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R/ ~) q- K9 v5 o. H" c
g9 U: d4 N1 {8 e ]$ Z2 k
林彪一家三口的合影资料图8 Q/ {3 m4 J9 O1 ~6 ]# M
1 I8 o1 M! [* h
贺龙对林彪婚恋的态度$ r2 o+ k7 b) k2 H z
2 w: A" _+ G0 N+ G3 n0 c
1942年初,贺龙到延安不久,因感情不和,与蹇先任离婚了。许多热心的老同志对他的生活很关心,纷纷给他当红娘。有一天,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联防军的几位领导在一起开会议事完毕后,大家一起聊家常,有人谈到了林彪同女子大学的叶群谈恋爱的事。贺龙对林彪与叶群谈恋爱的事早有耳闻,还听说叶群把林彪写给她表达爱情的信给别人看,以抬高自己的身份。贺龙很为林彪打抱不平,认为叶群这样做,有损林彪的威信和声誉。现在又听到大家议论此事,就很不高兴地说:“这些小知识分子不像话,轻浮,用损害别人的威信和声誉来抬高自己,应该好好地训她一顿!”
6 W* K% K3 n! }2 k" o+ n. H " j+ _4 c. ?; W* J0 J/ u% F6 K
西北局组织部长陈正人是个热心人,有意要为贺龙当月老。于是,他就灵机一动,趁机向贺龙介绍说:“老总啊!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她认识叶群。此人叫薛明,天津的女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开始后,一直从事抗日群众工作。她带了一支青年女子抗日宣传队,从北平、天津经山东、南京,一路作抗日宣传工作到江西。1938年,经新四军江西办事处介绍来到延安,先后在中央党校和女子大学学习,后来去清涧工作,成绩突出,曾被选为县参议员,后调到中共延安县任组织部部长,是咱们西北局重点培养的妇女干部,据说她对叶群比较熟悉和了解,老总是不是和她见一见?”! i" t$ l0 ]) x8 m) J8 U
* ^5 p0 _8 \2 T/ P! v) A 贺龙听他们一说,想了想,认为能动员薛明去批评批评叶群,帮林彪一把也是件好事,于是就默认了。
. y& h# ~9 A' ~9 U6 t: P / l; G/ f: F9 @1 X
1942年春的一个星期天,贺龙在高岗和延安县委书记王丕年的陪同下,来到薛明的住地。王丕年说:“贺龙司令员来看望我们来了!”高岗趁机向贺龙介绍说:“这就是薛明同志。”
' a$ C) K1 f% Z0 Z- Y7 ?9 H" W 0 }1 A+ Y0 ]2 F% v8 r9 l
薛明不明白贺龙的来意,有点拘束,轻声地叫了一声“贺司令员!”贺龙点点头与薛明握手,说道:“今天是星期天,我同高书记到这儿来转转,问点情况。”
. Y, U3 n7 x+ o6 P
4 D% _) m% Q" c$ F$ f 高岗说:“薛明,贺老总问什么情况,你就如实汇报!”
; ~/ F N4 m# z$ u6 M+ c
8 k& q0 d! e) W, X 贺龙问:“听说你和叶群是朋友?”薛明点头答道:“是朋友,但现在来往不多了!”* F: E$ x) o% ~
- U' e7 c' O" S4 | 贺龙从薛明回答中证实了她与叶群“是朋友”,便提高声音说:“要是真正的朋友,你就应该拿出做朋友的样子来。”薛明不知原由,便疑惑地问:“怎么了?”贺龙说:“林彪喜欢叶群,给叶群写信,这本来是正常的。”“叶群的态度可是不好啊!她把林彪的信拿去给同学、同事们看,还这么一散,说我不在乎,你们看吧!这是林彪给我写的情书,你说这样做对不对?”薛明肯定地说:“不对!”贺龙接着说:“那么你是不是可以去告诉她,喜欢林彪,就和林彪结婚,不喜欢就不要写信,不要张扬,明确表态拒绝。你告诉她,这是我说的。老革命,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想讨个老婆,又遭取笑戏弄,不道德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拉倒,你认为怎么样?”
5 {7 ?5 n" y7 C& ~) ? 0 U0 O3 b8 A+ @) ?
