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以恩(1928— )
" k" Z; @. m( _, D
6 t* r) Z% C v, `- r 笔名吕寰、晓云。江苏省镇江人。翻译家。
7 X1 B* N" q W6 Q2 y1 p/ b
: q; g! s8 _/ j3 Z$ p; J+ m 姚以恩从小爱好文艺,深受“五·四”新文学及外国文学名著的熏陶。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附属扬州震旦中学。1950年,姚以恩毕业于华东革大俄语专业(上海外语学院前身),即留校任教并参加翻译教材的编辑工作。1950年加入翻译工作者协会。,姚以恩曾负责编辑《文汇报》俄语周刊,《上海外国语学院季刊》及《外语教学与翻译》等刊物。50年代后期及60年代初期,参加《俄汉词典》(商务印书馆1977年出版)的编撰工作,1976年以后一直担任《列宁全集》及有关列宁文献的译校,定稿工作。任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副研究员。
) q/ k; I9 }8 L! L5 Y! k& w0 V% W7 ^. w) x, r
其主要译着有《高年级学生》(合译 光明书局 1952年出版 曾被列入中央推荐书目,先后出版八次),肖洛姆—阿莱汉姆《莫吐儿》( 1982年被列入《外国儿童文学丛书》、《好朋友的故事》、《苏拉巴蒂》等。
1 |( a7 |$ o. C
) e" E; E" s* @7 v2 j3 C 此外,姚以恩还负责译校了《列宁家书集》、《列宁亲属书信集》、《列宁年谱》等书;并撰有译学论文发表在有关刊物上。
$ o5 |/ Q( F$ x8 L y' G1 t- H6 _; C& e/ K4 C) I8 X
姚毅刚(1928— )
' g( h- [, _: B
9 \; s6 a j. G4 P% d 江苏苏州人。画家。 : D! z- W9 R( f( ^7 w" U8 @3 ?
1 s4 j7 Z7 j' ?9 P- a# h' }" Z& w8 ? 1952年,姚毅刚毕业于江苏文化教育学院,后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 ( F9 Q5 e8 y5 x9 ]( F
3 v4 h( i% X$ y0 k) J3 L
姚毅刚擅绘画,尤长素描。主要作品有《中山卫士肖像》(油画)、《半身肖像》(素描)、《女人体》(素描)等。
: T) p! y: ~7 u7 V7 B0 w0 y+ O* z" }# w: m) ~
姚毅刚着有《关于高师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几个问题》等。 ' u, w) C5 O- P" @7 x
9 Z: c/ J# O7 L: k) x: R Z8 y 姚子范(1929— ) 7 L+ \" f6 t$ S
" I' B. R" R1 E* A/ ~0 b
湖南省醴陵人。经济思想史专家。
! T: z4 {* w3 a, V8 Y: w) [
8 z+ i4 Y: f1 p3 |- G) [) { 1954年,姚子范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后长期从事经济教学工作。姚子范曾任北京师范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政治经济教研室主任,学报总编辑等职。 ' O' D1 h% c! K8 Q: Q& I- R+ C/ m
) R0 L" ^1 m5 \3 [2 h 1986年, 姚子范调任民盟工作。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社会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外国经济学院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6 E- c B! Y( L( C7 z( Y# U2 v
7 \5 K. h1 `: y6 ~" m$ x- B K
姚子范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经济思想及当代西方经济学。代表作《西欧中古的经济思想》、《西方经济学者评亚当·斯密和<富国论>》、《论新制度学派》等。姚子范曾参加十多部著作的编写工作,其中有《外国经济思想史讲座》、《外国经济思想史新编》、《政治经济学史纲要》等都是较有影响的著作。姚子范还主编多卷本参考书《外国经济学家评传》,在国外发表评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二十多篇。
1 T! R2 d$ b) p, T' t0 W
0 s8 \ p' O7 ?% L' O8 T' ] 姚锡华(1929— ) * |/ y$ K% M' K) M4 r
& B+ a- M" K) L: f3 ? 江苏南京人。报刊活动家。 0 s! J9 D. y |# Z0 i* w0 V
. g% K/ {' J8 u 姚锡华于1946年起从事新闻工作,曾任《中华少年》杂志编辑。1949年任《中国青年》杂志编辑。1953—1958年任“马克思列宁学院”助教、讲师。1958—1965年任《红旗》杂志编辑、历史组副组长。 % F: F& T; x7 i
# @1 O: q- R# y- E' a8 x' d* ^
1965年,姚锡华主持《羊城晚报》的理论宣传。1969—1981年在广东省文化部门任职,1982年任《光明日报》副总编,1987—1989年,姚锡华任该报总编辑。
& v/ g$ } c8 ?" S+ B: e" e8 K; P2 H4 h- G: f. Z
姚桢时(1929— ) c/ k% u, ^/ }* ]6 m
- F) `( T" `# K' ? 笔名叶舟,别署牧石蛮翁。辽宁庄河人。书法家。
6 C& T8 J. a8 M% U) B7 Y3 Q4 T% R+ I1 X/ A
1945年,姚桢时毕业于沈阳机械学校。1947年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师、军,大军区参谋、科长、处长、军分区参谋长等职。姚桢时酷爱篆刻艺术,一贯致力于书法的学习与研究。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湖南省军分区老战士书画协会副主席。
5 b8 s9 ]5 M+ G2 `3 z0 H) W% n( A9 G8 a( g, @+ F
