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027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6 11:09:31
|
只看该作者
姚梁一生中所任的最显要且又鲜为人知的职务当是他在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年)正月由“宗人府主事”一职入直为“军机处”的“汉军机章京”这一职务了。当时,他年仅三十七岁,正值壮年。这件由一介书生来任职于清皇朝鼎盛时期的最高机要部门之高层文职人员,即人之所称为“小军机”一事来说,可谓是他毕生中在黄金时期所遇到的最荣耀的事了。这件重大事迹在家族的《宗谱》中虽有载,但却仅是记作“军机处行走”。原来,“军机章京”这一职称是亦可称作“军机处行走”的。可见,在《宗谱》中所记的无非是作为一种异称或谦称罢了。可是,这件事在《府志》及《县志》等地方志中却偏偏未作记载。看来,可能是这些《志》书的修编者们认为姚梁任此要职的可信度不大,不敢轻易地记上他这段重要的履历之故吧?其实,他任这一职的真实性是可靠的,在一些清人笔记和其他史料中都有着明确的记载⑻。言之凿凿。 + I! ^; F7 T+ n$ E5 ?. L7 K. h
y' Z$ G$ E/ q! k# l+ o
除了任“军机章京”这一要职之外,姚梁终生都是在京都或地方上任文职官员。首先是中进士之后即在京任“内阁中书”及“宗人府主事”等。在任、离“军机章京”之后是改任地方官员。他的一生中任职繁多:诸如任“方略馆纂修”、“礼科主事”,亦参与翰林院的修编。曾任“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后改任“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刑部湖广司员外郎”,“饶州府知府”等。一度“官至四川按察使”和“川东分巡兵备道”,兼辖“重、虁、忠、达、酉”等处。历任“江西,广西提刑按察使司”等。至于有着明确纪年的则有: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年)以内阁中书任庚寅科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年)以内阁中书任辛卯科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年)以宗人府主事任甲午科陕西乡试副主考。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以宗人府主事任丁酉科广西乡试副主考。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以宗人府主事任山东省学政⑽等等。姚梁还得过三次“大夫”级别的封赠。其一是乾隆三十五年敕封“奉直大夫”。乾隆四十五年诰封“中宪大夫”和乾隆五十年诰封“通议大夫”。同时,他的夫人也得到“孺人”、“恭人”和“淑人”之类的晋封。姚梁任官时,为官清正。《括苍彙纂》说他“清廉耿介,毫不苟取。任饶州时,民立生祠祀之。所至俱有政绩”云云。但姚梁可谓是仕途多舛。不知是何原因,在他的宦迹生涯中每每是向下降职。先是从中央官员调为地方职务,接着是步步下退,最后竟终于河间府的任上,以至尸骨亦回不了故乡。这真可谓是不尽人意之遗憾了。
7 c) J3 z2 \& d# p; X: u% o
" T3 q! n& Y9 F$ P" N0 u 庆元属弹丸之地,历来文人学子为数不多。虽《县志》堂皇地列着数十名“进士”的姓名,但其中每以讹传,或附会,或戏说所致,多属虚构失实。至若真正能涉足于中央政权且有史料所证实者,仅姚梁,胡紘等二三屈指可数的人物罢了。而其间甚得影响,能为众口所碑的又当属姚梁了。其一,在这有清二百六十七年历史中,庆元中进士者仅姚梁一人。其二,他所任之要职每被史料所证实。事属翔实,有别于传说之嫌。这是须作一强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