薛明很认真地说:“我同意贺老总的意见,这件事我可以办。”
" l# S* ?5 R2 o: y7 x( l6 X, \ " M+ m+ {& S& `& C0 Y8 b3 E
薛明遵照贺龙的意见,专门找叶群谈了一次,转达了贺龙的看法。
% ?3 Y: y7 b& u% I: O) J. t
% _3 l" X. C+ s: l 贺龙同薛明认识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了解,8月1日正式结婚。任弼时、林伯渠、高岗、陈正人、张帮英等中共中央和西北局的领导,以及王震、李井泉等老部下前来祝贺。几天后,毛泽东在贺龙的陪同下,来到贺龙驻地接见“战斗篮球队”队员时,也向贺龙和薛明表示热烈祝贺。
0 u3 \. A4 J$ R: k. K9 o 4 Y' P( v" r' y, U0 N5 b
1942年2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开展“整风运动”。在运动期间,薛明和叶群发生了矛盾与激烈的冲突。; ^6 m4 A. d. G' ~8 X
+ ]5 z; y9 G/ g& r+ C( A8 b0 e 叶群,原名叫叶敬宜,后改名叶瑾,福建省福州市人。与薛明是天津市三八女中的同学。抗日战争爆发后,跟随天津第二批南下学生来到南京,经亲戚介绍,到了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当播音员;后来参加青年战地服务训练班,与青训班的国民党军官关系暧昧;她还参加了“三青团”举办的“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讲演比赛,并不断向国民党CC系特务组织办的名为“战斗”的壁报投稿等等。因此,党组织派薛明同叶群作了一次谈话,对她上述表现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在薛明和其他同志的帮助下,1938年她们一起从江西南昌来到延安。到延安后,叶瑾改名为叶群。1942年与从前苏联养病回延安的林彪相识,他们就谈起了恋爱。
" P% c$ h$ o6 }, k2 } , q2 F( E; W5 h$ n- G( T
林彪原先有两次婚姻:1927年,由父母包办娶了一房妻室,举行婚礼后的第三天,林彪就离家了;林彪在长征到延安后,出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时,认识一个女学员叫刘新民后改名刘梅,他们结婚后,1938年冬林彪去前苏联养病,刘梅陪同前往,他们生有一女叫林小琳。后来因感情不和离婚了。林彪1942年初从前苏联回到延安,认识了当时在延安女子大学的叶群,同年7月1日两人结婚,这是林彪的第三次婚姻。
) v: }6 T8 ]8 x+ [' S
: c* y9 F+ j" c( o# z8 [7 |6 F: { 1943年春,延安整风运动进入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薛明因对叶群比较了解,她出于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有一天,把叶群约到家中,诚恳地对她说:“我是共产党员,你也是共产党员,现在正是整风的审干时期,我希望你主动地把履行没履行入党手续,介绍人是谁,在南京时的种种表现,以及同国民党教官等人的关系,如实地向组织讲清楚……”3 A9 P( }' A$ r0 d3 m: y
2 w/ B( h$ {6 i1 w 叶群一听,立即翻了脸,尖声大叫道:“你要干什么?你们趁林彪不在家,你们把我打死好了!”接着又哭又闹,甚至满地打滚撒泼。! A* r3 B# G% g1 m0 j) `
a9 Q6 U, n; v" X7 C; \
薛明本来想好好劝说叶群主动把自己的历史问题向组织讲清楚,一看她这个样子,也就来了气,说道:“好,你不愿意谈,那就到组织部谈,党员对党组织该谈吧!”于是,就把叶群拉到了中组部,王鹤寿出来接待。
. ?% k% f7 s' @" V5 l5 q 5 R, W; j4 O9 y
叶群一见王鹤寿,装得更伤心,哭得更厉害了,大声嚷道:“她说我好多坏话,造谣。”
0 r E) B0 G: T8 x6 r
- e7 ]. {3 R- ?, S 薛明理直气壮地说:“不是造谣,我这里写了揭发材料,都有哪些问题,请组织上看。”说罢把材料交给了王鹤寿。3 A+ @ \2 _) x3 Z
% O& o% r4 W( v5 P; p 由于叶群是林彪的妻子,王鹤寿不便轻易表态。他接过信,慎重地对薛明说:“我看过信后,还要向上级报告,你先回去吧!”8 n0 A9 `+ j2 k2 K5 d
4 C; ^( _7 p& k/ ^$ C6 [
这件事惊动了贺龙和林彪。贺龙从前线匆匆赶回,冲着薛明发火道:“你搞什么名堂?谁叫你抓了叶群?”薛明很冷静,向贺龙详细地汇报了叶群历史上的问题。过了一会儿,贺龙的气也消了,对薛明说:“这么大的运动,有怀疑,揭发出来也是对的。已经这样了,光明正大,没啥大不了的,让组织去调查吧!”