姚桢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发表作品,在全国数家报刊发表书法、篆刻作品千余件,数十件作品在全国,全军参展参赛并获奬。有的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收藏,或编入书画专集,或入选国家碑林。
% z B3 A% k1 x5 L
4 S: i& X0 ~+ D# e 姚惠连(1929— ) + J! T( `+ m a# }* A; y/ B
3 X: ]& L! s8 F. }" L8 d" ^3 z: z 号子季。浙江永嘉人。女书画家。
9 |5 W g, @% d# x/ t2 C7 A8 p- g8 q
姚惠连自幼喜好书法,后改学习中国画。在历任中、小学教师数十年当中,姚惠连在业余之时致力于书画艺术的创造和提高。
6 M( z6 b5 X% e5 `
8 _6 H+ x, |& A0 v, Q( v 1990年, 姚惠连在台湾艺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获各界好评。1991年获浙江省书法家协会联谊报创作奬。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国际书画展并多次获奬。有的作品辑入多种专集、画册,并为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 g; z, D! @' w v8 G. w' v# }
7 F+ x3 j7 d, r& b: b7 l
姚鼎生(1929— )
" l! _8 r R6 f; s' A1 g1 u3 M P5 ^/ J2 z0 Q. F' `/ ]
笔名乡村、江汉、石工。福建闽清人。作家。
: S/ G( y2 I( l3 z1 ? g/ G4 D2 ?+ r# \1 S9 x( L
姚鼎生早期任家乡农会筹备会文书、山村小学教师,后任《福建文艺》等刊编辑、福建文联创作员等职。姚鼎生从事文学创作多年,短篇小说《评产》、《高小毕业》,中篇小说《残烛》等获省文学奬。已出版有多部作品,主要有《百万富翁总管》(短篇小说)、《土地诗篇》(长篇小说)、《黄毛丫头》,以及纪实文学《铁骨铮铮》等。 ) x' o9 v9 G9 \ l/ P
* n/ m0 C0 P( I+ S5 T
姚树人(1929— ) # ^& r) _; {3 Q* ~' O
2 J# B8 u! k& j
河北霸县人。化学家。中共高级将领。海军少将。 7 D4 A& O! k- x; C* R5 v
/ K% H& F* R L% g 1950年,姚树人于北洋大学化工系毕业,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 姚树人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姚树人历任教授、第二军校燃料教研室主任、海军工程学院研究部副部长、副院长、院长等职。
4 |8 E% l" }- }7 v; t7 ^ u. P+ g p9 E+ N. s, R
姚树人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化学的教学和研究。1954年研制成功海水消盐剂。1958年率课题组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液体火箭燃料。1985年指导研制成功乳胶IPN阻尼材料、宽温域阻尼材料。 a ]) D. o3 z. J8 ?
1 I& G7 B; X2 l) F! T) L4 u
1988年,姚树人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军衔。
) I4 G% J( T0 N! C9 z- o) @2 Z Y9 O' c+ L9 u* `) h
姚贤良(1929— ) + i- B7 t' \& D' P3 M" W
8 h+ m/ u+ k+ z& ~+ g* O3 s+ G+ b' U 江苏常熟人。科学研究员。 % y' |: G3 c& d5 o
2 Z/ U/ G9 K8 n, ? 1953年,姚贤良于沈阳农学院土壤和农业化学系毕业。1960年于苏联科学院BB道库哈耶夫土壤所研究生毕业。 ' p& v- N$ O/ \1 _, i3 S- L( O& j
# j2 k; u/ M: N( ?0 [
姚贤良主要从事土壤物理学研究。其对中国红土壤和水稻土结构的形成及其肥力意义作了较系统的研究。阐明瞭土壤培肥必须考虑改善土壤结构的观点,在土壤颗粒组成分析方面,指出了石灰性土壤在加入化学分散剂时必须同时进行糊状研磨的物理分散,否则效果不佳。
* L; U- M% g2 K6 S( M' H
7 |' |' {7 \, T0 ^& [5 V 姚贤良撰写的《土壤物理学》获中国科学院1988年科技进步二等奬。此外,姚贤良还分别参与或作为主持者之一参加了《中国土壤》专着撰写。参加研究耕作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课题及完成太湖地区高产土壤的培育和合理施肥等任务,分别获1987年全国科技大会奬、1986年中国科学院技术进步一等奬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奬。
, Z$ P! X. t. d. o& R
+ c% J) S1 P( }" T3 R 姚贤良着有《土壤物理学》(合着)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要有《不同利用下红土壤结构的形成》、《关于集约农作制下的土壤结构问题》等。 @- \, v E* _" s; z, C
3 y, s' G* M: L1 _ K 姚学诚(1929— ) 4 O: t, V' u9 z1 Q( j7 ^& N
( _: l" ^) h2 x, p x
曾用名木昆、雪澄、泳智。安徽桐城人。作曲家。
3 v6 c- k. p2 B i6 E3 g( m8 F
4 x3 P0 u$ V" j1 ]1 ] 姚学诚出身于文学世家。父母早逝,自幼随叔父学习小提琴、吉他。后于南开大学就读。1947年,姚学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入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随即入空军政治文工团创作组。1953年至1958年,姚学诚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四十多年,创作的作品逾百余件。
3 y- t/ ~4 T% v |: s" @: c; Y; g2 k' P3 A+ ]( R& r/ | z
