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3-1-31 19:1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2-13 16:57 编辑
谢谢姚波录出 [清] 陶澍 《山口姚氏族谱序》。将其断句和加标点符号(待后)列于下。
谱序原是.pdf 文件,经过转换,产生了错漏,请姚波用原文校正。
山口姚氏族谱序
[清] 陶澍
同邑姚君祖讓修其族譜成,以書介魏子平皆乞餘為序。其自述源流,起姚墟至於唐代,甚核。蓋本之新唐書姚崇傳,至六世有正雅者,由筠州官安成遂家桃溪。又十二世曰子禮,當元季徙黃陂,一傳曰南季,明正統中徙沅州。再傳曰達曰運,成化時運徙安化,即今山口姚氏是也。其族散在他處者尚眾,總以桃溪為始祖云。
夫譜學之廢久矣,魏晉六朝門閥相尚,譜掌於官。至五季之亂,故籍散亡,多有不知姓氏之原者。於是乎家自為譜,往往造作名字,妄撰爵里,溷真誣祖,而譜學遂以大壞。窃谓譜之為道,上以尊祖,下以收族。昔眉山蘇氏,譜及於高祖而遠祖之留眉者不及。惟拳拳於一人之身,遞降至於無服,遂如塗人,幸其未至於塗人也。譜之以生其孝弟之心,使之無忽忘焉,其意亦猶是也。然蘇氏谱依服制,上下不過五世。揆之於義,譜与服別,服有所限,譜不當為之限也。今自高祖以上,明明有名字爵里可紀,而吾以親盡,故刪之;至子又將高祖刪之;至孫又將曾祖刪之。每下譜一代,則上刪一代。仁人孝子於此,得無有盡然不忍於心者乎。然則世之為譜者,苟能由流溯源一一能紀所自出而名之字之,纵不必皆有爵谥可凭而繩繩有緒,亦豈非為子孫之至願哉,特不得取惝恍無據之人以自誣其先焉耳。
姚君之為譜,能援新唐書以證地望,庶幾非浮談無根者。然崇傳言三子:彝,異,奕;奕子閎。宰相世系表則以閎為異子。傳又言崇孫勗、合。宰相世系表則以合為崇弟元素曾孫,勗為崇元孫。均之新唐書也,將谁適從乎。然則世次之難明,虽正史尚不盡足據,況乎其為一家之譜哉。
姚氏之譜,雖遠溯唐虞,而斷以桃溪祖,其諸善於收族者乎!路史言:諸姚性仁,蓋夔夔允若之遺,其所由來久矣。更願與神明之裔勉之。
山口姚氏族谱序(清·陶澍).pdf ( 说明:载《陶文毅公全集》卷三十八 )
注:
朂,xù,同“勖”。勖,勉也。
序中, 朂,人名。“傳又言崇孫勗、合”,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姚合是姚崇的曾孫,姚勗是姚崇的玄孫。
夔,kuí。夔夔,敬谨的样子。夔立,肃立。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
正雅,安福桃溪姚氏始祖。五代十国时,从筠州(即今江西高安)迁安福县桃溪立籍。
安成,指汉安成县及晋安成郡,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境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