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7136|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姚氏宗亲会:南阳姚出自哪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8 12: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南阳市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乡”之称。现辖邓州市(代管市)、卧龙区、宛城区、方城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社旗县共1市2区10县,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85.48万。3 q; T4 ~7 q/ ~/ R
% e) B6 Q; _, N  w

* @. [0 `, q" |% h: r! I6 S! S早在50万年前南召猿人已经生活在南阳这片土地,与北京人大致处于同一时期。现在有南召县杏花山猿人遗址。6 [/ D9 V4 H4 e, j) V5 T
  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见唐杜佑《通典》:“邓为禹都”。
2 c' g7 d6 K; @, C6 c  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 U* y" ?/ I! W% J
  春秋时,楚国属地,称为宛,冶金业发达。
3 ~" b7 B1 l% q% J- d5 a2 J  战国后期为秦所据。公元前272年,秦昭王三十五年,设南阳郡。3 a# D9 M& N3 ]* V5 N4 E
  西汉置南阳郡,辖境自河南熊耳山以南至湖北大湖山以北。: X' a1 d0 a: u3 C- x: g. ~
  东汉被称为“南都”,为仅次于首都洛阳的第二大都市。$ h% }; g, g8 U& U
  唐朝,南阳设邓、唐二州。唐朝中盛时期南阳地区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 L& F+ X7 u. b
  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封地,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现在留有王府山。王府山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单体假山,也曾是老南阳城最高建筑。
  o. ]2 |! v( W4 n  清朝光绪十年,镇平地区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 G8 t% ^4 r. @) f
  1948年11月3日下午毛泽东主席挥毫撰写《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一罕见杰作,报道中原战局的最新进展。11月全南阳解放。
) F1 t4 V1 W0 O, V( }
- Y) i2 @/ U7 ~3 I
: S% ]2 Z/ g! d( q7 p7 ]现在知道的有:南阳澇河姚、蒲山姚、唐河姚、内乡姚、淅川姚、邓州姚、方城姚。。。。。。有说本地世居的、有说来自洪洞县的、有说来自安徽的。。。。。。谁有这方面资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2: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河百显后裔  姚氏族谱序7 ~; O4 L9 t2 H% n
# N- x3 {( H( }% Y. a
! l* ~# L% w5 s# C. N4 b
国之有史,与家之有谱,记载虽殊,其所以永垂后世则一也。姚氏出自虞舜,繁衍于天下,在蒲阪者为尤盛。! r5 E( {+ ~3 l
始祖讳百显,当国朝定鼎之初,由洪洞而迁于唐。向惟族少而无谱,今已二百余年,凡十有二世,族繁人众,散处者多不相识,夫一本之亲,几若路人,皆由亲尽服绝,吉凶庆吊之不通,族渐远而情太疏。焉使不作谱以联之,则世系支派、尊卑长幼,必将自此而紊矣,后之人虽欲敦亲睦族,而家无所纪、宗无可考,将谁问之、而谁知之?同惟凛是,乃访旧闻,上稽始祖而后两代,宗支已多未详,迁唐之时,向谓来自始祖,考其记载流传,我始祖三子七孙,各有名讳,配氏则至三世、分七房矣。及观祖茔碑记,二世以下止有我三世一房之墓,其余六房,坟不在茔、嗣不及载,传者虽能各详其名讳配氏,未尝一指其里居坟墓,茫茫堕绪、苦苦旁搜,六房之众嗣皆失传,唐既无籍,疑乎远在洪洞而不可考也。今阙两代之疑,详本音之支,惟我二世祖讳平者源流有据。