姚学诚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师级离休干部,曾任中国人民空军政治文工团创作组副组长、津港合资音像有限公司驻天津办事处主任。 7 l) q. U/ `# u
" K7 g x% j, G& }- `1 D+ L9 f 姚学诚曾为台湾诗人席慕容制作专辑盒带创作《戏子》、《惑》等歌曲。同时,在为民歌歌手周燕灵策划的专辑盒带中编选了部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歌曲,其主要作品有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中的《大渡河》、《游击队》、《松花江》等舞蹈音乐;大型歌舞音乐《长山火海》(合作)、《井岗山的道路》(合作)、《空中之花》;歌曲《机场的黄昏》、《乡村,我的母亲》、《台湾爱河的歌》等。姚学诚发表论文主要有《学习长征历史,继承红军传统》、《听歌剧<琴萧月>主题歌<彩云归>》等。
) l( A8 T$ Y+ R! m* |% E
' @# ], g* G+ _( V/ ~' z5 K# o1 T 姚保瑢(1929—) , _& U7 l; Y7 Q. o
; g/ a2 k( R9 O 又名姚。江苏吴县人,生于北京。书法家。
9 j- W- @/ {* N# H7 T
, z: N: F7 w! K9 R. Z" C 姚保瑢幼年受家庭熏陶,喜习书画,篆刻。于194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工艺系学习油画。1955年,姚保瑢毕业后从事美术和书法教学工作。姚保瑢历任辽宁书法家协会会员、理事、朝阳市师范专科学校教授。
6 e# T/ i, l: b
) i) ~2 u9 w1 g3 X 姚保瑢书法初学“二王”,又学颜真卿、李邕、赵孟俯诸家,后研习北碑,其尤擅楷、隶书,所作秀劲流便,着力于继承传统。姚保瑢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种大型展出及省书法作品展览并获奬。
) U% {" s. W: X: q( O! B+ U; u( u
- b9 j( _8 f$ u( }$ J+ O 姚南星(1929— )
* D% G9 P) X7 K% T! O) @5 R& T: g* _5 w& o- W5 X' |# n/ |0 h
湖南望城人。画家。
) [1 h5 ]" V& g
& L2 h2 C' S. E; c. n! T 姚南星曾任湖南省长沙市纺织研究室主任。为湖南工艺美术民间学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
9 \1 N4 f8 X; V. j7 }4 x ^/ v
, p( N5 {2 }% p2 A' N 姚南星擅长绘画,尤其长于工艺美术。主要作品有《让爸爸找窍门》(油画)、《独花居士》(漫画)、《雷锋的故事》(水印木刻)、《马王堆》(壁挂,仿古装饬设计)、《韶山纪念品美术设计汇编》等。
4 a$ N0 H! U4 M X7 ?' s
2 x9 ^9 o6 Z9 U, p- ^$ ]: Q 姚克敏(1929— )
4 P# B ], m, h8 r6 g3 W/ P+ I! B' I2 | `* g3 {0 f
浙江鄞县人。教授。
9 S, E, k( K6 l8 N/ {' Q+ `4 m5 X- y( B* k; ^4 |0 g3 G
1952年,姚克敏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1958年赴苏联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地球与分析化学研究所研究生院留学。1962年归国工作。1985年, 姚克敏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化学系进修。次年回国,任浙江大学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 d3 D4 Q$ a0 Q/ t# l; D! z z7 M" n
姚克敏长期从事科研与教学。其所进行“稀土与苯甲酰三氧丙酮螯合物”的研究,取得了首创性成果。姚克敏参加“核燃料铀萃取简化流程”、“无机液体激光显微光谱仪的研究”分别获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奬。姚克敏研制“连续波可调谐染料激光器”获吉林省1981年科技成果二等奬。
) R$ X0 T& n5 j" P: B3 ]! {1 I" S$ P; M
. C" x# U1 w- ]) n l" F+ B 姚克敏在国内,国际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 n3 A7 {" ^( [% S
& k9 w c) v7 g' P
姚进寿(1929— )
9 c" {# o6 E$ X, j1 u: J4 K
0 q7 y9 E0 I" g* t! g 山东莱州人。摄影家。
" Q, q! c/ a: ~. W& `! h( M3 [$ I4 z I' M; L( u& k$ @
姚进寿于1943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68年在黑龙江展览馆工作。后加入黑龙江新闻摄影协会。1978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黑龙江分会。 ; e# c/ o( h! H2 | _* b
: G. K* c$ B) L2 {- q
主要作品《晚归》入选黑龙江第十二届影展;《狩猎》入选黑龙江1984年美术、书法、摄影展;《林海雪原》、《集材》、《林区小景》等作品曾入选黑龙江影展。 & x: [" p9 y2 v+ d
. q* P/ ^$ m" [8 ^+ _/ D 姚泰煌(1929— ) 9 Z9 M( g2 a+ p
& h* X* j8 g: Q0 J# i
曾用名姚泰凰。四川纳溪人。女摄影家。
0 _) s. W' f8 V& t5 s0 }/ z
7 E* d' y3 h3 T- v B; K% [& Y 姚泰煌1952年参加工作。曾任《四川妇女》杂志社记者,陕西新闻图片社制作组组长、记者。历任四川省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陕西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理事,陕西省摄影实验室副研究员,陕西老年摄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妇女摄影学会会长。1986年加入中国老年摄影学会。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8 b4 @' Q" R# P* r0 N" c! i
