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5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泾阳县王桥镇社树村姚氏的2墓志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8-16 09:3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2-8-16 09:49 编辑 7 [4 U- Y+ `1 M9 Q9 G9 _
% I) k5 W$ p2 G& f; A  ~* B
泾阳县王桥镇社树村姚氏是这个古老村庄的姚姓大户人家
- _4 T4 ]  i/ \5 e- l7 H! ]  f: {
+ H# u, [/ [2 Q, U9 `
   社树村,位于泾阳县城以西四十华里处的王桥镇。南依泾水,北靠仲山,西临昭陵,东面关中沃野。说起陕西泾阳县社树村,大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古老村庄的姚姓大户人家。
/ k" n; t$ X. u, A4 S   社树村,原名社树堡。它北依仲山,南临泾水,西靠乾陵,东部面临千里沃野千里的关中大平原。民间传说,在广袤的泾河平原上曾生长着一棵参天古槐树。元朝初年有苏、侯、郉、刘四大家族迁居古槐树下,开荒耕牧,春种秋收。人们在古槐树下筑坛,祭祀天地神灵,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因为祭坛筑在树下,每年的社祭都在树下进行,树就成了社的标识,社树的村名由此得来。' j$ X1 {! ^  p4 |# ]! j+ J
. J# Z, j, a: L) \
+ q* D) u; ]7 Y1 t( }0 x
《社树姚族往事》,作者是谁?) d5 o2 O  d; V+ _, b

% R. p  Y& O! h+ o
( c5 W- U" x# k2 M* R' d$ |& n/ A
社树姚家族庞大,百年沧桑,族谱、家谱、佐证,丢失毁坏殆尽。一点线索气若游丝,几度欲断。要把社树姚家的历史说清楚,难度实在太大,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举,恐怕用余生之力都无法完成。比如:社树古建筑中的“将军府”,就是个谜团。将军何人?将军府为谁而建?没有人也没有史料能够证明,唯一知道的一点线索,就是将军府中曾经住着一个姓邓的大个子老太太。姚剑萍老人说,他小时候去过将军府内,见过一个老太太,衣着整洁,后脑勺上梳着一个发结,一双裹缠的小脚三寸有余。后来他知道老人姓邓,邓老太有个侄子名叫邓宜生,曾经从美国回社树,看望邓老太太。只知邓老太是社树村以东的人,我打听到桥底镇有个邓家村,也去邓家村寻访过,没有结果。随后,以收集资料的情况来写。
第一次写两万多字的长稿,有点力不从心。《社树姚族往事》一文中的依据,来自清宣统重修泾阳县志稽注,泾献文存,泾献诗存、几方石碑、两篇墓志铭和姚剑萍老人的一些记忆。在资料搜寻方面,王桥中学的王冰老师给了很大的支持,我弟姚华、德义宗亲姚俊林、镇头宗亲姚宏超所提供的线索和依据,使得社树姚族的脉络前后贯通,让那一段段历史和一个个灵魂凸显,但愿只言片语能给后世留一点点追溯家族的佐证。
几百年风雨的回望中,一幅幅画面形成的过程中,我一再叮咛自己,要对历史负责,对家族负责,对祖先负责,对后辈负责,对读者负责。这篇稿子赶在辛丑年小满完稿,我认为是一个好兆头。望着窗外不温不火的晴朗,推开纱窗,我贪婪地做了一个深呼吸,虔诚地为姚家的先祖和后辈祈愿。
小满未满,无论之后能不能再搜寻到新的线索,对我来说足已。历史留给人不完整的残缺,这残缺也许恰到好处。
2021年5月21日完稿  2021年9月修改。
# ~8 e2 q3 u% ]! H% v- K
. Y2 G( z: |# ?
