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16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发)湖南省湘阴县新泉镇“资阳姚氏九甲族”档案资料之一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8-23 07:50: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发)湖南省湘阴县新泉镇“资阳姚氏九甲族”档案资料之一+ Q5 f. X0 _8 O( }

7 q( j* S; [. s" n, c      我族的一些历史情况  
2 t: _: O" O8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推翻元朝后,定都金陵,建立明王朝。因为多年战争杀戮,湖楚地区人烟稀少。当时为恢复、发展生产,朝廷传旨,从江西(古称江右)迁移人口到湖南。但是,我族光绪廿二年纂修的《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里,《始祖渲江公源流记》载记:我族原为江右袁州府宜春县南江头圳上姚氏,是元朝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徙楚南,并非明朝初年,要早五十年。居住在当时属益阳的资阳之永乐乡(四十三都,廿一里),我族主要居住地:(大房支)牌头围、光辉村、西头湾、毛家冲、大屋街,雅模山;(和房支)河沙塘、庙湾里、月中垸、鲜鱼塘;(前房支)西林山头岭、将军庙、赛丰村,益阳笔架山。  ' a, U* W6 P% d. O7 e% w
和房支谱成于1808年,前房支谱成于1815年,大房支谱成于1820年。  。
/ H: O7 }' m& q! G/ f! A我族徙楚南504年后,道光五年乙酉(1825)四房才合为一体纂修族谱(资阳姚氏九甲一修谱),印80套,每套8本。9卷、首卷、末卷。公置谱厢。编立“孝弟忠信礼义廉耻”8字,每字10号。其中,“文”字派前的祖宗生没都失考。  
) t. f$ J8 U9 \" C6 [, L6 A' @0 U咸丰八年戊午(1858)二修谱,印75套(其中公谱3套)。编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8字,每字9号。另每房有续生草册、总册。  ' D: `, w4 e' y; ]6 p4 p7 S# i& m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三修谱,印75套(其中公谱3套),每套15本。18卷、首一卷、末三卷。仍编立“孝弟忠信礼义廉耻”8字,每字9号,附续生草册一本。另长生总册三部。   
4 Y: }7 w: H- s/ S4 F四修是民国廿三年至廿六年(1934—1937年),未成功。  . [8 r! {! k' O) y
《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中有明确生庚年月的祖先,年份最早的是和房宗莹第三个儿子文秀,生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乙酉十月十八子时,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甲申正月廿子时卒,年五十九岁。其出生年距和房修支谱403年。从始祖渲江公传到第四代文秀出生,历经84年。  
) i0 K% q) ?& x: R0 v# u2 n康熙五十年辛卯(公元1711年)废甲编区,九甲改为九区,但我族一直沿用明朝的编制名称“九甲“。  ' ^8 f: g' H- B: V2 t
姚怀谅保存的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的南折执照、上忙执照里印有益阳县正堂、折驴银、上忙地丁耗正银字样,写有二十一里九区花户。  
; w% E! ~$ k( E$ K* C4 I$ ?( i我资阳姚氏九甲支族大宗祠建于乾隆四十年(乙未),公元1775年,在益阳县城内东正街。嘉庆八年(癸亥),公元1803年遭回禄。后在大房燕山、秉周、和房戴膏、深仁、前房纯玉、鼎甲辈主持下,于道光十九年(己亥)公元1839年重新修复。开三个铺面:“黄万泰绸号”、“黄万生药号”、“三益元丝线号”。在牌头围还建了个分祠,两进一照亭。可惜,上世纪中期先后被拆毁。   Q! B% @. j5 E1 ~. I
和房朝讚公有副神龛联:宗派溯来源黄帝子孙虞舜裔,家庭传旧业瀛洲文学历山耕。  & E4 r0 A  X+ U, |7 ^$ R
《湘阴县志》77面记载:1951年2月起,益阳县的凤凰湖以东及烂泥湖(又名来仪湖)以北大堤以外地区(含月中、车马、黄义、庆沙、新开、雅模、兆丰、西林等乡辖地)划隶湘阴县。  
