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徽州区千年古镇西溪南镇古街上有一位名叫姚翔的老人,19年来,他以微薄的病退工资和满腔热血投入到徽州古宅的维修和保护上,竭尽所能地守望着祖上留下的姚氏古宅,在当地成为美谈。# N+ J- u9 F/ M
% Y$ X/ Z) }# d* Q4 c I) e
退休返乡
i0 b X4 z% @% R5 T
" o, m! [0 g6 f5 R6 P 姚氏古宅历史上是徽商豪宅,占地425平方米,三进两天井,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1861年。房子现在的主人姚翔今年70岁,1956年离开家乡赴芜湖邮电学校就读,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1991年从白湖监狱管理局病退,病退后,单位已经为他安排落户合肥,但叶落归根的情结又使他犹豫不决(那时姚氏古宅已无人居住,一切都是未知数),经过再三考虑,再加上北京和台湾的两个兄弟的“赞成票”,最终他做出了回乡的决定。& N8 S4 q4 v+ t/ w) o
3 R3 M6 M. ^1 \) A7 k 人是物非。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当他回到阔别了35年的家乡,第一眼看到历尽沧桑、破败不堪的姚氏古宅时,不禁百感交集,惊讶、愧疚、落寞……他呆了足足半个小时说不出一句话来。“大门没有了,这些房间都没有了,天井上面的水简也没有了,大厅里就留下几根柱子,景象非常凄惨。”姚老说。
4 ], j7 ?& s2 L& M9 _" \5 } H4 m
" z$ K+ j- N) Y( \2 O/ E 为修老宅: O: c- o; W& p" j5 y0 G
' H2 o1 `& w2 z: Z& g: G
据了解,由于家族的没落和历史的原因,姚氏古宅在土改时即被生产队分去一半,之后,姚氏古宅就再也没有修缮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古宅已经变得岌岌可危,修复的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诸多困难,承袭了徽商血脉的姚老暗暗下定决心,哪怕过苦日子也要把姚氏古宅修复好。于是,他从千头万绪中做出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了4万元从生产队里买回了半边古宅,随后倾其所有花了一年多时间大修。姚老事必过问,有时亲自上阵,尽管身体并不怎么好;为了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维修上,他们一家生活尽可能地简单,特别是维修快结束前的两个月,餐餐不是萝卜就是青菜,有时用红薯当正餐,为的是结账及时付清工钱。据介绍,这次维修,不仅花光了姚老的所有积蓄,加上他两个兄弟的赞助,累计投入资金达31万余元。
0 Z; p1 _5 L- A. O! H0 Z' \ S
?0 P! _3 X4 J7 K! o, q( k( v6 ? 花费巨大
% r& f! s% T2 k; p2 s3 ]
& @2 `/ G; b0 s) Y 经过这次大修,姚氏古宅开始初具原样,但是,彻底修复对姚老来说还是一件遥远的事情,之后,每年用在古宅翻瓦防漏、防治白蚁、更换木件等方面的资金少则一万,多者两万。“原以为修个房子花不了多少钱,没想到在这古宅上资金一笔笔投进去,还没看到什么效果,有时也闪过打退堂鼓的念头,不过,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姚老摇着头风趣地说,“我这个退休工资卡是专为古宅准备的。”
3 y) z& A0 ?, s/ w2 X
3 v3 L. @- S" ? 努力终会有成果,用心自会有回报。随着姚氏古宅的逐渐恢复,参观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渐渐地,这个昔日徽商豪宅成为了西溪南古村落的一个旅游景点,而姚老也没放弃这个机遇,搞起了旅游接待,收入虽然不多,但每年三五千元还是有的。姚老说,他下一步将利用古宅正式办一个像样的休闲农家乐,同时建立一个姚氏古宅纪念堂,供游人参观,以实现旅游养宅。
% k6 g$ v- y4 x7 v/ B2 M
7 D3 ~. G& G1 ]# r4 S' m! [% m8 j 如今,在姚老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西溪南人开始重视古民居的修缮,因为,这不仅是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而且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里面还蕴藏着商机呢。·国洪天文·
. r$ Y l" Q" o: z8 l# U
( J% f. H6 n# _$ j! F! z j1 [% X% I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国洪 天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