2 x5 s# J; O E9 e* m" Q0 G
姚泰煌于1964年组织举办为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影展。
- Q% {% O* f; q8 V4 n1 l. H+ N
. E. V7 z3 [" o 主要作品《老人》获1981年陕西省摄影优秀奬。《童年》、《农民女画家》等多幅作品入选各类展集、展赛,有的作品并获奬。 # l S \% M5 J* s9 c' d! R
# l! k' V1 Z8 L6 s4 [8 K 姚泰煌编有《四川妇女》(画册)。 7 S+ p' s2 g$ e4 o
* B% l6 I! O) t1 O 姚敏夫(1929— )
" l" b/ w( ?7 V$ O& o3 Y) D
+ D/ i- H" S9 Q8 U* T; R 吉林长春人。摄影家。
5 r2 L' |) }1 U3 b2 X: g! j2 i
9 c5 e. J/ [* l$ D) ` 姚敏夫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6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1978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电教中心任职,任副主任、副教授。担任摄影教学工作,讲授《摄影概论》、《彩色摄影艺术》、《暗室工艺》等课程。 - ]# l4 O* r1 E5 N. H& ~: {& w% n
& X. T! {1 l/ l, v/ A; y 姚敏夫1982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任理事,1987年加入哈尔滨摄影家协会并任副主席,1988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 W) t, J; H) N" ?( I! ?, S) R% a
5 H( N" ?. W& U4 ` 姚敏夫主要作品《冰塔变奏曲》等入选1987年东北影展。有多幅作品入选各类影展并获奬。
- d: c+ U8 q3 s4 Z7 {
* ^7 ~2 f6 [/ f; F# }. a' n 姚敏夫着有《实用摄影讲座》等。
& z0 F" v/ b' a: p; ]# f
6 i9 i$ E! j/ L8 q 姚穆(1930— ) 4 ?3 {3 C' a% g0 z7 ?9 p
$ S: f& J- i. Y+ v$ A4 v( _; t
化学纤维学家。纺织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7 Y( ~9 R6 \) \* w! D9 b
+ z: l0 Z( w6 t6 Y 姚穆1952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历任陕西工业大学讲师,西北轻工学院讲师、副教授,西北纺织工学院教授,纺织系主任、院长。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组成员。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位第五届副理事长。
7 x( u0 [$ M0 G8 E( r' g% S2 K
* V# n# `* _7 N4 L1 z 姚穆提出了基于中国人体皮肤神经系统特点,综合反映皮肤感觉生理、心理、物理、工程学科的着装舒适性模型。和透过织物的能量流与物质流的接触界面阻抗理论,奠定了功能服装研制的理论基础。还开展了纯化纤维仿真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研制了新型化纤多异多重复合变形长丝—“军港纶”及其加工技术,产品用于解放军等部门制服及民用服装。姚穆研制纺织测试仪器十六种,其起草多项国家标准及军用标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奬一等奬、三等奬各一项、省部级奬多项。为1986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奬章。
" C; M) D" v" G% a, \' x6 ~5 D
( N g6 z8 [2 j7 o' Q 姚穆出版著作十八部,主编有《纺织材料学》、《毛纤维材料学》等,发表科学论文百余篇。 f Z5 ^& Q' n) w% `
; Z. r2 I1 Z- I6 O
姚穆于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D/ d0 i8 t* ]4 ^ ~4 Q8 `
4 N& J& c! _' J, N, e4 C t/ H 姚中晋(1930— )
& B- W' s( n7 ^, X: t- R7 C
: V) s0 Z$ S9 { 号林泉野人。山东文登人。作家。 / l3 M1 L& y2 z* }) M
0 N g6 L! C$ |$ ^- ~ 姚中青年时即在《黑龙江日报》、《诗刊》、《少年文艺》、《科学普及》、《地球知识》、《植物》等杂志报刊上发表诗歌、通讯、散文及科普杂谈三百余篇(首)。历任黑龙江饶河县志办公室主任兼主编,副编审。为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史志协会理事,当代黑龙江史学会理事,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8 [- @8 ~, Y9 B, z1 [
2 C. q- b% `4 R. v1 b% S
姚中先后出版有《原始森林的植树者》、《东大山传》(合着)、《乌苏里江放歌》、《翡翠洲诗钞》(合着)等。撰写有《饶河县志》。有数篇论文获省优秀论文奬。 " T8 _9 ^7 \( q, L
! T3 t5 e9 k8 J6 I, ^, d" R1 z5 P" f 姚国华(1930— ) 5 G4 o; H8 q- n5 k& Z, [, a8 X
' R" f' U j# z+ w3 j Z2 O# c 笔名谷化。浙江萧山人。电影评论家。 ) z$ b# g% g( s2 @3 i
) @% x1 n4 _2 D1 d2 v' X
姚国华1961年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其长期从事电影文学剧本编写工作,先后编辑完成的电影文学剧本有《北国南江》、《祖国啊!母亲》、《从奴隶到将军》、《南昌起义》等十余部。 + L7 M- o/ ~( f# r& m1 j% h: H
; P% y: M3 n" S' ^" J; p( ?
