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60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竿风月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7-26 21:01: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7-26 21:02 编辑
- g$ G* X9 K! S4 W8 G) j3 f/ ?% k9 l9 \
   湖北红安姚氏是南昌姚氏外迁分支,我知道的有两位宗亲,也是前辈,一位就是中华姚网资深会员,网名“姚门才女”的姚瓦姑姑,一位就是他的哥哥,红安姚氏宗亲联谊会的会长姚泽平叔叔。按照南昌字辈,他们是南昌姚第四十四世,我是第四十五世。
" W* w4 c( i$ e   前段时间,我无意中得到了两本书,一本是《弱水三千》,一本是《一竿风月》。书的作者是姚门才女瓦姑。3 l- z0 A8 r% f

IMG_20210726_205832.jpg (339.81 KB, 下载次数: 331)

IMG_20210726_205832.jpg

IMG_20210726_205940.jpg (446.99 KB, 下载次数: 365)

IMG_20210726_205940.jpg

IMG_20210726_205914.jpg (439.59 KB, 下载次数: 388)

IMG_20210726_205914.jpg

IMG_20210726_205850.jpg (284.66 KB, 下载次数: 339)

IMG_20210726_205850.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1-8-2 14:16: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8-2 14:26 编辑 0 h; r/ A9 x+ k3 f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8-2 10:26
, J7 \' ~, P' e" Z  p2 R; k6 }厚重的《南昌姚氏族谱》,有着太多的历史积淀。历代的南昌姚氏先辈们,在谱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用的 ...
# O! d, p' c8 T9 Y
   姚凤公的岳父,瀘州刺史河東柳玭是何许人也?
' |# k" z7 ?. _: E5 t7 k+ q6 p
* w& y- u  a- T/ d
   大家都应该知道【颜筋柳骨】这个成语吧?颜:是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是指唐代书法家柳公权。 颜筋柳骨是指颜体书法丰满,端正,柳书笔画清晰,有骨感。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大名自是不用说了。! s/ k% q( F- ]0 L8 i
1 d# R  A! v. J; P" u; {6 \

* P' z+ I/ O3 z: m5 ?9 T% T6 c# r  唐代还有一位大名人叫柳宗元 ,大家肯定熟悉,他的一首《江雪》,千百年来成为绝唱:
6 B( _( U6 D4 x; t0 k4 e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I9 u% @! ?; b/ B: J3 X  X+ t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7 P* K! b! B% m$ y
他的文章《捕蛇者说》《黔之驴》《小石潭记》等等文章,至今还是中学生必须背诵的课文。
, m/ s! h: M+ `  {% p  g
9 a8 e* g0 P, I( f
. Z( j/ b0 v8 |/ h+ ?" L3 x, B
   柳宗元又叫柳河东,有《河东先生文集》四十五卷,外集两卷存世。编者是写《陋室铭》的主人刘禹锡。
5 T4 q4 Y( m2 N- L% W7 T  g4 x' ?  N. @! j2 {: E

& E  P' g  c; q$ @  V  柳宗元为什么叫柳河东,因为他是唐代的名门望族河东柳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而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和唐瀘州刺史柳玭,也是河东柳氏家族中人。. z1 w) m: b, h/ L* X8 F
9 ?% D' y% E$ h3 L/ M

3 g: x, W. Z6 M/ z0 F9 O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指的是今天的山西一带,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所以古称河东。在隋唐之际河东柳氏晋升为关中的三大家族之一,并与皇室、关中、山东、江左士族联姻,将柳氏家族政治、经济、文化推向了最高峰。在政治方面,出现了柳亨、柳泽、柳奭、柳镇、柳公绰等著名官吏;文化方面,柳冕、柳宗元、柳中庸在文学与儒家思想方面有建树;柳公绰、柳仲郢等在礼法家学方面形成柳家家法,即《柳氏家训》,影响延至宋代;柳芳、柳璟精通史学与系谱学,参修国史,编写《氏族志》;柳宗元、柳公权则擅长书法,开中晚唐书坛之新风。隋唐时期,河东柳氏在政治、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w% E  h1 q- z- I5 ~. k

( B. r" T- U9 |+ s" e2 o6 v: W

/ n( h, _7 `2 I0 k8 i   柳玭出身于唐朝后期高官世家。其祖父柳公绰是著名书法柳公权的哥哥,曾两登贤良方正科。当过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处事郑重,所取士人,成名者甚多”。柳公绰的儿子柳仲郢,字谕蒙。元和进士。当过剑南东川节度使、兵部侍郎和刑部尚书。长孙柳璧当过谏议大夫。& }8 ]- X. g8 z, y& i0 w

0 I1 y& \6 _, y8 s- Q5 j
( D. b* j5 S' P% j3 W( m% c" u
  柳璧的弟弟就是姚凤公的岳父柳玭,以明经为秘书省正字,由书判拔萃科转为左补阙。历官昭义节度副使、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岭南节度副使、起居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御史大夫、泸州刺史等官职。为官清廉忠正,昭宗在位时曾欲以为相,但为宦官所谗而止。7 ]% H. S, n' V. \+ s; k

