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3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孟州市西姚村 东汉姚期姚刚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6 07:58: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M: T1 T8 ^  Y, P8 Z4 h% i东汉姚期
3 i. H; j( j5 \0 v) X) Q2 o3 g7 I1 g" M* a* G. ^
      东汉姚期姚刚冢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东北6公里西姚村东。1983年7月被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X. A+ p6 [. n6 ?' u  D

, ]- m# G. `5 K9 v0 E0 P5 J; q      相传姚期、姚刚父子二人同冢排葬。姚期(?—34),字次况,汉族,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姚期在冯异的举荐下投到刘秀门下,成为刘秀落难洛阳之时少数心腹之一,后来随刘秀平定河北,消灭了王郎及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并长期镇守魏郡,为建立东汉立下赫赫功劳。历任偏将军、虎牙大将军、魏郡太守、太中大夫、卫尉,受封安成侯。* Y6 [0 e: d3 V) B3 g$ Q
" }% ~7 J  W, R+ P' {, P
2 [' [, p1 {: W8 K

' L! U  o- y4 t; Y* j/ Y! f/ J: p0 `$ `' S, V! ~

3 ^* u( e7 q) J7 z7 t* W' c" H7 E- |, g/ p  w
安徽阜阳汝阴姚氏姚海龙云:
4 V+ P( V  F2 ^      西汉末期姚猛,桂阳太守。其子姚期,东汉刘秀时期的大将军,安成侯。
8 o% ^# B' Q6 ~7 j1 a& t# {) o      姚期长子姚刚,次子姚丹汝阴侯。# n) S: A& H1 W9 b9 s* M3 ?
      姚期祖籍陕州,3代人出了3个大人物,为什么历史没有留下他们这一支姚氏世系呢?
2 w$ Q7 g* V2 A7 |      我们阜阳汝阴姚氏有说是姚期之后,有说是姚宣业-姚崇之后,都是口传,向上没能准确接续。但是姚期、姚宣业-姚崇都是陕州姚,这是一致的。姚期比姚宣业早了400年左右的时间。
( c7 f1 l# ]  A3 L
9 u* a. U7 v' [. h4 ~0 n( e@许昌姚宗堂,@河水(河予)  早上好
3 e  e( M, N, m* G      孟州市东北6公里西姚村,今有姚姓人?有多少?是河南姚氏哪支姚(或,与东汉姚期有什么关联)?
8 Y$ P6 v$ o4 Q& o3 W0 C) L: m! ]5 B7 q, p( I  A% B* f

, w( h2 B, \2 J/ J2 u% c  a/ C
  s3 i$ |0 Z6 S/ h1 `

微信图片_20230606074851.jpg (322.91 KB, 下载次数: 9)

微信图片_2023060607485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50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7#
发表于 2023-6-8 10:27:37 | 只看该作者
教授,历史记载不尽善尽美者众多,既然有坟墓、且为县政府列为重点保护,估计不会有误。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22:30:27 | 只看该作者

9 v' i7 B- ?! t, E% |! V3 m3 }  J6 Q% j8 ~* x
       南阳姚群友孟州姚居千(信门42世),帮忙查孟州 县志和孟州地名志。+ g. p5 n" ^( p  q( s
       孟州 县志 有:康熙年孟县志、乾隆年孟县志。都没有姚期冢的记载。
) x, A5 h6 X2 D8 G6 X* v4 ~( d" O       现代孟县地名志,同一孟县有两同名的西姚村。地名志里在“ 西姚村”笼统提到了姚期冢。" k- X% l0 t- m! \8 ]5 N
       有姚期冢的西姚村:先有姚期冢,后来洪武年依冢而建的西姚村。——说明西姚村人不是建冢人或守冢人。; O: |# }+ s' F2 |3 D  X+ M0 A

7 `$ N& B! h+ a9 r5 Y/ [0 t' N( ?
: K) Q$ V0 @5 d' e2 K# t" x9 z9 p, r4 H1 J& ^

- g4 q/ P3 s5 q( \2 k
1 ^* S0 P# V! L% \; Q2 h7 b' R+ {  S4 @6 x* v
@广州姚钟尧 
0 s! k& U1 q9 k      因为韩愈是孟州人,县志里记载韩愈的篇章较多。' v0 C, T  P: D( z& w! N3 N) N
      乾隆孟县志里的《墓冢》篇里没有找到姚期墓的记载。
/ T# y+ r/ X% t) E1 t% ^
; S1 D" R/ ~: g& s/ B2 X
  j  u  C% M1 ?. B; {6 S* G 5 }0 X; J  S4 Z5 p

