
* y8 B6 l9 a* u3 x3 \  ~      仇:源於子姓。宋有仇牧,後人以名為氏。
+ }4 Z' I- D( S  ^* X! y/ t      時:源於子姓。商湯之後人有時氏以封國為氏。8 f7 w5 ~: b: y& L( y
      沙:源於子姓。微子壹庶支之後人。
8 v# K" r7 T% h6 S      河:源於子姓。商君河亶甲壹庶支之後人。
1 v' {. X, E& f      浮:源於子姓。商湯之壹庶支之後人。  m' s2 ~& n% V5 L( v
      執(執):源於子姓。商君祖乙七世孫成遷於摯,遂有執姓。
( I2 J; P& b+ e      報(報):源於子姓。報丁壹庶支之後人。
7 |5 g$ M( H) s5 s6 h      振:源於子姓。商君振,其庶之支後人。
" M+ G' d8 ~1 G6 K      蕭:源於子姓。微子之裔孫,受宋公稽封於蕭,其後以國為氏。
, x- j- }5 s8 }) d      背:源於子姓。宋公族有封鄁都對,其後去阝以邑為氏。- H' i) h0 R) Z! b# L3 H/ \
      殿:源於子姓。商湯之後裔有殿全者,後人以名為氏。
  K1 Q' ~" H. U      祖:源於子姓。商君有祖甲、祖乙、祖丁,其庶支以名為氏。
$ j8 f6 R% b9 Q7 n* L, J      甘:夏商周三代均分封同姓於甘,後人俱稱甘氏。2 B" H$ R5 E# M7 Q/ E. M" w
      相:源於子姓。商君河亶甲居相,其庶支以地名為氏。
* B& ]" X' Z6 r# p: F
      甲:源於子姓。商君太甲之庶支以其名為氏。# ~# R( R' ~- ?; o
      番:源於子姓。湯之庶支封於番,後人以國為氏。+ C* U, w; f. D6 a
      稚:源於子姓。湯之後有封於稚者,後人以國為氏。
" v0 w+ c; n% l9 r7 o9 d      耿:源於子姓。商君祖乙遷都於耿,子孫留耿者,以地為氏。
, u% I9 g7 a  f7 r% T      竹:源於子姓。古有孤竹國,商末周初伯夷叔齊之幫國,其族以國為氏。
& M3 r3 J& N! b" X, F9 K8 h      箕:源於子姓。箕子後人。箕子,是中國商朝政治家,是文丁的兒子,帝乙的弟弟,紂王的叔父,官太師,封於箕(今山西太谷,榆社壹帶),名婿余。曾勸諫紂王,但紂王不聽,反而把他囚禁了。周武王滅商後,命召公釋放箕子。武王向箕子詢治國之道,箕子說殷人不事周政。載於《尚書•洪範》。傳說箕子晚年前往朝鮮居住,死後被追謚為大聖王。
/ f: |3 {! r% \/ W2 L) E# \0 r7 i4 F      韓:源於子姓。傳說箕子封國於朝鮮傳三十九世至朝鮮王丕,其子準為燕亡人衛滿所滅,走入海中,居韓地後稱韓王,其子孫以韓為氏。% J9 L" N  u& I0 ^" s4 X" ~
      鮮:源於子姓。箕子後人。  B. z: {/ [! d  }9 g) p% C; Z
      簡:源於子姓。由耿姓壹支轉來。3 q- K! L1 R& g4 H9 {
      苑:源於子姓。武丁之子名文封於苑,遂為苑氏。5 \2 v( @/ v6 M) S, L# s
      索:源於子姓。殷之公族。
  E  u) u& U9 [' p5 A      北:源於子姓。周武王封紂子武庚之於邶,其後人以國為氏,亦作北氏。(邶,古國名,周武王封殷紂王之子武庚於此,約相當於今河南省泣縣以北,湯陰縣東南壹帶地方。並,置管叔、蔡叔、霍叔三監)。8 }3 c+ m3 j& g7 I! @
      鄒(鄒):源於子姓。這相正考父食采於鄒,後人有為鄒氏者。
8 i. y" T2 @1 I3 ]; U! L      庸:源於子姓。周武王封商後於庸,後人以邑為氏。
) ]7 Q" R2 r2 c5 k! R5 P      談:源於子姓。微子之後裔有封於談者,因以此為氏。
5 }( R- b) l+ q* C. {; W      黎:源於子姓。殷代黎伯之後裔。+ L9 q9 H' K- U  o, ]6 ]
      匡:源於子姓。宋大夫匡封其地而後人以邑為氏。
; b% U: H$ w. c4 b      婿:源於子姓。箕子名婿余,後人以名為姓,簡稱婿。
. K8 Q/ l5 R+ W* ^: B2 _      祿:源於子姓。紂子武庚字祿父,武庚被子誅後,後人以其字為氏。
# Z% i1 L  Q' O' H0 ^, s3 p      屠:源於子姓。商王子瞿父之後人。
9 D, \! ]: i6 r! P4 G' k) I: |4 Y      來:源於子姓。商湯之庶孫後人。& i# B3 H. v# v
      祝:源於子姓。宋戴公有子名祝。其後人去其為祝氏。' \" ]/ @  G, u9 u
      沃:源於子姓。商王沃丁之後人。% y, P% O* O& W8 f7 ?6 D8 G  ]
      猛:源於子姓。宋國宗室之後人有名猛者,其後人以祖名為氏。
9 i  S2 E/ D6 |7 s  {; w- q7 p0 l  @      罕:源於子姓。宋國宗室樂喜字子罕,後人以字為氏。1 \; h: K& v9 a2 t' }
      相門(相):源於子姓。春秋時宋樂大心為宋右師食采於相門,其以地為氏,或簡稱相氏。

$ F  B' j1 _  X: [' t       皇浦:源於子姓。宋戴公有子名充石字皇父,後人以字為氏。古父與浦通。
! l8 B# M/ U% W0 \8 A  y. ?. z- w# Q       墨眙(墨):源於子姓。宋成公有子名墨眙,後人以名這氏,或簡稱墨氏。) {; W3 W: {- p# c; e' i* y% |
       墨夷(墨):源於子姓。春秋時宋襄公有子名墨夷,後人以名這氏,也簡稱墨氏。
* G" T; \& v2 D: Q0 K       司空:源於子姓。殷之壹庶支有任司空者,其後以官這氏。: _! ?) e5 J5 O4 p
       司馬(桓):源於子姓。宋桓公子向,其後人以官名司馬這氏,又分出桓氏。
9 e2 N. ^* l2 ]3 b+ P       司城:源於子姓。宋武公名司空為避諱改司城公子蕩為司城,其後遂姓焉,亦簡稱司氏。
5 h: A8 e5 Y- o* `       司徒:源於子姓。商始祖契為唐堯司徒,助禹治水,教民有功,封於商,賜姓“子”氏,後人壹支以官為氏。
2 W* u% X0 q" V. o) y       商丘(丘):源於子姓。商之公族壹支,後去商為丘氏。
3 j! s# K" {# U; {       中:源於子姓。春秋宋公子幸字中叔,其後人以中為氏。! \9 ^: t8 n3 q/ c/ Z, f; S
       空桐(空氏,桐氏):源於子姓。商湯之後裔,後又分這空氏、桐氏。
+ @/ s* A0 Y' h       終蔡(終):源於子姓。殷商之公族後去蔡為終氏以。5 z: J# r) L* y1 t. \/ z
       霍:源於子姓。霍姓習慣奉西周文王第六子姬處霍叔為始祖。霍叔,不姓霍,姓姬名處。因受封於“霍”,是周成王之叔,故稱“霍叔”。但近來霍姓後人自己考證出其始祖為商始祖契,並在網上發布了。
* P) ]7 J4 E( Z0 x! U( s       元:源於子姓。殷商元銑之後,元銑是商朝大臣,曾極力反對帝乙把帝位傳給紂王。# J/ k, D( u# l. i! v$ l
                                                                                                (排名不分先后。未完,待統計。)

