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99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海镇"姚家房子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九品芝麻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9 18:1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凉观 于 2013-2-4 13:21 编辑 " s4 ~' B& T& c% K7 T4 P" n8 O

5 `. X! ^% @) X5 M8 f; I" e" Q

民国初年,在南汇四团的沿海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有方家,北有姚家。当年,四团沿海的居室大多是低矮的茅草房,而南方家却有气派非凡的大宅院,北姚家的房子更是雕梁画栋,在东海之滨可称首屈一指。

姚家房子为四合院,四面环河,建造在大沙路港北侧的沙头上,坐北朝南。正屋5间,厢房左右各3间,前有仪门、照墙,上有护檐山墙,中为庭心,砖头铺筑,十分气派。厅堂横梁、门窗,皆精雕细刻,或龙凤花鸟,或戏曲人物,皆丰富多彩,惟妙惟肖。厅内挂置书画,雅致温馨。后围墙内侧有腊梅、桂树之类,花香扑鼻。

姚家房子由姚楚江造于光绪末年。他怎么会在当年人口稀少的海边造大宅院呢?据其孙辈口述,姚楚江祖上世居南汇北门外,家庭殷实。楚江年轻时入学就读,颇显才华,加上知书达理,颇受当地唐姓望族主人的赏识,就把女儿许给了他。女儿出嫁,还送了不少田产作为陪嫁礼。婚后,楚江为求海边发展,就把新家造到了东海边的东沙头上。这新房子乡民们就叫它“姚家房子”,久而久之“姚家”成了当地的地标,“姚家”成了当地人特指集镇的俗语。

姚家房子除供儿孙辈居住外,对社会来说,真派了大用场。民国18年(1929年)至民国21年期间,姚家房子成为南汇二区大沙乡乡公所办公之所;抗日战争初期,又是中共浦东工作委员会和南汇二区区公所秘密驻地。到解放后,又先后成了先进乡政府、先进乡信用合作社和盐仓供销社下伸店办公营销之地。1954年至1958年,南京军区防空司令部探照灯421大队3营7连所属班组进驻姚家房子。1959年部队撤走,姚家房子又先后成了东海畜牧场场所及东海人民公社机关所在地。前后几十年,姚家房子成了东海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心,名声更是大振。外乡人来东海办事,本地人总会遥指姚家房“到‘姚家’去”。

1971年,东海人民公社扩大办公用房,乃拆除姚家房子,兴建了东海人民公社办公大楼。1981年,附近建设东西向的商贸一条街;1997年,又在旁边建设东海广场,树立了东海镇标。至今,昔日姚家房子完全是“旧貌变新颜”,成了一座市场繁荣、交通发达的农村城市化的大集镇。而一句带有些许乡音的“姚家去哇?” 的问候,似乎亲切地穿越了时光隧道,依然伴随着东海这个滨海集镇的人们奔向色彩斑斓的未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028 天

连续签到: 2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2-3-20 21:35:43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人:victory: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九品芝麻官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3:2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姚凉观 8 a* `7 F" x2 E2 U4 y7 @( ]6 w7 T
& I+ T# N8 `( z0 c5 J
" ?  J& o" O: O" g! e
  姚家房子主人  姚祖福,曾用名:有才          ' m: C% Y& c1 {0 B

8 H% A) M  \* J$ w/ c上海南汇城北姚家圈十世孙,出生后随全家迁至海边<现东海镇>建房居住,其家庭成为当地首富之家。姚祖福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心慈仁厚。青年时看到当地贫苦百姓缺医少药,便拜南汇城北名医姚兰圃为师,潜心学医,学成后服务桑梓,救治贫病乡亲。& P; n# d2 P/ e0 k
  民国15年<1926年>,在家中开设的施医所是东海乡的第一家诊所,为贫病者施诊给药,不取分文,有时还留茶留饭、甚至留宿治疗。就医者每天达几十人次之多,当地百姓称他为姚菩萨。- M6 q. S7 x  z+ E/ @2 Z! n, t
解放后1949年10月,他与朱昌宁、凌步青三人在长沟乡组建义诊所,三人下午赴义诊所行医,不取报酬,贫病就医者甚多,坚持约半年之久,受到民众一致好评!
; L: M" a( k% J" c: {! I1962年东海成立卫生院,卫生院就设在他家里,他在卫生院当医生。, {5 [( d# ?2 b7 A6 e
  土改时被评为县首位开明地主。
; m& R& g5 R# A运动中作为地主被揪上台批斗时,被当地百姓从台上抢走保护起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3-2-4 15:0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姚凉观
7 ]& w; k7 X7 ]* f: C3 i/ y
. m4 T2 l3 _3 f( ^
! _$ U( k: g; S: P, X# f" ^. }    1#和3#连起来读,更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3-12 13:03:54 | 只看该作者
在百度网查得上海浦东:: b+ L/ |3 p0 N6 [3 y0 Q% I" @1 g
“姚埙(约1457-1503), 字以和,号节庵,明代成化年间任太常寺卿。他的父亲姚敬,曾任过国子监助教。祖籍河南,他的祖辈随宋王朝南渡至浙江,后来迁至浦东周浦,当时,周浦还是个荒僻的村落,姚埙节衣缩食,广筑廛舍,并集资兴建永兴和积庆两座石桥。又浚义井,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接着,又招集商贾,逐渐形成了后来繁荣一时的周浦镇。当时民间流传着“先有姚家厅,后有周浦镇”的谚语。姚家厅即南荫堂,堂额为翰林院待诏文徵明所书,故姚氏后代至今仍以“南荫堂”为号。”
1 d) E4 w" Y5 b* [5 U0 @, W5 I, M
7 @+ S- Y. R! R+ l, U  q4 Z请问您是这支姚氏吗?
- y; ^$ V  F% ^9 s* B) z! y* Q, \# P
0 ]3 }8 F  r0 h3 n, X# z1 t" a是否有浦东这支姚氏的相关信息?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九品芝麻官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21:0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姚立行
6 Q- G6 F" Z1 L) z" F) A. Q% g( J" O" [7 ]; K- k* @2 `

1 F4 v4 F& ?  U/ l. ^: e    我曾在"南汇报"一篇文章中看到,姚埙后人中出过不少文人墨客,在民国时期其很多后人移居上海市区和国外。我们南汇城北的始迁祖据记载是1700年从周浦西街迁出,与姚埙的"南荫堂"是在同一条街上,但是否是姚埙后人已无从查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3 01: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