% t$ }9 \9 U; `& G! T) Y5 E我族历经的朝代:元朝 公元1271—1368年 明朝 公元1368—1644年 清朝 公元1644—1911年 民国 公元1912—1949年公元1321—2013年 始迁祖至今已692年。# w7 ^# y3 ~+ k" w6 g" o) s" B* k

7 B. {8 k( H( H' g附我族四修历史资料 6 J" h# h8 w- Y0 |; w
资阳姚氏九甲续修族谱引  3 g+ Z" I1 E* g
谱之见重于世,由来旧矣!而于今,则尤亟亟而不可缓。盖古今来,天下之所以能相维系而不乱者,赖有伦常。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民国革新,倡为平等自由之说,浅见者不解其真理,辄欲并父子、兄弟而夷之,而夫妇之间自由结离,伦常乖舛如此,又何怪祸乱相寻而无底耶!谱也者,所以定尊卑、别长幼、正嫁娶者也。士生于时,既不能为国家勘乱除暴,亦惟有相率一族之人修明人伦之道。使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不敢犯上即不敢作乱,则天下之祸其庶几有豸乎!是为引。
5 o# u7 D) J" ~) c* H- Y民国廿三年(岁次甲戌)仲冬月 公刊; ~7 ?$ X( [% z( u
8 b# E; l2 T: k5 G! S, s
纲健(印松)撰于癸巳处暑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09:01: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印松了解的族谱保存情况
4 f2 V1 D5 E, e8 k《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领谱人名〕一章记录,大房族人领了30套谱。忠字四号谱的领谱人是烈观和面南。前房族人领了22套谱。耻字五号谱的领谱人是均和(德荆四子礼让)。
/ }5 K' j$ s5 v2 f, V  G( t(朝雍)面南之子纲茂精心保管族谱和光绪十九年的上忙执照、南折执照、四修时的一大张公示和其叔朝方的丁费收据,历经极左思潮泛滥年代,纲茂孙子怀谅从秦火中抢救了祖传文物。. N( g; j- i2 ~2 ]# k  v
礼让抚胞弟礼训(德荆六子)的三子正鹏(桂香),礼谔(德荆三子)抚礼训的二子正鹗(盖梅)。正鹏之子望生、正鹗之子闰生都是有女无子,而礼训长子正鵾(海涛)之子腊生有三个儿子:光明、光保、光华。于是,正鹏从父亲均和公接过谱,传给望生,望生交给闰生,闰生交给腊生父子由光华保管。) r& m4 O* J1 G; g% c
上述两套族谱历经风雨沧桑、虫蛀鼠咬,虽然有烂缺,但是互为补充,于我族续谱五修已得要领。正是上叙诸位的宗功祖德,对家族文物的看重和合力传承,才让我们这些后人在116年后有幸见到三修老谱,见到家族的历史文化,才有今天续修族谱的成功。基于此功勋,我要说:忠字四号和耻字五号两套三修族谱的领谱人和保存人,是我族的功臣!全家族衷心感谢和祝福你们!
/ b& d* ?! g/ ?- m另外,2013年8月21日,纲健(印松)专程赴省图书馆参观展览,查阅资料。在湖南省图书馆2010年编辑出版的《湖南家谱知见录》书中第687面,见到如下几行文字:
& C- H' K3 S) @& S) B$ C( S7 O[湖南益阳] 资阳姚氏九甲族谱 九卷 首一卷 末一卷 姚贵告纂修 清道光五年(1825)亲睦堂 木活字本 始迁祖景春 元末居益阳 上图
; G9 w% U' c& B2 P; |( f[湖南益阳]资阳姚氏九甲族谱 十八卷 首一卷 末三卷 清光绪年间 亲睦堂 木活字本 续上谱 上图
, ?; f/ D, X; Y2013年11月初,纲健赴广东汕头潮阳区参加《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暨九疑山祭舜大典时,在《世姚会》秘书长能宏宗亲搜集的一本资料中也寻到了一条重要线索,照录:5 r. n# a$ R: L0 I: R
260—0189[湖南益阳]资阳姚氏九甲族谱九卷首一卷 末一卷
5 M8 @8 q5 w' T) ~0 C( a( @) i(清)姚贵告等纂修。清道光五年(1825)親睦堂木活字本,八册。書名據書名页、卷端题。版心题姚氏九甲族谱。
7 e* @/ A' a$ N( V) k: T始遷祖景春,字三陽,号渲江,元末自江西豫章移居資陽(今益陽)。卷首序、服制圖、凡例、源流記、合约、领譜人名、家議、墓田記、傳、贊、行述、壽文、家規等,卷一至九各房系序、續補,卷末墳圖、領譜人名、跋。上圖  Z+ N0 c0 s$ g6 w
260—0190[湖南益阳] 资阳姚氏九甲族谱十八卷 首一卷 末三卷$ h$ A  p# M0 X  H