! X/ U5 o/ G/ h2 R9 x; c        家族與家族之間,只能就項目方面經協商同意之后進行友好合作(聯合)。殷商後裔各姓氏家族名譽權獨立。近期在中國內地出現了壹個在香港註冊的“世界殷商後裔聯合會”,是壹個在香港註冊的“中華殷商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私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的分行(註冊時間:2015年2月5日)。殷商後裔各姓氏家族“團結、平等、獨立”,非任何組織或集團所能“聯合”。所谓的“世界殷商後裔聯合會”,没有任何權利代表殷商後裔各姓氏家族成員。殷商後裔各姓氏家族沒有聯盟組織,沒有帮派老大(舵主)。壹律平起平坐。所谓的“世界殷商後裔聯合會”,侵犯了殷商後裔各姓氏家族名譽權。侵犯名譽權是違法行為。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Y* I6 n3 v# M) Z% |  |& t
                                                                   北方宋氏宗親理事會主席兼理事長   宋德玉 收集/整理1 B* I8 ~% n% Y+ K( y" c7 U: B

% `" [6 X, ~+ M1 y3 b; K2 Y  O' U4 S- c4 d

: M5 ]. ]- n9 s4 I' R5 b% ~& m/ Z
, v0 D1 p7 ~: i* L, Z1 N
3 T0 T: W: }5 M! e% H
  A0 S( v' m% C- M' c# F
+ c  R" {$ }. v) g2 h8 z% F) L( {% A' C. V. K/ h7 T

0 V" |3 W' H. M+ S& N+ E7 _
1 a+ ~& D. x" ?: k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1:5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1-5 19:36 编辑 # I7 R  R& K" u: ?" s' X$ _
姚紫洪 发表于 2015-11-4 08:14$ q7 ^$ Q! o8 T% d
绍弦兄强!

8 O8 s, l" B4 c6 K  六。关于“同姓异源”与“异姓同源”" L% j+ z6 P* c. k0 {
职业:世界宋氏宗親聯合會法人
  • 微子報業創始人宋顓頊先生簡介:微子後裔第九十世孫(字派顓,名頊,號相遜),宋璟公之後。法律院士、“華夏精英金獎”獲得者。從事法律研究三十多年,兼職受聘政府官員法律顧問。忠誠於中國共產黨,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壹切。社會兼職(世界宋氏宗親聯合會法人、世界宋氏宗親聯合會主席團主席、微子報業法人、世界宋氏宗親聯合會網站站長、宋氏通譜公益網站站長、世界宋氏宗親聯合會官方新聞發言人。
    ' [% z# f) Q  Q
* Q) B- K# T- X" ?; j
中华民族姓氏同姓异派
" G9 {1 a6 b8 [7 |0 ]3 }
" L+ {. M, K8 H' C+ o5 i" r* D
) T* M' l: P" ^/ {# o& \, L# q0 E  d+ e, I4 T+ S/ X
" Q0 H5 E% p# U6 i' v( Y  C