" ]0 C% c# B$ ?( Z0 b/ A0 N4 c; @
$ Y  x; f3 Q  h; \% C" B" I
柳家虽世代为官,门第显赫,但世世代代治家很严,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名声。被后人誉称为“柳氏家法”。据《旧唐书》记载:“初公绰理家甚严,子弟光禀诫训,言家法者,世称‘柳氏’。”柳公绰兄弟小时候,学业未成,为丹州刺史的曾祖父便不许他们吃肉。柳公绰在外地任节度使时,他的儿子柳仲郢去看望,被要求远远地下马,步行进入衙门,见到幕僚夫役都必须无一例外地行晚辈之礼。柳公绰的夫人,曾在人将苦参、黄连、熊胆碾成粉沫和成药丸,让儿子在晚间读书时,放在嘴里咀嚼,以驱除睡意,助其勤学。《幼学琼林》中说:“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贤。”赞扬的就是这件事。
: |# T! h8 ]1 i' z/ ]5 x# A9 s
6 O# P, D, J) }. C

; @+ f/ {5 e. A9 D6 X" i, f  柳玭有一篇文章《戒子弟书》,谆谆告诫出身门第高贵的子弟如何做人、为官,在当时很有现实意义,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也不无借鉴意义。: V$ G6 J& s: M$ O, H# F: V6 T

5 |% R$ {" z" }' l
# m/ K7 y1 {+ g: }" ?3 K
“夫门第高者,可畏不可恃。可畏者,立身行己,一事有坠先训,则罪大于他人。虽生可以苟取名位,死何以见祖先于地下?不可恃者,门高则自骄,族高则人之所嫉。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所以承世胄者,修己不得不恳,为学不得不坚。夫人生世,以无能望他人用,以无善望他人爱,用爱无状,则曰:“我不遇时,时不急贤。”亦由农夫卤莽而种,而怨天泽之不润,虽欲弗馁,其可得乎!
% O; ?+ @: A3 j* P8 Y+ x
( U. y! j" q# S% Q" [* a6 S" i. m

! w- A# J9 D+ W5 H予幼闻先训,讲论家法。立身以孝悌为基,以恭默为本,以畏怯为务,以勤俭为法,以交结为末事,以义气为凶人。肥家以忍顺,保交以简敬。百行备,疑身之未周;三缄默,虑言之或失。广记如不及,求名如傥来。去吝与骄,庶几减过。莅官则洁己省事,而后可以言守法,守法而后可以言养人。直不近祸,廉不沽名。廪禄虽微,不可易黎民之膏血;榎楚虽用,不可恣偏狭之胸襟。忧与福不偕,洁与富不并。比见门家子孙,其先正直当官,耿介特立,不畏强御;及其衰也,唯好犯上,更无他能。如其先逊顺处己,和柔保身,以远悔尤;及其衰也,但有暗劣,莫知所宗。此际几微,非贤不达。( R6 l$ X7 Q" b' s
' t  L& |& [/ T9 A& t
7 \0 N) B% f; Q/ p
    夫坏名灾己,辱先丧家。其失尤大者五,宜深志之。其一,自求安逸,靡甘澹泊,苟利于己,不恤人言。其二,不知儒术,不悦古道,懵前经而不耻,论当世而解颐,身既寡知,恶人有学。其三,胜己者厌之,佞己者悦之,唯乐戏谭,莫思古道。闻人之善嫉之,闻人之恶扬之,浸渍颇僻,锁刻德义,簪裾徒在,厮养何殊。其四,崇好慢游,耽嗜曲蘖,以衔杯为高致,以勤事为俗流,习之易荒,觉己难悔。其五,急于名宦,昵近权要,一资半阶,虽或得之,众怒群情,鲜有存者。兹五不是,甚于痤疽。痤疽则砭石可廖,五夫则巫医莫及。前贤炯戒,方册具存,近代覆车,闻见相接。/ @: u) |3 p: l. z2 T
! }& M( N5 G) w( B% Z

! N! E, g8 C* G3 H  w    夫中人以下,修辞力学者,则躁进患失,思展其用;审命知退者,则业荒文芜,一不足采。唯上智则研其虑,博其闻,坚其习,精其业,用之著行,舍之则藏。苟异于斯,岂为君子?”
; A6 t9 `  D/ B$ l
' K' E  Z6 ?! g9 E! P/ l

IMG_20210802_121453.jpg (130.25 KB, 下载次数: 401)

IMG_20210802_121453.jpg

IMG_20210802_123556.jpg (116.62 KB, 下载次数: 427)

IMG_20210802_123556.jpg

Screenshot_2021-08-02-14-01-14-63.png (1.06 MB, 下载次数: 399)

Screenshot_2021-08-02-14-01-14-63.png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1-7-31 23:3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7-31 23:43 编辑
! P6 P% }) W8 x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7-31 21:562 I% H7 D5 y7 x& r: I$ w3 Y( J2 J
世上有好多巧事,江西修水的姚新生宗亲是医学教授,而湖北红安的姚门才女前辈也供职于珠三角某三甲医 ...

6 b6 E/ t# \: u. M   姚门 才女前辈给出了答案,广东姚钟尧教授是一位尊敬的长者,同时又是一位治学严谨认真的人。他在7月27日提出疑问:@枣庄姚绍峰 南昌姚第一届修谱于何时?距离姚凤将军遇难多长吋间?- l: B% |# u; A: Z  B
文丞相征召距离姚凤将军遇难多长吋间?0 ?9 I2 a1 n2 y; z
南昌姚对姚凤的记载,与南唐姚凤有哪些不一致之处?+ c$ j3 k& o5 @' t% ?/ h
@黔道真姚思波 
6 Z/ J/ `7 {/ D" k7 p$ a
& @9 \. ?& r. G$ [( r9 ^7 O& Y