8 f' l; u+ _" w, E4 i6 \/ a% c# J5 z
0 T8 x, K, g9 |/ U4 W; x7 k% n# C
+ Y( _( L4 |8 K3 C' [7 z
, {! x- t# Y0 ], R7 ^2 H* z% 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09:3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2-8-16 09:45 编辑 ' o! n( A# t$ u, J4 {
7 D9 H$ w/ j5 Y2 Q6 q" M
泾阳县王桥镇社树村姚氏的2墓志铭, F) s" r1 D) T6 n1 E, k9 x
对峨姚君墓志铭
1 b, P; m9 ^$ R- Y姚君玉如墓志铭
" {, j" C# T) W4 B5 }# c" W! L# ~0 W0 s% z) K

7 A3 u0 \. j0 Y& z
对峨姚君墓志铭
《泾献文存·泾献诗存》稽注436页 刘四科
        迪功郎姚君者,泾阳北峪里人,讳天享,字子泰,别号对峨。上世本中州人,初祖姚成在元时为驸马。明兴,讳敬礼者始徙此。与余族同里,以故邑中称右族必曰姚刘云。君父逊学母侯氏。逊学父其,其父璠,世力田。至君通国籍,晋郎官阶,称亢宗矣。君少时攻儒书,会母疾蚤世,继刘氏亦,再继王氏。王有前子,如君甚。君以孝己、伯奇矢忍,以闵损、王祥私励,故独不废孝养,第罢儒生业,乃更进取途。称试,为功曹掾而文无害。藩司使大器重之,历再孝,诣铨部。时太学士新郑高公以首揆掌吏部事,公遴选才无问资途,见君状貌甚奇之,已杂试刑名,又奇之,遂留部。日亲信用事,每上书,必付君代赍奏。会隆庆辛未诸进士观吏部政,借余盖二十一人云。公谓甫释褐,宜明习吏事选律义,精熟试治体者,与讲授乃即手判决云,非姚某不可属。其受知有如此。君自是与二十一人者日交谭剖析法家言,曲当间,尝抵掌言时事,有蓍蔡识,或議语从容,为修醴传餐,欢若平生进士,又无不人人称重君者。是年秋,余拜除山西长治令,明年君拜屯留县县丞,均潞属,连壤最近,得习君治行。其长吏云泉徐先生,其人长者,为余言又未尝不倾心称重之也。屯留固疲瘠,粮额不辨。君下车却例金,清逋负,征豪右,旌善良,不刑而争输。未几,摄邑符,益奋励操修,案无留牍,道路谣歌为青天云。时诸上官数下檄礼奖,独该道某政以贿成,列属希指,馈君独否。左右曰:此稍征,得上结,下之自润计,无便此否,将不利于官,奈何?君冁然曰:进止命也,剥疲民,易吾官,宁弃去不为。某御恨更注下考,卒迁庆府工正报至,即浩然归,倾屯邑狂走挽留不得,则相率赠言,男女悉流涕至遮道塞途,送百里弗绝者。然是时橐无余金,意甚安之,遂谢不复仕,日与亲故款延笃,岁时隆报本,始悉如礼。居常以明农教子为乐,其教子有“无病莫嫌瘦,无事莫嫌贫”之语,操志可知已。与人交鲠直不阿,人有过面争之,彼蔌蔌仳仳②君耻弗徇,恣睢者阴中伤,竟竞置弗较。久之化悔。先是,寓都城里人刘某、马某者逆旅,窘甚,几死。君为赈救活其生,各负贷金钱不索偿,卒出券焚之,其好义慷慨又如此。君体干丰隆,丰采动人,人俱耆耋期顾。在仕不三载归,归适十年忽遘疾,遂不起。盖万历丙戌四月二十二日也,讵生嘉靖丙戌三月二十二日寿仅六十一岁。夫年不媲德,月旦惋惜。余窃有感而伤之:自君历内外,事尊贵人皆名流,所至称君,此岂苟然者邪!既众正与之不获益一级,胡最后一贪人败之辄有余?天耶,人耶!余故悲君,且有斯世之慨矣。
       君配萧氏,生男子一继崇,铮铮有立。娶刘氏,继娶李氏。孙男子三,长玉符,娶王氏;次玉玺,聘刘氏,次玉篆。孙女一,尚幼。今继崇将以万历二十六年三月十日葬君庄北里许,而持状谒余请铭。余辱葭莩,昔先大夫府君雅善君,奚辞?乃为之铭。铭曰:吁嗟!君之谞鼎臣之取,儉壬之沮,可不失乎?出处抑何病乎?龃龉象贤,布武光昭,今绪洪阳。睪。如君,其安汝以俟而百年之侣。
% |, r. }$ a' e8 w

, G% H' Z% J1 Y- J