纂修者不詳。清末親睦堂木活字本,十三册。書名據版心题。書衣题姚氏三修族譜。記事至清光绪二十二年。先祖同上。卷首家議、家規、、跋、墓田記、傳、行述、贊、壽文、壽序、领譜人名,卷一至十八世系,卷末墳圖上圖
+ ^+ f6 u1 r, G0 o2 d4 x+ P上面我查找到的线索,表明我们家族的一修谱和三修谱被编号存放在上海图书馆,只是不知道沉睡到今天,还完好否。对当年向国家图书馆赠送族谱的族贤,虽然不知道是谁,我们同样要感谢他,纪念他。
( d& D! j: N0 b1 u资阳姚氏九甲前房嗣孙 廿世纲健撰
( b5 p7 Q( M  a% U于甲午岁清明节. `; h$ S9 u2 j0 @5 i! n) M
( B( g0 d" ?# ?% h
补充:第112条记录
* ?7 S" {1 j% ]7 X# V【题名】 资阳姚氏九甲族谱:  r0 ^0 y' ?. T- i% Q: L
十八卷 首一卷 末三卷:[湖南益阳]
4 M, j, d% A: ~( T  v【作者】 纂修者不详. P/ V0 U; Z6 C% r
【版本】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
% c5 X0 t( \+ O+ f【居地】 湖南益阳
2 A# J9 C6 S6 p% I3 S6 j【堂号】 亲睦堂( S) s- m* E2 A8 H
【先祖/名人】始迁祖:[元]姚景春;
. n8 h* m* V3 I/ E0 M5 _( u' Y7 x房祖:[明]姚宗宪;房祖:[明]姚宗弼;  F+ N/ F6 j) K6 r+ M2 d
房祖:[明]姚宗莹;房祖:[明]姚宗桦
" }5 L6 R" u4 A1 w4 q【摘要】参见清姚贵告修《[湖南益阳]资阳姚氏九甲族谱》条目(馆藏:965634-641)(始迁祖景春,字三阳,号渲江,元末自江西豫章迁居居资阳(今益阳)。孙宗宪(字式表,号大塘)、宗弼(字配辅,号藕塘)、宗莹(字崇尧,号和塘)、宗桦(字亮山,号前塘)分启四房。)。卷首家议、家规、跋、墓田记、传、行述、赞、寿文、寿序、领谱人名,卷一至十八世系,卷末坟图。文献数量:13册附注:卷首残。【索取号】980034-046+ S+ w  t. u/ ~8 R
2015年8月18日搜出打印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09:04: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同治年间纂辑的《益阳县志》《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修谱杂记之三  u, k  m" {# G( O' A6 [5 i, b# H0 m% y3 J
2013年10月9日,天刚亮,我就走路到汽渡,过河乘7点开益阳市汽车北站客车。9点多入益阳市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库,工作人员让我拿出同治年间纂辑的《益阳县志》(十六卷缺第五卷)查阅。将下列内容摘录,以对照我《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清朝时期常德府龙阳县即汉寿县乡,都,保,里,甲:永乐乡,四十三都,(湖西,小垣,水溪。)二十一里。在治东南。东抵湘阴关公潭,南抵长沙水矶口,北抵沅江南湖洲,西南抵十九里。距治六十里。有胭脂湖、西林港,水……姚罗氏,礼宅妻,二十一里;姚刘氏,礼宜妻。十九里姚卢氏逢伟妻,府学姚国士为其立传。廷铎,廪贡。寅,附生。广森。生理寿九十四。绍崇曾祖干章寿九十。绍崇(与郭嵩焘、胡林翼共事)、炳奎、谆教。开翔、开翥、灿、璜、越。武举:名。蓝翎守备明亮,蓝翎千总教轩,五品军功侭先拔补外委教彬,荣萼、运科、运遵、逢、国先、国本、国偲。姚汤氏,故儒徽章妻,恩贡生华玠之次媳,举人汤礼宗姑母。年百岁,五代同堂。子彦升,详善行。方宗翰,巴陵举人,道光十五年,任由江南江浦知县改迁,以文学见长,著作等身,潇洒自得。其眼力尤善相人。邑胡文忠初应童试,以帖括呈政,与谈终日,辄为倾倒,逢人说项,谓大湖南北,鲜此桢干材也。惜文忠公绩,未获亲见之。左宗棠挽胡林翼 联论才则弟胜兄,论德则兄胜弟,数语吾敢承哉;召我我不赴,哭公公不闻,生死睽违一知己。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斯言君自道耳;功昭昭在民,心耿耿在国,古今期许此纯臣。民国十一年,县议员,廿一里,姚建民。大学毕业运祥。
( a# [7 M" t! p+ R/ u8 T4 i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09:05: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湖南家谱知见录》2010年由湖南图书馆编纂的《湖南家谱知见录》共收录273个姓氏,族谱8297部。