$ f; U( c3 P$ ~' F# a' S三世祖讳景琦一线,仅延至四世而派分焉。是平祖固姚氏相承之宗,而英、忠、成、兴,乃吾族分衍之支也。谨自四世,分详世系支派、尊卑长幼,笔之于谱、藏之于家,俾后世睹吾族谱,因流溯源,体宗族一本之亲、执昭穆累世之序,兴孝悌、识敦睦,永振家声、同向国化,则作谱之意也夫。
% s) r; q' a. Q7 W) T同治七年春二月仲浣,九世孙一同谨序。2 K/ i% t  M  R# _' l6 a
! o, x) a% B/ p! o* D* c- v. y
族谱叙例
4 a& O4 `4 c0 c族谱首分四房,按房分注,每世长幼次序易辩。
& y# h+ B1 m( J1 p, [每名上注自出、下注所出,上下注明,则源流有据也。9 E1 I( `' `" m, q2 D+ U* x
族谱每名之下,本宜注明功名、生卒、坟墓,但有知有不知者,各随自意详注可也。
! s3 F" h. V( \. _族谱之内,凡嫡、继、庶三者,各有定位,按位叙列,不待详注。+ Z$ E& {# s) L; U4 \
凡承继过房,继父之下,注明某房几子为嗣,生父之下,仍注其名于几子之列者,不忘本,生之根也。" M" h4 f# f& e  `$ [7 ], a  x8 J
族谱之内,有注外戚或妇家姓名、或婿家姓名,今皆不注外戚者,亲无三世,远则难论,且多不知名讳,如有知者,随意注之可也。
' d% ^" {! N. T+ R* S族谱人众,命名多有重复,有竟犯先祖之讳者,今登族谱之名,概为改正,即有乳名,不录于谱,先起派名,后免重复。
, {) \5 I. R. C: Y5 U族谱之名,一世多不一派,今以五行轮转分派,前人之名五行之中,独无火字,今自火为始,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生火、火又生土,以此轮转,可通万世。
) I3 y' O" [% J  \$ E5 s宗族茔地,有官有私,注在族谱,明证免争也。/ {$ E% T  x: ^9 g) G
9 ]  u: Q2 q* |4 q
茔地官私亩数  x4 _8 B  {+ ?0 I. E, \) K4 J
李店街南始祖坟,合族官茔地八亩四分。
/ _8 A/ d% {& s4 `7 V& v) ]姚老庄西头合族官茔地。5 p/ q/ {; Y0 g! w8 u# U4 e' m: f
白沙河西长房琯祖本支官茔地。% b( R& [" n; r, _, w
三里王西经魁祖本支官茔地四亩。
3 ~9 h7 P4 Z; ~" v" z- s8 s1 M2 j蔡岗茔地阶竹祖二房之地。
) M; f! B) x5 R8 A8 t' \7 F杜庄东茔地阶金祖长房三房四房官地。
  I6 M0 y; `6 f% P" j9 n. n
$ c7 b- l& @  C& v3 j/ a4 n( h; H盖闻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焉,所以追祖德、联族谊,衍螽斯于无穷、绵瓜瓞于不替也。如我姚氏者,派衍历山、籍分洪洞,清初奉令迁唐,彼时披荆棘、冒风雨而食垦田者,已多历年所矣。亦阙后而子孙繁衍、族姓众盛者,孰非我先祖贻谋之孔长哉。咸丰初,九世祖一同有志前代,录述往事,所以著述者已详且尽矣,后虽屡经修补,半涉散没。岁甲寅,族众共议,同嘱修补于予。予追维前代,爰采一同祖之所以修补者而续述之。后之族中,贤豪继起,再为补葺,用以光祖德于悠久、恢先业于不堕,是予之所厚望也夫。
- _" W- {! g# o民国三年十月,十一世孙式廉谨序
& H& C4 ]0 R& [$ n( [4 {! b6 ~  [
9 I6 r  C9 A; V" o5 M+ J民国肇造,五族合一,化种族之畛域、合亿兆为一心,先独立而后合群、由家族主义而后及于国家。自兹以往,国基巩固、种族繁盛,自无不相联络、如一盘散沙之诮矣。夫以一国之大、五族之众,犹当固结团体、同仇敌忾,矧区区一家一姓之近族,相距咫尺,谊等骨肉,而可视同陌路、漠如秦越也哉?今岁之秋,合族协商重续谱书,以继先人未竟之志。众云一同祖前以五行轮转分派,恐流传既久,必不免层叠重复之弊,且至今已传数世,尚未划一,光汉因特商之式廉兄及培樾恺元诸侄等,另为撰定『锡章尚贤明,忠孝崇礼仪』十字,现由十三世起统归一派,不容少紊,阅十世而再为续,以垂之后世、传之无穷,想亦我合族之所以共赞成者也。
2 R  r% G/ [3 \5 {民国三年十一月,十一世孙光汉谨序。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2: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6-2 14:48 编辑 6 t4 t/ v( H7 z

/ z* L+ Y: D5 \% Q- e6 c4 D1 {& v“我是河南南阳的姚姓 祖坟在文革期间被毁,姚氏族谱石碑被推倒,村上老人说上面大致内容是说明朝从山西移民过来 当时到我们村的是三兄弟 家谱已经丢失 只知道我爷是万,上辈是龙 廷谐音 有一样的请联系 15538288889 qq721367073”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2: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6-2 14:49 编辑 3 [' w/ [0 z4 Y% n4 ]