姚国华历任上海电影评论会理事,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报刊协会理事。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电影新作》杂志主编等职。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 K7 F/ ~7 I' x' S2 c5 |$ Y
! f8 i0 m- n6 k 姚国华主要著述有《李白研究》(合作)、《上海电影四十年》(编委)等。 , k' W- ]9 O- j0 r- R( u: b5 H
2 Y( U+ O& ?( p2 ~0 Y- {
在古典文学研究和电影理论方面的论文,主要有《中国特色:传统与创新》、《关于情节片的断想》等。
( v0 B& [! n/ P2 U% U
9 q" n' U0 S& t 姚光明(1930— ) * e- \. N7 ?2 f
& j0 V6 f9 m, q) A; U
上海人。科技发明者。
+ A* Z, S6 d$ p$ O8 ~' D
7 l9 Q; {3 T0 y5 r 姚光明在长期安装毛织机的实践中,研制发明瞭“简易机械振动测定器”,并获国家发明专利。 - W+ a+ _ h1 @( D. ^" P& u
H9 ]( d5 v" N4 ^ 该测定器能精确地测出毛织机大墙板上十二个等级的振动大小,经试测数万次未发现错误。可防止超振动对机械的破坏,延长机器寿命,降低机料损耗,提高产品质量,为厂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1986年获“火星杯”发明创作竞赛三等奬。1989年参加上海发明博览会。
/ {6 r7 G! ^+ q- t, F/ e7 N
3 y* F7 k" o" I; a3 o 姚光明编着了《测振器诞生记》、《6401杨辣子药》二书。“6401杨辣子药”是其父姚寿民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研制的一种活疗关节炎和胃病的昆虫药,具有很高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素,疗效显着。
2 b3 s9 X0 y: P" H
1 |; k; m+ N1 o! ?" c; W8 T: G: \ 姚云(1930— ) 1 D2 h( A. ^% f. f+ @ V' [3 m
3 e3 {+ D) U3 S3 S5 J4 u
江苏苏州人。高级记者。
2 _1 c$ v5 ^; x. G ^
0 G2 x6 K! {9 M# ^# t1 C 姚云于1949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律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d7 P' m6 c, w* d. `* t- O m* s) v4 Z$ \" ~. _: {2 f
姚云历任新华通讯社国际新闻编辑部编辑、组长,新华社开罗分社,巴黎分社首席记者,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总编室副总编等职。姚云主编有《苏美两霸对中东的争夺》,合着有《西欧剪影》等。 Q4 y, ], ~ w. Q3 ^9 A$ x) ^
+ g U6 T, ^8 p. F* g/ Y
姚朝(1930— )
( x' X0 c8 g, [1 h
8 A- t6 ]' }; [0 R' D+ G& e7 R: \ 别名朝章。广东增城人。扬琴演奏家。 0 D' C3 f$ f: }9 `" `) h+ \1 V. t
/ g5 a# S) k% Z
姚朝出身于音乐世家,自幼随父学习扬琴、打击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即任粤剧乐师。 E' g5 p, _' W: {* l
% r% D, O$ u3 [; z6 G3 {. N 新中国成立后, 姚朝相继任职于广州曲乐大队、广州粤剧工作团、广东粤剧学校、华南歌舞团(今广东省歌舞剧院)等单位,任扬琴独奏演员。 : Y" T6 }( L' G$ |2 H+ g
# F/ S6 C, m: [! \$ n$ G 1957年,姚朝随中国青年艺术团赴苏联莫斯科参加第六届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民乐比赛,其演奏(合奏)潮州音乐《抛网捕点》、《粉蝶采花》获金奬。并为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担任《荔枝颂》、《昭君出塞》等曲目伴奏,获金奬。 3 t; I3 B( u, t! w2 D
' A7 E; b: E8 @; G9 k5 ~* k" U
姚朝多次参加“羊城音乐花会”省港澳广东音乐邀请赛,羊城国际广东音乐节等大型演出活动,或参演或担任评委。并多次随团赴国内、国外巡逥演出。其众多演奏曲目由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録制有多种个人独奏专辑唱片、盒带。 6 S/ h$ G7 D u N- Q
$ F7 D* I9 N$ b2 v" J; Q
姚朝为国家二级演员,广东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
& u2 @5 W6 y( }* T6 p+ o
% K- G; U/ w: U2 x$ |2 ^ 姚朝发表有《漫话扬琴》、《我的艺术生涯》等专题文章。
E4 v- O4 ~- l2 }( ` s+ N
7 W# `! o: g. f+ @/ d6 Q( V4 J 姚来信(1930— )
. _% G: p* I" M# s
. T* w6 c X1 z$ g3 g; i 歌唱家。
! B! D& |( F5 W) t& t+ B. B, p, [$ U) Q* x( h/ g
姚来信于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原昆明军区国防歌舞团歌队演员、副队长。 . i5 D+ m0 p1 K# `% u4 O. {4 k( k# i
" [5 m' J& H: n! d: ^' Q 姚天沐(1929— )
6 C" c: E/ s$ w& P% n% A' s6 K0 o
9 X+ [5 `, ~1 z$ K- G 福建蒲田人。画家。
" p0 D( K$ G0 r' }
; c7 d6 R* B3 B6 q 1951年,姚天沐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绘画系,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山西工作。曾任美术编辑、美工室创作员等。姚天沐历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创作干部,历任秘书长、美术创作组组长等职务。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主席团委员。 2 [/ ^& Z8 u' b6 f. I