& N1 l5 n- P2 P3 s+ P* F8 x   教授的意思很明白,要证明南昌姚氏十世祖凤公,就是南唐节度使姚凤,得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 C! i* V: _3 {+ B  i* V  那么,我就尝试着分析一下。
, e2 p* v& o$ s( w5 P! |   南昌姚氏祖凤公生于唐僖宗乾符六年己亥八月二十三日卯時,卒于後晉高祖天福八年癸卯三月二十五日申時卒,也就是公元879年生,卒于公元943年。曾经做过扬州刺史。  凤公活了64岁,一生中经历了大唐、南吴和南唐三个朝代。凤公是在哪朝做的扬州刺史呢?
7 m% \' Y1 m: D3 G1 @; m& `1 l: k& {6 z$ E+ f  我认为,很可能是在南吴或者南唐统治扬州和江西时期。   要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吴和南唐,先要说说唐朝。
: f1 ?! v0 V: [2 @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灭亡过程:2 ~! c% F5 T/ X( d% n5 m
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不久将唐昭宗杀害。
6 r2 ^' r4 T# t" [3 x2 \  [" P
- \/ o9 \2 b4 w+ m: d$ ?6 Q!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3 X7 Y) `6 h$ x8 a2 _' a3 T- Q; e! i
南昌姚氏祖凤公,生于公元879年,大唐灭亡,是在公元907年,其时凤公才28岁,这么年轻,凤公是不可能在唐朝做过从三品的扬州刺史。& l! p, M$ c) L5 N. P& a3 ?
实际上,在唐朝末年的902年,姚凤公的家乡江西全省的土地,都已经归属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杨吴国管辖。
% m  r2 p  B5 u7 Q6 E% Q杨吴(902年—937年),又称南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定都扬州。历四主,享国三十五年。若从892年杨行密受封淮南节度使计,为46年。
3 {$ M  r9 c3 R5 A+ `5 d7 c    到吴国灭亡前夕,其统治范围北起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南到虔州(今赣州市),东起常州,西达鄂州(今武汉市),大致相当于今江苏、江西全省、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等地。
; }! a; x$ @8 c% O  也就是说,在南昌姚氏祖凤公二十三岁时,南吴(杨吴)就立国了,扬州作为南吴的首都,早已经不属于大唐管辖。而当时才二十三岁的姚凤公,更不可能任扬州刺史。% m: f# t2 L. l

( X( c- Y% ]% s* a4 B 南吴政权实际上是个傀儡政权。创立者杨行密起家于庐州(今安徽合肥),依附于淮南节度使高骈,后势力渐强,遂占领扬州,扩大地盘,于景福元年(892年)八月受封淮南节度使, 而后逐步兼并东南各军阀,唯独与割据两浙的钱镠形成对峙,于天复二年(902年)受封吴王。  到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时,杨氏吴国已经成为南方最强大的割据政权。杨行密死后,子杨渥继位,荒淫放纵,大臣徐温于天祐四年(907年)发动政变夺得大权,次年弑杀杨渥,立杨隆演为主,  从此杨吴遂为徐氏所把持。 天祐十六年(919年)杨隆演称吴国王,改元武义。   顺义七年(927年)徐温死,养子徐知诰继任其权位,扶持杨隆演之弟杨溥为帝。 大和七年(935年)徐知诰(李昪)受封齐王,至天祚三年(937年),杨溥被迫禅位于徐知诰,南吴遂亡。所以,南吴这个朝廷,从一开始建立,就被徐氏玩弄于股掌之中,实足一个傀儡政权,
) B9 W( x! ]" w5 S" B2 e' {8 m《南唐建立》% a2 p( k0 ^" }9 L# Y8 {, @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
6 m) I6 B2 E1 x& {4 H. ]$ r( J# m+ g南吴太和七年(935年),南吴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归齐国。  升元元年(937年)徐知诰建立齐国(徐齐)。 [2]  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齐”,改元升元;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可以说,南唐完整接管了南吴国,包括朝廷班底和地盘。
+ j' o0 ~, y/ [8 J. e3 H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唐灭亡后,扬州(广义上的扬州,和如今扬州不是一个概念)和江西先后属于南吴和南唐管辖,而南昌姚氏十世祖凤公,恰恰生活在南吴和南唐时期四十余年,并先后在南吴和南唐做官,曾“曆官揚州刺史。”既然是曆官揚州刺史,当然凤公肯定还曾经担任过其他职务,只是南昌谱里没有记载。
5 L8 w/ a" y% e2 E0 X7 t. k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南昌姚氏祖凤公曾经在南吴和南唐做过官,而和史书中记载的南唐节度使姚凤,很有可能是同一人。除非南唐官员中,有两位姚凤。7 g  }% q  [0 y3 }
: u, B* ^7 I1 k  b! F0 V+ {

' t/ L  Z6 b9 v6 y& v& q
" a) [0 f! E0 m, X, V5 U. |
, ]+ i3 ]9 w. ~" _! ?
" o' b1 W  M$ ^+ Z* y$ ]8 I

- X, H6 d9 s% s! u
; z+ o# u7 O) r( w- I- l9 f6 {! ]( x! }) [! c

IMG_20210731_234113.jpg (182.23 KB, 下载次数: 450)

IMG_20210731_234113.jpg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1-7-31 14:51:54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7-31 00:505 T$ r) H8 T5 d1 S$ J! p
这两天,查了好多资料,除了入闽的姚凤公(有关资料记载,唐天明公族兄凤公于南唐丁亥年公元927年入闽 ...
+ L5 e' J) P4 D# n( v