3 B; _% m  \7 F2 [(一)从姓氏言,刘氏677部,分布于全省54个县市,李氏509部,分布于全省48个县市,陈氏408部,分布于全省44个县市,张氏387部,分布于全省38个县市,王氏316部,分布于全省39个县市,周氏299部,分布于全省41个县市,黄氏259部,分布于全省33个县市,杨氏239部,分布于全省36个县市,罗氏200部,分布于全省31个县市,彭氏198部,分布于全省33个县市。这基本上与2005年湖南统计局统计之结果吻合。一般说来,姓氏人口越多,则其分布愈广,其族谱数量也相对愈。(二)从区域言,湘乡847部,涉及92个姓氏;湘潭799部,涉及108个姓氏;宁乡717部,涉及86个姓氏;长沙572部,涉及110个姓氏;益阳555部,涉及93个姓氏。由此可知,湖南族谱主要集中于湘北、湘中、湘东等经济较为发达,迁湘氏族较为集中之区域,而湘南、湘西南、湘西等湖南土著氏族较为集中区域部族谱很少。有些姓氏则是某些地区的特有姓氏,如浏阳的寻姓、蔺姓,石门的冉姓,常德的贵姓,邵阳的信姓、呙姓、银姓、车姓、羊姓,江永的义姓,益阳的习姓、凤姓,澧县的水姓,湘潭的用姓,湘阴的司马姓,长沙的师姓,湘阴的伏姓,巴陵的政姓、胥姓、淦姓,汉寿的牟姓,桃源的印姓、应姓,华容的季好、宗姓等。' r7 h5 y" z- _1 l: r( c7 z. }
湖南族谱主要集中在各大型图书馆,如湖南图书馆至今约4500部,上海图书馆约2000余部。但由于私人收藏家如长沙何光岳、慈溪励双杰及民间仍有大量族谱,且新谱仍在不断修纂中,因此至今我们仍无法估计现存湖南族谱之数量。分享:分享到新浪Qing(省图书馆家谱收藏中心,沅江赤山墨池塘王氏家谱里,记载的迁湘始祖叫王鹏,这是目前湖南已收藏家谱中表明年代最久远的,他早在东汉初年就迁到了湖南。图/王旻)红网4月2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龚柏威)《湖南人相当部分是“土著”》经本报报道后,这几天有不少市民前往图书馆家谱收藏中心“认祖归宗”,76岁的市民曹峋甚至在此找到了其父亲手写的家谱。据家谱收藏中心主任寻霖介绍,馆内现存家谱最多的姓氏为刘姓,共有家谱150多套,而沅江赤山墨池塘王氏家谱记载的迁湘始祖王鹏,入居湖南时间为东汉初年,是收藏中心3000多套家谱中最早来湖南的人。, J/ u3 Q3 V7 B  ~
  史上共有4次迁湘高潮
6 @) g0 i1 w+ P  “从4万册家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共有4次迁湘高潮。”寻霖介绍,根据家谱记载,不难推测,4次高潮分别发生在后唐潼关年间、北宋末南宋初、明洪武以及明末清初,4次迁徙高潮中,除洪武年间外,其他3次都是因为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百姓南下避难形成的人口迁徙洪流。3 m$ S# W, _( j' z6 K$ ]
  “这大致跟正史吻合”,寻霖说,但这并不能说明湖南人都来自外省,很多家族编写家谱时都是几百年后的事,比如洪武年间的家族史,大多是清朝才开始编修,找不到实证,很多家谱就只能杜撰。
, s3 k! f7 P( j1 D+ X  在收藏中心收集的300个姓氏3000多套家谱中,沅江赤山墨池塘王氏家谱中称,迁湘始祖名叫王鹏,字万里,号凌云,东汉年间来湖南武陵郡做都尉。这是所有家谱中记载的最早入住湖南的外乡人,至上个世纪40年代,王氏已传至101代,“堪称枝繁叶茂”。
; _" ^0 P% M# P' _8 X5 t  3000套家谱全部完整7 P' u& A! ?$ K1 r  A/ [( S
  据寻霖介绍,中华民族姓氏最多的时候有1万多个,随着历史的变迁,姓氏也在更迭变化,目前全国依然有3000多个姓,湖南使用的有2000多个。
+ D, T( Z* A  y  省图书馆收藏了300个姓氏的家谱,共计3000套。这些家谱都保存完整,除“陈、李、张、黄、刘”等常见姓氏外,还有“义、寻、邬、侴”等比较生僻的姓氏。所有在存的家谱都代代流传,没有出现断代现象,如果市民乐意,甚至可以在谱中找到自己的辈分,76岁的市民曹峋就找到了当年父亲手写的家谱。在收藏中心现存家谱中,刘姓家谱最多,共有150余套,这也从一方面说明刘姓在湖南确实是个大姓。* I9 ]; {) i! A) `3 ]) ^& K
  迁湘始祖都是当官的& c1 f4 f2 w$ @/ P
  “虽然家谱记载了家族的历史,但肯定不能全信,”寻霖笑着说,在3000套家谱的记载中,迁湘始祖全部是官员,无一例外,没有平头百姓。比如,湖南150个刘姓中,迁湘始祖都为官员,如果再上溯,“刘邦就是大家共同的祖先”。
