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正 版 姚步瀛与三十六族七十二姚之说 姚屏,名步瀛,字维翰,号仙搓,又拙齐,改号密齐,乃唐贞观进士礼存公第三十八世裔孙。江西省贵溪市耳口乡梅潭姚家人,生于嘉庆庚辰年(1820)九月廿七日午时。 咸丰己未年(1859)恩科并补行,乙卯(1855)正科乡榜第四名举人,中同治乙丑(1865)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七名贡士,殿试第二甲第三十三名进士,赐士出身。 咸丰丁巳年(1857)因粤匪连韬江西九郡盘踞抚踞金泸,逐倡义团练设局耳口寨,扼守要隘,拼力赌剿,当蒙西安将军福兴奏加正五品衔。前任署理江西巡抚李桓保举尽先知县,是年三月又经江西巡抚沈保祯保举直隷州正堂。 姚步瀛母亲七十大寿时,江西巡抚沈保祯亲赠匾额 “ 萱 茂 霞 龄 ”悬挂高堂为他母亲祝寿,至今尚存。 1867年初,姚步瀛赴湖南慈利县知县伊始,挥笔写下了一副楹联:“民不可欺,常愁自折儿孙福;官非易做,怕听人呼父母名”挂在正堂两边,时时提醒自己,约束自己。任职期间,他减免租税,发展生产,兴办学校,革除陋习,凡有利于百姓的好事件件得到落实,不到一年的治理,慈利县老百姓安居乐业,个个对姚步瀛感激万分,都庆幸慈利来了一个很好的父母官。 同治九年(1870)四月二十日,姚步瀛不幸病逝于任上,终年51岁。慈利县民众尽呼得贤父母何可逝世? 姚步瀛一生虽然比较短暂,但他不仅是个贤父母官,而且还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精神财富,他写道当官要清廉自律,多为百姓办实事,集中反映在楹联,对联和文集中,如“安民莫先於察吏策”等。“清代诗文集汇编”收录了姚步瀛撰写的“所性轩遗稿”。他还有一个美称,人们都尊称他为“对联廉吏”。 同治四年(1865)姚步瀛汇集三十余族于弋阳水南上堡姚族宗祠内共修第七届姚氏族谱,统一串宗字派: (自礼存公三十四世起用) 有心追远本源长 植桂培兰奕叶芳 璧合珠联荣海甸 湛恩宠锡耀家邦 堂号:耕 历 堂 三十六族七十二姚之说 三十六族是指礼存公迁居到东冲(今江西弋阳县湾里乡李桥村委会上姚村)后至姚步瀛同治四年(1865)共修族谱时,由东冲迁徙分居到各地的统计数据,但当时实际共修族谱只汇集了三十余族。 七十二姚是包括三十六族在内加起来叫七十二姚,是由原从东冲分出的三十六族中又分别迁徙分居的村庄,如狮湖族和狮湖族丁源姚家,长岗族和长岗族新屋分别称一族二姚,他们在小修族谱时就放在一起修。 通过多年来的打听、寻找和走访,赣东北地区礼存公后裔村庄基本找到,赣东北以外地区基本失联,个别村庄虽已找到,但已改姓。我们将会继续努力打听、寻找外围的礼存公后裔族居地。 三十六族七十二姚分别分布在;弋阳、贵溪、鄱阳、余干、万年、德兴、横峰、上饶、广丰、铅山、九江彭泽、南昌竹林、建昌、宁国宣城、和州、河南、安徽、福建浦城、江苏镇江等省市(区)县。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知族礼存公后裔总人口数约为2.45万人。 礼存公三十九世裔孙弋阳狮湖族 姚四海 二零一七年七月十八日
5 h& ?( ~8 w4 Q2 r6 w* e
2、教授修改版: 0 G [$ D! R/ F" h
姚步瀛与三十六族七十二姚之说 姚四海 2017年7月18日 一、姚步瀛 姚屏,名步瀛,字维翰,号仙搓,又号拙齐,改号密齐。乃唐贞观进士礼存公第三十八世裔孙,江西省贵溪市耳口乡梅潭姚家人,生于清嘉庆庚辰年(公元1820)九月廿七日午时。 清咸丰乙卯(公元1855)正科乡榜第四名举人,中清同治乙丑科(公元1865)会试第一百三十七名贡士,殿试二甲第三十三名进士,赐进士出身。 清咸丰丁巳年(公元1857)因粤匪连韬江西九郡,盘踞抚金泸,遂倡议团练,设局耳口寨,扼守要隘,拼力堵剿。蒙西安将军福兴奏封五品衔,前任署理江西巡抚李桓保举尽先知县,是年三月又经江西巡抚沈保祯保举直隷州正堂。最后任慈利县知县。 姚步瀛母亲七十大寿时,江西巡抚沈保祯亲赠匾“ 萱茂霞龄 ”,悬挂高堂祝寿,至今尚存。 1867年初,姚步瀛赴湖南慈利县伊始,挥笔写下了一副楹联:“民不可欺,常愁自折儿孙福;官非易做,怕听人呼父母名”挂在正堂两边,时时提醒自己,约束自己。任职期间,减免租税,发展生产,兴办学校,革除陋习,凡有利于百姓的好事件件得到落实。不到一年,慈利县老百姓安居乐业,对姚步瀛感激万分,庆幸慈利来了一个很好的父母官。 同治九年(1870)四月二十日,姚步瀛不幸病逝于任上,终年51岁。慈利县民众尽呼得贤父母何可逝世? 姚步瀛一生虽然比较短暂,但他不仅是个贤父母官,而且还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精神财富。他写道当官要清廉自律,多为百姓办实事,集中反映在楹联和文集中,如“安民莫先於察吏策”等。《清代诗文集汇编》收录了姚步瀛撰写的《所性轩遗稿》。姚步瀛有一个美称“对联廉吏”。 同治四年(1865)姚步瀛汇集三十余族于弋阳水南上堡姚族宗祠内,共修第七届姚氏族谱,(耕历堂)统一串宗字派(自礼存公三十四世起用):有心追远本源长,植桂培兰奕叶芳璧合珠联荣海甸湛恩宠锡耀家邦 二、三十六族七十二姚之说 三十六族是指:礼存公迁居到东冲(今江西弋阳县湾里乡李桥村委会上姚村)后,至同治四年(1865)姚步瀛率族共修族谱时,由东冲迁徙到各地的三十余族(实际统计,合修谱者三十余族)。 七十二姚是指包括三十六族在内总加起来的七十二姚村,是由原三十六族加上其分别迁徙衍派的总共72村庄,例如:狮湖族和狮湖族丁源姚家;长岗族和长岗族新屋;分别称一族二姚,他们在小修族谱时就在一起合修。 通过多年来的打听、寻找和走访,赣东北地区礼存公后裔村庄基本找到,赣东北以外地区基本失联;个别村庄虽已找到,但已改姓。我们将继续努力打听、寻找外围的礼存公后裔族居地。 三十六族七十二姚分别分布在:弋阳、贵溪、鄱阳、余干、万年、德兴、横峰、上饶、广丰、铅山、九江彭泽、南昌竹林、建昌、宁国宣城、和州、河南、安徽、福建浦城、江苏镇江等省市区和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礼存公后裔总人口数约2.45万人。 礼存公三十九世裔孙(弋阳狮湖族)姚四海 2017年7月18日
! V6 ^ O2 _6 L; |(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