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4-9 10:24 编辑 " \# K; I5 [4 }
( x. F6 t4 c7 g) T4 B0 r
番禺姚氏先贤立目和列传 潮阳姚廿七世 pszyyao 2011.6.22. 管林主编《广东历史人物辞典》(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收录广东姚姓先贤56位: 姚光,姚材,姚绍,姚冠,姚恭, 姚钿,姚祥,姚娘,姚琛,姚敬, 姚鼎,姚筠,姚瑷,姚蕙,姚璩, 姚懋,姚麟,姚大宁,姚士裘,姚上枚, 姚子庄,姚子萼,姚子敬,姚子蓉,姚天健, 姚天登,姚文登,姚世熙,姚东阳,姚仕昌, 姚礼修,姚礼泰,姚夺标,姚成甫,姚华佐, 姚仲礼,姚仲韶,姚如松,姚孙焜,姚廷璋, 姚应元,姚应扬,姚应魁,姚良材,姚宏中, 姚国庆,姚岳祥,姚育秀,姚矩显,姚振琦, 姚继选,姚梦鲤,姚绪祖,姚喜臣,姚霁云,姚德胜。 其中增城姚氏1人:姚蕙; 番禺姚氏9人:姚光,姚材,姚麟,姚筠,姚礼修,姚礼泰,姚成甫,姚华佐,姚矩显。也就是说,该辞典为9位番禺姚氏先贤立了词目。 我知道:姚宗卿,字希德,号印巌,可说是姚氏入粤比较早的人。他中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官授广南东路提刑。宋熙宁年间(1068~1077),隐居番禺簸箕堡(今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不久转迁博罗宿鸾冈哈塘面,后再迁增城山下(今增城三江山吓,三江镇与石滩镇合并后称石滩镇),增城姚氏尊为始祖。其子孙藩衍,代有人才。当年增城人、明南京礼部、刑部、兵部3部尚书湛(谌,错字)甘泉为(宗卿公)姚氏世系宗图撰序时,称“增(城)博(罗)龙(门)著姓,以姚氏为首”。 因此,我不相信增城姚氏只有姚蕙1人够资格入辞典,特意阅读《增城县志 人物列传》。果然不出所料,在《(民国)增城县志》中可见姚珩、姚蕙子阶及(姚蕙之子姚阶及属附传)、姚玉麟、姚塀、姚俊、姚贶臻(耆寿)等7位姚氏先贤的传或附传,尚不计姚氏烈女节妇传。如果不计(金兰寺)姚贶臻,其他6位或5位完全符合编辞典者的立目标准。 有了这个经验,也查阅《番禺县续志 人物志》,检索到姚华佐(卷十九 人物志二;299),姚国庆(卷十九人物志四;337),姚矩显(卷二十三 人物志六;362),姚光(卷十九人物志七;374)等4列传。姚矩显是簸箕姚(今杨箕村凤仪堂姚)。 番禺县姚氏人物,入选《广东历史人物辞典》比《番禺县续志》有传的多,多者是:姚麟、姚材、姚筠、姚礼泰、姚礼修,姚成甫。前四位都是清代人,虽然在《番禺县续志》没有列传,但在《番禺县续志》或其他番禺县志的非人物志卷章有所涉及,请看: 姚麟 源自《(同治)番禺县志》卷48。字荣爵,道光-咸丰时人。以武生入营充马战兵,历官至高州都司。 姚材 源自《(同治)番禺县志》卷50。清道光元年举人。是寺右姚,《寺右簸箕姚氏族谱》的编修者。 姚筠 源自《番禺县续志 人物志》姚华佐传,姚华佐是其祖父,传云:“孙筠同治三年优贡生,九年副榜贡生,十二年中举人,饶平县学训导。”此外,也源自《忏庵随笔》,此公“字嶰雪,号俊卿。工诗、画,尤善画松。与陈璞、李启隆鼎足于广东画坛。” 姚礼泰 源自《番禺县续志 人物志》姚华佐传,姚华佐是其曾祖父,传云:“曾孙礼泰,同治十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姚礼泰,字檉甫,号叔来,又号石益,行十一。我集有姚礼泰的两份朱卷:同治甲午科会试朱卷(中式第287名贡士),同治庚午科顺天乡试朱卷(中式第256名举人)。两卷都有他的履历(世系),自称“世居广东省城”,迄今尚未能辨此公是番禺何地哪支姚氏。履历中载有“堂伯叔父筠原名诗傑。同治丁卯科优贡。朝考二等,以教职用。庚午科副榜。癸酉科举人,现任饶平县学训导。” 姚礼修 源自《碧庐琐记》。字叔若,又作粟若。留学日本,画家。 姚成甫 源自阮元《广东通志》卷268。 阮元,清嘉庆-道光间名臣,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被誉为“一代名儒,三朝阁老,九省疆臣”,去年也被评选为影响岭南的历代20(?)家之一,任两广总督期间所修的《广东通志》,被史家视为楷模。姚成甫入《广东通志》,可是省级名人呀,当然入辞典。姚成甫可能是广东最古的有名有姓姚姓人,是位大善人和大逸士: 【辞典 590】姚成甫 晋简文帝(371~372)前后番禺人。幼聪悟,以学义知名。及长,州辟长史主簿,不就。复修世业,家虽贫而忱山水,不为世事所累。导白云山之水为甘溪,广州人始免江水咸卤之苦。慕安期生之迹,服蒲涧之菊,筑室甘溪上,并鱼鸟为侣,挹清泉以自洁。郡人高其宜,咸爱敬之。年八十余。(阮元《广东通志》卷268)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