/ i4 s% j2 z" U9 @$ C      五天前,钟尧教授根据我和宗亲们在教授的微信群的交流,整理并且在中华姚网发表了《枣庄姚绍峰(南昌姚)说南唐将军姚凤是南昌姚 》的帖子,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 ... amp;_dsign=4215589d
# n/ x  b0 k  A0 l) v$ Y其实,不光是我在说,南昌姚氏家族有好多宗亲都在研究《南昌姚氏族谱》里的内容。/ y: w+ r# V* _- _- f$ S5 p
早在2007年-12月-12日 姚门才女姑姑在姚网发帖说:' \' J: X( @% |6 v% X. K: v
十世祖:; A2 c% T" q  Y3 e% C
●姚鳳(西元879—943): - r* O) j7 E6 {( C" C; h
    朗公長子,字金聲,行二,號樂國,居靈源。年十七中進士(被當世喻爲神童)。曆官揚州刺史。唐僖宗乾符六年己亥八月二十三日卯時生,後晉高祖天福八年癸卯三月二十五日申時卒。葬厚山。配柳氏,瀘州刺史河東柳玭公女。 子一:旻& M) q4 V$ K* A7 A
(注:十世祖鳳,是否爲宋太祖趙匡胤俘獲之後唐副將姚鳳?待考。)" A: Q# |" M' l: d  f; ^
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6893&extra=&_dsign=4215589d(原贴网址)7 J2 O; M7 b7 S7 T8 f

' A" l8 I  F+ R8 l/ x
( v/ E+ I; ?9 z1 f# i" I! Z
而江西省修水县大桥镇山口村的姚新生宗亲,于2009年-01月-26日 在姚网发帖《姚氏家谱初考》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 ... amp;_dsign=df4d21ca
8 n3 f- {& G5 V5 n, U. M- u《初考》是姚新生根据家谱和网上资料初步整理的。他说,“……我老爸1993年参与了我们姚氏家谱的重修工作,家里一直保存着民国三十五年版的姚氏家谱,也是直到今年利用在家的这几天,我才把我们的姚氏家谱浏览了一些.国有国史,家有家谱,中华民族的家谱记载了很多的真实可靠的历史等等.里面有很多的内容,人们从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发现了很多隐藏的中华文明,其实,如把全国各地各家姓的家谱做系统的修复和整理,将会是一项可和史记相比的工作!哈哈,这个点子价值连城,希望有能力的人和单位早点着手这项工作.”
( w$ R0 F) j* C# m   姚新生又注”:……本家谱根据我们家的姚氏家谱(民国30年修)和网上资料初步整理,很多的资料和内容均在进一步考证和完善中,具体资料来源(参考文献)待整理完后再逐一的列出。”4 {2 ?6 h' L( q3 o1 m/ k* t: F" k
   姚新生宗亲的家谱里也记载了十世祖凤公:$ V3 P8 m0 t* n  X: o
十世祖姚鳳(西元879—943):
5 v  _6 e7 ^4 X; y! g- P1 ?( Z( K   朗公長子,字金聲,行二,號樂國,居靈源。年十七中進士(被當世喻爲神童)。曆官揚州刺史。唐僖宗乾符六年己亥八月二十三日卯時生,後晉高祖天福八年癸卯三月二十五日申時卒。葬厚山。配柳氏,瀘州刺史河東柳玭公女。 子一:旻
& c6 u- g: y5 L4 z(注:十世祖鳳,是否爲宋太祖趙匡胤俘獲之後唐副將姚鳳?待考。(这应该是姚门才女的”注“)
3 ^. _2 x+ x  W  b  j姚新生注:清流关历史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赵匡胤率兵攻南唐,首役即于此,破南唐军15万,并生擒大将将皇甫晖和姚凤,  如姚凤家谱中的年份无误,则不是後唐副將姚鳳,956年时侯,姚凤已亡故)。# [7 `3 O* y) |. k( i8 i
所以,最早提出南昌谱里的十世祖凤公,可能是南唐节度使姚凤的疑问,不是我,而是湖北红安的宗亲姚门才女,随后是江西修水大桥的姚新生宗亲。而我,是在他们开悟之下,关注了此事,并参与了讨论。$ B- F4 K) l! I) k" j

2 f( i( @  x( _9 {9 @* h; u# @" a+ n( Q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17:33: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8-8 20:46 编辑 & V! Y8 N) z% J; p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8-6 22:26
6 S9 G6 y7 C" q9 L6 E-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名字叫《一竿风月》,一看内容,原来是我的帖子。
# e: {( Z6 B8 b- n8 K    https://m.sohu.com ...
* {  N( t& Q' ~5 x3 b
     妙手空空转乾坤          无中生有胜黄金( N5 f  d. Y  \% Z, ]* K
     莫问是非功与过          休提真假旧成新' N* @+ m, P; d3 F( z9 q2 e0 h2 b% `: v) N
   上面是一首讽刺人作假的古诗句。又道是: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
9 C0 \8 ~" n  N* p: E; ^    “后周显德三年春天,赵匡胤随柴荣出征淮南,首战就在涡口击败一万多人。杀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南唐节度使皇甫晖、姚凤领兵号称十五万人,阻隔住清流关,赵匡胤攻打他们,皇甫晖等败走。赵匡胤追击他们直到城下。皇甫晖说:“我们各为其主,希望我们双方能摆开军列一决胜负。”赵匡胤答应了他。皇甫晖整队出城,赵匡胤抱着马脖子径直上前,一刀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将其与姚凤一同生擒。 ”( M. o2 c* _8 M! l' s