: I; C8 q5 N- M2 q% { g 姚天沐擅长中国画,版画,年画,一直致力于多项美术创作。作品年画《群英赴会》(合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版画《满院春光》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国新兴版画50年展、《黄河岸》参加在日本举办的第七回国际木版画展, 有数十件作品参加全国大型展览。代表作品还有《枣林深》等。由天津艺术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收藏陈列。 " s6 d- F! S9 u o2 {; w
. Y- W6 S w" l 姚光友(1930—)
9 S0 V& Y% l" C4 V
; V- c0 A/ a4 e5 i 原名灶友、笔名姚静。安徽歙县人。画家。
7 s; U2 U* X$ u' L; o4 Y# z8 W k+ d- R, b" F: v
1958年,姚光友于安徽师范学院艺术科毕业,后任安徽歙县北岸中学教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
/ O, C: i7 [! Q1 ~" `$ f w: F: e
4 ^: y7 v" p/ P) n 姚光友擅长版画,主要作品有《为钢而战》、《小南海》、《鲁迅》等。 * h5 O3 k4 h. s& p
) n S8 c) S+ a 姚保琮(1930— )
! _. B M E; x% J. g. Z o
l2 v" ?( q. n7 d8 Z" w 江苏省苏州人。教授。
9 D4 h5 \# P; v" U7 U9 U* V6 f z9 q/ j+ Z
1956年,姚保琮于西北大学西语系毕业。1979年赴联邦德国歌德学院参加语言进修与国情考察。1984年, 姚保琮赴民主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考察德语语言科学各学科的教育情况。 : v5 g) @ i+ y% A2 M/ b& G
+ a) m, T( |* I
1985年回国,姚保琮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工作,从事德语教学和研究。
- a8 O: o* z' P- M4 U G
: O* ^5 m; k0 L6 B' L, U 姚保琮编着有《大学德语》等,发表论文主要有《汉德语言之共同点》等。 4 s! M" k- P! r3 z8 ^* }
! M# ]& \2 x- d
姚立人(1930— )
$ W1 u; ]( f( P5 U; V. _& y3 v( ~( l" L( A
江苏兴化人。教授。 * I6 E4 u3 r: N
" a1 |2 ~+ y$ H8 K! f' |& q+ w 1953年,姚立人于广州中山医学院病理高师班毕业。1981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儿科系免疫生物研究室作访问学者,从事脑肿瘤转移研究。1983年回国,任安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 {8 g! O9 e2 b9 c! M0 V9 H' F0 f: _3 W8 k2 E
姚立人致力于肿瘤免疫研究。其建立了几种肿瘤转移模型,研究了免疫细胞对肿瘤转移的影响和几种免疫调节剂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 S1 F& M$ T5 c& T, b' k; B$ d
. e* Z# Z8 C9 N- {3 L9 c* V3 Z
姚立人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全国病理生理学会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
$ c6 E( A. M6 R4 a4 ?
6 B3 M+ M5 Y8 B/ F3 ?8 Y$ @ 姚立人所着的《免疫学基础与临床》(合着)获1988年国家教委会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奬。姚立人在国内、国际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 P! e" X0 T2 I2 S! R) T- V5 {' o
& C4 y' Z7 d4 G6 r& a4 C+ m 姚亚萍(1930— ) - O9 Q# @" [1 }) b- X. K
8 C9 g% k- }8 G0 F
笔名亚兵、猛进。安徽繁昌人。摄影家。
0 W9 w Q n% d
4 C6 \3 o' G& m$ n( Q. R4 f 姚亚萍1949年参加工作,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历任解放军某部政治处副主任、宣传处副处长,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兼《小蜜蜂》杂志主编,湖南出版社副总编兼《湖南画报》主编、主任记者等职。
2 |; Q4 e* a n, L, v B( H& o
6 D* [+ U g. p3 F6 X2 Z 姚亚萍曾荣立三等功两次,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湖南分会理事。曾任第四届理事, 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南五省影展评委等。 5 C6 B: P5 H% V$ I& ]* c+ h9 g4 O/ p
; ^* E5 J6 E% B7 n* N5 Q' Z
姚亚萍主要作品《饮马漓江边》、《野炊》入选1961年全军影展获优秀奬;《奇峰之下鱼水情》入选1964年全军影展获优秀奬;《惠安女》入选上海首届国际展。其有多幅作品入选各类大型展赛并获奬多项。
% D& G" |3 q# [$ X* }
% S& \: h7 |! N; V7 S3 o; C* R 编着有《湖南》(画册)、《三湘览胜丛书》等。论文有《摄影如何表现人物》等。 , E7 j: T4 _0 X" k* b1 |' r9 L9 b
% \1 B0 E! c, @# ] 姚洪章(1930— ) ! s+ x& ?6 w u* [! X* t
8 U, _( Y4 `0 U
山东省荣成县(今荣成市)人。中共高级将领。陆军少将。 ; F3 V6 V* r4 n! b; p9 {
. [+ X# c: a* D9 S4 X5 P( [! C
姚洪章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一直从事军事通讯工作,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电台台长、解放军某枢纽部副主任、通信处副处长,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四部副部长等职。
/ r4 g0 P! U: ?
