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528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军姚”归来一一莒南发现一支山东境内最大的南昌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25 22:59: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军姚”归来一一莒南发现一支山东境内最大的南昌姚
     二O一八年,山东各地的姚氏宗亲在风筝的故乡澭坊市开了一个筹备会。姚网版主,临沂大学教授姚先登与青岛的姚刚卿有缘同居一房,从此孕育了一段传奇的佳话。
     定居在青岛的姚刚卿宗亲其实是莒南县石莲子镇大屯村人。在先登教授的引导下,刚卿开始关注了“中华姚氏宗亲网”。回老家后,他整理了老家的字派,一个惊人发现浮出水面。老家的20个字派中有17个字与南昌字派相同,连贯的15个字派与南昌姚氏字派一字不差地完全吻合。
     先登教授陪同我和南昌三卿团的卿堂大叔从临沂来到莒南县石莲子镇大屯村走访。刚卿提前半小时从青岛赶回老家与我们相聚。我当面夸誉先登教授做了一件大好事,更是我抵达莒南访问的桥梁。我引用“井冈山会师”的典故,称赞先登教授是成全我们的“何长工”。才华横溢的先登教授随即与刚卿紧紧地握手,他脱口引用了著名小说与电影的名称,说与刚卿是“第二次握手”。山东人特有的豪爽直率而朴实的性格在我面前表露无遗。

IMG_20210517_155544.jpg (66.09 KB, 下载次数: 335)

IMG_20210517_155544.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1-5-27 10:58:54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5 23:48
从莒南大屯村姚氏保持的二十个字派分析,这是一支从明朝初年就把南昌字派带走的南昌姚。俗话说的“五百 ...

6#,
       莒南县大屯村姚氏没有族谱。

       退休老干部姚公民说,口口相传,莒南县大屯村大约1420年共有“七姓明军”在此军屯立村,分别是姚、邹、周、彭、罗、张、杨。姚姓自称“军姚”。当年的营地,跑马场故址现在依旧可辩。相传祖上二兄弟从湖广荆州而来,老大先随军,后回家领了弟弟与龙姓管家一道前来。
        听说两个老祖宗的坟墓还保存在附近,我提议去祭拜一下。


       从莒南大屯村姚氏保持的二十个字派分析,这是一支从明朝初年就把南昌字派带走的南昌姚。
       刚卿还告诉我,一百多年前,“文”字派祖上曾经与村南二十公里的大姚庄有过接触,但未能合二为一,大姚庄的家谱上记载了这件事。
      “刚刚做完人口普查,目前本村姚氏宗亲的人数超过一千二百人,尚有三百余人从本村外迁各地,本支人口合计应有一千五百人以上”。
        一千五百人。这是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人数最多的一支南昌姚。可喜可贺。

       莒南县大屯村村南二十公里的大姚庄,有姚族,有家谱。 莒南县大屯村南的大姚庄,在哪一乡镇村?联系人?

        尽管村里所有长老都向我与卿堂表达了愿意回归南昌姚氏大家庭的心愿。卿堂说,南昌姚氏在收族的问题上向来是严谨的,“是我族,虽贫穷而不弃;非我族,虽富贵而不援”。卿堂还说:“确定你们是南昌姚的后裔无须质疑,具体属于南昌姚氏哪一个村庄,哪一支,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德高望重的姚公民表示,今年下半年将组团前来南昌祭拜祖先,完成一件近六百年的心愿。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3:27: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1-5-25 23:30 编辑

   刚卿宗亲指着两位老祖各自的后代坟头向西北与东北排列,并告诉我说,这在当地叫“倒坐棺”。我初通风水文化,知道这叫风水上的“正脉取斜,斜脉取正。横脉取直,直脉取曲”现象。我指着现场坟头雁行有序模样,讲解了这种墓葬的含义。要想理解这种“雁行”的排列,就必须知晓“雁丘”的典故。历史上有个大诗人叫元好问,他曾经遇到一个捕雁人,这个捕雁人将捕获的雁杀死了一只,另一只雁却脱逃了,可是脱逃之雁却并无去意。只见它在死去的同伴上空盘旋哀鸣,随即猛地一头撞在了地上,居然殉情而死。元好问深深地为情所动,于是买下了这对大雁的尸体,在河边筑了一座坟茔,命之曰“雁丘”。他因此留下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千古名句。中国古典诗词中多见“雁行”两字表达的意思正是思乡情,兄弟情。      

IMG_20210517_170232.jpg (86.06 KB, 下载次数: 283)

IMG_20210517_170232.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3:48: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1-5-26 04:21 编辑

