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之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 [打印本页]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6 13:33
标题: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之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
; J$ }' z: f* i; j$ g: m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
帝舜,名重华,黄帝八代孙。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蟜牛。蟜牛生瞽叟。瞽叟生舜帝。母握登氏,於唐尧壬午年卅九年(公元前二三一九年)感大虹生帝於姚墟(今山西永济县),以姚为氏。性至孝,帝尧闻之,命四岳礼聘之,事以九男,妻以娥皇,女英二女,居於妫汭。帝尧老,使摄政二十有八载。帝尧崩,受禅为天子,国号虞,故曰有虞氏。都蒲坂,以陶渔耕稼之夫,升闻在位。初代尧摄政,罪四凶,举元愷,赏罚大明,天下咸服,有苗来格,凤凰来仪。在位三十二年,命禹摄位,阅十七年,遂逊位於禹。长子商均作宾王家,食采於虞以虞为姓。帝舜五世孙虞思公,有贤德,袭封於虞,助夏少康,復兴夏室,周武王伐纣克商,大封帝王之后,求帝舜之裔,周陶正虞閼父之子妫满,封诸於陈,卒谥胡公,故曰陈胡公。十一传至陈厉公,生陈完字敬仲,周大吏过陈,使筮之,卦为观国之光,其代陈有国也。且陈完奔齐,齐恒公合使为工正。懿氏卜妻,其占曰吉,有五世其昌,位於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是以五世孙陈桓子,果大於齐,八世孙而得齐政。至田太公和,得周安王赐继齐侯,改陈为田是曰田齐。太史公曰:舜为之德右谓至矣,禅位於夏,而后世血食者历三代,及楚灭陈,而田常得政於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绝,苗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
+ \7 X3 ^* D4 @; ^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6 13:42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7 16:41 编辑
( p' y1 x, {3 Z3 w4 {" m! n" n, f C! { H# a
8 R2 a+ k3 ^ J; u# v4 g: n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
O; |3 X/ ?5 T2 I( F4 M1 R& e9 T9 D 幕氏:系出帝舜祖虞幕之后。/ I$ E) Z& L7 Y+ Q H
姚氏:郡望吴兴,系出虞帝舜生於姚墟,以姚为姓。
# h8 W6 Y9 z+ I: g5 t) B 妫氏:系出虞舜,居於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古八大姓之一:嬗姒姚姜,姞姬妫赢。春秋时,陈国为妫姓。故陈国之女,皆曰妫。后魏孝文帝元年壬辰,诏访帝舜后裔,获东莱郡民妫苟之复其家,毕世以彰盛德之朽。
s1 {/ `" T7 ^5 J- g9 y 虞氏:郡望陈留,系出妫姓,虞帝舜继尧而有天下,乃以虞为朝代之号。后禅位於禹,长子商均封於虞,子孙以国为氏。又姬姓,吴泰伯弟雍仲之后。, s5 G6 E e7 I% |: g% \
舜氏:系出虞舜之支庶,以讳为氏。
: E+ S7 q. ] `3 X* S* U 司徒氏:郡望赵郡,系出虞帝舜为尧司徒,子孙以官为民。春秋时,卫有司徒瞒成,宋有司徒边邛,其后皆为司徒。- p; ?4 b" |" w9 Q& x
濮氏:郡望鲁国,系出虞帝舜之子,散居於濮者,即百濮之族也。又云:卫大夫朖采於濮,因以为氏。) E1 r/ ~" z) g% R" @
仪氏:系出帝舜之后,有仪氏。故禹臣有仪狄即首作酒者也。又云卫大夫仪封人之后。
" W8 u, b/ ]5 G 莆氏:郡望河东,系出妫氏。夏封帝舜 之后於州蒲,因氏焉。又云:姒姓有扈氏后,世为羌酋长。晋蒲洪改为苻氏。 a8 n. C7 ] A3 y$ x, o7 V f# k# R
直氏:系出妫氏杜预左传注:晋之先有直柄,谓为这帝舜后陈氏之先也。
8 `# v' j i+ N- L 柄氏:系出晋直柄之后。' Z) o8 {( X D
陈国,胡公满者,虞舜之苗裔,虞閼父之子也。周武王克殷纣,求帝舜 之后,得陶正官虞閼父之子满,封诸於陈,以奉舜祀。传二十三主,至春秋 时陈湣公越二十四年,为楚惠生所来,凡六百四十三年。
) U6 @4 Y% h3 D% r9 d* { M# w; _! s) s. F- C
) A- \6 z: F" a! }/ H
& l' f9 h: B* D$ R( V3 h B3 F 陈氏:郡望颍川,系出妫姓。虞帝舜之后,夏禹封舜之子商均於虞城。三十二世虞閼父为周陶正,武王克殷而有天下,大封帝王之后,求帝舜之裔孙虞閼父之子满,封诸於陈,赐姓妫,以奉帝舜祀,称陈侯,卒谥胡公,故曰陈胡公。胡公九世孙陈厉公,生陈完字敬仲,奔齐以国为姓。齐桓公以其贤,拜为工正,食邑於田,后为田氏。十一世孙田太公和,立为齐侯是曰田齐。至六世孙齐王建,为秦所并。建 生三子:嘉、良、修。嘉子田安,项羽灭秦,立谓济北侯谓王家。良八世孙田丰,新莽封为代睦侯。莽败偕子恢,过江隐居吴郡,复姓妫。恢生显,其后奕公传敷公而姓姚。翔公传实,公而姓陈。陈宜帝追封太丘长陈实公为颍川侯,故陈氏奉太丘长为颍川始祖。
9 B0 h+ i1 L8 G9 B. k _) } 胡氏:郡望安定,系出妫姓。有虞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也。大舜帝三十二世孙虞閼父,为陶正,武王克商赖其器用,庸以元女太姬配公之子妫满,封之陈国备受三恪,以奉舜祀。称侯爵,卒谥胡公。其后子孙以谥为氏。史载胡氏,汉末隋初,三四百年中,为西夏著姓安定望族,人才鼎盛,冠冕辉煌。三国时,魏阳亭侯胡质,父敏字通达。子平春侯胡威字伯武。历守三郡,卒於安定。
9 t% A9 C, P/ s' H+ Q) T 满氏:郡望河东,系出陈胡公之后,以讳为氏,汉有满昌。
$ o/ ?( |% G6 l; w 爰氏:系出其先本与陈同姓,因而命氏,其后或为辕氏,本一大族也。汉文帝时,中郎将盎,汉人。% y) l( D, h1 i$ s! C) p2 t
