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9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恩建 《Q歌》卷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1 13:5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索广立丈赠诗   姚恩健诗友赠" \3 P" z" S3 V1 ^/ g( a/ b
△姚君雅赠诗词集,胜过香槟千万钟;一树紫薇花烂漫,悠悠摇曳起清风。
6 I- N8 ^" [5 r3 O7 |7 e黄剑波丈赠诗
* a. [) f' _0 ]' L△Q歌美刺续唐音,展卷吟哦几醉心,诗境气豪吞日月,放怀天外紫霞深。
( k$ I* a2 W& M△芳声妙句洗尘襟,锦绣篇章胜万金,韵语铿锵追李杜,六郎能赋紫薇音。6 e( \% f6 ^: Z, Y/ x9 B
△瓮翁吟集醉郎心,细读深研废寝吟,诗继三唐承两宋,深沉婉丽绕梁音。% ]# ?7 v5 J6 i3 M9 \* q8 a$ p
恩师李联明教授华翰
& J2 @% _; P$ a2 N恩健同志:* A; {; `. M3 T! ~
    接读来函,感慨万千。前辈师长早已作古,读君怀旧之作,重又唤起我追思仰慕之情。去年黄曾樾老师110周年冥诞时,我曾在文学院的研讨会上宣读一篇纪念文章,此文分别发表于海内外两家刊物。兹将刊于《闽都文化》的复印件寄去,请过目。同时寄去黄高宪君赠我之《慈竹居诗抄》,后者因仅此一份,烦于用后掷还。1 Z  g0 L2 w5 y+ F6 m
    你的诗,情真意切,内涵厚实,情韵悠长,语言精当,格律工稳,足见文学根基之深厚。其中关乎我的一首,无论溢美之辞,抑或惋惜之语,均令人汗颜。“形象大于思维”原系高尔基之名言,我只不过加以发挥和解读而已。记得在教你班前后,我曾在一篇学术急诊文章中,专列一段予以阐发,于当时同行圈子内曾有些许影响。时年26岁,40年后看来,主论虽新,终嫌稚嫩,然敝帚自珍,特从数据库中调出复制(印)送去,阅后即扔可也。& z4 T8 {: j: ?9 v  t6 q" |! t
    顺祝      新年好                                                          2009.1.4% ?# U7 f. r% Z" J( [3 H) k1 E* k
Q歌自序
; \6 q8 r% S" s9 @! A十载寒窗,耻笑阿Q憨傻,可怜阿Q际遇。孰料涉世渐深,撄触人间,始信阿Q精神无处不在,无人不有,而我之自我安慰尤胜他人。每每吟咏,间有讽喻;种种怪象,辄粘毫端;因作Q歌,抒发感慨。故是次之梓也,即以《Q歌》命之。
  j$ s- f( r3 ^% P2 W% _《Q歌》为余2007年夏至2009年春末所写诗词,大率二百首。略嫌繁杂,少作归类,分为八卷。其中“夏威夷拾贝”一卷用唐刘禹锡竹枝词体、宋杨万里、范成大诚斋体日咏感受,抒写闲适。“击钵敲钟”一卷,为社课、例会及节庆活动拈题酬唱。余向不专擅折枝诗,应景所写,悉未加意收存,或尘封,或散逸。卷八所录,乃笥夹中之幸存者,以不忍再弃之如草芥,姑录若干,聊备一格耳。4 b- }8 p: Y  K! r" G* j2 a
每年岁末,新桃换旧符,家门口春联胥出我手,潘云林先生书丹,底稿随写随扔,海峡报曾有刊载,未遑剪辑,悉数不存,殊甚可惜,仅馀己丑新作,权与镇海楼、三坊七巷征联同附卷八之末,聊纪曾经。
; B9 E7 I7 r. L5 c6 |1 L
: U+ }+ o' s0 e3 T客岁明璧夫子与巴渝锺树棎、赵家怡吟太叠韵唱和七古“和诗餐韵如握手”。余不揣谫陋,遵夫子之命,潦草奉和六叠。老夫子己丑元宵住院开颅,勿药大喜,康复日健,诗兴益发,命陈道衍吟大将各省市和诗四十馀首结集付梓行世,并亲自秉笔“前言”。“前言”书美文美,余雒育不辍,品赏如饴,因私自移冠《Q歌》卷六之首,增灿篇幅。
" I. p4 ^& W4 D" c- H. G: x    客秋大学同学聚会长安山,陈迺济出示毕业照,众人不胜唏嘘感慨。翌日,余再育六庵、荫亭、淑友、新樵等诸位恩师遗作,不禁泫然。因次第赓和遗韵,缅怀悼恩。作毕,寄呈授业师、福建省文化厅厅长李隧明教授粲政。李老师旋赐华翰,褒奖有加,学生我愧不敢当,倘有些许成就,毕恩师之善教造就尔,恩师所训足可为老骥图南指针,爱特弁之于《Q歌》之道。
, z9 F/ b7 R1 V- m# w6 b  j    己丑前夕,余拜诣荆园,陈子波先生手书一联赠余:“位皆牛后何堪问,诗纵蟫馀未肯抛。”波翁意为勉慰不才,实堪为我一生之写照与垂暮骚坛取向,读来不胜自惭,慨然叹息,老矣吾衰矣,再徒尔擿埴索涂无疑是痴人说梦,唯瓮牗耽吟,期畅老怀,聊如左痴顽而已矣。歌云:! d. h4 H9 o8 ^5 i( w% @
梔位皆牛后但吟诗,老血凝成自可怡。莫笑《Q歌》香味少,瓠犀流出九春梔。% T  t5 |- t# [4 O3 R3 z3 I. L
瓮翁吟啸瓮翁歌,排闷耽诗未为多;断尽髭须秃光髪,老夫不弃挥日戈。
; w& S4 y" P. g- q! z# X2 r
# C: j% _6 R" @, ?* M, S# c                           左海琴亭农子紫薇六郎瓮翁斋姚恩健! q) o( X7 e% [8 S3 I' M
        书于己丑三月初一2009年三月27日是日开春第一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7 15: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