+ ?& m4 ?* u" V' ?" D
5 ]" K  N1 u$ I; m6 y
% E2 A( R$ w1 j; K9 g- i. G" V; R) Z+ A$ _6 f2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11:37:11 | 只看该作者
# S4 h1 ]) E' r5 K

8 p3 q# x  L+ j8 m《后汉书·姚期列传》里也记载一个不为子谋的官一代。
6 ]: y' E6 [; Y8 X9 \* o3 d4 d7 o. ]6 d  y9 x2 t
姚期是东汉著名的大将军,深得东汉光武皇帝刘秀的宠爱。由于长年南征北战风餐露宿,姚期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老母亲望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哭着说:趁你还在,跟皇帝说说,让两个孩子承袭安成侯爵位可好?这样家里也好有一个寄托啊。
4 F$ o7 V% c' z  q
& G; X, r  s+ w8 ?; K姚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姚丹,一个叫姚统,孩子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而且在姚期严格教育下,两个孩子为人正直作风严谨。按理说,姚期对东汉是立下汗马功劳,对皇帝提出这样的要求也不过分。但姚期却郑重地对母亲说:我们家受朝廷恩待多年,而我为朝廷做得并不多,如今我已病入膏肓,再不能为国效力,已经很惭愧了,怎敢再为儿子们承袭爵位而伸手讨要呢?最终,姚期也没有为儿子们谋求富贵,姚期告诫儿子们“伸手讨要是可耻的”。
. O- A$ \7 f( R  S6 P) D* B& G4 Z& L( |, C- V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11:31:47 | 只看该作者
& S$ o3 s8 y! P8 Y4 w; h, T1 W
* y1 c1 e: E* x( J8 P4 h* @
     人名辞典不见姚期/ Z2 m" J3 f# T
5 g, ]7 v' J, _9 O3 D) W6 T( n8 R
     百度百科的铫期(姚期)3 K4 z7 A8 N# z! k
铫期(?—34),字次况,汉族,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铫期在冯异的举荐下投到刘秀门下,成为刘秀落难洛阳之时少数心腹之一,后来随刘秀平定河北,消灭了王郎及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并长期镇守魏郡,为建立东汉立下赫赫功劳。历任偏将军、虎牙大将军、魏郡太守、太中大夫、卫尉。受封安成侯。
+ o0 e5 f6 b2 H; E: W/ t! ]. ^. H, }) u, D5 b5 b( n' h% A+ S; m
铫期的人物关系+ f, Q  _: Z1 q7 C# p% O+ a. h
儿子:铫丹,铫统。
& n, X% v5 T1 V4 Y3 |7 r; d& w8 ]! l2 l# p

( V' ~; j- i. Z5 B% ^云台二十八将
% m$ X- S0 u8 r: [* Y* A
, q2 U2 n2 Z6 I. A( X# w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年轻时游学长安,与刘秀交好,新莽败亡后往投刘秀,劝其以河北为基地,收揽民心,待机取天下,以此深得信任。后率军镇压铜马起义军,又破更始将王匡、成丹诸部于河东,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邓禹被拜为大司徒,封酂侯。旋渡河入关,多方招降,所部号称百万,一度入长安,后屡为赤眉军所败,以致全军覆没,逃归宜阳,被罢免大司徒。后拜右将军,更封高密侯,以特进奉朝请。明帝时进位太傅。永平元年(58年),邓禹病逝,谥号元侯。
% H- _, o' U: y' z% \4 f) P5 n. u* P! d: c2 v0 L+ L) q( f* W+ j
吴汉(?~44年),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出身寒微,起家亭长,进入渔阳郡贩马为业。更始元年(23年),起家安乐县令。率众归顺萧王刘秀,拜偏将军、建策侯。此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东汉建立后,拜大司马、广平侯,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建武二十年(44年),因病去世,谥号忠侯,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进行。7 `* T) x0 S4 K. Q- t7 B/ i( ~