袁氏:郡望汝南,系出妫姓。有虞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也。陈胡公满,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惛,惛生仲牛甫,甫生圣伯顺,顺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郑叔,郑叔生促尔金父,金父生庄伯,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宜仲涛塗。陈宜公时为大夫赐邑阳夏以王父字为氏,曰爰涛塗。五世孙爰颇奔郑,秦末裔孙爰告,避难居於河洛之间,少子政以袁为氏。其后或为辕氏,汉景帝时博士辕 固生。或为榬氏临安族汉有榬温馆。袁氏,汉明帝名臣,章帝司徒,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其后四世,居三公位,势倾天下。爰、袁、辕、辕、援、溒,有六字五族之异,本一家也。! v0 G( p q) {! H4 m
招氏;系出妫姓,陈哀公之弟司徒招,放於越,子孙以王父字为氏。4 T$ v% }& s i! W2 M
偃师氏;系出哀公太子偃师之后。% p- K. W0 i' u, C; C" b7 G
胡非氏:系出妫姓,陈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其子孙为胡非氏。战国时,有胡非子著书。8 ^) k6 w# P, t
颛孙氏:郡望凡阳系出妫氏。春秋时,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孔子弟子颛师字子张。 田齐,陈完者、陈厉公之子也。陈厉公传位于弟庄公,陈完与庄公太子御寇友善、太子被弟宜公所害,,乃避祸奔於齐国时齐桓公十四年事也。桓公以其贤拜为工正。赐食采于田。至十一世孙田太公和,继齐姜为诸侯。仡孙因齐,胸怀大志,贤闻诸侯。戊辰岁,受侯称王,号曰齐威王 。招贤下士,大放司马欀苴之法国以大治。宜涽二王用靖郭君田婴父子为相,国势益张。惟涽王性矫,后不纳孟赏君田文之谏,乃召五国联兵之祸。幸安平君田单,用火牛作阵,退五路之兵复七十余城。迎世子法章於莒,回临淄即位,号曰襄王。子齐王建,以母氏君王后,贤闻诸侯,有四十余年不事兵革。及秦强暴,欲吞六国,统一天下,韩、赵、魏、燕、楚五国,相继被吞,故於齐王建四十四年,即秦始王二十六年亦为所并。退居共城。田齐五代称王 ,凡一百五十八年。自陈完在周庄王十五年奔齐,至王建初秦所并,计四百五十二年。
3 ]( T- ]: f4 B" o, p" b 敬氏:系出妫姓,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陈厉公之子。陈完适齐,为齐桓公工正,谥曰敬仲。子孙以谥为氏。敬仲之后,至秦有敬丕,丕生教为河东太守,子孙因家焉。裔孙敬韶,汉末为杨州剌史。生猗氏侯昌,至五代时,敬氏避石敬塘讳,改为苟氏。5 S0 O6 g, Q7 V2 n7 I
孙氏:郡望乐安,系出妫姓,有虞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齐田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生二子恒书。书字子占为齐大夫,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生冯字起宗,为齐卿。冯生武字长卿,以田鲍欒高四族谋乱,奔吴以兵法见吴王阖庐,用为将。霸诸侯。著有孙子十三篇为兵家所祖。生三子,明、驰、敌。明食采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明生膑,学兵法於鬼谷子,后为齐威王师。膑生胜字国辅为秦将。胜生盖字光道为汉中守。盖生知字万方封武信君,其后蕃衍,不能备载。又云系出姬姓,周卫康叔之后,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乙,以王 父子为氏。又云系出芈氏,楚孙叔敖之后。
: y8 W3 G, T9 k7 _7 l 占氏:系出陈大夫占之后,以字为氏。% E5 ?& i) k: P1 h
. G8 I6 W; Y! ~7 K! s
0 D+ Y8 C& G4 b4 [& N1 E; E5 a
! b* V5 l1 R1 w; g) V( p1 Q# r: L, g: ?! f6 X, w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6 13:46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7 12:38 编辑 : p0 U$ n& M* a' o( F& R
3 ~) f7 ]( S8 [" |* C1 g% x) j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
, e$ F! x% f+ a( a" u) x4 f 幕氏:系出帝舜祖虞幕之后。7 k! u; z# `% T
姚氏:郡望吴兴,系出虞帝舜生於姚墟,以姚为姓。
4 ~5 ?7 B# K. I2 Z( U 妫氏:系出虞舜,居於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古八大姓之一:嬗姒姚姜,姞姬妫赢。春秋时,陈国为妫姓。故陈国之女,皆曰妫。后魏孝文帝元年壬辰,诏访帝舜后裔,获东莱郡民妫苟之复其家,毕世以彰盛德之朽。
0 J, n! j0 J: ]" `& u 虞氏:郡望陈留,系出妫姓,虞帝舜继尧而有天下,乃以虞为朝代之号。后禅位於禹,长子商均封於虞,子孙以国为氏。又姬姓,吴泰伯弟雍仲之后。. r! H+ t* T" B w
舜氏:系出虞舜之支庶,以讳为氏。7 X. `8 O$ V% Z/ k# @
司徒氏:郡望赵郡,系出虞帝舜为尧司徒,子孙以官为民。春秋时,卫有司徒瞒成,宋有司徒边邛,其后皆为司徒。* J$ o& q# w5 S$ ?- Q' G0 }# b
濮氏:郡望鲁国,系出虞帝舜之子,散居於濮者,即百濮之族也。又云:卫大夫朖采於濮,因以为氏。
! k/ G3 }* E5 ^' e5 _ 仪氏:系出帝舜之后,有仪氏。故禹臣有仪狄即首作酒者也。又云卫大夫仪封人之后。% K- L# G/ K7 ~4 G
莆氏:郡望河东,系出妫氏。夏封帝舜 之后於州蒲,因氏焉。又云:姒姓有扈氏后,世为羌酋长。晋蒲洪改为苻氏。
' f3 X5 d* d9 x& f5 w 直氏:系出妫氏杜预左传注:晋之先有直柄,谓为这帝舜后陈氏之先也。
( O) Z* O. Q1 b+ E a3 o1 B 柄氏:系出晋直柄之后。6 c1 d' Y6 t Z8 U/ j, o; F2 n$ u1 I
陈国,胡公满者,虞舜之苗裔,虞閼父之子也。周武王克殷纣,求帝舜 之后,得陶正官虞閼父之子满,封诸於陈,以奉舜祀。传二十三主,至春秋 时陈湣公越二十四年,为楚惠生所来,凡六百四十三年。