2 x4 a) C$ W% D/ j( t
“我是 河南  南阳的 我叫姚红桂 我知道 仁 .金 . 红.以前我们这里还有个祠堂.解放后祠堂被他们拆除拉 石碑也不知道那去拉.我想往下在续不知道以下辈分 有知道的请与我联系QQ120430242 电话13037682777    ”" w0 n" `  O$ a+ F. }
“只听老人门说,这里的姚氏是从那年河南大屠杀.河南没人拉 把我们从山西 洪桐县 大槐树下面集合拉到河南的。”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2: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6-2 14:49 编辑
: M, e, l. c2 Q' l6 r" N; k7 M
3 M) w* O: f1 A“本人河南南阳唐河县古城乡姚老庄村的,我们周围好多村子都有姓姚的,不知道我们属于哪一支?有知道的告诉我一声,感激不尽! 4 Q) S9 j- S& U( f8 @$ I
qq16220134”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2: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6-2 14:50 编辑
2 B2 c$ o6 K8 u9 F9 k: H, k/ x/ p6 v- S" |: O% V5 X6 u
回复 5# 南阳姚文书
! b2 r" p' q' |6 W  ~4 F0 L2 I, j9 A
/ i+ A$ `& T1 ]“河南南阳唐河,字牌:增、书、西、章、尚、显,其他上下都不知道了。”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2: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6-2 14:51 编辑 8 S9 a# d6 n6 j& N7 [

- U3 @# s5 B; L( R! u“河南南阳的,小时候听说祖上是从山西洪洞过来,大约清初的时候,我记得我们村的水井上刻字是康熙8年;听说和襄县那边的姚姓是一脉的.前几年我父亲走的动的时候还去寻根过,似乎没听说有下文.
: o' ?( ?5 d# `9 u2 l, v# ]没有家谱,不过听说过字辈是:...... 金振志学....., (金振是音,具体字不清楚)”
7 s: C( f" Q. b: S$ C不知道有没有相近的?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2: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6-2 14:52 编辑 * c' y% @. K1 d; D* R( n
5 R- o- R/ @- f5 o# X
”河南邓州张楼姚堂村有六百多姚姓农民聚集 ,金 德 光 先 。。。。。QQ1320593530“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3: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镇平县张林乡姚寨村
& o1 L8 X3 T7 I是张林乡华沟村下面的一个自然村,姚寨原为明朝中期从现在的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移民集散地随众多移民迁入镇平县,姚寨是姚姓家族迁入镇平的部分村落,支入镇平的姚姓分布在众多乡镇,姚姓的祖坟位于张林乡油库西处,因文革时期全面遭到破坏,在解放前每逢祖先忌日从四乡八里过来的姚氏子弟在此聚会,纪念先人,交流感情;从上世纪20年代,因姚寨村人口增多,土地使用面积有限,后有分支出姚庄村、小姚庄村、张林街姚氏,姚寨村在这几个分支村落里面族谱辈份是最高的,从而也更能体现出姚寨村与其它姚姓村落的血脉相连的关系,现在的姚寨老村为于张林街东南方向,蔡河流域姚寨段环绕,建筑风格错落有致,从平面上看完全符合古代村寨建筑风格。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3: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亥革命时,南阳玄妙观主持姚蔼云公开领清朝兵衔.清军在东关校场誓师阅兵时,姚蔼云与南阳镇总兵谢宝胜并肩坐在阅兵台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5 05: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