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2-17 21:48 编辑 4 C( I! A3 g u5 P: y% }' d
! T& T( K2 \# K) Z* S6 k
, P4 U- E4 }- L1 q. R9 O) d
风景如画的抚河源头第一村 + u7 w# I& i8 O& ^' c# d
2 F! L! {: v) J8 L, X3 a( f1 B
"四面青山飞白鹭,一溪流水通云霄。欲把姚西比西湖,生态和谐最相宜。"那年7月,我在广昌县驿前镇姚西村采风时,巧遇一位来自浙江杭州的游客陈先生,他游历了姚西村的十里荷塘后,情不自禁地当着大多游客吟咏下这样的一首小诗,但他说:"姚西有西湖看不到的生态自然风光,所以我要用最美的诗篇赞美姚西村。"
$ B( R1 `0 q) [ 十里沃野 抚河源头好种莲
! p2 E* D- \; w9 z6 t8 { 姚西是抚河源头第一村,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每年夏季,十里荷塘香溢四方,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旅游观光。像陈先生一样,我和影友也十分喜爱姚西风光,每年夏季都要来这里拍摄,每年来了都会有意外的惊喜。 ( s- H8 h# I6 O( m6 G, w
从高高的血木岭淙淙流下的溪水,在姚西村前变成了平缓的旴江,清清的旴江水,辛勤地哺育着这个抚河源头第一村。这里是抚河流域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地方之一,在远山如黛的夏日清晨,你会看到一行行白鹭在溪水边、山麓下翩翩起舞,三五个穿红着绿的村姑在村头小溪边浣洗捶衣,一派宁静恬淡的田园风光。
9 h9 X7 Z: Y# J7 R5 H3 b姚西村最迷人的风光,还在于炎炎夏日里的十里荷塘。姚西村有着近千年的栽种白莲传统,是白莲之乡重要产地之一,由于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广昌县多年的荷花节都是在这里举行。通过年年的荷花节,人们更加认识了这个风光旖旎的抚河源头第一村。
. Q7 V# s1 I! X! _; y 今年6月下旬,我们陪同老顽童会长又来到姚西村拍摄,我们惊喜地看到,姚西村前那1380多亩荷塘里,昔日那些横七八竖的电线杆子全都迁移走了,那些气味难闻的猪圏牛棚也都不翼而飞了。十里荷塘附近的村庄的建筑全部粉刷成了洁白的颜色,而房顶上的黛瓦也进行了镶边嵌檐,这种粉壁黛瓦马头墙的韵味,让人有彷佛走进了徽州古村落的错觉。
; V; R- ]# c( B' L* P& a% j 据悉,近些年来,广昌县十分重视抚河源头第一村的建设,加大了姚西景区的改造提升力度,多方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搞好姚西村的各项建设。注重把景区的提升与保持生态相结合,把景点的打造与塑造景区文化相结合,把环境的改造与积极为老百姓办实事相结合。由供电、电讯等部门投资70万元,将姚西村前1380多亩荷塘里的电线杆全部迁移。将姚西景区的改造提升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与村庄的环境整治有机地结合。县里投资600万元用于姚西村及各自然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如今,姚西村10余个村小组的房屋全部进行了粉刷,村际公路面貌也得到改观。十里荷塘中央的那片竹林的空间环境,已经进行了清理。用上好的鹅卵石、石块和水泥砌好了护坡堤坝,竹林里还铺设了小游步道,增加了休闲桌椅,使其变成为游客集散、休息、游玩的好地方。竹林周边还修建了数个荷花观景台。以竹林为辐射中心的1000多亩荷塘的渠道、田埂,全部进行了园田化建设,这样游人可以轻松自如地行走在荷塘中间赏花。在十里荷塘中,还修建了数个造型别致的观莲台、休闲亭,让游人有了歇息之处。此外,镇里还组建了一支业余导游队伍,每逢节假日,导游人员身着民俗服装,在姚西景区为游客义务导游。4 t. v3 G2 M' I9 [+ j: ]
五潭七瀑 旴江源头接云天8 |7 j. O# D/ U' F" m
位于姚西村后的血木岭,是抚河发源地,《汉书·地理志》和郦道元的《水经注》均有记载。血木岭最高处为灵华峰,海拔991米。山上怪石嶙峋,且多罅隙,泉水从中喷沫而出,汩汩作响,至血木岭汇成竹管细流,开成源头活水的抚河第一流,顺着山谷形成两股溪流,一经里木庄,一经罗家地,汇成山涧小溪,流经十华里至木头坑合流,先后形成五潭七瀑布。血木岭山高路险,林深水清,石壁、龙潭七大瀑布姿态各异,飞瀑珠帘高挂,一泻三折。