; m! o5 U5 c4 h 陈氏:郡望颍川,系出妫姓。虞帝舜之后,夏禹封舜之子商均於虞城。三十二世虞閼父为周陶正,武王克殷而有天下,大封帝王之后,求帝舜之裔孙虞閼父之子满,封诸於陈,赐姓妫,以奉帝舜祀,称陈侯,卒谥胡公,故曰陈胡公。胡公九世孙陈厉公,生陈完字敬仲,奔齐以国为姓。齐桓公以其贤,拜为工正,食邑於田,后为田氏。十一世孙田太公和,立为齐侯是曰田齐。至六世孙齐王建,为秦所并。建 生三子:嘉、良、修。嘉子田安,项羽灭秦,立谓济北侯谓王家。良八世孙田丰,新莽封为代睦侯。莽败偕子恢,过江隐居吴郡,复姓妫。恢生显,其后奕公传敷公而姓姚。翔公传实,公而姓陈。陈宜帝追封太丘长陈实公为颍川侯,故陈氏奉太丘长为颍川始祖。1 \9 n8 D" Y8 S5 r
胡氏:郡望安定,系出妫姓。有虞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也。大舜帝三十二世孙虞閼父,为陶正,武王克商赖其器用,庸以元女太姬配公之子妫满,封之陈国备受三恪,以奉舜祀。称侯爵,卒谥胡公。其后子孙以谥为氏。史载胡氏,汉末隋初,三四百年中,为西夏著姓安定望族,人才鼎盛,冠冕辉煌。三国时,魏阳亭侯胡质,父敏字通达。子平春侯胡威字伯武。历守三郡,卒於安定。
# _ \) g p5 m( ` 满氏:郡望河东,系出陈胡公之后,以讳为氏,汉有满昌。
5 k, Q: I" z0 H' \$ r* [ 爰氏:系出其先本与陈同姓,因而命氏,其后或为辕氏,本一大族也。汉文帝时,中郎将盎,汉人。& }' M0 R% r, T* H7 S# S) L
袁氏:郡望汝南,系出妫姓。有虞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也。陈胡公满,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惛,惛生仲牛甫,甫生圣伯顺,顺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郑叔,郑叔生促尔金父,金父生庄伯,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宜仲涛塗。陈宜公时为大夫赐邑阳夏以王父字为氏,曰爰涛塗。五世孙爰颇奔郑,秦末裔孙爰告,避难居於河洛之间,少子政以袁为氏。其后或为辕氏,汉景帝时博士辕 固生。或为榬氏临安族汉有榬温馆。袁氏,汉明帝名臣,章帝司徒,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其后四世,居三公位,势倾天下。爰、袁、辕、辕、援、溒,有六字五族之异,本一家也。) ^: c ]# x: o- S& q( ?
招氏;系出妫姓,陈哀公之弟司徒招,放於越,子孙以王父字为氏。0 v6 ?( p( R C* ~. G: N( ~! J
偃师氏;系出哀公太子偃师之后。
5 h; i1 g1 \8 O! W: c' H 胡非氏:系出妫姓,陈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其子孙为胡非氏。战国时,有胡非子著书。
; X, o# v) J2 f u$ C( p0 J5 ? 颛孙氏:郡望凡阳系出妫氏。春秋时,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孔子弟子颛师字子张。 田齐,陈完者、陈厉公之子也。陈厉公传位于弟庄公,陈完与庄公太子御寇友善、太子被弟宜公所害,,乃避祸奔於齐国时齐桓公十四年事也。桓公以其贤拜为工正。赐食采于田。至十一世孙田太公和,继齐姜为诸侯。仡孙因齐,胸怀大志,贤闻诸侯。戊辰岁,受侯称王,号曰齐威王 。招贤下士,大放司马欀苴之法国以大治。宜涽二王用靖郭君田婴父子为相,国势益张。惟涽王性矫,后不纳孟赏君田文之谏,乃召五国联兵之祸。幸安平君田单,用火牛作阵,退五路之兵复七十余城。迎世子法章於莒,回临淄即位,号曰襄王。子齐王建,以母氏君王后,贤闻诸侯,有四十余年不事兵革。及秦强暴,欲吞六国,统一天下,韩、赵、魏、燕、楚五国,相继被吞,故於齐王建四十四年,即秦始王二十六年亦为所并。退居共城。田齐五代称王 ,凡一百五十八年。自陈完在周庄王十五年奔齐,至王建初秦所并,计四百五十二年。
7 ~+ l# H' Y' U$ p0 `1 ?# E 敬氏:系出妫姓,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陈厉公之子。陈完适齐,为齐桓公工正,谥曰敬仲。子孙以谥为氏。敬仲之后,至秦有敬丕,丕生教为河东太守,子孙因家焉。裔孙敬韶,汉末为杨州剌史。生猗氏侯昌,至五代时,敬氏避石敬塘讳,改为苟氏。
D' G" w t. B2 b! p, d7 l 孙氏:郡望乐安,系出妫姓,有虞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齐田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生二子恒书。书字子占为齐大夫,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生冯字起宗,为齐卿。冯生武字长卿,以田鲍欒高四族谋乱,奔吴以兵法见吴王阖庐,用为将。霸诸侯。著有孙子十三篇为兵家所祖。生三子,明、驰、敌。明食采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明生膑,学兵法於鬼谷子,后为齐威王师。膑生胜字国辅为秦将。胜生盖字光道为汉中守。盖生知字万方封武信君,其后蕃衍,不能备载。又云系出姬姓,周卫康叔之后,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乙,以王 父子为氏。又云系出芈氏,楚孙叔敖之后。6 Q4 A' S. ]' k0 a
占氏:系出陈大夫占之后,以字为氏。
6 ~$ V: u& v g# x: G9 l: [8 d S4 _9 X \
# b7 s: e. U5 J' d
. T9 @; L5 O! `7 V' N; Z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6 13:52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7 17:57 编辑
7 k9 f1 b- U8 Q0 K3 S& N3 w) r3 V$ U
穰氏:系出司马穰苴之后。齐景公时,司马穰苴捏燕晋之师申明约束,监军庄贾后至,斩以徇,燕晋闻之皆解。穰苴田姓,官为大司马,故曰司马穰苴。
- O. p; L8 D7 {) ` 田氏:郡望雁门,系出妫姓,虞帝舜之裔,陈胡公之后,陈厉公之子,名完字敬仲。仕齐桓公为工正,食采於田,因号田氏,陈田声相近也。至田太公和,继齐为诸侯,六传至齐王建,以母太史氏君王后,贤闻诸侯,有车十余年,不事兵革。及秦强暴,欲吞六国,统一天下,故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即为所并。齐王建退居共城。汉兴诸田,徙阳陵,后徙北平。魏议郎田畴字子泰,二十二世孙,郑州司马田璟,生安东副都護守义,孙田承嗣,魏博节度使太尉雁门郡王。. v. V4 h* ~( i# T) y) `