刘四科,社树人,历任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

% c- r& V) s3 G  c4 N
①新郑高公:指高珙。
②首揆:首辅,内阁大学士之首
③观吏部政:在吏部见习。
①冁(chan)然:笑貌。
②蔌蔌仳仳( susu clcl):鄙陋,渺小。
③睪(y):高,大。
$ s" K' X( ]: z- h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09:43:04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2-8-16 09:38
8 Q8 m0 T% u! `/ R泾阳县王桥镇社树村姚氏的2墓志铭  f- x5 C/ Q- c$ l
对峨姚君墓志铭
8 X# U' s6 m# W3 \. H  x  O5 z
姚君玉如墓志铭
《泾献文存·泾献诗存》稽注820页 吴大澂
同治癸酉,余视学西秦。明年,按试右扶风,经泾阳,见荒城瓦砾中白屋数椽,邑宰告余曰:此泾干书院,邑人姚君所独建也。又明年,余筹添味经书院膏火,见捐赀最巨者亦君,以为西人若皆如是之好义,则秦陇各书院何难渐复于兵燹之余,心窃仪之。余持衡两省,无暇停车,君又非公不至,未多相见而已知君为时所赖也。癸未夏,其子焱驰书来请曰:将以今年十一月十五日卜葬吾父,乞赐墓铭。呜呼!善人其遽瘁耶?余虽于役吉林,相距数千里,然乐道天下之善以传焉。按状:君姓姚氏,讳德,宇玉如,荷舫其号也,世居陕之泾阳社树里。曾祖大勋,妣氏赵;祖九思,妣氏刘、氏谢、氏赵;氏郭;父俊,恩赐举人,花翎布政使衔,候选盐运同,妣氏雒、氏李,三代皆封赠如例。君幼读书,不屑寻章句,讲求利济,身体力行。事亲得欢心,孝养丧葬如礼。待弟友爱,抚侄如儿,事堂兄无异同胞,而周恤里党尤不遗余力。闻泾人言曰:某年耕种无资,田畴不治,君按地给籽种也。某岁川岳旱焦,野无青草,君发粟以全活也。某乡田庐没水,户口流离,君出金以拯救也。荒僻村墟,童稚失学,君设义塾以教诲也。王公旧渠、三水土桥,泛流横溢,君各造桥以济往来行人也。他如散衣、施粥、送药、刊书善行,不能悉纪。而秦事孔棘时尤有大过人者:骊山烽火,泾渭无舟,官军莫渡,君星夜造五渡船,师赖以济,军屯灞柳;唱筹量沙,协饷不继,君输巨款,为秦人倡师赖以克。又虑社树里无城池之卫,寇来莫御,商之伯兄,坚筑堡城,乡闾以全。陕抚刘果敏公将拜疏荐于朝,而君以母老辞。呜呼!泰山破碎,草木皆兵,数年之间,卒能戡定,非富而好义者之襄助耶?君慷慨而刚毅,有知人鉴,生平不妄交接,遇有道君子,则钦之。处事有机智,凡有揆度,后皆如其所言。土木营造,自画方圆,于图鼎尤精鉴别。晚年常焚香以礼神明,病中犹行善举。朝廷以君助饷,议叙郎中候选道,赏戴花翎,而君不求禄仕,小筑园林,盘桓松菊,以终其身。
       呜呼!善人其遽瘁耶!殁于光绪七年十二月十三日申时,距生于光道戊子年正月十九日子时,春秋五十有四。兄弟三人,君居长;次慰,国子监典簿,早卒;次悊,幼殇。胞妹四。 君元配吴氏,同邑前甘肃崇信县知县彦清胞妹,无出卒;继配吕氏,醴泉太学生居纯公女,现年五十一岁。生子三:长焱,癸酉举人,分部郎中;次五经,庚午优贡,甘肃知县;次五知,庠生,候选州判,嗣仲弟慰。妾二:朱氏,无出卒;王氏,生女一。孙女六,俱未字。今卜壤于堡西北郊新茔子山午向。葬有日矣,余悲夫善人之遽瘁,而又愿西人之好义如君也,谨按状系以铭。
     铭曰:山苍水深兮土厚而坚,善人之壤兮卜云其然,既固且安兮崇坤穹乾③,克昌厥后兮亿万斯年。
& N3 j, d% _/ V) K& _
吴大澂,苏州人,清代学者,书画家,曾为陕甘学政。
①唱筹:高声报数,此指以沙充粮,安定军心,迷惑敌人。
②协饷:军饷。
③崇坤穹乾:厚土高天。
% z& M3 {" J; S, W8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2 02: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