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48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周书•姚僧垣(附姚最)列传》试译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2 21:0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僧垣字法卫,是吴兴武康人,是吴太常姚信的八世孙。曾祖姚郢,是宋员外散骑常侍、五城侯。父亲姚菩提,梁朝时任高平令。因为多年患病,所以留心于医药。梁武帝也喜好医药,经常召见菩提讨论方术,所说的多能心领神会,因此相当礼遇他。
" v9 R' j! ^. g1 Q: x( M2 O% m    僧垣幼年通达,居丧尽礼。二十四岁时,已经传承家业。梁武帝召入禁中,当面加以考查。僧垣对答如流。梁武帝认为他不同寻常。大通六年,出来做官担任临川嗣王国左常侍。大同五年,任骠骑庐陵王府田曹参军。九年,回到朝廷领殿中医师。当时武陵王生母葛修华,多年生病,方术无效。梁武帝就令僧垣诊视。(僧垣看了葛氏的病)回来后,细说她的情状,并且记下了增减变化的时间。梁武帝叹服地说:“你用心精细,竟达到这样的程度,这样来诊治疾病,什么病治不好?我常以为前代的名人,多喜好此术,因此经常留意,也颇识此道。如今听你一说,越发开通心窍了。”十一年,转领太医正,加文德主帅、直将军。梁武帝曾因发热,想服用大黄。僧垣说道:“大黄是快药,不过至尊年事已高,不宜轻用。”帝不听从,以致病情危重。梁简文帝此时在东宫,对他相当礼遇。一年四季中逢有节日,都有赏赐。太清元年,转任镇西湘东王府中记室参军。僧垣年轻时喜好文学历史,不大留意章句之学。有时评论今古,却为学者所称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21:03:48 | 只看该作者
    当侯景围建业的时候,僧垣抛妻舍子去救危难。梁武帝嘉奖他,授戎昭将军、湘东王府记室参军。当宫城陷落时,百官逃散。僧垣另外寻道回归,到达吴兴,谒见郡守张嵊。张嵊见到僧垣哭着说:“我所负朝恩很重,今日只有以死相报。你是此邦的大族,又是朝廷的旧臣。今日见到你,我的事都可办了。”不久侯景大兵到来,连日攻战,郡城陷落。僧垣逃避很久,还是被拘获。侯景将领侯子鉴素来听说他的名声,对他很器重,所以获免。当梁简文帝嗣位之时,僧垣回到建业,以本官兼中书舍人。子鉴不久镇守广陵,僧垣跟随他到了江北。" U0 d# S8 U7 u2 g1 g7 p
    梁元帝平定侯景,召僧垣赴荆州,改任为晋安王府咨议。当时虽然平定了大乱,但是任用的都不是人才,朝政混乱,没有法度,僧垣时常深为忧虑。对故人说:“我看这样的形势,不久就会祸败。现在的上策,莫若出走避难。”听到这话的人都掩口偷偷地笑。梁元帝曾经患有心腹疾病,于是征召各位医生讨论治疗的方药。都认为是至尊贵体,不可轻率,应当使用平和的药物,可逐渐疏通。僧垣说:“脉象洪大而有力,是有未消化的食物(存于腹中)。不用大黄,病就不能痊愈。”梁元帝听从了他的话,进完汤药,果然打下未消化的食物,疾病也就好了。梁元帝十分高兴。当时铸造新钱,以一当十,赐给他十万钱,实际上是一百万钱。+ H/ U, J$ i  D
    当大军平定荆州时,僧垣还是侍侯梁元帝,不离左右。被军人所阻止,方才哭泣而去。不久中山公宇文护派人来找僧垣。僧垣到达他的军营之中。又被燕公于谨召见,极为礼遇。太祖又派使臣乘驿马迅速奔驰来征召僧垣,于谨不愿放他走。对使臣说:“我已是垂暮之年,疾病缠身。现在得到此人,希望与他一起终老。”太祖因为于谨功勋卓著品德崇高,因此不再征召僧垣。第二年,僧垣跟随于谨到长安。武成元年,被授予小畿伯下大夫。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3#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21:04:49 | 只看该作者
    金州刺史伊娄穆因为生病回京,请僧垣诊视。说道:“从腰至肚脐,似乎捆着三道绳子,两脚松弛乏力,不听使唤。”僧垣为他诊脉,开了三剂汤药。伊娄穆刚服了一剂,(觉得)最上一道绳就解除了;又服一剂,中绳也解除了;再服一剂,三绳全无了。但两脚还是疼痛麻木,蜷曲无力。僧垣又给他配了一服散剂,(吃过)双脚逐渐可以伸屈。僧垣说:“要等到霜降,这病就可以痊愈。”到了九月,就可以行走了。& j/ Z6 W" l1 }+ \7 x- ~7 @+ a! e8 j$ C