东郭氏:郡望济南,系出田齐公族,桓公之后。孟子公孙丑章有句云: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弔於东郭氏即齐大夫,亦为齐之公族也。2 y: [$ I* R6 F+ ?) N) J
胡母氏:系出陈胡公裔孙,齐宣王母弟,别封母乡。远本胡公近取母邑,故以胡母为氏。
7 h9 V$ u# a# q. c5 }2 ^ 靖氏:系出齐威王子靖郭君田婴之后,以号为氏。又云:单靖公之后,唐有靖长官。
; y; g3 e' z: v: T- y7 W 赏氏:系出齐靖郭君子,尝孟君田文之后。
8 M& W9 c; z' \" l" B( C+ \ 陸氏:郡望河内,系出妫姓。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陈敬仲裔孙,齐宣王少子,名通字季达。封於平原般县陸乡,即陸终故地,因以陸为氏。通谥曰元侯,生恭侯发,为齐上大夫。发二子,万皋。皋生邕,邕生贾,以客从汉高祖定天下,拜太中大夫,著有新语十二篇。万生烈字伯元,吴令豫章者尉,既卒吴人思之,迎其丧塟於胥屏亭,子孙遂为吴郡吴县人。其后子孙繁昌,有颍川枝,有荆州枝,丹徒枝,乐安枝,鱼圻枝等。 $ w$ Z* J& C1 t
法氏:郡望 扶风,系出妫姓。陈敬仲裔孙,齐涽王世子法章之后。秦并齐子孙不敢 称田姓,故以法为氏。三国尚书令法正。
& F) n! Z, Z% m" c7 P8 @ 第二氏:系出田齐,国为秦并,其先齐诸田,汉武帝徙之诸陵,以门秩次第,田广之孙田登为第二氏。
; c) {/ e0 F4 n; C: u6 X& l9 C 第八氏:郡望陈留,系出妫姓。齐诸田之后,齐王田广之弟田英,列为第八门,因氏焉。
7 @4 I/ s3 P! h2 ~( m/ Q, K y0 J 第五氏:郡望陇西系出田齐之后。汉初诸田徙园陵者,多人次第名。章帝时,有第五伦。世居京兆长陵,字伯鱼。峭直无私,为汉名臣。 V& M, Y) }4 j7 W5 ?( Y
車氏:郡望京兆,系出田姓。汉武帝丞相,富民侯田千秋,昭帝时,以年老得乘小車,出入省中,因号曰車丞相,后因氏焉。又云:黄帝臣有車区。6 P5 u& P1 i' R
本书已提到但没有列出的几个姓氏
9 ^& i m5 K3 F$ [3 D, D$ C" d) A: v* ?& b
符氏:系出蒲氏,晋蒲洪改为符氏。
" S7 t( \/ b8 H$ |- Z 榬、辕:同姓异字,系出四十七世辕塗涛。
7 p5 ]5 N; f- x 王氏:系出妫姓,陈胡公之后,齐王建之孙。
. y% h# N( D9 f% L( o$ o$ t! {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6 13:57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9 15:46 编辑 3 N8 Y) b( R" s1 ]- p) ?* T
9 n6 q# l0 Z. J' ]) b: K6 E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表+ ]+ [' f- e1 Q" H* I! F
1 U7 b8 j. r; K( w8 n 妫 姚 幕 虞
; I" X- b4 t; U( J: M 舜 始
. _ M, Y; W3 n4 D" ]; t; W. f z+ u6 h 氏 氏 氏 帝 祖2 ]+ |+ s8 p* J0 z9 R( L" {3 I* \. u
濮 司 舜 虞 商 二* Y( t# l. A* g* P7 c4 a3 {4 @; N( \
徒 均 世
- R" e% l$ [3 u 氏 氏 氏 氏 公 祖! x: [! A. d+ _: r1 s% j" O6 L
" V3 S8 D/ P( c
柄 直 蒲 仪 虞 六
; e( }8 _+ l Q. @% {' ? 思 世0 N5 e6 V) j: z6 B$ M9 M. H8 ~
氏 氏 氏 氏 公 祖
( S) [0 g6 }+ H6 F) b. P A7 G; [- F
胡 陈 陈 卅
% Z* a9 n6 \4 [! X0 `6 S8 u; b 胡 四
0 W& \0 b# g% {5 [ ?" @ 氏 氏 公 祖1 \- @7 I6 x. d6 l- |5 G" i
( O' O/ K; S& b+ d# ~ 满 陈 卅 W, T3 X/ X+ t5 i. S
申 五
. S. C$ K* K7 m5 x- S 氏 公 世$ X+ B" V: d% u6 P( ^ U
- ?) u n! F' z0 s ——————————————————————————! ]$ G' U: R+ D. V
陈 卅) X! a9 R3 r, g: t
孝 六& |$ l U- X% E" `
公 世
: O9 T- ]# P m! c% I# z. n9 r
4 D( U& M' M& w0 ~3 V4 V 靖 陈 四7 }6 u9 V) v8 I% q
伯 桓 三
. m7 k$ a2 K& W1 A 庚 公 世
; t3 Y. b8 f* N+ v D$ z' I; m ————————————————————8 |: F5 d5 s5 M: m4 O' N" [5 g) F0 @
陈 四 陈 陈 四8 B& n( T; v. d3 D6 N3 I0 |8 k
庄 四 庄 厉 四) R5 l. ]: z! k1 _( y
伯 世 公 公 世
2 q. k3 h5 B5 D5 O/ t4 i8 [4 h9 x: {6 }! p" V. e
爰 伯 四 陈 陈 四
! R. L. F: u) p" a* @4 C6 t, d 爰 五 穆 敬 五
$ ^- `/ o* H. t l2 d+ } 氏 诸 世 公 仲 世. v! C: J" [: J1 J1 h+ t3 I
" ?) [* c5 i* G: J
袁 辕 四
$ X4 o8 y$ z5 C+ r% E L- { 塗 七! b5 T+ O+ L: V+ {( N2 @
氏 涛 世# s! T3 @2 R- r& p7 \; @
陈 四
/ L( A# m; [& W* R& F 成 八3 q- F @3 T4 T$ O n, q4 ]
公 世
$ E" w# W: b- V ————
# F8 ^2 S2 _6 z$ T+ }0 P. s, R+ C 招 司 陈 四! [$ _2 l f. [, X( e, [0 e
徒 哀 九3 o9 r4 Y8 w$ Z$ Z
氏 招 公 世
5 p) H; q6 ^2 y8 k8 Y4 F% I ————————" Z' l" ^6 H' U1 x% e7 F+ Y9 }3 `, S