# }% q j ]! V1 M( x
, e) X% N# i9 S2 h3 m 林彪对这件事则看得很重,十分恼火,也从前方急忙赶回延安。叶群一见林彪,装得非常委屈,添枝加叶地向他哭诉了一番。一贯内向的林彪也动了肝火,高声骂道:“他妈的,老子在前线流血打仗,你们在后方搞我的老婆……”他把这件事迁怒于贺龙,与老婆叶群记下了贺龙和薛明这笔账。$ r+ h" @* |: {4 }6 [
- O w- h- C2 t7 D0 @* Q; X G 此外,贺龙到延安出任联防军司令员后,毛泽东曾同他谈起林彪历史上的一些事,包括抗战初期不愿意留兵延安的事,林彪在洛阳被蒋介石接见时的表现等。这件事,后来不知怎样被林彪知道了,成了他的一块去不掉的心病。从此,林彪与贺龙两家结下了解不开的疙瘩。这也成了林彪后来利用“文化大革命”运动,要把贺龙置于死地的主要历史原因。5 V& [2 `+ X* q% Z
9 c0 x. T5 ]3 Z& s: {: c
贺龙夜见林彪
7 Q* ]; b5 |" S' g0 ~
/ l; v3 F/ T _5 I8 K 1966年9月10日上午,贺龙从家中坐车直奔人民大会堂,在东门下得车来,来到浙江厅。他是根据毛泽东关于“你可以登门拜访,征求一下有关同志意见”的指示,来拜访林彪,征求意见的。
0 B- ]4 N* _3 b' U ' _8 {8 X ?0 |* Z9 B* D! L
由于毛家湾的房子要进行整修,林彪于8月上旬搬到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暂住。浙江厅是一个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方形大厅,顾名思义,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时浙江省代表团开会的地方。林彪住进来后,由于他怕风、怕光、怕水、怕出汗,对大厅重新作了布置:地毯是浅绿色的,沙发是浅绿色的,房间四周的帷幕也是浅绿色的,整个大厅全是浅绿色的。平时只开几盏小灯,厅内光线暗淡。+ Z1 a3 Z9 W8 I8 S; _& W5 Y
- K* x) |, c- P4 B& X7 H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贺龙走进浙江厅,由于里面光线晦暗,一时不太适应。林彪走上前去同贺龙握手,贺龙见林彪由于怕见阳光,整天在阴暗的地方生活,脸色苍白得吓人,不由得吃了一惊。他过去对林彪怕光、怕水、怕风早有耳闻,今日亲眼所见,想不到他竟怕到这种地步。8 h, u' X* E! w' [" \- w6 q$ z
+ C2 W$ u! H' n4 ]) V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工作人员给贺龙送上一杯茶水立即退了出去,会客厅只有林彪同贺龙两人。寒暄过后,贺龙把来意说明,他诚恳地说:“林总,我今天来想听听你对我有什么意见?”
- x o! M$ E! k+ N8 A * ~: {( i {& ~
林彪假惺惺地说:“贺老总,我对你没有意见。”$ d3 e1 Z Z; [9 _4 a
6 K( }9 n& Q+ m2 E( I J8 K2 M+ d “不,林总,总会有一点吧!”贺龙坚持想听听林彪的意见。5 E1 i, u% J7 g# E
4 @5 a% t D- P1 J
沉默了一会儿,林彪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装着不经意的样子却有明显的威胁性,说:“要说有吧,也只那么一点点,就是,你的问题可大可小,主要的是今后要注意一个问题,支持谁,反对谁。”
E# [" o) ^0 u% y& u7 g. T S& n, G, {9 f8 j( P: Y5 D
寥寥数语,林彪把自己的狼子野心暴露得一清二楚:你贺龙如果支持我,跟我走,你的问题就可以变小;如果反对我,你的问题就可以变大。一句话,你的问题大小,全在你对我林彪的态度。- I ]/ L5 X1 {6 l( P9 i
& c# [1 Y0 X3 E# E 林彪既然已把问题挑明,亮出了他的底牌,贺龙自然要给予明确的回答。他想起过去毛泽东同他谈起对林彪的看法,想起他用卑鄙的手段搞倒了罗瑞卿,现在又指使吴法宪等人搞阴谋,搞到了自己的头上,我岂能同你这种搞阴谋诡计的卑鄙之徒同流合污!贺龙笑了笑,坦然地说:“林总,我革命这么多年,支持谁,反对谁,你还不清楚?谁反对党中央、毛主席,我就反对谁;谁拥护党中央、毛主席,我就支持谁!”( A: n) C7 z/ R+ n) v8 F
* f1 {, j$ ^4 F2 Z0 {0 m7 ?
同样短短数语,但把贺龙一贯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忠于人民,拥护毛泽东那种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胸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 E1 M( d/ e$ X1 ^ : p2 [) n7 b7 g7 b* F: N
贺龙的话,正气凛然,字字千钧,击中了林彪一直讳莫如深的心病:他在红军困难的时候,曾对红军的前途表示悲观。为此,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后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了他;在遵义会议后,林彪又提出毛泽东不会指挥军队,要别人代替;抗日战争开始,他又不表态支持毛泽东留兵保卫陕甘宁的主张……每到革命转折关头,总是同毛泽东不合拍。所以,贺龙的话虽然没有点破,但使林彪不寒而栗。
3 t; m- W. Z- K, S. A$ F' M _) j( h$ m1 S- t1 O
由于两人没有共同语言,话不投机,再也无话可讲,贺龙便从容起身告辞。8 u1 y. K: u7 u! |+ [& y3 H
% _) I; J/ d4 M: L 这次谈话,表面气氛相当平静,没有激烈的争论,但贺龙同林彪终于面对面地最后摊了牌。林彪本想通过他精心导演对贺龙的诬告,在得到毛泽东的支持下,迫使贺龙就范。岂知贺龙软硬不吃,有一股凛然不可侵犯之正气。此刻,林彪终于明白,要想让贺龙支持自己,跟他走是绝对不可能的,就变本加厉地策划种种迫害贺龙的阴谋活动。最后,贺龙完全落入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魔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