/ g) ^& F4 E0 f% [5 H  t: e中华民族姓氏同姓异派
2015-07-12 22:59:35
   
    權氏有二:顓頊帝后楚王滅權,子孫為權氏;又斗(斗亞斤)縉尹權氏焉。  戴氏有二:戴國為鄭所滅,子孫以國氏;又宋戴公后以謚為氏。; [4 P% j/ `* N2 x% E, K: k! f; s
  郝氏有三:伏羲之后或燧人氏之后有郝省氏族、郝骨氏族、郝胥氏族,商帝乙之世,氏族酋長名叫期,被封于郝,子孫以國氏;又或省或胥或骨各氏;又赫連氏改郝氏。$ `$ q' g2 W# N, q
  顓臾氏有三:伏羲之后封顓臾,子孫以國氏;又或顓或臾各氏。
% s5 s( A1 b8 F1 F" L# z  廖氏有二:一廖叔安后;一為文王子伯廖后【《姓匯》不載】。
- G+ z* A: [% I1 a: J/ l! I  梁氏有二:伯益后,封于梁,以國氏;又拔列蘭氏改梁氏。
  Y& G% g, z1 f! m; i& E3 t( Q3 J  蘇氏有二:祝融后,陸終生昆吾,封于蘇,以國氏,又拔略氏改蘇氏。
7 X& K' o6 Z& S+ x6 r1 Z  樊氏有二:仲山甫食采于樊,以邑氏;又商七族有樊氏。! s- B. h6 Y" S0 m
  路氏有四:路子,以國氏;又黃帝封支子于路;又堯封帝摯之子元,元于中路,子孫皆以國氏;又設路真氏,改路。
# v, P9 G+ _) K8 b9 u3 y0 }& }  緱氏有二:周卿士食采邑,以邑氏;又渴侯氏改緱氏。2 p" q4 c' R1 w3 i* O
  續氏有二:晉大夫孤鞠,居以采邑氏;續又舜七友續牙之后。2 ~% E% j. t4 w
  東陵氏有二:齊景公時有隱居東陵者,因為氏;邵平封東陵侯,子孫氏焉。$ w! c5 y1 {( \; z) p
  費氏有二:夏禹后封費邑,以邑氏;又費廉氏改費氏。1 G3 g3 Z; B6 U( h; t! p
  祁氏有三:晉獻公孫英,食采于祁,遂以為氏;又隰叔后;又黃帝后。% M. G! u8 b0 p$ g
  步氏有二:一晉公族?氏后;一步陸氏改步氏。9 {. S3 l5 D  w# h
  渠丘氏有二:莒君居渠丘,故氏焉;又漢彭城王后,亦氏渠丘。! Q5 T% U6 f# I2 D" S
  諸葛氏有二:葛伯之后,居諸縣為諸葛;有熊氏之后有,詹葛氏訛為諸葛。2 l# I5 d" d( O0 c/ @+ h
  楊氏有六:唐叔虞后,封楊,以封氏;又為周宣王子尚父,封后為氏;又周景王后;又晉公族,楊食邑于羊舌,凡三縣,一曰楊氏;又楊突,周賜姓獨孤氏,隋復本姓;又有莫胡盧,改楊氏。
, |" V7 o+ j$ ], A5 O7 A  州氏有二:晉州綽州賓后;又淳于氏稱州公,共后亦為州氏。
! E: F# R" V6 X8 c  鄂氏有二:晉鄂侯之后;又巴郡七姓,鄂其一也。* o, P) O- c2 r. }3 t& g/ r) Q
  元氏有五:衛元喧之后,食邑于元,以邑氏;又拓跋氏、紇腎氏、是云氏、景氏,俱改為元氏。
" [! |+ f% g: B  N  常氏有二:衛康叔支孫,食邑于常,以邑氏;又黃帝臣常先之后。+ J4 k5 g7 u6 ~
  京氏有二:鄭武公少子段,封于京,以邑氏;又李氏改京氏。( [3 v, ]' R5 a! t
  盧氏有六:齊太公后,食采于盧,以邑氏;又盧葛氏出自桓公,亦為盧;又莫盧氏改為盧;又范陽雷氏訛為盧;又三原閭氏改島盧;又章仇大翼,隋煬帝賜姓盧。
6 o! [" \' J2 E1 o( u  鮑氏有二:禹后食采于鮑,以邑氏;又陰康氏改為鮑,力伏氏亦為鮑。
+ s+ K7 e3 Q1 w  w8 `  屈氏有二:屈瑕食邑于屈,以邑氏;又屈突氏改屈氏。8 M8 W' x8 W$ l. \
  陰氏有三:夷吾氏六代孫為陰大夫,以邑氏;又陰康氏之后;又后周賜姓丘曰陰氏。, H" y" y3 s0 r! V; C0 Z
  鹿氏有二:趙大夫食采五鹿,因氏;又阿應元氏改為鹿氏。! p; l3 t. \  o0 e2 n- _
  裴氏有三:伯益之后封裴鄉,以鄉氏;又晉平公封顓頊帝裔于裴中,號裴君,子孫以為氏;又唐開元右驍衛大將軍疏勒王裴夷健之后。
1 ^' u7 _# v/ \5 Q& W  e+ h# d( u  陸氏有二:田敬仲之后,封平原陸鄉,以鄉氏;又代北有部落大人號赤陸孤氏,后魏孝文遷洛陽改陸氏。; U# e) G% ]4 a1 L! a
  麋氏有二:楚大夫受封于南陽麋亭,以亭氏;又工尹麋之后,以名氏。
8 N2 R: j- O$ o- J7 F" b6 F  稽氏有二:夏少康封子季舒于會稽,遂為稽氏;又統稽氏改稽氏。
$ M2 k$ w1 R) u: H+ t6 \  關氏有二:一關令尹喜之后;一夏大夫關龍逢之后。* @0 Y# {  j( u4 ?. j9 E
  丘氏有三:太公都營丘支庶,以地氏;又丘林氏、丘敦氏并改丘氏。- A3 k" [5 C2 r0 O; c6 y/ Q
  艾氏有二:大夫艾孔之后;又河南《官氏志》,艾斤氏改艾氏。4 i# q4 f# d8 A& W
  申屠氏有二:申侯后居安定屠原,以地氏;又申徒氏改申屠氏。
9 X6 |- e* Z" G: r  {/ e2 R9 N  門氏有四:周祖公卿之子入王端門,教以六藝,謂之門子,其后為氏;又河南《官氏志》有叱門氏、吐門氏、庫門氏并改門氏。
. \& Y) {. D! T4 E0 ?! }  姜氏有二:炎帝生于姜水,因生為姓,其后太公封于齊,子孫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又桓廷昌上元中準制改姜氏。
* H0 Q5 l4 |# l" I  無婁氏有二:莒子無婁之后;又無婁先生之后。- o% ^+ ^; Y" S  D
  姒氏有三:伯鯀之姓;又《官氏志》,似亦玫為姒;又渴侯氏改姒氏。: r1 G! F) O1 j
  漆氏有三:鄋瞞之國姓漆,又為氏;又漆室女后;又漆雕開后,亦單為漆氏。, E9 V" ?  i* F  H9 l2 d
  林氏有二:周平王庶子林開之后,因以為氏;又比干子堅,逃長林,遂為氏;又丘林氏改為林。
# Y" h/ \" @% x0 T$ l  家氏有二:家父后,以字氏;又魯有子家氏,亦為家氏。/ s, s& N  ?$ n% p; P# r6 G
  吉氏有二:尹吉甫之后;又姞氏改吉氏。5 A4 |9 \+ Q% M1 D9 |2 w/ Q: p0 Q
  奇氏有二:伯奇之后,以王父字氏;又河南《官氏志》,奇斤氏改奇氏。0 n* d; [* S! M
  胥氏有二:晉大夫胥桓后,以字氏;又赫胥氏后亦為胥氏。
- o/ i& K8 m# o( e  石氏有二:靖伯之孫石碏,有功于衛,世為衛大夫,其后以字氏;又烏石蘭氏改石氏。
, c" \. d4 D' m3 r2 e# y  靈氏有三:宋大夫子靈之后;又文公之子公子圍龜,字子靈,以字氏;又齊靈公之后,以謚氏。6 \/ {. \3 L& b4 k( e5 R$ a
  乙氏有二:湯字天乙,支孫因以王父字氏;又河南《官氏志》,乙弗氏改乙氏。8 B: h( Z  V$ Q7 }/ b9 S7 d$ u9 j