胡 公 偃 偃 五 陈 五, x: l. V5 m2 K1 }9 k
非 子 师 十 桓 十) X3 ]2 L* }7 A# z
氏 非 氏 师 世 子 世
0 h% h( J1 ?8 u/ n% K7 Y5 h ————
; X' O# @) m2 v% [% D+ ]# Y7 x 孙 陈 陈 五+ M+ @; I$ ~. u2 T4 L8 e
子 武 一
, j, W9 u8 E' U$ l. _9 K, s+ C* b% l 氏 占 子 世
$ @0 D2 X0 d# X+ T& o ——
/ G9 v- l' V# k4 ]( Q6 M& P 穰 司 田 田 五 % j& o$ K9 T2 k5 l7 i
马 太 六) |& ^1 d# X: S
穰 5 H6 z$ P! a O4 {
氏 苴 氏 公 世' F! u, m- D$ r9 d( x2 d+ k
, n! ]* u% f2 D' Y$ F 齐 五
2 `6 t% ]) b# m) z 桓 七3 L3 h- m* D/ m, R$ F+ x* B2 j2 C
公 世! i+ s' }+ r& c' A" r6 {+ e
2 ^8 s, L. ^3 E# B 东 齐 五
; ]" S- B# C' U0 g8 U+ i, p 郭 威 八; `& s& A4 m) U- F7 ?2 l
氏 王 世" E2 E' w- _8 r3 N3 l
* F- x$ V+ n9 n( x: W 靖 靖 胡 齐 五
+ p F- M8 @' m( C 郭 母 宣 九
( ]- [0 }0 O. w4 N! [ 氏 君 氏 王 世6 _7 _0 ?; j6 o3 U2 z
———
$ {( n {6 G+ j/ m4 M6 k 赏 孟 陸元 齐 六- k- K, h3 o O( [
赏 侯 涽 十
8 R C1 C0 r+ v9 G* g3 G! `: d9 [6 } 氏 君 氏 通 王 世0 e( H, K4 ~: D; C5 H- k4 r r( C
法 齐 六
3 P \. H& @+ p1 i2 I5 e 襄 一
* z$ H K) }. b7 T 氏 王 世- m- G* e! L& S3 U
2 r w! j! s/ B: n$ o 齐 六1 J z! [6 \$ h8 v" b
王 二0 ^6 ^& H9 s: v2 [
建 世
! t& e3 B7 e" D# R( e3 k
7 c" w$ }# f: r8 z9 @2 ] 田 六! v* Y( ~7 f B1 ^* K3 K3 C
安 四
" M0 D; I0 O! M- `6 ?) \ 公 世# i: e2 T% y5 T4 O; r/ I
————-/ ?3 Y. K) |3 m) s- W3 V
第 田 田 六
+ X9 O+ L7 o8 s0 u: y' c+ K
, \+ J7 }. b$ Z1 a 八 英 广 五
) z0 B+ b4 Y& M% x% A2 T 氏 公 公 世
2 X/ ?8 u! ~! J# N8 o' V- P; _$ j7 f" p: @# K+ y J4 N
第 田 六7 l5 u; [$ V2 t0 v* r
二 登 六
. }* d/ W d* q# c, R 氏 公 世
5 ^- |6 ^, L! g$ j ~$ M |5 Y! l* W& X$ O0 i' |
第 田
4 s. b7 [/ \2 z3 p 五 伦
6 _: D3 O+ X* e% ~7 B: O- J 氏 公8 M( u: {3 z) t# }% X% ~
( j' X) F- Z$ e5 `1 m: S
車 田
$ D5 l* K2 s8 r; }" j 千/ L/ ` D0 w" A# H4 S
氏 秋- a* n5 O- z* Y" |
) A; V0 |* h( X7 i( }! T. P
! n. D! j" {7 g Q
作者: 姚文才 时间: 2015-12-26 14:52
楼主新帖学习知识回馈宗亲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6 15:20
yqllz 发表于 2015-12-26 13:42$ a' S3 ?# q* I. B% B2 ~$ t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 Q/ A& y4 f2 y( w6 w! W9 k: w7 r- v
幕氏:系出帝舜祖虞幕之后。2 q! Y' c7 P0 Q- }0 A/ {
姚氏:郡 ...
" [) L; h. [: q
引用:7 H, ]6 q4 G& W0 u/ `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6 f6 z7 G8 S. n @
+ i+ |8 }) z$ G. ^2 S" R9 f$ a 幕氏:系出帝舜祖虞幕之后。2 E; S- L! `3 k7 D- w
8 B6 p8 f/ K5 d& v0 ]) H
: T8 N1 D3 o- ^! @; [. Y) u既然“幕氏出自帝舜之祖虞幕之后”,为什么要算在帝舜派下呢?) P' f" F( k$ h2 |3 Y8 k9 Y& s/ B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6 15:29
(舜)长子商均作宾王家,食采於虞以虞为姓。帝舜五世孙虞思公,有贤德,袭封於虞,助夏少康,復兴夏室。6 S9 S6 V3 |0 o$ S" Z
——是商均以虞为姓还是有裔孙以虞为姓?& \1 K2 v5 t+ W, z: v" v
史载虞思公以“二姚(尧曰:姚家2女)妻少康”。虞思公还姓姚哩。
" n/ V X: s. w; [ G9 p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6 15:35
. O3 h( W" b4 Z9 a# H' U 4#$ b4 A$ | ^+ E9 z' L: B5 k
以“东郭”氏是舜裔姓氏,有什么依据?; L6 T8 l0 r3 o3 y q; O' k
5 k. @) V' L8 X* H* V- S$ F 闽南陈泽钜列出“东郭”是舜裔姓氏,但不说依据和理由。我做过考察和考虑,不采纳。期待你的说法。
; X1 U6 F/ Y h5 U h/ ^3 G" m6 a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6 15:39
你的标题:《中华民国姓氏渊源》之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8 O9 O6 S# k$ I6 p
0 ?' t! C: _+ j3 B" ?, f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是什么含义?