7 r: }8 C; t- S  即便如此,寻霖称家谱的历史意义还是很大,下一步湖南图书馆准备编写一本《湖南家谱知见录》,把全省民间各地的家谱作一个比较规范的统计,便于研究人员“案头合计”,市民“认祖归宗”。 3 \& ^0 L; g' T! u* ]) 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09:06: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感动中国的先例, F/ @  X3 \8 A$ p0 P2 [! u
     据《天长县志》暨《姚氏族谱》记载:姚孝贞,祖籍浙江余姚,生于康熙51年,父姚亮彩,母达氏,生弟楚玉,十月而母卒。孝贞年15岁,上侍鳏父,下育幼弟。又二年,亮彩病危,扶楚玉谓孝贞曰:“孤不可保,奈何?”孝贞跪前泣曰:“我愿终身不嫁,扶弟延宗”。亮彩言讫而殁。丧资无出,家中仅有遗产两石,售半以供丧资,留半营生。楚玉成人娶妻郭氏生两子,弟欲为姐择配,孝贞愤然曰:“我许先其愿,岂可夺乎?”未几,楚玉四旬病殁。孝贞同孀娣郭氏扶养两侄婚娶生子。孝贞年逾七旬,侄欲为姑母留真,孝贞大义凛然曰:“女相岂容男子谛思凝视乎?”孝贞贞洁孝义可喜可愕。西村王山年先生,会集同人呈请邑侯(地方长官)李公棠、江公梦鲤、高公暨、尉公鸿儒咸允其请,乾隆帝允可贞孝两旌其门。姚孝贞女、贞孝堂,以表贞孝流芳百世,有邑侯贺送匾额两面,一则曰:淑德恒贞孝义可风,二则曰:守贞锡数贞孝流芳声闻于天。姚孝贞于乾隆五十二年亡故,其亦孝亦贞的行为感天动地,乾隆帝专门下了圣旨,(于乾隆五十九年)分别修建了孝女牌坊和贞洁牌坊。姚家的黄楝树在文革期间被砍伐,两道牌坊也惨遭摧残,如今只剩下两块刻有圣旨字样的白玉石碑了。目前,刻有圣旨的石碑,一块被镶嵌在姚孝贞的墓碑上,一块被姚孝贞的后辈(村民)姚文斌收藏。新街镇重新修建姚孝贞墓,将通过姚氏子孙主动集资和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的慷慨解囊的方式进行。为了认真做好此项工作,筹备组将印制重新修建姚孝贞墓倡议书和孝女姚孝贞的宣传资料。重新修建后的姚孝贞墓,将成为新街镇乃至天长市唯一集文物保护、孝亲思想教育、旅游景点为一体的孝文化基地。近日,天长市新街镇召开孝女姚孝贞墓修建推进会。会议由新街镇兴业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其元同志主持,新街镇孝女姚孝贞墓修建筹备组负责人及姚氏家族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孝女姚孝贞是清朝广为流传的一代孝女。据相关资料记载,当年为了纪念她,立了两道牌坊,姚孝贞墓地建在60亩的桃园之中,桃园内建有半仙亭,立有孝女孝亲的石刻雕塑像群数尊,桃园旁有荷花池,荷花池旁立有孝亲石,池边柳丝垂挂,鸟语花香,占地面积一百二十亩,尤为壮观。沧桑巨变,历经磨难。如今的孝女姚孝贞墓仅保留下两道圣旨碑和一块墓碑。改革开放期间,后人才修了不足10平米简易的墓。这次会议认真落实了孝女姚孝贞墓修建急需墓地的田块,以及违章建筑物的清理,同时就相关修建资金筹措等情况,与会人员作了表态性发言。献言、善款热线:0550-7696600印松11:30:48封建社会的孝女姚孝贞事迹是我闻所未闻的故事。太感人了!虽然,我们不赞成她终生不嫁,并感到不可思议,但既已成事实,也就是历朝历代的“最美”,是“感动中国”的先例。我们要大肆宣扬!
* U, {+ W: B1 \/ d9 H" o+ M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09:09: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卷首親睦堂
& E" e8 I5 k" \/ m5 q, d; u
. g2 |2 \% t0 U, t" P/ c# G6 i       欢呼我族续修族谱
( w: O) S9 o0 A历经三年多的搜寻,壬辰年二月初二,我族一直热心于修家谱的贤孝子孙望喜和乐安终于有所收获,由华容县新河乡建军村本族大房子孙竹清带领,到其相邻的怀谅家迎来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纂修的《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十二本(大房八卷、十六卷、末卷上失于回禄),让我们有幸见到同宗共祖的历史记录。巧的是,109天后,纲健又寻访到湘阴县南湖洲镇长丰村本族前房子孙光明、光保、光华三兄弟祖传的同版老谱十二本(缺卷首一、卷十四下、卷十五)。虽都有部份的烂缺,但于我族续修族谱已得要领。在此,要表彰和感谢为保存我族老谱及四修文物资料立下大功的怀谅及其祖辈。表彰和感谢为保存我族老谱作出贡献的光华三兄弟及其祖、父辈。5 Z) U+ q9 U% l: Z* v% G: S
原以为再也见不到我族老谱,终生遗憾。又谁知,孝行感动天地,历经116年风雨,三修老谱浮现眼前。这是天意!