  賀氏有三:即墨氏也,漢慶質避諱改賀氏;又賀蘭氏、賴賀氏并改賀氏。; S0 a% F( E, g) w
  顏氏有二:邾夷父,字顏公,子孫以為氏;又王儉譜云:顏氏出自魯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焉。
2 l" B( e2 C: {/ L  潘氏有二:楚之公族,以字氏;又破羅多氏改潘氏。5 \9 H6 @, m1 B$ a: g' `& r6 }
  昊氏有二:昊英氏之后;一云少昊之后。
" p% H  D1 ]) P! m6 i  甲氏有二:太平之后;又鄭大夫石甲之后。" Q7 T  l- B* u5 S
  龍氏有二:舜臣龍為納言,以名氏;又童父已姓,以能畜龍,故錫氏為豢龍氏,子孫以為氏。  n- Y' S! b  R# K! O$ z$ N
  輿氏有二:周大夫伯輿之后,以王父字氏;又莫輿氏改輿氏。( V7 V0 \6 X( h  _% D! |2 V
  晁氏有二:周景王之子,王子朝后;又衛大夫史晁后。
1 I- {" s- s1 J( Q' ?0 Z4 F  孤氏有二:周平王子,王子孤后,以名氏;又唐叔后世為晉卿。$ X$ @& U! O- r5 A; r" z
  萬氏有三:畢萬之后,以名氏;又芮伯萬之后;又吐萬改萬氏。$ J9 n- m7 F& c. x$ q
  蘭氏有三:鄭穆公,名蘭,以王父名氏;又南匈奴四姓有蘭氏;又河南《官氏志》,烏蘭氏改蘭氏。
/ n; V6 O; G2 [. T/ [6 M  高氏有四:公子高之后,以名氏;又惠公之子析,字子高,亦為高氏;又高麗羽真氏改高氏;又是婁氏改高氏。
( d$ b) O) k, C/ u6 f6 S$ ^  駱氏有二:齊太公之后,公子駱,以名氏;又地駱捘氏改駱氏。( N7 y: o* ]3 x: `# k3 O
  奚氏有二:奚仲之后;又薄奚氏改奚氏。
( W+ q  H( ~/ u8 m. _3 A  l9 }  督氏有二:秦(末)大夫華督父之后,以名氏;又巴郡蠻酋有督氏。7 e" ^  m9 \. _  K* X" \
  和氏有二:羲祁之后,以名氏;又后魏,素和氏、次和氏。) P4 H5 g& F' e( T" z
  由氏有二:由余相秦,子孫氏焉;又楚王孫由丹亦為由氏。
5 P% @0 A! ?% h  渾氏有三:渾良夫之后;又吐谷渾氏改渾;又《唐表》,渾氏出自匈奴渾邪王,隨拓跋氏徙河南,因以為氏。0 W; \* |/ g2 W6 f! r' E0 h1 |
  狠氏有二:晉大夫狠瞫之授;又叱奴氏改狠氏。
9 X+ N4 K4 z8 d  {4 V  顛氏有二:周太顛后;又晉大夫顛頡后。
" ^6 J( F7 w) b3 Y6 A; V  柯氏有二:吳公子柯盧后;又柯拔氏改柯氏。
( H7 K! u7 l8 j) i! j  茍氏有二:黃帝后有茍實、茍參或以河內多枸杞,因以為氏;又若干氏改茍氏。5 x' Z# A' _- P7 T  ]# D3 u; f
  古氏有二:古公亶父之后;又吐奚氏改古氏。  J! i, u" n' e* o. m
  左氏有二:齊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以為氏;楚有左史官亦為左氏。
1 W7 G. R1 i. `7 p' A! Y% Y  單氏有三:可丹氏改單氏;又阿單氏、渴丹氏俱改單氏。/ I4 D# a" L' L- }
  云氏有二:縉云氏之后;又連宥氏改云氏。
' P* P3 l* D# U# g) `  烏氏有三:少昊氏以鳥名官,以世功命氏;又《唐表》,烏余之裔;又烏石蘭改烏氏。2 _/ n! m& ?9 {' f# a2 P$ `
  史氏有二:周大夫史佚后,以官氏;又阿史那氏改史氏。# n  C' j- M& C) k- e1 D2 e
  山氏有三:周山師,掌山林之官,以官氏;又烈山氏后;又吐難氏改山氏。, m1 u6 `" i5 K: @" d1 Q: f
  寇氏有三:周蘇忿生為司寇,子孫以官氏;又衛康叔為周司寇,支孫以官氏;又后魏,若口引氏為寇氏。6 A( T1 @4 W, D
  宗氏有二:周大夫宗伯后,以官命氏;又楚少子宗家于南陽,以王父字氏。6 j  [2 L) [: s) c" W1 x0 j! R
  衡氏有三:伊尹為湯阿衡,子孫以衡為氏;又魯公子衡之后,以王父字氏;又袁氏改衡氏。
8 w, h2 ?4 @' q7 P+ D  阿氏有三:伊尹為湯阿衡,支孫以官氏;又阿伏氏、阿賀氏改次阿氏。
- j  \5 |2 y# J0 a9 T  t  庫氏有二:漢,倉氏、庫氏,以官氏;又庫(傉)官氏改庫氏。
* t$ b, H, _5 _: R* c7 h+ l' t: [  仆氏有二:周禮仆人之后;又仆蘭氏改仆氏。
) L5 W* u1 M& d+ u' l  H+ j% i  皇氏有二:三皇之后氏焉;又皇甫充石之后,以字氏。
; B. t- Q3 ]# W* Y% U: h& N  侯氏有三:魯侯閔之后,子孫適他國,稱侯氏,以爵為氏;又夏后氏之裔;又古列氏改侯氏。
5 A- |; o' T. S! z& j0 x2 ?- P  陶氏有三:陶唐氏之后氏焉;又虞思為陶正亦氏焉;又《左傳》商人七族有陶。% n( s' Y3 L. {* r2 w( A( L1 ~  u
  卜氏有二:周禮卜人氏;又須卜氏改卜氏。
. ?/ R1 ^5 o9 X" x$ O+ d  竇氏有二:少康母逃出自竇,支孫以竇為氏;又鮮卑賜姓紇豆陵氏,后魏帝孝文改竇氏。
8 ?' X, E# y$ V: _& A) N* j  車氏有二:田子秋號車丞相,子孫氏焉;又后魏疏屬車焜氏改車氏。8 P: L% ?" W, c) i
  桓氏有三:齊桓公后,以謚氏;又宋桓公后,向魋亦為桓氏;又烏桓氏改桓氏。
1 n( s6 i# r, \" v/ [# D& `  穆氏有二:宋穆公后;又丘穆陵氏改穆氏。5 f3 x7 I) U; U  B2 T* ?, ]2 R
  宣氏有二:叔孫僑謚宣伯,以謚氏;又宋宣公后。( m1 y* j( ~' y6 i& v7 |5 s
  靖氏有二:單靖公后,以謚氏;又齊田氏族靖郭君后。
2 V( Q. X) x8 V  m( m- H  公孫氏有二:春秋時,諸侯之孫,以為氏者曰公孫氏,又黃帝姓公孫亦以為氏。
6 A& ~* u; a7 ?- d$ ^  利氏有二:楚公子食采于利后,以為氏;又叱利氏改利氏。
3 E1 c$ B6 u. Y, {5 J  木氏有二:端木賜之后,避仇改木氏;又百濟八姓,其五曰木氏。; e& ?- x- j2 Z/ Q+ H" ?/ K7 C
  箕氏有二:一夏世箕伯之后,姚姓也;一紂叔箕子之后,子姓也。
                                                          (世界宋氏宗親聯合會學術委員會 收集/整理)  x. ?* h2 c2 G2 n7 s: o
# B5 L: x# O; Y+ \+ ~) O( K, \/ E