    从莒南大屯村姚氏保持的二十个字派分析,这是一支从明朝初年就把南昌字派带走的南昌姚。俗话说的“五百年前是一家”是一句客套话,而我们面前的宗亲超过五百年的界定却是活灵活现的一家人。山东莒南县与江西南昌的一家人,经过五百多年的文化沿袭,又在同一张圆桌上吃饭了。我惊叹于文化的神奇。
    刚卿还告诉我,一百多年前,“文”字派祖上曾经与村南二十公里的大姚庄有过接触,但未能合二为一,大姚庄的家谱上记载了这件事。“刚刚做完人口普查,目前本村姚氏宗亲的人数超过一千二百人,尚有三百余人从本村外迁各地,本支人口合计应有一千五百人以上”。刚卿补充说。
   哇塞,一千五百人。这是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人数最多的一支南昌姚。可喜可贺。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00:22: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莒南县大屯村的姚氏先祖从湖广荆州来,却是江西南昌姚氏的字派呢?我曾经在荆州,宜昌一带调查过,当地居民百分之九十的家谱上都记载自己的祖源地是江西。荆州语言中还可以找到江西方言的痕迹。元末时,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在鄱阳湖大战十八年。当年南昌姚氏随大部分江西人一道站队在陈友谅一边。南昌姚氏有三个以上临近鄱阳湖的村庄有意无意之间卷入了战争,故有“军姚”之说。正是“军姚”的标记,湖北黄梅小池的一支姚回归了南昌姚氏大家庭。
   所以说,从湖北再外迁各地的南昌姚,带走南昌姚氏的字派十分正常。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1-5-30 19:07:51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5 23:48
从莒南大屯村姚氏保持的二十个字派分析,这是一支从明朝初年就把南昌字派带走的南昌姚。俗话说的“五百 ...

6#
      莒南县大屯村村南二十公里的大姚庄,有姚族,有家谱。
      莒南县大屯村南的大姚庄,是山东临沂市太平街道大姚庄姚氏【姚相龙,姚西善,姚纪顺】
      姚西善与姚纪顺是同村叔侄,同姚网版主 临沂大学姚先登教授,都是费县汝良公裔姚氏。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3:04: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村会议室,我向前来欢迎我们的各支代表作了舜帝德孝文化的演讲,卿堂则介绍了南昌姚氏的历史及文化。

IMG_20210517_163516.jpg (57.14 KB, 下载次数: 283)

IMG_20210517_163516.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3:08: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屯村姚氏字派为“克慕佳玲子,圣贤经盛世。文武定公卿,绍起奉景仰”。他们说,前面五个字,因为年代久远,没有修谱,存在排序与读音的疑惑。

IMG_20210517_155901.jpg (53.06 KB, 下载次数: 252)

IMG_20210517_155901.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3:13: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老支书姚公民说,祖上口口相传,大屯村约1420年前后共有“七姓明军”在此军屯立村,分别是姚、邹、周、彭、罗、张、杨。姚姓自称“军姚”。当年的营地,跑马场故址现在依旧可辩。相传祖上二兄弟从湖广荆州而来,老大先随军,后回家领了弟弟与龙姓管家一道前来。
    听说两个老祖宗的坟墓还保存在附近,我提议去祭拜一下。

补充内容 (2021-5-26 08:49):
姚公民是乡退休老干部,我误以为是老村支书,特向公民老表示歉意!

IMG_20210517_163446.jpg (54.87 KB, 下载次数: 278)

IMG_20210517_163446.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3:54: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管卿堂叫大叔,实际上我们是九百年前两个兄弟的后裔。卿堂管老书记公民叫叔,肯定是超过了六百年前两个兄弟的后裔。

补充内容 (2021-5-26 08:51):
此处“老书记”应改为“老干部”,致歉!

IMG_20210517_174922.jpg (78 KB, 下载次数: 264)

IMG_20210517_174922.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23:59: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1-5-26 00:36 编辑

     尽管村里所有长老都向我与卿堂表达了愿意回归南昌姚氏大家庭的心愿。卿堂说,南昌姚氏在收族的问题上向来是严谨的,“是我族,虽贫穷而不弃;非我族,虽富贵而不援”。卿堂还说:“确定你们是南昌姚的后裔无须质疑,具体属于南昌姚氏哪一个村庄,哪一支,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00:0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德高望重的老书记姚公民表示,今年下半年将组团前来南昌祭拜祖先,完成一件近六百年的心愿。听了这番话,我为他们的深情所感动。此情此景,不由我想起了歌曲《雁南飞》里的歌词:“不等今日去,己盼春来归”。

IMG_20210517_173157.jpg (69.81 KB, 下载次数: 329)

IMG_20210517_17315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27 23: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