) D- c9 `7 v3 p$ R 姚洪章先后荣立三等功6次,受嘉奬2次。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 h5 _! I( v6 g: U" ^4 w
& A) y1 }" F/ ] 姚撼岳(1931— )
' |, A& y4 j4 I: j( ~+ p$ V/ F& B& E! B# J
1 j; h T9 z9 S 北京人。京剧表演艺术家。 1 U* t- C! G9 X, C6 N
. v2 Q5 U- o! M% b( E Y# l
姚撼岳曾就读于北京鹰扬戏剧学校。始从师常鸣贵、冯英焕学习京剧净行,后又拜王奎升为师,并成为裘盛戎的弟子,艺术水平大有提高。姚撼岳为国家一级演员。 , q" ^4 }. r5 ?, i" s, b" c
: e5 n" ?4 e C! k. Y$ u9 n! T 姚撼岳代表剧目有《铡判官》、《砸鸾驾·遇皇后·打龙袍》等。 $ k* \: y$ e# v; |
7 b2 A& k) Y Y U; |9 n8 M. I 姚开泰(1931— )
# |. @$ t! }, R" H* ]8 w @# s
$ N: q* q8 y0 B* Q8 _2 m6 e 出生于四川,原籍江苏昆山。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4 q6 \. q; d2 P% F( {, B6 q: [. G& d0 H, ^0 |# z. n
姚开泰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后在湖南医学院工作。1983年,姚开泰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做实验研究员、教授。 + U$ Y; s' A" Y# G7 e
; J. B6 {, b/ C; m( p4 I3 t 姚开泰历任湖南医学院肿瘤研究室副教授、教授。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湖南医科大学教授,肿瘤研究所所长等职。
/ Z2 C6 v2 y+ N4 X
+ P X7 e3 x/ R2 c; t8 S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姚开泰首次在国际上证实了亚硝胺类化学致癌物对鼻咽上皮有一定的亲合性。八十年代发现二亚硝基呱嗪有亲大鼠鼻咽上皮性,引起大鼠鼻咽上皮之DNA损伤。姚开泰建立了稳定的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成功地用八亚硝基呱嗪诱发了正常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首次建成了有EB病莓(Epstein Barr Virus)潜伏感染的人鼻咽癌上皮细胞株,并对细胞株的EB病毒基因组织进行研究。发现其与B-95-8和P3H-R-1两株标准的EBV株不同,为NPG与EPV病毒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探索方向,揭示了鼻咽癌发病的分子机制。 7 K3 x$ q: {4 B* U4 z7 }$ N% D
* ?9 ~8 g5 q7 N0 p/ ~7 ~
姚开泰于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l: d- x3 R3 \) I2 Z; f
- J* b7 P2 F: t+ X+ u2 { 姚巧云(1931— ) 5 o( A/ t8 E; R/ O& }
' E* ]2 J4 o; y& j 笔名姚巧。祖籍江苏无锡,生于上海。女画家。
* M. g2 P x- ]8 B3 l2 b6 Q( c0 H; p+ l$ o
姚巧云1947年在张充仁画室求艺,195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并留校任教,任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淅江省分会会员、杭州市科普美术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8 y; m# J: J. {, V: c+ N/ d
5 i) Y& {& S) P, C) B 姚巧云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兼连环画、素描、油画、水粉创作。画风秀雅,笔法细腻。主要作品有连环画《祝福》(与永祥、洪仁合作)入选1973年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会、《民兵》(素描)、《女人体》(素描,三幅)、《印度舞女》(石膏素描)、《壮族妇女》(水粉画),《宋庆龄》(油画)等。 8 e) x/ [9 O6 J1 E/ ?$ x
4 ~9 E! X, u: b 姚耕云(1931—1988) 9 i3 h1 b: m- `0 K' S% L# k: S. c
7 f; z' m; r& a6 L f1 K
曾用名姚根荣。上海人。画家。 - Z" I( B( r) q6 }$ a$ ` g' M
* \# N7 Y) o1 a+ j, T: w# ] 姚耕云1950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就读,195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进入上海中国画院进修,拜师陆俨少,学艺大有长进。姚耕云历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副教授、西泠画院特邀画师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 8 p! E, W z5 K1 r+ w6 p0 Z
8 r" j- w* G4 `5 e
姚耕云擅长山水画,画风稳健,深厚清丽,笔法细致,清新不俗,气势跌宕。1980年, 姚耕云以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访问中非四国,并举办个人画展览。1984年赴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览。作品《富春江上》由中国画研究所收藏,《归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收藏,其与方增先卢坤峰合作《毛竹丰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还有多幅作品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单位收藏或被单幅出版。此外,还有代表作《雁荡秋色》、《青城叠翠》、《山阴道上》、《幽谷吐翠》等。着有《山水画谱》等。
" L8 C" R3 T4 x% i0 f. ]5 [) y" A( F/ u
姚诚(1931— )
! c) `0 h, I$ D2 H3 q+ ^6 I4 [5 S* b" A
7 c5 D, c' m6 G+ x! M* V 安徽枞阳人。经济理论学家。
% n* [4 {. d$ u) K
1 ~) @7 ?3 V4 Q7 `6 s7 l 1955年,姚诚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经济专业,1961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研究班毕业。 2 V! R! N* p9 T) d+ S! E# W
" t! F; k" g: k" o$ R6 i7 A 姚诚历任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系教授。中国劳动学会理事,江苏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江苏省劳动学会副会长等职。
' C% x! F% p7 p2 j
# [2 G) p* C9 L1 W1 p4 p 姚诚长期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按劳分配理论等教学与研究工作。姚诚后致力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专题研究。
4 T" E5 |: k: @$ d0 V! _# Y, v