" _8 A! A3 c2 S" C1 N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国家有史、地方有志、民间有谱。家谱是一种中华文化,是中国历史书。国务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发下文件支持家族修谱,并要求赠谱给国家图书馆永久保存。+ g5 g0 g1 _" }6 \2 U8 `) O
改革开放后,1986年起,国家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重修了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炎帝陵。同样,国家花重金也修建好黄帝陵、舜帝陵。自1994年至今已经8次隆重地举行了全球华人公祭炎帝的活动,也多次公祭黄帝、公祭舜帝,以追念始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而民间许多家族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及时认真地续修好了本族家谱,同时重建恢复了更加气派庄重的祠堂宗庙。轰轰烈烈,光宗耀祖。在益阳市图书馆就存放了多个家族近年来续修好的族谱,其中有姚氏三个支族。
' a, m( N- _; W4 O我资阳姚氏九甲支族在确认了老谱的当天,就行动起来。召集筹备会议,广泛宣传发动。筹委会人员自捐启动资金。各项准备工作展开……。很快进入查丁录丁阶段。$ ~: ~# i# s8 S6 L( j
我族五修族谱,是为纪念祖先,尊祖溯源,修明人伦,上孝祖先,下传子孙。保留宝贵的家族文化。让淹没一百多年的族谱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而祖德流芳,源远流长。
+ ^. j% O' P; n" y9 z由于过去极左思潮的伤害,和当今社会“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点,少数族人不能认识家族续修族谱的意义。多次上门做工作,仍不认祖归宗。
4 k3 ~5 g8 e$ `) F3 ^" z% p: o# x常言“树有根,水有源。”为人就要知祖知根。礼曰“士君子先宗庙,而后宫室。”自古就是大丈夫的情怀。放眼今日网络世界,全国各地姚氏早就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起全国性的《中华姚氏宗亲网》和《老四川姚氏宗亲联谊会》、《湖南姚氏宗亲群》等分网,2013年11月3日,《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其宗旨弘扬始祖舜帝“孝感天地,德播人间”的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拓创“舜日尧天”。富家强族,振兴中华,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2 ?* M. @; N! h8 {  `5 x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云:三十年不修谱为不孝。明朝初年的翰林大学士宋景濂曰:“甚哉!谱之难稽也。君子常尽其心,……三世不修谱,谓之不孝。……君子慎焉!”孙中山指出“族谱记载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运用。”毛泽东教导我们:“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家居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江泽民告诉我们:“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搜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胡锦涛说:“以姓氏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I3 ~+ r; x/ A4 U8 u迎着新时代的曙光,为了我族的百年大计,热心的族贤孝子正从事着难度特大、罕见的、连接三个世纪的族谱续修工作,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希望大家不甘示弱、不甘落后,为家族争光、争气,积极参与这次近两个甲子一遇的修族谱大事。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纂修出第一等的族谱,以告慰我列祖列宗寂寞太久的仙灵!
* J9 m; U2 O# j( j# g  f4 r, O廿世嗣孙纲健(印松)撰# i6 P5 P& d2 e& H0 F8 ?0 b9 j
壬辰春二月初三夜起稿, 闰四月廿、+ E/ c0 V9 O' ?* P5 _+ w5 F
癸巳四月十一、六月初七增补修改,
$ X. S! j' t: A- W20131223修定稿。+ j! x, r8 U! L; Q4 v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09:12: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修定完整稿 《我了解的族谱保存情况》 2015年8月19日
0 T$ {/ p$ h- X5 Q' I+ }+ l3 W# c/ B1 N我了解的族谱保存情况. Q3 H) W$ p; @  P
, H# z" V% w) k8 c+ J& t
《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领谱人名〕一章记录,大房族人领了30套谱。忠字四号谱的领谱人是烈观和面南。前房族人领了22套谱。耻字五号谱的领谱人是均和(德荆四子礼让)。
$ j& g- |: ]- ^( e(朝雍)面南之子纲茂精心保管族谱和光绪十九年的上忙执照、南折执照、四修时的一大张公示和其叔朝方的丁费收据,历经极左思潮泛滥年代,纲茂孙子怀谅从秦火中抢救了祖传文物。4 i7 Z8 I8 G$ ]+ g
礼让抚胞弟礼训(德荆六子)的三子正鹏(桂香),礼谔(德荆三子)抚礼训的二子正鹗(盖梅)。正鹏之子望生、正鹗之子闰生都是有女无子,而礼训长子正鵾(海涛)之子腊生有三个儿子:光明、光保、光华。于是,正鹏从父亲均和公接过谱,传给望生,望生交给闰生,闰生交给腊生父子由光华保管。
6 ]: A+ h1 U% C+ V/ }" {上述两套族谱历经风雨沧桑、虫蛀鼠咬,虽然有烂缺,但是互为补充,于我族续谱五修已得要领。正是上叙诸位的宗功祖德,对家族文物的看重和合力传承,才让我们这些后人在116年后有幸见到三修老谱,见到家族的历史文化,才有今天续修族谱的成功。基于此功勋,我要说:忠字四号和耻字五号两套三修族谱的领谱人和保存人,是我族的功臣!全家族衷心感谢和祝福你们!