3 m7 `% N$ m! ]: x% T 一本书名?著者?时间?出版社?( O% k6 a, t5 K7 E& g) W
一篇文章?著者?时间?来源?) N! u# T9 t) d) |; T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6 16:08
yqllz 发表于 2015-12-26 13:424 `) p. y$ z i9 t/ b) h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
2 c: A' i/ y8 ]7 V% k: V6 q 幕氏:系出帝舜祖虞幕之后。- L/ T9 Y3 f U6 B( f
姚氏:郡 ...
3 e5 f: C8 y0 O/ \0 |& W( J- W, b
9 V, B* B% Q3 O; w6 I4 Z/ i 2#“舜氏:系出虞舜之支庶,以讳为氏。”——虞舜的讳是什么?( d0 z s1 z& ]* ^1 _4 L
3 e" u2 V! v f( e% y 舜帝,史称虞舜,姓姚名重华。司马迁《史记》和司马光《稽古录》,只言舜帝“姚姓,曰重华”,不说字是什么。另有人说“字都君”。
5 e6 d. n9 @4 S- G( ^ 如果“以讳为氏”,则“讳”是“重华”不是“舜”。
5 I& O1 Z' \, H2 N" ~ 4 @( r e; l! l; R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6 16:24
9 y+ P& L0 R! k4 F1 q
教授您好,《中华民国姓氏渊源》是一本书,但没有注明编者,我已经把东郭氏的来历先行上传请交流。
) Q5 T. p# h8 j- P, Y$ V: v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7 11:56
" i& S8 r( n' E$ t
赏氏:系出齐靖郭君子,尝孟君田文之后。
1 b* g1 ?0 j. n2 h$ P% t9 k
. L+ k% i8 b! | ) Q: f! e) L9 S/ n
! B( S7 @" z' W9 V3 q
有没有录错?& x" k9 m8 B$ l# t! M, o
赏——尝。尝孟君——孟尝君(田文)。$ b! $ b!
+ D( \2 X0 I/ ~0 ]4 u6 Q3 f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7 12:01
( R3 U4 j/ ?; \9 i* ?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之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
( j2 |( E# T1 q# s# D——“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是书中说法还是你自己加的?
) X, N+ a' j0 a/ ^- s3 J* ?5 i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7 12:21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7 17:18 编辑
7 n: |' z- J5 U$ ]8 n* F7 c
* Y5 x; T" O" R" k1 n, |- i5 I回教授:一、赏字是我出错 二、该书不但有“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还有“太昊伏羲氏派下世系”、“炎帝神农氏派下世系”等等凡十几个派系。
/ ]; D4 z4 |( P9 u# @; a: z* n7 o
# O9 h# \6 v& X: t7 l C. Z
% L: `4 [, t4 ~# `# q6 [6 P) N% j" ^5 `1 r) ?
+ i& O1 {$ B0 q E- g& _. w' q# i0 F9 d2 c' @2 m$ `
. y5 P% B8 a+ e! B" o" Z M5 {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7 17:54
4 g5 b7 U9 q2 k! ~
本书已提到但没有列出的几个姓氏4 K. X5 ~& W* M; X4 B0 c
符氏:系出蒲氏,晋蒲洪改为符氏。
5 Y! S6 F! `$ @& g% I! R- Q( L* N榬、辕:同姓异字,系出四十七世辕塗涛。
5 {: A& g0 m z, g( D" v' W 王氏:系出妫姓,陈胡公之后,齐王建之孙。
0 |6 J# d" R+ |* c) J$ {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7 19:12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5-12-27 19:17 编辑 , E5 W8 B5 c2 _) L: L
) k8 c! S: `2 o, x: |我今天刚刚找到菲律宾姚嘉熙,湖南《舜裔姓氏系统图》前几年他送我的,一直找不到。落款是:乙酉仲夏菲律宾裔孙 姚嘉熙敬献。他列出的是75氏
& ]2 A9 [+ c% m( T& X9 k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7 21:53
yqllz 发表于 2015-12-27 17:54% u2 a1 N9 I* s& `$ M6 B) t5 T
本书已提到但没有列出的几个姓氏& D$ s) s2 S7 y1 }
符氏:系出蒲氏,晋蒲洪改为符氏。; n2 \8 t: \9 W1 ^
榬、辕:同姓异字, ...
" y1 v8 o/ G5 ?2 _2 X 楼上各帖都是来自“《中华民国姓氏渊源》之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吗?全部录出了吗?
4 g3 ?7 B+ ]' x2 { 你有“《中华民国姓氏渊源》?不知著者,知道出版者和出版时间吗?
% G$ y e* U* m) Z0 V5 k6 q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7 21:59
1 R( o5 u! q1 c8 U8 C- E9 `3 ~. v
1, 在《“舜裔姓氏”研究》中,我列出九嶷山舜帝陵《舜裔姓氏系统简图》”碑,舜裔姓氏80个
* ?% y, B: h5 V/ q
4 B- J4 K) n* b" d8 R! L2 v3 L 2,我也来说说舜裔姓氏/ G4 ]1 l9 O2 i6 k! r p1 K0 I
姚钟尧
" N) n& r: G# n7 X, F参考文献
- B% z* H a- w; W5 @ I9 m2 ?⑻宁远九嶷山舜帝陵《舜裔姓氏系统简图》”碑,舜裔姓氏80个,姓氏之间有连线和吊(竖)线的系统简图, “乙酉仲夏(公元2005)菲律濱裔孙姚嘉熙敬献”,未知著者(责任者)。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8 09:00
yqllz 发表于 2015-12-27 17:549 T' [+ z/ x/ U/ b/ L
本书已提到但没有列出的几个姓氏9 i8 n+ G: c/ j6 d3 k
符氏:系出蒲氏,晋蒲洪改为符氏。2 A' Y9 s' O0 E" I. D
榬、辕:同姓异字, ...
