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六安姚远铸 于 2014-5-22 17:28 编辑
' _) S' ]4 ], ]+ [5 e
4 p, D8 D& ~% F) k: C L7 E$ ]4 i ! r1 s2 @# x- P/ Q5 j# k9 K
汉字趣闻之二:姓氏
: A; a6 L: M, e2 R2 T9 @ O 和讯博客:一个好老头的家园 [原创 2013-4-4 7:16:51]" ?* {" Z. K8 G8 ~: F' C+ Z
(http://wangjian930921.blog.hexun.com/84254536_d.html)
/ _7 T$ W# w# K" m$ ?
4 v t. _ D% v% B& t" ]" h3 B5 B' `( l
姓: 甲骨 小篆 8 u+ i6 J9 t" v; W) d
《说文》:“姓,人所生也。”左氏传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 (《春秋·隐公八年》按:神农母居 姜水;黄帝母居 姬水;舜母居 姚虚,因以为姓)。 姓,最早的含义是:族号、血统,主要来源于图腾。远古时期,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其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
7 V! B+ H1 i! a
8 e; j3 H) K/ K9 v, z氏:
/ S6 h# `( c( @, |
# \7 K5 M8 J ~- f0 w
) F) m6 Q3 Z7 u4 J) S3 i: w4 ~
# i( Y z2 T! {3 m% V" e1 D 从甲骨文看,“氏”字像一根木杆,上面有样子怪诞的龙蛇状图腾,说明这也是一个宗族的标志。本意也是“宗族的称号”。 这样表面看来,“姓”和“氏”的含义是一样的。但“氏”是后来出现的,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远古时期,随着氏族的繁衍,人越来越多。人多了原本的居住地不够用了,就需要一部分人往外迁徙,迁出去的部落需要有区别,就以迁徙的地点是为“氏”,即:“胙土命氏”。这样看来,一开始“氏”是起到现在“名”的作用。一般长子不迁,其他迁出。故姓分别血缘,氏分别贵贱(远近)。特别到了周朝,大量的分封诸侯,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就以封地为氏。后来也有以官职、爵位作为氏的。 “姓氏”在古时只是贵族才有,平民是没有的。战国以后,以氏为姓。汉魏以后,姓氏和一,且平民百姓可以有姓氏。所以,汉魏以后才有了姓名之说。原来以氏加以区别,姓氏统一之后,以名加以区别个体。 中国人的姓氏的形成原由很复杂,除去上面所说的由图腾、地名、官职、爵位为姓氏之外,还有以先人名或字、兄弟行次顺序、祖上谥号、职业技艺为姓氏。另外,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还有因赐姓、避讳、逃避仇杀改姓。 总之,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造成了中国人的姓氏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而且姓氏繁多。明朝时有人统计:有3625个,1978年通过7个城市统计:有姓氏2567个,1984年学者收集:5730个,台湾学者收集:7720个,1996年汉字纪录的姓氏11969个。中国人的姓氏以单字为主,也有多字的,最高到9个字的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