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别梦依稀,百年坎坷。影相记载的历史,页页回放前辈们曾经的家园与生活的轨迹。
平远地处闽粤赣交汇点上,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自1500年前客家鼻祖旼率族南迁于此,融合畲、瑶族等土著民族,传播中原文化,“以德化人”,开辟了平远客家边城的文明之旅。八山一水一分田,平远百姓安于故土,承传耕读文化。垦荒拓土,垒泥架屋,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儿女。这片土地,留过宋末文天祥挥戟身影,听过近代天平天国军马嘶,土地革命时期红四军“三进平远”建立了红色政权。
秦、汉时,平远为揭阳县地,晋、宋属海阳县,南齐以后属程乡县地(今梅县)。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始设平远县。自明朝立县至清朝嘉庆年间的250多年中,人口增长缓慢,一直不超过2万人,地旷人稀,兵连祸结,惶惶不可终日。清嘉庆以后至民国末年的130年中,人口渐增,而封建制度、官僚资本及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加深,战争频仍,人民生活水平低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平远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废墟上开始描绘社会主义人人幸福的蓝图。待穿过许多迷雾后,历史的巨轮终于驶进一个幸福祥和的港湾。
细数百年,多大的经历我们无法一一回放。张张发黄旧照,蝶散成历史车辙,以此窥见当年人和事,还原着昔日岁月风貌。
1910年代,废旧学兴新学,姚雨平等投身辛亥革命,平远与北伐紧紧相连; 1920年代,天主教驻平,教育逐渐发达,平远学子走出围龙; 1930年代,黄梅兴等浴血奋战抗日,省政府播迁仁居,平远名声远播; 1940年代,盐米古道仍旧滋养客边城,革命烽火点燃,平远迎来共和国成立; 1950年代,百废俱兴,人民当家作主,渴望、激情、饥荒交织,平远与国家患难与共; 1960年代,反帝反修,人民公社的日子有苦有甜,饱受文革动乱,平远在红海洋中生息; 1970年代,学生学工学农,知青上山下乡,农民移河造田,恢复高考,拨乱发正,平远经历苦难后开始感受阳光的温暖; 19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多种经济兴起,五讲四美三热情,人性回归,平远开始了一个春天; 1990年代,改革推进,城乡美化,交通改善,平远人民步入温饱阶段; 2000年代,招商引资,民营经济的兴起,治山治水,县城面貌蜕变成美丽山城,平远声名鹊起。
近代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慈善家、兴学育才倡导者、梅州八大贤之一,姚德胜(1859-1915)。曾创办平远中学,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广东北伐军军需部长姚海珊南京新婚照(1912年)
广东北伐总司令姚雨平(1882-1974),图为辛亥革命时担任北伐军总司令时的英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