# W' R. Z/ O1 ?. I5 C: Z
9 i2 m# |* K. u2 F
( b/ ]9 @: x( G- F# y& e4 H4 C* t6 M

# B: o2 Y' n9 X% J

3 s; ]* s/ j* ]4 p, T5 ~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05:19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3 19:29; n( K% k6 Q! r7 Z# G
三。宋姓是舜帝后裔吗?        钟尧老上述关于“宋姓的源流”与我最近得知的信息是一致的。宗姓是多 ...
( @$ M9 U! }+ u. V, {# \  {
     四。关于微子启后裔的资料$ Y  V9 U" s. f' k
微子啟始祖后裔 (2015-10-20 11:38:08)" _% O- ]( T6 c
标签: 微子啟后裔 宋姓 孔姓 微姓 華姓分类: 族譜家乘

' t2 ~5 V( Y) S' y& m  J1 i/ D; V      宋姓:微子啟血裔為宋姓。尊微子啟為始祖或老祖、老祖人。互稱“家門、同宗、本家”。/ A4 s+ V1 J% [# c8 {& {
  宋氏:以宋國為姓者為宋氏。尊微子啟為“得姓始祖”或“開姓始祖”。互稱“宗親”。( T/ o0 f! R! k3 I7 k0 K* B
  宋    :有的宋氏支系之中有微子啟血裔,有的是微仲衍血裔,共尊微子啟為始祖。互稱“宗親”。7 [$ G; P+ z9 p  U  a
  孔姓:微子后裔之中有孔氏。
- o" W. f& ~3 r3 V" {0 _: C  g4 {  蕭姓,系微子之孫大心的子孫。
; [% c  P' E1 \3 d* j$ l6 u  背姓:古代有背邑,微子啟的后代。
6 W( T7 E5 d( W# a  微姓:微子啟的后代。  Y- v/ J, S4 ?. I% P6 W( t* ?
  林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后裔。  m% S9 U! N: {3 ]' S9 {. _) U5 @
  董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后裔。明代自燕京由宋姓改姓“董”。
+ j+ M7 ~7 c- S( G) E% k+ q8 c. U. q  胡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后裔。唐代政治避難由宋姓改姓“胡”。居江蘇。/ i" x4 o' t3 w/ }
  司城姓:微子啟后裔。春秋宋國國君宋武公名司空,司空又是西周掌管工程的官名,所以宋國將司空改為司城。宋公子蕩為司城,其后代遂以官名司城為姓。  D  _  g# p9 Q! W* E3 \& i
  華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后裔。宋國正考父食采于華,其后以華為氏。另外,宋戴公名孫,字華父,任宋國太宰,弒君殤公,自立為華氏,其后世子孫因之。9 {9 j+ r# Z6 K& X
  花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古代華字與花字通用,漢代以后,子姓華氏有改為花氏者。/ X: y! s7 V  w) v
  皇甫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宋戴公的兒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皇父,遂以皇父為姓,后或去"父"稱皇氏。至西漢時,有皇父氏改;匆皇甫氏者。) K. _7 k# m# E: V- n( z
  皇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系皇父、皇甫氏所改。
: T2 Y  I+ N4 r( U  虺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微子后代有虺子,其后代以虺為姓。3 Z2 t) f) P- V- x9 @" ]
  戴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宋戴公生公子文,遂以父謚為姓。
' c0 Q% |( L# [9 x- \  樂姓: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國君宋戴公有子名樂父,遂以為氏。另外,宋戴公四世孫名樂莒(一作樂呂),子孫以樂為姓。
4 u9 E* y, P" r+ F: h$ s  衍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國君宋戴公有子名樂父衙,遂以為氏。
7 W6 R6 K8 g. w2 B/ m  祝其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春秋時宋國國君宋戴公子祝其為大司寇,因以為氏。4 Q) T: U' f% U9 W7 ?! T
  鐘離姓:微子啟后裔。宋桓公曾孫伯宗仕晉,被權臣所殺,子州犁奔楚,食采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子孫遂以為氏。
( J& p/ n; z, V4 q2 c  鐘姓:微子啟后裔。系鐘離氏所改。
& Z" `1 ^( K, Z9 Y. L- S  子蕩姓:微子啟后裔。春秋時宋國有公子蕩。其后遂以為氏。
8 K/ S) [" {% |8 o  還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出于宋國樂大心。另外一支還氏為春秋時宋國附庸蕭國大夫蕭無社的后代。
. P( h  E' u1 Z# J2 E- A5 {5 a8 e  左師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宋桓公公子目夷,任左師之職,子孫以其官名為姓。" `% g; W: r9 F1 c
  右師姓:微子啟后裔。春秋時宋國有右師之職,與左師同為執政官。宋莊公之子公子申,世代為右師,因以為氏。+ ~7 W& E+ i! V- `  {6 ]
  右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系右師姓所改。7 A6 X& K. e( z' n
  右歸姓:微子啟后裔。. C9 k/ Q; R3 @3 l
  魚姓:微子啟后裔。宋桓公公子目夷,字子魚,子孫以其字為氏。
" L" E" l7 e) n7 j8 k- I  目姓:微子啟后裔。宋桓公公子目夷,字子魚,子孫以父名為氏。" O. x2 U0 H( d) c2 |
  向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有公子向父,其后代以字為氏。
$ S% R! K3 L6 A, c! Z  老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春秋時宋國老氏為宋戴公之孫,以邑名為氏。
. j  M) q+ ]. P4 n, ^2 R6 l  老男姓:據《路史》,微子啟的后代有老男氏。$ l1 a- B8 B* ]0 ]2 @0 l8 Z7 W
  老成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春秋時宋戴公的后代有老成氏,后簡為姓老。  V) b; u' ~5 ?* x) R  @  j
  空相姓:據《路史》,空相氏為微子啟后裔。( w4 y; B: ^2 A: `
  中野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
4 j- h, t# D4 f/ S- J3 ^  宜姓:微子啟后裔。系周代宋國宜僚的后代。& F- O; D3 W8 D/ ~$ y
  舍姓:據《路史》,舍姓為微子啟后裔。
% L4 |* r2 H* A, G  石弟姓: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石弟之后。
& B. ^, d% f7 t! B. [' h7 M  桐門姓: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北城門名桐門,樂大心為右師,居于桐門,后以為姓。
* ]0 Z. {9 v+ L1 J7 R# F; W* x' K. O  即利姓:據《路史》,即利姓為微子啟后裔。# y- Z" ]- K; J
  屠三姓:據《路史》,屠三姓為微子啟后裔。. r( Y8 m& j4 J- B9 @, x8 }; o
  幾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目夷之孫大夫仲幾,字子然,其孫以祖名為氏。
5 p' ?1 [+ V5 C. s( X; [  近姓:據《路史》,近姓為微子啟后裔。
  A% T& t6 }1 c" I5 S6 y+ h/ D  墨臺姓:微子啟后裔。春秋時宋成公之予名墨臺,其后因以為氏。! l7 E- f% J/ X  \/ n4 Y0 K
  墨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系墨臺姓所改。臺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系墨臺姓所改。
5 M' l7 [7 }. ?! ?  墨夷姓:微子啟后裔。春秋時宋襄公之子墨夷須的后代。另,宋襄公的庶兄公子目夷的后代也有星、夷氏。- I$ `3 ]/ W0 O# j9 Z4 }  ~7 v' X2 L
  斡獻姓。微子啟后裔,系華姓所改。據《世本》所載,宋司徒華定之后為斡獻氏。. Q! P2 E: \% v- W6 Q+ w1 g7 }7 n+ |
  王夫姓:微子啟后裔。又作王父姓。
' y1 ]% }% h5 s5 Q' w  并官姓:微子啟后裔。孔子的妻子姓手千官,一作并官,是周代宋國始祖微子的后代。& G* X8 {. C0 o; f) }$ |
  三伉姓:微子啟后裔。
3 U6 d% G+ G0 ^2 t. S' w4 l+ S  不第姓: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有不第氏。) ?: T7 U% H+ |$ t3 f
  孔父姓: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大司馬孔父嘉后有孔父氏,亦為孔氏。
+ X# t1 C: c9 n* A  子奢姓:微子啟后裔。: C: i" X( _: Z! M3 H9 [1 Z
  褚師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春秋時宋國有褚師之官(管理市場),因以官名為姓。
& c/ N7 M6 d7 f- K( X6 F! H$ y  褚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宋共公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其德可師,號日褚師,生公孫肥。子孫因為褚氏。, g9 N6 _  _3 b' i. W& Y
  事父姓:微子啟后裔。
' i. W2 ]3 x( l: A, ]3 c  艾歲姓:微子啟后裔。
" X0 C1 K2 x$ `( c& Q  魚孫姓: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公子目夷,字子魚,其別、因為魚孫氏。
" s. k- g0 v- Z5 k  御魚姓:微子啟后裔。, c% F/ F! Z, ]3 l& v! F4 c
  蕩姓:微子啟后裔。宋桓公生子蕩,蕩生公子壽,壽生意褚,世為司城,以祖父名蕩為姓。
3 B) S1 i! h& L9 T6 d% K6 p: f  季老姓:微子啟后裔。宋國華氏族中有華季老,其后以此為氏。( s+ b6 M" B5 b
  白馬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商周之交,宋國始祖微子采白馬向周王朝拜,后人因此以白馬為姓。  Q! C3 G/ ]! A  b
  木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貴族孔金父,字子木,其后以木為氏。: z. k- V& {9 `" P& P+ a/ `' e
  木門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公子居食采于木門,因以木門為氏。
, L( R, B2 K, [( V* g; F  h( i  坎姓: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的附庸小國有坎氏,系微子啟后裔以地名為氏。7 G4 M4 \, H$ `; B3 ]8 |6 E1 L( a; _
  同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 \! W7 l- ~8 z: y# M; Z
  尾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沙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 W/ Z4 T: L  r3 @
  買姓:其中一支為微予啟后裔。
; [! z9 ]. V" F- G0 A) O3 W* p% P/ F6 _  朝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
( P+ x; Q0 f8 \8 {9 J* N4 X! [; o  遼姓:相傳為微子啟后裔。
; Z# g! n* u- s. G3 \  寮姓:微子啟后裔。
; b$ M6 G2 M8 V( C$ Q8 b. R  僚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系春秋時宋國詩人宜僚的后代以祖名為姓。
* N* _# Z/ a4 h& w! R  懷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
! T5 C8 m; j( J* _/ q* D  圣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 h' A4 \: e7 n9 h2 G
  合姓:微子啟后裔。春秋時宋有大夫宋向戌,為左師,以合為采邑,稱為合左師。其子孫因以封邑為氏。
. u, n& @5 }& u9 X4 D- c4 j- D  正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系周代宋國正考父之后。
4 d$ \9 K& i, c  政姓:微子啟后裔。
. b0 |. H- m% J. c  教姓:相傳為微子啟后裔。
) |% f+ Y9 {5 q5 P  兌姓:微子啟后裔。
  m( W/ |& B: f  {8 i5 Z9 F0 E6 C, r  銳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
. H) a$ u6 }- ~% F0 o/ M  黑姓:微子啟后裔。
4 l9 o. [4 h4 Q0 m  據姓:微子啟后裔。" p9 ^. F9 f& ?& j& e5 k! ]
  宗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春秋時,宋襄公母弟敖仕魯,其孫伯宗被權臣所害,伯宗之子州犁逃至楚國。州犁少子連遷居南陽,遂以祖父之字為氏。
4 y1 F4 j( h8 B  鄒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宋愍公之后,正考父食采于鄒,生叔良紇,遂為鄒氏。1 h& l: A8 w5 M
  時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春秋時,宋國公子來,官至大夫,得封于時邑,其后裔遂以邑名為氏。% y& `! N) X- x8 y( j1 u
  談姓:其主源為微子啟后裔。微子啟封于宋,傳國36代至談君時為楚所滅,子孫因以談為氏。+ @: d: D7 V4 h, B" U9 T: v# u
  牛姓:其主源為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有司寇牛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
1 r! B. r" F0 L4 a+ k, J  穆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國宋穆公的后代,支系子孫以謚為氏。
8 Q5 O2 P; E4 [( d  邊姓:微子啟后裔。周代宋平公之子御成,字子邊,后代以其字為氏。
  q9 l2 @2 L; z* o4 e1 }- I  戎姓:其主源為微子啟后裔。宋平公公子戎,字子邊,其子孫以父名為氏。1 T* B" _2 w8 l: \4 X9 g1 i- R
  鄭姓:其中一支為微子啟后裔。: G+ I1 f0 e. s3 ?- Q
  由于資料或缺,容以后再行補充。暫未統計到的,敬請諒解。

