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12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热心姚姓宗亲的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 22:1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是渑池人,属于姚崇第42代,我们的家谱一直可上溯至姚姓的祖先。族谱记载完善,确实值得自豪。我们对于姚姓的宗亲拜祖活动也极为重视。我们这里每年是在万安山祭拜先祖姚崇,主要的是公宽信敏惠五个分支。每年都盛况空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
发表于 2008-3-3 08:54:41 | 只看该作者
姚才五子“恭宽信敏惠”姚才公是宣业世系第二十二世;姚崇是第五世。祭拜万安山文贞公陵墓在每年阴历二月初十。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3:53:41 | 只看该作者
旭元说得很清楚,正确!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发表于 2008-3-3 16:35:17 | 只看该作者
期待传些资料或图片上来大家分享一下。

签到天数: 4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5#
发表于 2008-3-4 11:04:40 | 只看该作者
巨野姚氏家族,出自唐朝宰相姚崇之后,金元时始祖讳清自陕州移民垦荒,迁居此地。生二子,长从义,次从善。从善迁居河北任丘,故今巨野姚氏皆从义之后也。此后繁衍生息,代代相传,逐步发展壮大,清代时最为鼎盛,被称为“巨野第一名门望族”。
  姚姓相传是舜的后裔,舜居于虞,史称虞舜。因舜生在姚墟,后人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地以为姓。”姚姓自诞生至春秋期间,主要在河南发展,到晋代以前已经发展到广西、山西、四川等地。公元384年,姚苌建立后秦政权,使姚姓队伍更加壮大。晋灭后秦以后,据《晋书》载,刘裕将姚氏“余宗迁于江南”,使姚姓繁衍的地域更加广泛,至唐朝以前,就已经成为浙江、吴兴以及甘肃、陇州一带的望族。后来吴兴的一支姚姓迁入陕郡。唐朝时姚姓进入福建,宋时进入广东,后来更是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其中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云南姚安、大姚等县的姚姓而专设姚州。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为当时《姚氏族谱》写序。姚氏在历史上即为海内望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专以古代人名为题的对联中即可窥见一斑。其中一幅对联云:“父子成双史,兄弟号二姚”,上联指隋朝散骑常侍姚察,受命修撰《陈》、《梁》二史,未竟去世,其子继承父志,修完二史;下联指宋代都指挥史姚麟,字君瑞,节度建雄定武军,用兵沉毅多奇策,治军严明,兄弟二人都立了大功,人称“二姚”。另外一幅对联“爵封梁国,文重桐城”,指的则是姚崇和姚鼐。姚崇在唐朝武则天、玄宗时任宰相,为政清廉,深得众望,被封为梁国(开元初年)。姚鼐,字姬传,桐城人,乾隆年进士,参与了《四库全书》的修撰,主持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达四十年。工古文,与方苞等为“桐城派”代表人物。
  刊于清乾隆十九年的《姚氏家乘》(四卷本),仿《汉书》体制,述论完备,为进士姚学甲所编。除姚氏本族名人所著文章外,并载有当世名家礼部尚书葛守礼、监察御史吕鹏云、兵科给事中葛应斗、巨野县令章宏等人为姚氏宗族所撰的碑文、诗辞歌赋等,内容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风情等,现仅存孤本,弥足珍贵。清代史学家、朝议大夫光禄寺卿王鸣盛,著名学者、大学士钱大昕曾为姚氏宗族撰文。钱大昕《姚氏宗祠记》云:“巨野姚氏本出唐宰相崇之后,元世始有陕来迁,已而宗族益繁,籍缨之甲于齐鲁,遂为巨野望族……”王鸣盛《姚氏族谱序》:“……姚氏科名爵位相继不绝,丁口以数千计,族姓之繁为郡邑冠焉……”据清道光本《巨野县志》记载,明崇祯末年(1644前后)“荒役相继,死绝逃亡,仅存残丁4400人”。清朝建立以后,社会稳定,人口增长加快,二百年后,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已经达到22万人。据此推算,乾隆十九年(1755)时全县人口至多为十万人左右,而姚氏一姓已达数千人,姚门之望为“郡邑之冠”,并非过誉。
  姚氏家族重耕读,倡忠孝,自四世祖恭以贡生任获嘉知县起,明清以降登科举者不可胜数;文列翰林、武至将军者亦不乏其人,官至七品以上者更是达百数十人之多。其中较为著名者有明朝大夫、口北监军道姚会极、沁州刺史姚梅园、民族英雄将军姚之英、万历朝太医院判姚默;清朝武昌守备将军姚锡年、徐州守备将军姚鸿烈、河南巡抚、贵西监军道姚学瑛、嘉定知县姚学甲、江西知府姚体备、翰林院大学士、浙江道监察御史姚舒密、御林军十营总领姚良才等;另有民间“神医”姚宏、著名文士姚安、姚黄等皆名重一时。到现代,则有刘少奇秘书、曾任人民日报社副主编的姚立文、全国著名水利史专家姚汉源等,可谓贤人辈出,人才济济。
----摘自《姚氏家乘·第五卷》

签到天数: 4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6#
发表于 2008-3-5 10:44:18 | 只看该作者
洛阳姚姓丘墓院族谱
作者:姚义宽
  洛阳孟津姚凹的姚姓同族,可能知姚才五子“恭宽信敏惠”之说。我是惠门之后,现已用专用软件印成迁泌阳一支(称丘墓院族)族谱,也为郏县东姚村打印了惠祖家谱,目前正为洛阳三山村打印恭门族谱。洛阳姚姓多为唐朝宰相姚崇之后,崇爷墓在洛阳市南彭婆镇,三山村存有姚崇家谱续谱。同族索阅谱样,免费寄赠。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8-3-6 00:22:3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楼主河南姚亚峰于2008-03-02 22:10发表的 我是热心姚姓宗亲的人 :
我是渑池人,属于姚崇第42代,我们的家谱一直可上溯至姚姓的祖先。族谱记载完善,确实值得自豪。我们对于姚姓的宗亲拜祖活动也极为重视。我们这里每年是在万安山祭拜先祖姚崇,主要的是公宽信敏惠五个分支。每年都盛况空前。
能否把你家的家谱放到网上,供姚姓宗亲学习交流!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8#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21:45:23 | 只看该作者
我家的族谱有两本,一直可以上溯到舜帝。在我老家里,以后我会部分上传的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7 21:51:02 | 只看该作者
我记下的可以说些,我是姚才五子的宽门后代-------属于宽据陕州一支-------清朝初年有陕县张茅迁入渑池,茂盛强久四子中的姚尔强后代。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22:48:34 | 只看该作者
愿与大家作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 05: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