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五五七年至六三七年,字简之,一说本名简以,字行本;吴兴人。陈亡,迁关中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历任陈隋唐为最有名之贞观太平盛世之瀛台十八学士之一,文学家,史学家。 
. m( b" q9 F" F+ @幼随父察习《汉书》,家学熏陶,隋时廉任代王侑侍读之职。唐兵入城,府僚皆奔忙,独思廉侍主,兵登殿,廉厉声曰:“唐公起义兵,本安王室,若等不宜无礼!”众却,布列阶下。唐主义之,曰:“仁者之勇也。”世民慕其文名,礼之。入幕府有肇国功,晋散骑常侍、泓文馆学士,诏列瀛台十八学士。 
, ?6 T; H7 x- Y) C; Y0 t! k& a唐高祖武德五年即六二二年,因史官令狐德棻奏诏,群臣撰北魏、北齐、北周、梁、陈、隋六代史,思廉分撰陈史,因事未果。贞观三年即六二九年,诏思廉、魏徵等撰梁、陈、北齐、北周、隋及晋史。缘北齐魏收已撰《魏书》,隋魏儋(疑为“徵”——录者注)已撰《齐书》,均详备,故而思廉独任梁陈二史,缘其父已成基础也。七年后,贞观十年即六三六年,五代史成,思廉得完父志,廉传父稿,兼采他书,撰《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六卷。时年八十,翌年去世。思廉并表请尊西汉衮为姚氏一世,太宗诏定之。2 o0 e  `5 ]- ]& s, Z2 u 
二史先后二代,跨越三朝,先后奉诏五次,历时五六十年,可见撰史之难。思廉且为第一个撰述本朝国史者,刘知几云:“贞观初年,思廉撰述纪传体国史、唐史,粗成三十卷,开撰唐史先声。”人称其品德与史学“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父子文胜魏徵,以散文作史论,开唐代古文运动之滥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