7 ~1 K% g3 c/ P6 O5 q( s4 {1 N( \# A贾复(生年不详-55年),字君文,汉族,南阳冠军(今河南省邓州西北)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贾复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归顺刘秀后,随其击信都、攻邯郸、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战功赫赫。建武三年(27年),贾复出任左将军。建武十三年(37年),定封胶东侯,食邑六县。建武三十一年(55年)病逝。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是临阵果敢、身先士卒,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
* {0 k* a, {4 C& z  g  a7 y1 a
' o3 Z) _' |9 S0 A$ ^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汉族。东汉开国元勋、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上谷太守耿况的儿子。耿弇喜好兵事,随父投奔刘秀,授偏将军,参与平定河北地区。刘秀称帝后,授建威大将军、好畤县侯,败延岑、平齐鲁、定陇右,平定四十六郡,攻取城池三百余座,屡立战功,为东汉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辞去大将军之职。永平元年(公元58年),耿弇去世,享年五十六岁,谥曰愍侯。耿弇将围点打援、声东击西、引蛇出洞等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受历代军界推崇。并成为有志者事竟成的典范。
4 Y8 [' Y# e1 w5 q( v: m
  S6 T' M5 ~  A3 h东汉统一战争相关人物
+ U% x5 }, j7 V+ l" ?, v* D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籍贯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东汉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汉高帝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早年与兄刘縯等率宾客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刘玄称帝后,被拜为太常偏将军。更始元年(23年)与王凤所率起义军配合,取得昆阳之战的胜利,歼灭王莽军主力。刘縯遇害后,刘秀隐忍伪装,取得更始帝刘玄的信任。旋被派往河北,镇压并收编铜马等起义军,势力大增。被封为萧王后,即拒绝更始召命。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帝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后镇压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刘秀即位之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减免赋税、徭役,裁省吏员;多次下诏释放及禁止残害奴婢,使大批奴婢免为庶民;实行度田,检核垦田和户口,旋因遭到强烈反抗而失败。又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三公职权,全国政务皆通过尚书台而总揽于皇帝;妥善安置功臣,赐其高爵厚禄而不使干预政事,禁止外戚、宦官干政;裁并四百余县,取消内郡地方兵,裁撤郡都尉,削弱地方兵权,扩大中央直接统辖的军队。统治期间,社会生产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史称“光武中兴”。刘秀于中元二年(57年)二月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谥号光武,庙号世祖,葬于原陵。概述图来源:冯国超主编《光武帝传》
8 z* P( w: A; g( \/ A" M2 A6 Q" }* v( p+ s" J
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年轻时游学长安,与刘秀交好,新莽败亡后往投刘秀,劝其以河北为基地,收揽民心,待机取天下,以此深得信任。后率军镇压铜马起义军,又破更始将王匡、成丹诸部于河东,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邓禹被拜为大司徒,封酂侯。旋渡河入关,多方招降,所部号称百万,一度入长安,后屡为赤眉军所败,以致全军覆没,逃归宜阳,被罢免大司徒。后拜右将军,更封高密侯,以特进奉朝请。明帝时进位太傅。永平元年(58年),邓禹病逝,谥号元侯。
( ^8 Z& C2 B4 s
' E& W" q7 v: s: x樊崇(?—27年),字细君,琅邪(今山东诸城)人。西汉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赤眉军首领。英勇善战,富有谋略,曾发动农民起义,为推翻新莽王朝做出巨大贡献。拥戴刘盆子即位,拜为御史大夫,但其本身文化浅薄。赤眉占据长安期间,长安城一度陷入混乱。建武三年,联合赤眉军首领逢安等再度起义,兵败被刘秀部将所杀。9 j% `2 O& t0 Y' y6 s" q
2 X. p* v$ W% M: Y; R" F* i
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汉族。东汉开国元勋、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上谷太守耿况的儿子。耿弇喜好兵事,随父投奔刘秀,授偏将军,参与平定河北地区。刘秀称帝后,授建威大将军、好畤县侯,败延岑、平齐鲁、定陇右,平定四十六郡,攻取城池三百余座,屡立战功,为东汉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辞去大将军之职。永平元年(公元58年),耿弇去世,享年五十六岁,谥曰愍侯。耿弇将围点打援、声东击西、引蛇出洞等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受历代军界推崇。并成为有志者事竟成的典范。
& V' k* C$ k: S. t, Q
4 X- K; y# U' O) B
7 n, F" x. w& b% i6 [# ^' K1 E" M- Q0 d# T( U9 z

( |+ J* g; S6 C0 F* {' H$ ^6 |

签到天数: 850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3#
发表于 2023-6-6 10:25:07 | 只看该作者
戏剧有“薛刚打朝”,可在我们家乡却有“姚刚打朝”之说。如果相传无误的话,我估计就是这个姚刚。因为只有功劳大、地位高的人,才敢在宫殿上报打不平。

签到天数: 850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2#
发表于 2023-6-6 10:22:04 | 只看该作者
戏剧有“薛刚打朝”,可在我们家乡却认定有“姚刚打朝”,我估计就是这个姚刚。只有功劳大、地位高的人,才敢在宫殿上打不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1 09: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