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7-31 10:26 编辑
付庆芬,《明清时期吴兴姚氏之望族》,见姚孝忠转帖“明代姚牧舜《药言》(又名《姚氏家训》)” 6#,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17883&highlight=
付庆芬,《明清时期吴兴姚氏之望族》,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第22卷 第1期,2009年1月
Vol. 22 No.1 Jan. 2009 JOURNAL OF NINGBOUNIVERSITY(LIBERAL ARTSEDITION) ——————————
收稿日期:2008 - 04 - 12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NM05LS01)。 作者简介:付庆芬(1971 -),女,山东临沭人,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姚氏家训》:明清吴兴姚氏的望族之道
付庆芬
(浙江林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
摘要:中国传统家训是家庭教育的真经。吴兴姚氏是明清时期的望族之家,其流传于世的《姚氏家训》在社会上颇有影响。重新探析《姚氏家训》,可以知道,姚氏之所以能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实与其《家训》密不可分。其中关于为人、治家及处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今日个人及社会仍有积极借鉴意义。
关键词:姚氏家训;姚舜牧;做人;治家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124(2009)01 - 0056 - 06
吴兴姚氏自姚舜牧以理学名世,明中叶以后蔚为望族之家,历经明清两代而不衰。究其缘由,实与姚舜牧等所订《姚氏家训》对其后人的教育指导之功大有关系。 姚舜牧(1542 – 1627),字虞佐,浙江乌程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授新兴令,调广昌,皆有惠政,以直道自持。他不屑于科举,因幕唐一菴、许敬菴两先生之学,遂自号承菴。他一生著述丰富,其“所著《家训》真切过于《颜氏家训》”,在当时深受士大夫之家欢迎,“世之士大夫家都讲求其书,谓中多不刊语,堪与经传相表里” 。①今从《姚氏家谱》所收《姚氏家训》看,以姚舜牧所著为主,内容包括《家训引》《家训》《训后》(《吴兴姚氏家乘》卷一八),及其孙榕似公姚延著所补《家训》以及《冶公公训言三十三则》(《吴兴姚氏家乘》卷一九)。②
姚舜牧所著《姚氏家训》是得于其父“平日所训语,及所闻于故老,所得于会悟者”。③其所著 《家训》不仅用来训示后人,在他仕新兴、广昌时,他还曾用《家训》来治理地方人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人称他“治家如治民,明科条,崇礼教,故成名者众”;其治民,“视百姓为子弟,敦 教养,勤劳来,故不任法而化成”。④ 可见其所著《家训》并不仅仅是训诫子孙的规条,还能用来治理社会,管理人民,其功能已经超出了一般家训对子弟的训诫,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对其后人全方面的教育。唯其如此,也就成就了姚氏几百年的兴盛,成为姚氏的望族之道。下面从做人、治家及处事三个方面,来看《姚氏家训》所体现的望族之道。
一、做人之本 姚舜牧亲眼目睹了许多人事兴废,家族兴衰,从人的品德、人的职业和人的健康三个根本方面,谆谆教诲后人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之人。 (一)“做人要学大,莫学小”姚舜牧在《家训》中首先指出,“孝弟忠信礼义廉耻,此八字是八个柱子,有八柱始能成宇,有八字始克成人。”可见,他是以品德作为成人之本。
为了培养子孙后代的优良品德,姚舜牧认为应从小开始做起。他说:“蒙养无他法,但日教之孝弟,教之谨信,教之汎爱众,亲仁。看略有余暇时,又教之学文。不疾不徐,不使一时放过,不令一念走作,保完真纯,俾无损坏,则圣功在是矣。是之谓蒙以养正。”他还认为,蒙养不只是男孩的事,男女都应该从小接受教育:“蒙养不专在男也,女亦须从幼教之,可令归正。”他反对把蒙养改为“骄养”的错误做法。他说:“古重蒙养,谓圣功在此也。后世则易为骄养矣。骄养于一念之姑息,然爱不知劳,其究为傲为妄,为下流不肖,至内戕本根,外召祸乱。可畏哉!可畏哉!”又说:“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骄养太过的,好看不中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