3 T9 P5 R% `1 y( f   关于这段历史,《大宋端命起清流》一文的作者徐茵有过研究,他在文中说,“关于这次战斗,《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丰乐亭记》记载的情节大同小异,唯唐军的人数有不同。《旧五代史》记载:“壬申,今上奏,破淮贼万五千人于清流山,乘胜攻下滁州,擒伪命江州节度使、充行营应援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充应援都监姚凤以献”。《宋史·本纪太祖赵匡胤》记载:“三年春从征淮南。南唐节度皇甫晖、姚凤众号十五万,(好家伙!人数一下子涨了十倍!)塞清流关,击走之。”欧阳修《丰乐亭记》也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最早的记录是“万五千人”,继而演变成“提兵十万”,后来竟是“十五万”。笔者认为《旧五代史》载1.5万人比较真实可信。一般来说,最早的史料记载应该是比较真实的,而且《旧五代史》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薛居正主持的官修史书。薛居正主持修后周史的时候,对于当朝皇帝的事迹不会不注重真实,所以,《旧五代史》的记载应该是准确可靠的。后人为彰显开国皇帝的武功战绩而将敌军数字扩大也是有可能的。”
) a' `# V* Z1 n9 t, B
) Q* X2 p  d/ Z! W' N1 P7 E  但是不管怎么说,姚凤公艺不如人,计不如人,这场战争凤公打败了,输得很惨。

8 [1 R; K( w7 D) V1 q# Y4 H) d) k7 y" y5 i* z- ^

9 ~& r# ]1 t4 N9 ?
& l. [5 `3 @1 e8 M- h$ g
" z- r# t7 N, r/ I( @- w
3 V" x  u9 T1 j; k4 m9 @. ]7 N2 A" M) v- Z3 M/ d; h) A3 W. b

9a4aa96c8d524aa299eab64a591c9c60.jpg (67.62 KB, 下载次数: 430)

9a4aa96c8d524aa299eab64a591c9c60.jpg

pic.baike.soso.jpg (97.57 KB, 下载次数: 341)

pic.baike.soso.jpg

IMG_20210808_173046.jpg (705.48 KB, 下载次数: 407)

IMG_20210808_173046.jpg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1-8-4 09:3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8-4 14:18 编辑 % K  [% C6 Q% T6 z1 X8 v6 L  Q6 S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8-2 14:16
& d% Q( n  }0 e' ~: P5 g% x姚凤公的岳父,瀘州刺史河東柳玭是何许人也?
& O: T7 N+ K2 g) K: z& I
( h# Q( I1 S6 T5 B1 j( [- U   大家都应该知道【颜筋柳骨】这个成语吧?颜:是指 ...
3 ]. x+ Z& S3 m/ u; m) J0 r
   事实上,由于年代湮远,彦国公支系各家保留的族谱,其内容还是稍微有些差异的。比如红安谱记载 凤公的夫人是柳氏,也记载了柳氏父亲的名讳和官职;南昌谱记载的是徐氏,而湖南平江谱则没有记载凤公的夫人是谁。/ I) c5 R4 s  T6 s+ j1 v7 o  }
   那么以哪家的家谱记载为准呢?这就要看谁家的家谱里的内容更接近老谱。) `/ Z0 N, P- D$ Q& _
   南昌谱在明清时旧谱称“吴兴堂姚氏族谱”,后称作“瑞州姚氏族谱”,公元1929年第十四届族谱才正式称为“南昌姚氏族谱”。
2 Q1 B0 p) H7 v* I7 \: l
. [6 z7 O. k7 M4 _% J1 t: F) I* t9 n   据有关资料显示,明祟祯15年,红安姚氏在南昌斗门姚氏家谱的基础上,重修了家谱。这说明,至少在明崇祯15年,南昌斗门的姚氏族谱,其内容和湖北红安姚氏现在收藏的“睿泽堂”和“晚香堂”姚氏族谱,还是一致的。
6 r: w  a7 t5 G  d    红安姚氏发祖钧宝公系灵源姚氏彦国公派第二十五世,是南昌斗门澄公植下。钧宝在斗门家谱记为子泰,与南昌北岗族发祖子英,湖北黄陂发祖子实(正一)为同胞兄弟。
" E4 i' o( C7 p/ J+ s    红安姚氏发祖钧宝公(子泰公)大约在公元1344年左右离开南昌。子泰公生于1308年,南昌修谱是在1404年。也就是说子泰公96岁高龄时,南昌斗门才修了第一届谱。# M/ @; K; l, ?* V( {$ M
   湖北黄陂的正一公(子实公)大约在公元1369年年左右离开南昌。也是在南昌姚氏首次修谱之前离开老家的。根据以上内容,我认为,红安谱里保留的内容,是明崇祯15年以前南昌斗门族谱里的内容,至少二谱是一致的。并且二谱肯定也是南昌姚氏世代传承的老谱里面的内容。  南昌谱里把凤公的夫人从老谱里的柳氏写成了徐氏,肯定有其原因,或许是误记,或许是老谱被虫蛀毁伤,以至于难以辨别。原因如何,那就难以考证了。
; @$ y6 L8 s) g: ~- z4 Z& Q   所以十世祖凤公的行传,我们当以红安族谱为准。& X5 A. U6 c' a6 F# _