9 m9 V* m) T2 N% E 溪流经龙井、天井里形成驿前港。又环绕驿前镇,穿过高虎脑、杨溪乡等地,在赤水的石咀头与塘坊港汇合,始称旴江。旴江在广昌境内穿越驿前、高虎脑、杨溪、赤水、旴江、甘竹等6个乡镇,接纳11条港、69条溪条溪流之水,总长78.95公里,流域面积1568.5平方公里。旴江在甘竹镇罗家村流入南丰县境,再经南城接纳黎川河,经抚州接纳宜黄河、乐安河等,形成抚河,注入鄱阳湖、长江。
: R! D; N9 y) w: Q 因血木岭长有许多野生的中药鸡血藤,山下有"里木庄"、"木头坑"等到地名,加之崇山峻岭,坡陡路曲,故取名"血木岭"。三字既概括了抚河发源地的山川地貌、植物特色,又点出古驿道的险峻曲折。" U. M7 T; i$ b2 M
古代宫灯 历300年不褪色 T6 U# A6 R, y3 K! Y a0 Z& p& p
去年春节期间,姚西村村民在清理打扫姚氏家庙房间时,意外发现16盏装饰华丽的宫灯,有3盏尚需修复。其中13盏完整的宫灯现已被姚氏族人悬挂在姚氏家庙的大厅上下,前来观赏的游人络绎不绝。日本莲文化研究会的三浦功大、池上正治等6人曾到此考察、观赏,并将其摄入镜头。
4 n0 ?+ ~$ _( x! K9 Z) }/ Y这些宫灯的框架分别为通高1米,直径为0.7米等四种规格。宫灯框架均为高档樟木制作。框架木柱雕刻有龙头凤足,中间辅以莲纹,边饰如意纹、或海涛云纹、或云卷纹,雕刻精细,栩栩如生。其上厅悬挂的主灯尤为华丽,堪称民间工艺的上乘之作。经有关专业人员参阅宫灯装箱的相关记载,初步考证,其制作年代当在明末清初,原为姚氏家庙祭祀祖先庆典之用。
! g0 Q+ ]9 E" Y3 h9 g# I: }* [ 十九世纪初叶,广昌、宁都、石城三县边境天地会暴动起义,"反清复明"总指挥部即设于姚氏家庙,此宫灯曾为"天地会"起义照明传令之用。& v# W3 v" w8 A8 S% P
姚氏宗祠 天地会起义总指挥部# b. W2 d0 _) R' d/ x! m6 m# t: \
姚西的村中间有一座古朴的祠堂,据文物部门考证,这里是广昌、宁都、石城三县天地会起义的总指挥部。天地会是明末清初民间秘密结社之一,因"拜天为父、拜地为母"而得名,又称三点会。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因明太祖年号洪武,故内称"洪门",会员互称"洪门兄弟"。据清同治六年《广昌县志》、清道光4年《石城县志》载:清嘉庆八年(1803年),天地会首领李凌魁遇害,赣闽二省边境义民誓以聚众起义加速推翻清朝统治、为其首领报仇雪,择定嘉庆八年(1803年)十二月十二日,于广昌、宁都、石城三县边境的驿前镇姚坊姚家祠竖旗聚众暴动起义。不料,暴雨如注、山洪暴发,大部分义民在途中被山洪所阻,随即被清军打散,只有400余人历经艰险拼死到达起义总部。后起义失败,共1000多人遇难,500余人被捕。
4 ^7 z: Q4 L2 Q2 f! ?# h3 l- { 当年姚氏家庙珍藏的宫灯乃"天地会"起义"反清复明"的历史见证,也是姚氏先祖及其后代引以为荣的传世之宝。姚氏家谱亦有《姚坊姚家祠抗清斗争总部--天地会暴动失败及其历史意义》的文章。据悉,姚家祠--天地会起义旧址已入编江西省文物地图集。
- E1 O! S; C6 f2 r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K. W* M( ]5 h& H1 p" e5 r1 S ~
2 o \9 H0 j" b1 |1 X( @
姚西是抚河源头第一村,又是中国通心白莲之乡,中国莲文化的发源地.有诗为证:5 f' F; c& G1 o
几度峰峦踏翠来,梵宫宝殿此山隈。' X" {- n1 C0 K
夜深联对真奇事,露白清风觅莲开。
' X- L: w) S: O江西广昌驿前镇姚西村被称为“中国莲花第一村”,每年的六至八月,这里就成了花的海洋,是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生动的再现。 / R3 D+ Q" K' j) _7 k6 T3 g% {$ m, l
. f, t! @5 h- P3 g姚西(盱江源头). n$ T. Q3 u: q9 r V
; r5 j$ M& j! ?9 ? q4 n4 T9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