1 }2 W8 A- V0 F- z* i 姚诚其主要着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合作)、《社会主义市场的系统分析》(合作)等。主要论文有《关于资产阶级法权问题》、《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等。 . m" N+ O0 l1 i4 \# c: i
; m1 B9 j. C% z( f8 N
姚家熹(1931— ) ! \) S- ~; I6 u8 ^- Q# ~
! L1 v1 c1 S/ e6 ~1 F4 s, }% H
上海人。教授。
% l) r! R1 l6 C3 P$ R; i2 r, t- u$ w$ _3 G" k5 S
1956年,姚家熹于东北林学院森林工业系研究生毕业。1967年赴苏联中央木材水运研究院实习。
* [3 v: p7 h( R- g0 q) P* B6 x6 \2 P3 |, M) p* n: Y
1959年回国,任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姚家熹为中国森林学会森林采运学会副理事长,第一届林业部森林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r( G! X) p1 ]4 X* q1 T
3 | |% A2 A7 _
姚家熹主要研究木材过坝技术和水运机械化。姚家熹曾负责研究“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木排通过航运建筑物运行水阻力试验研究”。主持木材水运机械化政策的研究。
1 C, g1 V7 ^* }9 o; L2 b3 H& K. a* k0 X- P' C
姚家熹着有《木材水运及作业机械化》(合编)、《木材水运及机械设备与过坝设施图册》、《木材水运》等,发表论文《试论木材水运的发展问题》等。 : Q# I: _1 q5 Z8 m( ]- {+ @
2 @5 n1 r! Y4 g, E! H6 `
姚龙(1931— )
9 M; R, i% r. ?% f% ? R2 z
* O& I: ?2 x9 X) V 广西南宁人。教授。 ) k6 M. X( Z; Y( d3 W+ H/ _
. b1 f7 i% O" z& f5 r 1955年,姚龙于广西医学院毕。1984年赴美国纽约州玉布法罗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呼吸中心进修。1985年回国后,在广西医学院儿科工作。姚龙为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儿科学会副主任。
' G8 I' q- A0 \" v3 n# p2 {
' \2 y# V- p( H( O( ~ 姚龙主要从事儿科教学,临床及科学研究,其在肺炎患儿微循环及血气关系的研究中取得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奬。 ! I- J2 L& Z7 I" f& Y! l
# m8 {% x) T! r6 j! L
姚龙发表论文主要有《养阴清肺汤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等十余篇。
: f/ \1 q# m0 J+ J& z) {1 {* D7 i' F: C$ u/ C& W
姚禄安(1931— )
# l3 ?& j# \2 J' [5 e2 Z& u; W7 C' p% L; `* t! z* u6 I
浙江鄞县人。教授。
( ~4 @3 q# ~0 c. D
6 _8 B, ?6 T7 w: J+ p! s- R 1954年,姚禄安于中国药科大学毕业。1959年赴苏联科学院电化学研究所,从事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196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副教授。 ( ~; p0 [" H- p2 d3 z& B
( B! \3 V: h3 _$ @1 o
姚禄安长期从事燃料电池、空气电池、无氧电镀、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研究。其在有机电化学,合金阳极溶解,缓蚀剂作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建,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曾获数项奬。
) q- [- T3 h& }" e4 m4 P8 H
4 l) b+ W* l+ m7 G 姚禄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及学术报告五十余篇。 - @7 `6 V8 A) Q
/ \; ^0 ~5 O5 j2 v y( b 姚南(1931— )
2 [0 u4 c$ @ h! G+ e* K
( _# C1 b8 `; d, H) |# p: d 上海人。教授。 , S5 O4 Y; E) z5 ^9 `
- E. r5 K; c$ v( V
1953年,姚南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毕业。1988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合作研究异型曲面的CAD/CAM。次年回国,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姚南主要研究精密复杂曲面加工原理,技术及其CAD/CAM。研究成果获两项中国发明专利。“滚刀齿形铲磨原理的研究及其应用”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奬:“凹形曲面金刚石砂软的直线修形法”获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奬。其他应用成果获三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奬,五项市级科技进步奬。 9 ~# _2 n. s) q4 m! h" t
2 }" |% c" |1 Z, p4 ]$ } 姚雨霖(1931— ) 2 y! ^, m0 N2 e; l* t" n
2 o3 M& h5 ~2 z/ \; A& w- Y: W7 w V 辽宁沈阳人。教授。 9 q7 M; }" l6 y0 q8 f2 H( t! w
g7 ?6 \9 u! r' V+ a9 }2 y
1955年, 姚雨霖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水排水专业研究生毕业。1960年赴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建筑工程学院,从事工业废水研究。1964年获科学技术博士学位。同年归国,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任教。姚雨霖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理事、过滤技术研究会理事。 6 w5 Q$ k* y5 h! x& e
0 {4 v8 X5 @7 u1 b6 \. ]5 L 姚雨霖长期致力于人工轻质滤料过滤技术与理论研究。其负责“人工轻质新型陶粒过滤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奬。主持多项研究获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奬,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姚雨霖获1986年建设部,全国城乡基建系统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 Q0 Y) p. }) \
: B. l$ ~3 ^$ \4 k0 N5 r) @3 W
" p' o' Z) z3 c" c3 J! ?- `
9 w9 l+ `+ i! J1 C1 i( t T1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