" ^8 G, U9 N4 {9 H- u& E   江西九江的姚公凤(南昌姚)前辈说,也许十世祖凤公有好几个夫人。这倒是很有可能,古代官宦人家三妻四妾不是奇怪的事,很可能凤公有两位夫人,一位柳夫人,一位徐夫人。3 B/ m, S( o0 K- O
: c9 x# z* p2 T2 f9 x
4 \4 H1 P' L  c4 c* E8 D

IMG_20210804_082353.jpg (280.26 KB, 下载次数: 403)

IMG_20210804_082353.jpg

IMG_20210803_231821.jpg (235.57 KB, 下载次数: 413)

红安谱中记载的德明德先二公字派

红安谱中记载的德明德先二公字派

IMG_20210804_082801.jpg (99.27 KB, 下载次数: 404)

IMG_20210804_082801.jpg

IMG_20210804_075146.jpg (148.51 KB, 下载次数: 394)

IMG_20210804_075146.jpg

IMG_20210804_082353.jpg (280.26 KB, 下载次数: 420)

IMG_20210804_082353.jpg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21-7-26 21:12:17 | 只看该作者
   书从快递柜取出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的拆了包装,当看到书完好无损时,我松了口气。那几日天天下雨,又加上七月一日前,为了京城的建党一百周年庆典,从天津发到上海的这个邮件,在路上耽搁了二十多天,终于到了我的手里,怎么不让我欣喜?尤其是《一竿风月》这本书在孔网只此一本,如果路上丢失,到哪里再去寻?* h! v2 W" Y" v! D0 _8 @* H9 \

1 Y6 B' b2 Q$ H( F
& V+ j5 ^2 ]! k, S9 Z$ P: j6 x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21-7-26 22:3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7-26 22:51 编辑
) x7 J' _# \3 h3 D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7-26 21:12
7 Q$ D6 N7 ~( D; L/ U书从快递柜取出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的拆了包装,当看到书完好无损时,我松了口气。那几日天天下雨,又 ...

0 z% F3 K' O: l7 k6 ]: {- m0 A   翻着微微泛黄的书页,我竟不忍释卷。瓦姑的情感太细腻了,她的作品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都是来自内心深处,抒情写景恰到好处,特别是《一竿风月》这个书名,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 o, S6 a+ X0 ~# E- H
  一竿风月,这四个字太熟悉了。忽然我想起了瓦姑曾经在姚网发的帖子《家有千千结》。" j! R2 }2 j  o+ E
这篇帖子,收录了南昌姚氏历代先祖的信息。其中对子南昌斗门姚氏始祖,她家中收藏的家谱里是这样记载的:二十一世祖:8 m0 L4 b7 ?* B8 j0 E! N
●姚澄(西元1230—1307)
. A( A. f, V& I: P) I: [$ T    仁公三子,字本源,行月六十二,號鑑溪。居南昌斗門。宋理宗紹定三年庚寅六月初一日午時生,元成宗大德十一年丁未十月七日亥時歿。配餘氏,斗門有道公女。余氏宋理宗紹定四年辛卯五月十一日未時生,元成宗元貞二年丙申二月十七日辰時歿。公妣合葬餘家山。! {! A8 n  W- a; h5 [1 J
子二:長德明,次德先。+ Q0 ^- u9 |" K% ~% ~  L* G/ H
公祖諱居敬,公慷慨有大節,文天祥薦之共助王室,屢徵不起。于理宗淳祜四年甲辰七月,自瑞陽靈源遷居姚壪(原名竹壪)葡竹莊書舍時,公年十五。後四年,是爲厚祜之八年戊申二月,公乃就贅鬥門。余氏刑子有方,夫婦相敬如賓。且事餘公甚謹。故與餘氏相得益彰。置有朕溪,即今自家溪也。公博通經史,力倡堅賢道學,以世不靖不仕。惟幅巾絲衣,逍遙朕溪之上,別號“一竿風月”。元成宗大德年間,水旱成災。詔修堤閘。公以朕溪上陳准行,且毅然捐貲修築灌溉甚溥。至今永賴,公之力也。”; e7 {) F& ]. V# s. w3 D3 c
   原来,姚门才女姑姑的著作《一竿风月》是来自先祖澄公的别号”一竿风月。”不由得我暗暗钦佩她的良苦用心。
7 f7 C' p9 [+ d" x3 o  F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08:06: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7-27 08:12 编辑 7 T% }" W3 w9 f5 r6 k9 l1 K0 d6 J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7-26 22:31  d& g: q+ C9 E! P) t) T3 s0 R
翻着微微泛黄的书页,我竟不忍释卷。瓦姑的情感太细腻了,她的作品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都是来自内心 ...