! c: A8 W/ [) \, J% I
本书已提到但没有列出的几个姓氏,是哪几个姓氏?3," W8 v5 o3 I$ R3 g$ ]8 p% ~: w3 z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8 09:32
/ N( O! J7 q2 k# X' f0 w! S 各帖都是来自“《中华民国姓氏渊源》之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现已全部录出。
( v' Y" U! O0 f, n6 L7 U& @我有“《中华民国姓氏渊源》复印件,但不知著者,也不知道出版者和出版具体时间。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8 09:36
3 r+ k6 H1 `5 O, K8 n# o: h书中提到的但没有具体列出的是:“ 符氏:系出蒲氏,晋蒲洪改为符氏。榬、辕:同姓异字,系出四十七世辕塗涛。王氏:系出妫姓,陈胡公之后,齐王建之孙。”
- F" h& @% L' N% A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8 13:26
1 l) n9 }2 v. }: i y 不。已经列出:& k: F5 e6 w6 O9 E
符氏:系出蒲氏,晋蒲洪改为符氏。——你查该书是怎样说蒲氏的。
# _9 ?7 q0 C q4 ?7 Z 榬、辕:同姓异字,系出四十七世辕塗涛。——《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袁姓出自妫,是舜帝的后代,胡公满生申,申生靖伯庚,靖伯庚第九世孙名诸,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之字为姓,成为爰姓。古时爰、辕、袁、援字同音相通,并互相混用。《东夷源流史》:袁、援、爰、辕四姓皆出于爰涛涂,但汉代已分出四姓,互不相混了。《袁枢年谱》:“袁通爰、辕、援、媛、瑗 ,一姓六字五族之异”。" y/ N5 B7 g) V' Q
$ N* | ^: Z6 s5 J& ~
王氏:系出妫姓,陈胡公之后,齐王建之孙。——齐王建是田齐亡国之君。; j( j. t. @$ x/ M$ `5 o, j
' j* p" @* S8 w' [; ~2 e莆田韶溪派族谱:
4 M! X5 s q \& }" r2 A' s第六十一世
(齐王)建 襄王长子,降秦国灭
假 襄王次子,齐立为王
第六十二世嘉建 假长子,不食而死
脩建 假次子,逃难改姓王
良 (齐王)建三子。见秦兵入宫,以奔走折足,得免诛死。' V2 j/ j4 C' s8 o Z" t' D6 J
王莽就是这支王。我想,你家族谱应能查到上列记载。; z# Y/ W' R7 D4 S& B% ?7 j
8 E# C: m4 U/ _4 P! @ Z/ M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8 15:25
; ^. E8 M. n/ s+ @) @' J! p
教授您好;《黄帝派下世系源流》是否要上传。
' i( }8 z! [. E" `/ V9 [+ P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8 15:51
: a- P4 P1 T G5 x- [0 _
你愿意可另立一帖. U' ^( }) S/ r7 d8 q% `8 m: R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9 08:43
@; @) c; V3 F& L2 j黄帝轩辕氏与舜帝同支同脉互相应该有渗透,尽管很麻烦,但找点时间,另帖子上传。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9 11:47
) G6 z K; z- p6 N9 g) g
此层,可能是2#(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表)无法读。怎么回事?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29 15:50
; t. j$ m6 P! c2 a( R我们姚网的网页的版面很难排版,改天有空再复制一下。, G G+ o& H9 b. r* o2 }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29 15:57
) D0 {& Z* ~& Y+ N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表虽然无法完整和明白读出,却显示著者似乎有我姚氏世系表。
作者: yqllz 时间: 2015-12-30 14:17
1 s$ s/ U# I' R7 R5 P可以这样说:著作者不仅有我姚氏世系表,还有我国从远古至今详细的姓氏世系渊源表。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5-12-31 22:04
/ F; a" X1 [0 o* Q7 N4 e5 Q, r6 k0 M. s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之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有收藏价值。
' @5 S2 v" Z! X* R
" |$ L% N3 C" `: I 有劳你校对下列这些段落,特别是有我加的蓝色小号字提醒处。谢谢。
母握登氏,於唐尧壬午年卅九年感大虹生帝於姚墟,以姚为氏(?)。长子商均作宾王家,食采於虞以虞为姓(?)。
且陈完奔齐,齐恒(?)公合使为工正。懿氏卜妻,其占曰吉,有五世其昌,位於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是以五世孙陈桓子(?),果大於齐,八世孙而得齐政。至田太公和,得周安王赐继齐侯,改陈为田是曰田齐。太史公曰:舜为之德,右(?)谓至矣。
后魏孝文帝元年壬辰,诏访帝舜后裔,获东莱郡民妫苟之(?),复其家,毕世以彰盛德之朽(?)。
虞帝舜继尧而有天下,乃以虞为朝代之号。后禅位於禹,长子商均封於虞(?),子孙以国为氏。
莆(蒲)氏:郡望河东,系出妫氏。夏封帝舜之后於州蒲(?),因氏焉。
杜预左传注:晋之先有直柄,谓为这(?)帝舜后、陈氏之先也。
至春秋时陈湣公越二十四年,为楚惠生所来(?为楚惠王所灭),凡六百四十三年。
恢生显,其后奕公传敷公而姓姚。(?)翔公传实,公而姓陈。陈宜帝追封太丘长陈实公为颍川侯,故陈氏奉太丘长为颍川始祖。
爰氏:系出(?)其先本与陈同姓,因而命氏,其后或为辕氏,本一大族也。汉文帝时,中郎将盎,汉人(?)。
颛孙氏:郡望凡阳(?),系出妫氏。春秋时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孔子弟子颛师字子张。
仡孙(?)因齐,胸怀大志,贤闻诸侯。戊辰岁,受侯称王,号曰齐威王 。招贤下士,大放司马欀(?,穰?)苴之法,国以大治。
惟涽王性矫(?),后不纳孟尝君田文之谏,乃召五国联兵之祸。
敬氏:…… 裔孙敬韶,汉末为杨州(扬州)剌史。生猗氏(?)侯昌。
孙氏:…… 又云系出姬姓,周卫康叔之后,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乙,以王父子(?)为氏。又云系出芈氏,楚孙叔敖之后。
穰氏:……齐景公时司马穰苴捏燕晋之师,申明约束,监军庄贾后至,斩以徇(?),燕晋闻之皆解。
东郭氏:郡望济南,系出田齐公族,桓(?)公之后。
陸氏:…… 齐宣王少子,名通字季达,封於平原般(?)县陸乡,即陸终故地,因以陸为氏。
第五氏: ……汉初诸田徙园(?,阳?)陵者多人,次第名。
* l* Q" O0 ^8 Y: L9 C* C1 i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1 08:57
pszyyao 发表于 2015-12-31 22:044 `0 h) M0 v% T. M6 k0 H9 _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之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有收藏价值。* i8 ^0 e; {( c- [/ n% `
0 ^" E$ q+ x2 U( m( R6 x 有劳你校对下列这些段落,特 ...