( c  x# r! U/ {另外,2013年8月21日,纲健(印松)专程赴省图书馆参观展览,查阅资料。在湖南省图书馆2010年编辑出版的《湖南家谱知见录》书中第687面,见到如下几行文字:4 t9 t7 U3 G: {! v
[湖南益阳]资阳姚氏九甲族谱 九卷 首一卷 末一卷 姚贵告纂修 清道光五年(1825)亲睦堂 木活字本 始迁祖景春 元末居益阳上图9 `% q) |$ i1 u( f# Z- T
[湖南益阳]资阳姚氏九甲族谱十八卷 首一卷 末三卷 清光绪年间 亲睦堂 木活字本 续上谱 上图
0 b4 k, r" c  R" [# l6 ^2013年11月初,纲健赴广东汕头潮阳区参加《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暨九疑山祭舜大典时,在《世姚会》秘书长能宏宗亲搜集的一本资料中也寻到了一条重要线索,照录:
1 H, j9 Y, i" b( h$ |260—0189[湖南益阳]资阳姚氏九甲族谱
- A9 ^8 O: b/ s$ Q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 t9 M7 }# T  r; b(清)姚贵告等纂修。清道光五年(1825)親睦堂木活字本,八册。書名據書名页、卷端题。版心题姚氏九甲族谱。( S  P8 H( f1 A% p
始遷祖景春,字三陽,号渲江,元末自江西豫章移居資陽(今益陽)。卷首序、服制圖、凡例、源流記、合约、领譜人名、家議、墓田記、傳、贊、行述、壽文、家規等,卷一至九各房系序、續補,卷末墳圖、領譜人名、跋。上圖
( l' B. u# L4 j* z# ]: a1 `260—0190[湖南益阳] 资阳姚氏九甲族谱
& m9 R6 s: N0 U$ j3 R7 n, Z2 t7 R十八卷首一卷末三卷" u- V) v6 Y& Y, P( S$ n
纂修者不詳。清末親睦堂木活字本,十三册。書名據版心题。書衣题姚氏三修族譜。記事至清光绪二十二年。先祖同上。卷首家議、家規、、跋、墓田記、傳、行述、贊、壽文、壽序、领譜人名,卷一至十八世系,卷末墳圖上圖
! y. a4 G1 Y( N- I5 G7 E上面我查找到的线索,表明我们家族的一修谱和三修谱被编号存放在上海图书馆,只是不知道沉睡到今天,还完好否。对当年向国家图书馆赠送族谱的族贤,虽然不知道是谁,我们同样要感谢他,纪念他。" V( M. c/ l: k& |" p0 W
资阳姚氏九甲前房嗣孙 廿世纲健撰于甲午岁清明节% O" Q. z3 V% t

9 {9 d$ S' @) _# c  R8 q7 f- O+ y# N$ S, A) N9 ]
又:姚氏宗亲网2015-8-11 11:19:16姚尚明# F6 Y6 U+ ?( e* z0 e9 Z# \
发布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中127部姚氏宗谱介绍
" L1 X, T4 o2 R: j第112条记录
* x, M7 O+ V1 P+ Z6 L【题名】 资阳姚氏九甲族谱:
+ ~1 o) _6 Z. y# a/ d. q5 u/ h* [; e十八卷 首一卷 末三卷:[湖南益阳]3 @+ U2 S! i. S
【作者】 纂修者不详, q5 ]" l2 o9 c! O& P+ h
【版本】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
$ i' X8 r: p- l3 V, w, S【居地】 湖南益阳【堂号】 亲睦堂3 w% R- j* k8 P, r
【先祖/名人】始迁祖:[元]姚景春;
1 ~; n+ @- m, q1 J房祖:[明]姚宗宪;房祖:[明]姚宗弼;
1 K: x8 h7 s; T4 w3 q' k5 s* v房祖:[明]姚宗莹;房祖:[明]姚宗桦
+ \  P- m  c" A% A7 r. w$ }, B" K【摘要】参见清姚贵告修《[湖南益阳]资阳姚氏九甲族谱》条目(馆藏:965634-641)(始迁祖景春,字三阳,号渲江,元末自江西豫章迁居居资阳(今益阳)。孙宗宪(字式表,号大塘)、宗弼(字配辅,号藕塘)、宗莹(字崇尧,号和塘)、宗桦(字亮山,号前塘)分启四房。)。卷首家议、家规、跋、墓田记、传、行述、赞、寿文、寿序、领谱人名,卷一至十八世系,卷末坟图。文献数量:13册附注:卷首残。【索取号】980034-046
; y( h' f4 I+ m: y, {- N6 C! X' z2015年8月18日搜出打印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09:16: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卷首亲睦堂序
# K) m4 q2 I1 f0 O+ x$ L3 G. [+ R$ j  u
先父朝春公(字春甫,号超)在世时,常与人言:民国中,堂兄(朝献)钜卿爹在益阳县泉交河区公所管钱粮,他常到钜卿爹家住,帮忙做事。告诉我:祖父正絅公四兄弟,都有功名记载老谱,要我笔记了四位祖父的名字。又言及交往甚密的(正峙)泉香公及其后裔。说这些人都是我们一个家族的。我见到大房昭文写给我父的一张《资阳姚氏九甲历代派讳名称》。又听一些族人说:我家是前房贵凤公的后裔,与贵鸣公的后裔姚鉴堂共挂山位,前房有生璞、生琾、生瑃“姚三共”,四垣堂,大垣公是主修,还有大房竹峰公、丹峰公,还有和房、藕房。民间还流传:“一五七甲汤、二四八甲陈、三六九甲姚”的说法,……随着家族知识面的扩大,我心里有了家族意识。2008年退休后,我访寻族谱,自始至终参与倡修、纂修《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的工作,亲眼见到载记自己的祖先、始祖的《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认真细致地研读老谱,了解我族历史渊源、文化品位、明昭穆、知世序,清源晰流,为修好族谱,我写作了数篇宣传资料。我族原为江右(今称江西省)袁州府宜春县南江头圳上姚氏。始祖景春公元朝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徙居楚南益阳县二十一里月堤垸,三传分四房。明制每里统十甲,姚姓分三、六、九甲,我族居九。至清朝康熙五十年,废甲编区,“九甲”改称“九区”,而我族一直沿用“九甲”称呼至今不变。