: ~% I$ N! b: E" V1 }   前天,也就是7月25日下午,一直致力于中国姚氏家谱研究的广东大学姚钟尧教授,在他的《中国姚氏及其家谱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姚维平安徽宿松 $ I6 g# Q2 |( I2 O+ R$ h4 t
- l) z( G6 b8 f7 i1 c
江西上饶县(今广信区)花厅镇花厅村田埔姚氏宗祠历山堂竣工庆典(2017-04-01)。是[唐]姚凤公裔姚氏。
" w1 P& o3 I) |9 J( j已入祠堂续集P167-168,撰稿人姚大辉,资料提供人姚必炉。……- e1 V+ z$ H$ r& R4 e
   这条信息中说,江西上饶县花厅镇姚氏始祖是(唐)姚凤公的后代。
& [: M9 t3 @: ~6 d- s% X我忽然记起,姚门才女姑姑的家谱里也有唐姚凤公的记载:# i5 a8 P* {1 y" I2 T( L. i
十世祖:●姚鳳(西元879—943), I9 e' d5 ]% q1 G4 ?( g
    朗公長子,字金聲,行二,號樂國,居靈源。年十七中進士(被當世喻爲神童)。曆官揚州刺史。唐僖宗乾符六年己亥八月二十三日卯時生,後晉高祖天福八年癸卯三月二十五日申時卒。葬厚山。配柳氏,瀘州刺史河東柳玭公女。 子一:旻
( O, m; f+ M" ~4 a! @/ F. h- I   姚门才女姑姑不仅诗歌和文章写的好,她对于家谱的研究也颇为深刻,她的许多见解都有独到之处,作为女性,作为南昌姚氏家族的女性,真的难能可贵(南昌姚氏中,女性研究家谱的很少很少。)
$ i9 @  s# l) Q在南昌姚氏十世祖姚凤公的行传下面,才女姑姑提出一个疑问:+ u( b8 @- s7 u: w1 A4 A
(注:十世祖鳳,是否爲宋太祖趙匡胤俘獲之後唐副將姚鳳?待考。)
2 t5 n3 j' ?7 \6 g' [) a# ]+ B+ X, f. g. j. w+ ?
才女姑姑发《家有千千结》这个帖子的时间是2007年12月1日,至于她提出疑问的时间,肯定更早,才女姑姑何时开始研究红安(南昌)姚氏家谱的,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中华姚氏宗亲网刚刚成立不久,她就是会员了。
8 `& c% I2 {- @9 v. N( M

7 O. v" T. m& f& D( }! `! N% X0 B7 M* f4 V* d1 i9 w! t" ]
" C  O3 J' M; S( ]) r, `. T% X: r' T2 f& O

6 ]7 r4 O3 J8 X$ t
5 o8 |5 F* L3 u2 T* b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08:2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7-27 08:22 编辑
$ w, O7 p* o( K) ^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7-27 08:06
9 ~, E; o4 E' N6 Z: g; X1 n& r前天,也就是7月25日下午,一直致力于中国姚氏家谱研究的广东大学姚钟尧教授,在他的《中国姚氏及其家 ...

5 D7 ]- f0 w; Y  M2 y    南昌姚氏十世祖凤公,是南唐将领?带着这个疑问,我百度了一下,果然有南唐节度使姚凤公的介绍:《南唐节度使姚凤》
) P7 [+ p8 e" ?" [, S  @“《宋史》:三年春,从征淮南,首败万众于涡口,斩兵马都监何延锡等。南唐节度皇甫 晖、姚凤众号十五万,塞清流关,击走之。追至城下,晖曰:“人各为其主,愿 成列以决胜负。”太祖笑而许之。晖整阵出,太祖拥马项直入,手刃晖中脑,并 姚凤禽之。”
5 ^# M! N2 W; o, |
    译文:后周显德三年春天,赵匡胤随柴荣出征淮南,首战就在涡口击败一万多人。杀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南唐节度使皇甫晖、姚凤领兵号称十五万人,阻隔住清流关,赵匡胤攻打他们,皇甫晖等败走。赵匡胤追击他们直到城下。皇甫晖说:“我们各为其主,希望我们双方能摆开军列一决胜负。”赵匡胤笑笑答应了他。皇甫晖整队出城,赵匡胤抱着马脖子径直上前,一刀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将其与姚凤一同生擒。
- C7 Z- i5 U! R. v( Z4 I. C2 B  C8 F$ q+ V9 t0 ~

2 M; d% f/ {& f; `- H( D" v
, k- e0 B4 j* `, v, e) P7 c# A# R, ^) F! w$ n! `5 P4 S9 P2 M
- E2 \' u, h, B+ b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23:13:52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7-27 08:210 {0 s( j' [2 x: t/ z) G+ X, g( [
南昌姚氏十世祖凤公,是南唐将领?带着这个疑问,我百度了一下,果然有南唐节度使姚凤公的介绍:《南 ...

3 l9 Z7 ~7 `. S. V+ D. W- {) [& `; T   7月25日下午,钟尧教授提到江西上饶有唐姚凤公后裔时,我发信息说,@广州姚钟尧号老头子-18922427876 教授,南昌姚也是唐姚凤公后裔。不知道江西上饶姚氏族谱里是怎样记载姚凤公的?   教授回道:@枣庄姚绍峰 南昌姚怎么也是唐姚凤公后裔?无稽之谈。不知道江西上饶姚氏族谱里是怎样记载姚凤公的。清代从永春迁出,沒有多少东西吧。, B9 x# Q& |) D. P1 n8 Y* G
我回答:教授,看来您老没有细看南昌谱。
8 d6 q4 X+ s9 @$ R
# @8 j, I; N3 n7 q2 l  z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23:30:58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7-27 23:134 F! t" `7 [5 ?! ~# X' P
7月25日下午,钟尧教授提到江西上饶有唐姚凤公后裔时,我发信息说,@广州姚钟尧号老头子-18922427876& ...