% }  }; [" a' ~                                                             (微子啟血裔第九十世孫 宋顓頊 )
8 v; q; t0 l# q9 ?: p- B& L7 N
6 |) g& v7 W+ q' u. {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38:04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3 20:050 F- ~$ ~& ^$ E/ H1 p1 w. o, N" H
四。关于微子启后裔的资料
3 z5 A! i% d" d: \ 微子啟始祖后裔 (2015-10-20 11:38:08)
* S1 s$ G( O3 q: k9 i" a3 Y+ `

2 h( E" J9 l, d   五。供先登教授参考。
  ?0 |5 y% x5 a# @* R3 {! _2 o( `   先登教授热衷姚家事业,经常有许多新的想法。他所在的临沂是宋姓的大姓。下面的资料可供参考。
% K1 z, `4 _  G3 q$ H   [日期:2012-12-17]   来源: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作者:齐鲁宋氏文化网-齐鲁宋氏-宋氏协会-临沂宋氏文化协会主办   阅读:171( G% g+ L( \4 [# p; X4 Q
[字体:[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 z7 }+ Q7 [$ m# Y7 {3 q
关于筹备成立宋氏文化研究会临沂分会的汇报 9 b& G  n' x( P, h
筹备成立“临沂分会”的起因和背景。1 y4 y/ H1 P6 o# X2 z) z% `% \. C3 E5 V
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台和海外宋氏宗亲,来大陆开展寻根问祖、续修家谱等活动逐渐增多;尤其到宋氏始祖宋国公微子启的陵园所在地河南商丘,进行祭祖活动大量增加。其中有些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提出捐资重修和扩建始祖微子祠和微子陵墓等历史文物古迹,以及续修宋氏族谱等方面的要求。4 ~1 N0 i1 U' P4 ~* y
2005年5月和2009年3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两次到大陆访问,并先后到陕西黄帝陵祭拜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到河南商丘祭拜宋氏始祖宋微子陵墓。宋楚瑜2005年访问大陆期间,在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时,胡总书记赠送了国家档案馆收藏的古版《宋氏通谱》与宋楚瑜先生留念。从而,进一步吸引了港澳台和海外宋氏宗亲,来商丘寻根祭祖和研究探讨《宋氏通谱》的热潮# B, y. }; B7 q$ s& f2 ?3 a/ p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宗亲寻根问祖、续修族谱、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商贸交流等活动,也日益繁荣兴盛起来。
. U- G+ ^4 x6 T: w/ T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河南商丘市最早发起成立了“宋氏文化研究会”,负责接待、联络和组织开展交流、研讨等相关活动。并于2005年11月和2010年11月,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宋氏文化研讨暨恳亲大会”,吸引海内外宋氏宗亲及各界人士上千人参加。
- c( P+ u0 o$ X' t当地政府和宋氏文化研究会,还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针,并以此为平台,先后吸引外商投资数十亿元。其中印度尼西亚爱国华侨、慈善家宋良浩先生与夫人宋张美玉女士,还先后无偿捐资二亿多元,不仅重修了始祖微子祠和微子陵墓,还先后捐资修建改造中小学校100多处;如宋良浩先生投资改造重建的商丘二中(现改名“良浩中学”),总占地350亩,现有师生员工达12000余人;宋良浩先生与夫人宋张美玉女士,还注册成立了“宋氏慈善理事会”,捐资救助贫困学生和重病重灾宗亲等。从而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与赞扬。2009年宋良浩先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黄河友谊奖”(省府对外籍人士颁发的最高奖)。2 u5 [' A4 D. ]8 s
自河南商丘成功举办两届“世界宋氏文化研讨暨恳亲大会”之后受其影响,目前全国各地也相应筹备成立“宋氏文化研究会”,或以宋氏文化研究会“某某分会”等名义组织开展文化研讨、宗谱续修、寻根问祖、观光旅游和商贸交流等活动,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6 n, ]5 {" C& ^7 p; |# ]7 g( O9 @2 C- b据《史记.宋微子世家》和《史记.孔子世家》等史籍记载:西周初,建国于商丘的宋国公—宋微子,不仅是著名政治家、政论家、春秋五霸之一的宋国创建者和中华宋氏开姓始祖,同时也是儒家文化集大成者—孔子的第十五世祖(孔姓始祖孔父嘉,是宋微子的嫡传第九世孙,也是孔子的第六世祖)。作为宋氏和孔氏的共同始祖宋微子,他最早提出的“仁学”及“仁德治国”等理念,对其嫡传后裔孔子的影响非同寻常,被历代公认为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理论源头之一。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各地宋氏文化研究协会等社团组织,以研究微子(宋氏)文化为宗旨的各类研讨活动逐渐增多,并发表了大批论文、专著等学术成果。
- S6 B, n/ ^+ H# b% q3 E% Q宋氏文化研究会的主要宗旨任务7 ~( X9 r$ l8 x5 Y# f: J
除了接待、联络和组织海内外宋氏宗亲,开展文化交流、寻根续谱、观光旅游和商贸交流、招商引资等活动外,目前商丘总会正在组织编纂出版《中华宋氏通谱》、《中华宋氏通史》和《世界宋氏名人大典》等系列文化工程;并广泛联络各地宋氏宗亲,进行密切配合协作,来共同携手完成上述任务。
" s: c: A7 `- \" N6 t& r基于上述实际情况我们这些退下来的老同志和部分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协商,计划在临沂辖区内,也筹备成立相应协会组织,进行配合协作。其主要想法:1 u. S! K; S) K6 h$ T& X7 ^
一是配合宋氏文化研究会重新续修《中华宋氏通谱》和编纂出版《世界宋氏名人大典》以及《中华宋氏通史》等文化工程做好临沂辖区相关资料的征集、整理和提供、衔接等工作。从而不使临沂成为空白,错过机会,留下遗憾。国家已明确规定:族谱、地方史志和国家正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组成部分。通过这项工作,既可以征集发掘地方相关历史人文资料;又可以研究探讨历代族人迁徙、流布、繁衍等历史流动过程;从而,也为临沂地方史志研究工作增砖添瓦。
& e" z6 Y$ I/ G3 `/ g二是以文化研究为平台,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积极为海内外宋氏宗亲来临沂寻根问祖、续修家谱、观光旅游和投资兴业、开展公益慈善等活动,提供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从而为临沂社会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详见《临沂宋氏文化研究会章程》)。
# L: _8 }, m0 [! S4 H三是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强对族人宗亲进行家训、族规和古今先烈以及楷模式人物事迹等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并通过配合总会参入编修《中华宋氏通谱》和《世界宋氏名人大典》等典籍的同时,编修《临沂宋氏宗谱》及其《临沂宋氏古今人物志》、《功德谱》等系列谱藉;对宋氏家族中历代涌现出来的古今先烈、英模人物以及为国家、为社会、为家族做出突出贡献的宋氏名人及各界人士,进行大力宣传表彰;以弘扬民族正气,继承优良传统,树立家族新风。
' X' K( e* `# j! v: ^2 p+ B 我们自2010年11月组团参加了在河南商丘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宋氏文化研讨暨恳亲大会”之后,即开始着手本会的筹建工作。到目前,已讨论通过了本会《章程》;建立了筹备办事机构和办公室;创办了《齐鲁宋氏文化网》(原名《沂蒙宋氏文化网》);编写了《宋氏文化撷英》和《宋氏源流》等宣传资料;其中《宋氏源流》已经省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列入出版计划;同时,通过充分酝酿协商,推荐考察理事会、监事会候选人190多名;并聘请了济南军区原政委宋清渭上将、黑龙江省委原书记宋法棠、临沂市政协原副主席宋德祥等老领导为荣誉会长和名誉会长。为此,中国宋氏文化研究会商丘总会,已正式发文批准成立“临沂分会”,并作为其直属分会。目前,我们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各方面条件也已基本成熟。并正在筹备举行正式成立大会,同时报请地方有关部门履行相关备案注册手续。            7 P% @3 Z7 l# Q* H
                                                                                                               临沂宋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
* m! Q- a* H: n( P( V1 H
/ Y: I1 G2 [4 R9 s  M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1 09:4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1-11 09:47 编辑 . E2 U8 B( {2 Z' n9 W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10 10:06& ]0 F3 j( ]5 O0 j. ~- O, N& S6 c% k- ?
36楼关于宋英泽的介绍,全部援引百度“宋英泽”条目。没有看到他担任“世界宋氏宗亲联合会的副会长 ...