" [: \- ]0 {; @# z; R景春公墓在鲜鱼塘,二世祖元桂公墓在大壠坪,大塘房祖宗宪公墓在太山岭,藕塘房祖宗弼公墓在榴树山,和塘房祖宗莹公墓在天鹅山,前塘房祖宗桦公墓在亮山。乾隆四十年(乙未,公元1775年),我族大房中和公、和房言书公、前房方禄公倡建祠宇于益阳县城东(其左有姚氏六甲六亭公寺),并公置祭田于黄山觜。还有志于合修谱牒,因费浩繁,乃议先分修各房支谱。嘉庆十三年(戊辰,公元1808年)和房支谱刊刻告竣,嘉庆二十年(乙亥,公元1815年)前房支谱完成,嘉庆末年(庚辰,公元1820年)大房支谱修。而藕房人因迁徙已失散。$ Z7 B4 V1 Z5 }9 I8 q
道光五年(乙酉,公元1825年)三房合修出族谱。因为我族祠宇在嘉庆八年遭回禄,于是道光十九年又重修了祠堂(遗憾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又被拆毁,牌头围的分祠七十年代也被拆毁)。
. k' b" u2 y5 {5 ]: [3 _; V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续修族谱,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三修族谱,民国廿三年至民国廿六年四修族谱未能成功。直到116年后的当今盛世,2012年春寻得怀谅和光华两家保存的两套三修族谱,我们才实现多年来的愿望,认祖归宗,续谱五修,承前启后,告慰寂寞太久的列祖列宗。这次修谱收族,时空跨度大、知情老人去世、老祖宗牌位付之秦火、新神龛主牌多难衔接,事主已记忆模糊。许多族人远离故土,身居他乡,难以联系。还有一些族人家族意识淡漠,不愿出丁口费,……困难重重,但是在所有敬祖归宗族人的支持下,谱局人员奔波劳碌、坚持不懈,在三年内完成五修大业,让我族淹没几近双甲子的《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重放光芒,我家族文化得以延续。# {6 h8 @9 E; b9 n0 G5 \
三修时,编纂们留下殷殷嘱托:希望我们这些后人找到清朝道光五年前就徙居当时四川省直隶酉阳州大江里(今重庆市酉阳县后溪古镇一带)的族人的后裔,让他们回归族谱。为此,两年多的时间内,我多次在姚网发帖、拜托四川和重庆市的宗亲帮忙查找,向酉阳县人手机发短信、电话联系、邮寄老谱复印件,参加《世姚会》成立大会期间,多方打听、散发资料,千方百计查找,可惜,至今未联系上酉阳支人。但是我们会继续竭尽所能去到当地寻访,以期奇迹出现,而完成祖宗的遗愿。2 [6 N0 H! u8 U8 L! `/ H
由于资金匱乏,我族祠堂还未兴建。发动全体族人,筹集足够资金,兴建恢宏宗祠,修葺始祖墓地是我族下阶段的重要任务。希望资阳姚氏九甲族的能人精英、祖地村委会的族贤,担负起光宗耀祖的重任,共同努力,让列祖列宗的灵位早日安享敬奉。是为序。前塘房廿世嗣孙纲健(印松)敬撰8 n/ L) T) C# J6 Q( L2 E+ ]

" d. b7 _/ L2 D! U/ R* t" `: ]2014年9月9日
4 z/ I" i, G. ?, q& S
2 h# i$ e2 a& }5 R7 _' B ' [/ @; z$ t9 u9 A- N( C# h+ Q2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21-8-23 10:02:38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8-23 09:16" i* J" @2 f0 k) ]  O& a! K
《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卷首亲睦堂序
, `4 K3 L, ], {7 d9 U% t  W. Q
! m" o1 [  y% B# a  `先父朝春公(字春甫,号超)在世时,常与人言:民国中,堂兄(朝 ...

9 P4 A) N0 a/ s# z- H        前面8个帖就是《湖南省湘阴县新泉镇“资阳姚氏九甲族”档案资料之一》?5 r+ Y. |) x/ W+ c" @( v( Q; A
        作者是谁(单一作者:姚纲健,印松)?" b, [1 w' K# h
        益阳资阳姚氏九甲姚氏祠堂重建了?# |; _% S8 e$ U3 S5 z) V2 [: V) R# F
$ ]; l0 w$ f( b( W6 }

/ `4 B: ~6 p- o9 t: C姚网,姚绍弦,(转发)湖南省湘阴县新泉镇“资阳姚氏九甲族”档案资料之一- }! c! V& z* l$ l4 ?9 m5 {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7194&fromuid=17165  l: U* n+ _' |7 r( H7 m
) }5 M  o! O5 ^8 L
1 b% C: G2 Y% B- \$ w( g
$ y0 Q  v: z, F( z
) i# V) b) j8 H# M) N

9 g% N8 p: P. ]7 V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6:29: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1-8-23 16:39 编辑
9 g. [- W: R$ [- Z2 M3 L0 @: w5 e3 T. E4 b
    姚印松,谱名姚纲健。去年曾同姚望喜等三人来宜春寻根问祖。他嘱我将上述资料发至姚网保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4 03: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