* Z( p' f( L3 H9 O   由此我想,唐末以至南唐有史可查的到底有几位姚凤公呢?还真的被我查到了。
' c" U4 U3 f  S- {5 }8 {- Q   《唐天明公族兄姚凤,是南唐节度使姚凤公吗》据姚网资料:天明公,字世祯,为 唐赐进士第,官拜太常奉礼郎,是吴兴姚思廉六世裔孙,属其次子姚恽分支。为避黄巢乱,居河南固始。淑配唐氏,传子三,分孟、仲、季三房。唐光启年间,天下大乱。公元898年,天明公从王审知入闽,为侯官县大尹。秩满择福清与莆田交界处的韶溪山(今在福清江兜)居之,是韶溪姚氏的开族始祖。# |; w. C2 d/ S% J1 A# ?
天明公堂兄姚凤继其入闽后,择居莆田埔尾,,后裔分布莆田、南安、永春、安溪、仙游等地。天明公入闽是在公元898年,他的族兄姚凤公随其后入闽,但是没说入闽具体时间。7 @- n# s$ j! }+ d
  贵州道真姚思波宗亲告诉我:@枣庄姚绍峰 我与教授(指姚钟尧教授)都是天明公后裔,我是仲房后裔,他是季房后裔。我明白了,贵州道真县姚思波宗亲和钟尧教授是唐天明公后裔,而天明公是姚凤公的族弟。8 c' ?: _; Q- d. ^
   钟尧教授说:江西上饶姚氏族谱里的姚凤公是莆田的凤公,天明公的堂兄。@渝-涪陵姚中友 @枣庄姚绍峰 " \$ ~* c* F( H, P" F) F* u! A, O# P( ~
   由此我明白了,江西上饶姚氏祖凤公和入闽的唐天明公之族兄姚凤公是同一人。+ k: p' K" }5 W# G$ K2 |; p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21-7-27 23:3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7-27 23:49 编辑 6 {  N8 x4 h3 k$ }3 e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7-27 23:30
% |" f' y0 Q% l/ Z+ a由此我想,唐末以至南唐有史可查的到底有几位姚凤公呢?还真的被我查到了。
9 F5 J  t' v& z. J' c$ R& J   《唐天明公族兄姚凤, ...

3 n+ g0 ]& B& U6 N7 x4 i- A3 V   那么入闽的唐姚凤公是南唐节度使姚凤公吗?
+ [* X. e4 Z8 |8 v1 K: m% }( e   查:南唐节度使姚凤,是在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也就是公元956年被赵匡胤所擒。3 C: V% e- F8 g+ L
在南唐节度使姚姚凤公被擒的公元956年时,唐天明公已经入闽60年。那么天明公的族兄姚凤公入闽多久了?还要查福建莆田谱。8 R0 y! r& ~* p  ?

1 R) A7 A4 i4 N  B2 t: C+ y

8 l6 Y) Z( l7 a% C   不过,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刘仁赡、皇甫晖、姚凤皆完节于南唐者。” 意思是,南唐节度使姚凤被擒后至死不降,和刘仁瞻,皇甫晖一同被害。5 X  f. H6 n$ x+ M, T& b
   
* W5 x& M( U; M( ?0 v0 ]! c, t; r   由此可以看出,唐天明公族兄姚凤公(凤公是福建莆田,江西上饶姚氏共同之祖)不是南唐节度使姚凤公。5 `+ ?4 w1 O  \- E: X- s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21-7-31 00:50: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21-7-31 00:51 编辑 % `/ X# Y. j9 T( P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21-7-27 23:388 {' s; X7 ?' z( }5 U9 m! i& \
那么入闽的唐姚凤公是南唐节度使姚凤公吗?7 ]0 y, v. o0 O! f+ P$ t; C
   查:南唐节度使姚凤,是在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 ...
% }) `4 ]* _  u3 O$ H/ Y9 S+ ?, T
   这两天,查了好多资料,除了入闽的姚凤公(有关资料记载,唐天明公族兄凤公于南唐丁亥年公元927年入闽)之外,就是南昌谱里有姚凤公,另外江西萍乡姚氏家谱中还有一位姚凤公,不过这位凤公是明朝时期人。年代不对。   事实上,史书上对于南唐姚凤公的记载也不多,特别是他的祖籍,生卒年代,后代情况都不详。但是也能查到一些线索。比如他曾做过副将,常州团练使(唐末五代时,团练使一般由刺史兼任,不知南唐凤公是否做过常州刺史?),随军都监,还有南唐节度使等。
8 S1 V) e- j1 J: r8 E  南昌谱记载,十世祖凤公曾经做过扬州刺史,但是在网上查不到南唐节度使姚凤曾经做过扬州刺史。扬州什么时候归南唐的呢?$ T% A. o7 W3 N" m1 e& k
史载,公元892年,杨行密割据扬州。902年,受封吴王。919年,称吴国王,建都于扬州(今属江苏)。927年,称帝。937年,为南唐所灭。灭吴后扬州为南唐东都,保大十五年(957年)周世宗攻打南唐,元宗李璟觉得扬州守不住就决定放弃火烧扬州城强制居民迁居江南,到显德五年(958年)周世宗进入扬州城,扬州城才属于后周。
( o& D; m0 q% h1 }1 }也就是说从937年到958年,扬州归南唐一共21年。而 南昌姚的凤公,有可能在南唐做过扬州刺史,南昌凤公生于公元879年,卒于公元943年。也就是说,从公元937年到公元943年这六年间,南昌姚凤公有可能在南唐为官,并做过扬州刺史。# {2 }5 G" ?- o7 X# ]& `& o
# D1 D3 a! u6 H* Z7 F: v% G/ o8 S4 ?
, ^" m. K& ~% k

& Z& k! R) G" U8 C   + p, A8 {% J4 P  U( E1 h; b
   
2 H0 h3 l$ ~% V/ S2 r. p* A4 E" \8 ], Z- ~7 `

& c% U1 M8 F8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30 13: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