& @4 N$ e2 f  x& |6 H# M" D: i! q$ ]0 w
   十。谁是骗子?
* i! A0 y5 l! `; Q( K) I8 W1 \   “世界宋氏宗亲联合会”的网站如是说:& d/ M9 H  M6 f
   
3 R1 K# |: j: P4 _! K" F4 u
誰是騙子,騙了多少財物?政法部門會查清楚,并將罪犯繩之以法! (2015-10-18 04:22:37)

" T7 v$ \' w& M* A& O# k1 t/ G4 d% j- x8 S9 g  G/ z2 k
      幕后操縱攻擊世界宋氏宗親聯合會的河南鄭州宋某某,請盡情發揮。本人承諾,因為你以“宋”為姓,我能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如何收場,看你的本事。希望你贏,祝你成功!你“成功之日”,就是“宋”分裂之時!誰是分裂“宋”的罪人?歷史會如實記载。
5 W8 y% `5 E7 h9 {1 i! r" K. l. Y" f      幕后操縱者河南鄭州宋某某來北京,我家夫妻好酒好菜的請你吃喝。你當場給商丘宋氏文化研究總會打電話,告之“我正在北京天安門同世界宋氏宗親聯合會的宋顓頊宗親在一起”。現在為何出爾反爾,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你如果認微子為始祖,我原諒你。一概不予追究。
4 v6 G: @6 `1 L7 G- j, y       世界宋氏宗親聯合會不介入中國內地民間社團及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不挖中國內地其他民間社團的墙腳,凡屬已經加入其他民間社團的人員申請入會,本會原則上不批准;不去其他民間社團骋任人員兼職。
$ }$ r& E/ H/ s* {6 E        
誰是騙子,騙了多少財物?政法部門會查清楚,并將罪犯繩之以法!世界宋氏宗親聯合會曾經接到許多宋姓公民實名反應某些民間社團、個人问题。都是一個“宋”字,世界宋氏宗親聯合會都是好言相劝。可以大膽的向全體宋姓公民宣告:誰诈骗,早晚都要坐牢,牢底都要坐穿!
* x( O9 {! u$ P6 ?: \" I- `

: S1 L( p2 N( s  T+ h9 m2 |7 F. s

$ e; t2 Y! Z3 }& B* u! ~' n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0:4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1-3 11:16 编辑 3 U* x7 \: A% ?5 q1 b" p1 |9 A
9 N( y, s0 K0 l9 Q) s1 s9 O2 N
   一。我为什么关注宋氏?6 U7 f. {/ C; t4 N
   我夫人姓宋。我是宋家的女婿。一句话就解释了我化了大量时间关注宋氏的缘由。
8 d5 I* i! P$ |    岳父是河北石家庄人,58年从河北地质学校分配来江西,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希望知道自己老家的谱系情况。但是,这个任务交给我是有很大难度的。不知道老家的家谱,老家又没有村落。这是无从谈起的事情。
1 x, e1 V) j% [" b& d" O    小舅子有点钱,洋洋得意,总希望光宗耀祖。可惜文化不高,又没有时间从网络上搜寻宋氏的事儿。只有我代劳了。他的儿子取名“宋英新”多多少少有些往光彩夺目的“宋应星”旁边靠近的意思。2 w1 y2 u! l# i+ d
    宋氏是中国的大姓,有的资料上说有1000万人,有的资料上说超过了1000万。在全国的排名大约排名第23位。反正比姚氏多很多。
5 _  _$ k& X+ B( W    江南宋氏,以宜春市的奉新县宋埠镇宋氏最为骄傲,宋应星是其中代表。奉新县的新旧宋应星纪念馆我都去过。宜春市有多处宋应星的标志性纪念物。因为宋应星曾经任分宜教谕,“天工开物”就是在分宜教谕的任上写的,因此,新余也在拉这个名人。
; H: b) w/ l" B7 y. M. U  Q$ h

签到天数: 4428 天

连续签到: 292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5-11-3 12:11:44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3 10:49
9 [- o0 n  v( p! I4 n8 L! T; J一。我为什么关注宋氏?7 ^0 c* C5 ?4 j* ^- n1 x3 w. |
   我夫人姓宋。我是宋家的女婿。一句话就解释了我化了大量时间关注宋氏的缘由 ...