" b) p! H% R. t \" e9 a; @* g母握登氏,於唐尧壬午年卅九年感大虹生帝於姚墟,以姚为氏(?)。长子商均作宾王家,食采於虞以虞为姓(?)。
且(后)陈完奔齐,齐恒(桓)公合使为工正。懿氏卜妻,其占曰吉,有五世其昌,位於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是以五世孙陈桓子(?),果大於齐,八世孙而得齐政。至田太公和,得周安王赐继齐侯,改陈为田是曰田齐。太史公曰:舜为之德,右(可)谓至矣。
后魏孝文帝元年壬辰,诏访帝舜后裔,获东莱郡民妫苟之(?),复其家,毕世以彰盛德之(不)朽(?)。
虞帝舜继尧而有天下,乃以虞为朝代之号。后禅位於禹,长子商均封於虞(?),子孙以国为氏。
莆(蒲)氏:郡望河东,系出妫氏。夏封帝舜之后於州蒲(?),因氏焉。
杜预左传注:晋之先有直柄,谓为这(?)帝舜后、陈氏之先也。
至春秋时陈湣公越二十四年,为楚惠生所来(灭)(?为楚惠王所灭),凡六百四十三年。
恢生显,其后奕公传敷公而姓姚。(?)翔公传实,公而姓陈。陈宜帝追封太丘长陈实公为颍川侯,故陈氏奉太丘长为颍川始祖。
爰氏:系出(?)其先本与陈同姓,因而命氏,其后或为辕氏,本一大族也。汉文帝时,中郎将盎,汉人(?)。
颛孙氏:郡望凡(丹)阳(?),系出妫氏。春秋时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孔子弟子颛师字子张。
仡(乃)孙(?)因齐,胸怀大志,贤闻诸侯。戊辰岁,受侯称王,号曰齐威王 。招贤下士,大放司马欀(?,穰?)苴之法,国以大治。
惟涽王性矫(?),后不纳孟尝君田文之谏,乃召五国联兵之祸。
敬氏:…… 裔孙敬韶,汉末为杨州(扬州)剌史。生猗氏(?)侯昌。
孙氏:…… 又云系出姬姓,周卫康叔之后,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乙,以王父子(字)(?)为氏。又云系出芈氏,楚孙叔敖之后。
穰氏:……齐景公时司马穰苴捏燕晋之师,申明约束,监军庄贾后至,斩以徇(?),燕晋闻之皆解。
东郭氏:郡望济南,系出田齐公族,桓(?)公之后。
陸氏:…… 齐宣王少子,名通字季达,封於平原般(?)县陸乡,即陸终故地,因以陸为氏。
第五氏: ……汉初诸田徙园(?,阳?)陵者多人,次第名。
& L7 V3 e7 A$ o' \9 O, k
教授:您好,首先对你的审实,表示敬意,由于近段时间都在上班,上传该帖子时,都在夜晚,故出现了诸多差错不好意思,现已校对改正。打红的为删除或无疑问。
8 a7 I0 e* h! s5 Q1 _2 ?, |2 c$ b8 ]& s# ^/ v- l+ R% m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1 10:00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6-1-1 10:33 编辑
/ F) N3 i1 x& E" C" a, @, N8 z
: e) N% W& A7 i/ Z3 }' U
1 O- E4 F$ k0 O& ^: ]* y- ~2 { 谢谢你,辛苦了。7 m! D2 L% u O- x
按你的校对再次编辑如下:
/ k+ c# L2 k' R# e% d9 M4 V5 E) d$ {# D* N
3 q/ `' e6 Z4 E$ ~8 K 母握登氏,於唐尧壬午年卅九年感大虹生帝於姚墟,以姚为氏。长子商均作宾王家,食采於虞以虞为姓。
后陈完奔齐,齐桓公使为工正。懿氏卜妻,其占曰吉,有五世其昌,位於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是以五世孙陈桓子,果大於齐,八世孙而得齐政。至田太公和,得周安王赐继齐侯,改陈为田是曰田齐。太史公曰:舜为之德,可谓至矣。
后魏孝文帝元年壬辰,诏访帝舜后裔,获东莱郡民妫苟之,复其家,毕世以彰盛德之不朽。
虞帝舜继尧而有天下,乃以虞为朝代之号。后禅位於禹,长子商均封於虞,子孙以国为氏。
蒲氏:郡望河东,系出妫氏。夏封帝舜之后於州蒲,因氏焉。
杜预左传注:晋之先有直柄,谓为帝舜后、陈氏之先也。
至春秋时陈湣公越二十四年,为楚惠王所灭,凡六百四十三年。
恢生显,其后奕公传敷公而姓姚。翔公传实,公而姓陈。陈宜帝追封太丘长陈实公为颍川侯,故陈氏奉太丘长为颍川始祖。
爰氏:系出其先本与陈同姓,因而命氏,其后或为辕氏,本一大族也。汉文帝时,中郎将盎,汉人。
颛孙氏:郡望丹阳,系出妫氏。春秋时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孔子弟子颛师字子张。
乃孙因齐,胸怀大志,贤闻诸侯。戊辰岁,受侯称王,号曰齐威王 。招贤下士,大放司马穰苴之法,国以大治。
惟涽王性矫,后不纳孟尝君田文之谏,乃召五国联兵之祸。
敬氏:…… 裔孙敬韶,汉末为扬州剌史。生猗氏侯昌。
孙氏:…… 又云系出姬姓,周卫康叔之后,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乙,以王父字为氏。又云系出芈氏,楚孙叔敖之后。
穰氏:……齐景公时司马穰苴捏燕晋之师,申明约束,监军庄贾后至,斩以徇,燕晋闻之皆解。
东郭氏:郡望济南,系出田齐公族,桓公之后。
陸氏:…… 齐宣王少子,名通字季达,封於平原县陸乡,即陸终故地,因以陸为氏。
第五氏: ……汉初诸田徙园陵者多人,次第名。
3 _; @0 w: I g8 m! P; l! Q* R9 s2 o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1 10:28
$ O. Y8 j# ^7 p后陈完奔齐,齐桓公使为工正。此处合字应删去# i, j* k* ?6 h! l$ F7 x; h r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1 10:31
) \7 F9 h g2 S' [+ n4 C* b 好的。我来编辑。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1 10:32
: m. F0 U2 v# `$ ~" r3 h
黄帝世系也已经上传中。
% f9 `* l( p( F- W3 p$ f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2 22:24
. ?+ s- @0 H$ U
《中华民国姓氏渊源》之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原著有标点符号吗(或只是有断句)?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s://www.forum.yaogens.cn/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