! Q$ o, r% y. p6 }在前面绍弦弟弟说:“我夫人姓宋。我是宋家的女婿。一句话就解释了我化了大量时间关注宋氏的缘由。”这一句话也看得出,绍弦弟弟跟弟妹的感情之深厚。赞一个!
5 H* j: ~; D& T9 {! D
/ ?5 T: ~& k1 a5 L. y  {1 o+ G1 W

; }7 M/ O. S' X/ o: q  ?) ^* C' e
1 |# h8 [" z+ {0 T' e

$ {! |$ u: M2 ]. t
2 m1 \2 P8 I# }) J4 s
0 r3 r5 g& N/ x# X# o% M6 {
5 k, w; p( a6 E" k6 r

" {9 z- I. t2 |, p5 }7 c) I% q+ f( k9 C: ~

6 T" A/ Y* h: C$ q+ R; J8 b8 p0 @2 z* g! h1 @" ~+ P# Z
) ]4 y0 d8 _/ }4 F
+ Z! A( E5 z' |# Y4 W0 L( _  `
! E+ j* [2 X+ h' ~% p+ n& d

签到天数: 4147 天

连续签到: 3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5-11-3 12:30:43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3 10:49
8 j3 a8 r% m. A一。我为什么关注宋氏?
1 E- k6 ?% M  V% w   我夫人姓宋。我是宋家的女婿。一句话就解释了我化了大量时间关注宋氏的缘由 ...
' ?+ E3 T$ Y8 W$ a7 X# g
有你忙的了!辛苦辛苦!

签到天数: 18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5-11-3 14:21:29 | 只看该作者
丈人家的事要排在第一位!否则夫人那里不好交代,这个大家都理解!所以从现在开始您就把咱姚家的事放一放,着手研究宋氏家谱吧!我所知道的古代有个大宋朝,近代有宋氏三姐妹!够您研究后半生啦!
$ w- j9 Z9 c0 h6 d! B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5:43:27 | 只看该作者
吉林姚庆财 发表于 2015-11-3 14:21' r& d) Z/ ]8 J) p% m& R' l6 b
丈人家的事要排在第一位!否则夫人那里不好交代,这个大家都理解!所以从现在开始您就把咱姚家的事放一放, ...

* Q  X# ~/ ^+ m! l! W% t, u     谢谢先登教授,小平老、庆财老弟的关注。庆财老弟把我想说的话提前说了。
" o6 q* V; o. a) y( W% u+ X* @     二。宋氏三姐妹姓宋吗?
2 P% {; L8 g# Q& D   这个问题需要回答吗?当然姓宋。因为她们的父亲姓宋,叫宋耀如。接下去,再问一个问题。宋耀如的父亲姓宋吗?请看下面资料:& A# c' ?- Z/ [, e
    三姐妹的父亲是宋嘉树,母亲是倪桂珍。母亲倪桂珍则出身上海,其中倪桂珍这一支母系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学士徐光启。宋美龄父亲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宋耀如初期并不姓宋,而是姓韩,名教准。宋庆龄祖父韩宏义是个农民,韩教准(宋嘉树)是其次子。韩宏义夫人为王氏。由于家境贫寒,韩教准12岁时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堂舅父谋生,韩教准舅父姓宋,是旅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经营丝茶生意的侨商,他没有儿子。韩教准就被舅父收为养子。
5 _+ P/ }3 S6 O$ t; y2 O6 U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5-11-3 17:24:43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3 10:491 I+ `  o; B' J. V( q2 ^
一。我为什么关注宋氏?
5 V0 V+ `6 u/ M  m# \: a' m   我夫人姓宋。我是宋家的女婿。一句话就解释了我化了大量时间关注宋氏的缘由 ...
4 v) z% q2 r! P
       原来绍弦兄肩负重任,辛苦了。
" b- A5 K  N" V" I9 R+ n
& a0 m" _% k, N/ f7 o9 p( l       网上宋氏源流:
; [; t  s) m/ s6 q$ S6 v
姓氏源流

! y; E9 P+ |2 \
7 ~4 O& X; R0 j: E1 T9 E' c! I" g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于宋,封地在今河北赵县北,伯爵侯国。周武王灭商,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启为帝乙的庶长子,商纣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令河南商丘。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时,宋国衰落而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3200年,国灭后普遍使用宋氏的时间也有近2300年
) {- Y0 d. N2 V+ J, m# i

( d1 O  `$ M) o" W2 Q! A
, `! Q* |/ Y. I8 b* T6 H5 l4 g0 A; H! Z/ o) t! s8 m% N" P
第二支源出外族的改姓。宋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五代时才始有外族基因的流入,即五代时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的宋氏,北宋时西北的西夏国的党项族的宋姓,清朝时满洲八旗姓嵩佳氏族后来的全部改姓宋,组成宋姓的这三支均出自少数民族。唐宋以来,外来民族的不断加入并同化,宋氏家族变得庞大起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9:04:27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11-3 17:24
0 s6 a& u/ G) m% m9 A5 k+ y原来绍弦兄肩负重任,辛苦了。
# `2 V( {2 u/ O$ Z3 S0 c/ v7 N# `
       网上宋氏源流:

2 R5 f! V" Y: K! k# x: s    您最近发的一系列关于舜帝后裔姓氏的帖子,我一直在认真的看。我搭过几句是有用意的。: G( h7 U* @9 X6 [7 w8 \" l2 Z
    我不止在一个地方看见把“宋”也列为舜帝后裔,我兴高采烈的给岳父一家通报了,说“姚与宋历史上就是一家的,都是舜帝的后裔”。现在看来,这个结论下得太早了。误导了岳父一家,很抱歉。( X, h' H: ?3 ]! }/ J# {$ Q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9:2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11-3 19:30 编辑 + c- d0 B  K1 ^9 }6 U' A1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11-3 19:047 Z! p& m& x9 ^0 R7 x0 u
您最近发的一系列关于舜帝后裔姓氏的帖子,我一直在认真的看。我搭过几句是有用意的。$ n: P% N- ~* z/ L9 b3 |
    我不止在 ...
2 ^6 |" G/ R9 C, c
   三。宋姓是舜帝后裔吗?        钟尧老上述关于“宋姓的源流”与我最近得知的信息是一致的。宗姓是多源的,其中一支是舜帝后裔。少一横的“宋”就不能确定了。0 G! \. @) t& z" h% n  c/ j
     许多旅游的景点对百家姓都有一些介绍,但是都不够严谨。我的同学习保根在河南少林寺的一块刻有近千姓氏的碑刻上竟然没有发现“习”姓,他马上找来相关人员交涉。但是,发现少一点的那个姓是有的。在全国著名的景点,少了一个“习”姓,那可要犯严重错误了。2 P: N, [* U* {
     在宋姓的诸多网站当中都没有把宋姓列为舜帝后裔,这是共识。旅游景点有把“宗”误为“宋”的可能性。9 G. S& J# G* c: T* U* r- y: E
. j/ @7 M- _. M6 g+ L' P* }
   - f3 o3 [+ t$ C8 f" g( c
4 V2 C- k! z2 y1 I. q
1 M5 j6 Y/ w7 r7 O% [3 \2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26 22: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