    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原先有气疾,加上又有水肿,喘息急促,坐卧不安。有人劝他服用决命大散,他的家人疑虑而未能决定,因而问僧垣。僧垣说:“我想这种病服大散不合适。如果自己想服用,也就不必问我。”因此而离去。其子殷勤拜请说:“已经委屈多时了,今日才来,如果不加治疗,从内心心意来说实在不能自我原谅。”僧垣知道此病可以治愈,随即为他开了处方,劝他急速服用。其气便能通畅了,又服一剂,各种症状都消失了。
5 [) F0 ]/ ^5 q    天和元年,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将军、乐平公窦集突然感受风疾,精神错乱,没有什么知觉。先往治疗的医生,都认为不可救治了。僧垣后来,说道:“虽然病入沉疴,但最终应当不至于死。如果把诊治的任务交给我,我可以为他治疗。”他的家人欣喜异常,就恭恭敬敬地向僧垣请求方术。僧垣为他配制汤散,药到病除。大将军永世公叱伏列椿苦于长时间腹泻,就持续地向僧垣请教。燕公于谨曾经问僧垣说:“乐平、永世都有痼疾,照我的看法,永世要轻一些。”僧垣回答说:“病有深有浅,时有杀。乐平虽然困于疾病,最终能够保全。(而)永世虽然略轻,(却)一定免不了一死。”于谨说:“您说一定会死,应当死在什么时候?”回答说:“不出四个月。”结果正如他所说的。于谨十分叹服。六年,迁任遂伯中大夫。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21:05:58 | 只看该作者
    建德三年,文宣太后卧病,医巫所说非常杂乱,各有异同。高祖在内殿忙于治理国政,召僧垣同坐,说道:“太后的病情不轻,太医们都说不必忧虑。(那是出于)朕作为太后儿子的情义,是可以理解的。(现在你和我要出于)君臣之义,(所以)说话不必隐瞒,你认为怎么样?”僧垣回答说:“臣没有听声观色的妙技,只因经历的事很多,(太后病成这样)如果是常人,确实值得忧惧。”帝哭泣说:“公既然已经确定,知道这些了还有什么可说的!”接着太后去世。这以后又召见,帝问僧垣说:“姚公任仪同多少年了?”回答说:“臣愧受朝恩,已经九年了。”帝说道:“这么长时间的辛劳,朝廷给你的任命应该更隆重。”于是授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下敕令:“公年事已过七十,可以停止向君王请谒,如果没有专门敕令,不必烦劳你入宫见驾。”
/ T! h4 X* w2 I+ }( W4 L" o    四年,高祖亲自率军东讨,至河阴而患疾病。无法说话;眼睑遮住眼睛,看不见东西;一只脚短缩,无法行走。僧垣认为各脏都有病,不能同时一齐治。军队中的机要,没有比语言更重要了。于是处方进药,帝就可以说话了。接着治疗眼睛,眼睛的病就痊愈了。最后治疗足疾。也得以痊愈。等到了华州,帝已康复。当即被任命为华州刺史,下诏令僧垣随帝入京,不必到华州上任。宣正元年,僧垣上表请求退休,帝优诏允许。当年,高祖行幸云阳,卧病。于是诏令僧垣奔赴行在之所。内史柳昂私下问道:“至尊饮食不佳的情况已经很长时间了,他的脉象状况如何?”回答说:“天子上应天心,并不是我所能预料得到的。如若是一般的人病到这样的程度,一万之中不能有一个能活命的。”不久帝驾崩。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21:07:02 | 只看该作者
    宣帝当初做太子的时候,经常心痛。叫僧垣为他治疗,手到病除。帝十分高兴。到了即位后,礼遇更加隆重。曾经随口对僧垣说:“常常闻知先帝称呼你为姚公,是吗?”回答说:“臣非分地承蒙特别的恩遇,实在是圣旨所赠。”帝说:“这只是口头上的赞誉,不能作为贵爵的称号,朕要为您建国开家,作为子孙的永久的基业。”于是封为长寿县公,赐予僧垣一千户作为世禄的封地。册封之日,又赐给他金带和衣服等。
- i* R4 T! z0 s3 H2 A- H    大象二年,授太医下大夫。帝不久患病,病势很重。僧垣值夜侍候。帝对随公说:“今日的性命,只有委托这个人了。”僧垣知道帝症候危殆,不可能活命。因而说道:“臣既蒙受君王厚恩,全部心意在于舍命报效,只怕我才疏学浅,怎敢不尽心尽力?”帝点了点头。到静帝嗣位的时候,调任上开府仪同大将军。随开皇初年,晋爵为北绛郡公。三年去世,当时享年八十五岁。遗嘱告诫要用白衣入棺,不要朝服入殓。灵位上只安放香奁,每日只设清水而已。追赠本官,加荆、湖二州刺史荣衔。
" n1 {6 t: v7 `0 B  t, E僧垣医术高妙,为当时所推崇。前后的应验效果,不可胜记。声誉既然很盛,远处闻知边地钦服,连诸番外域,也经常加以请托。僧垣便搜集各种奇异医方,相互参照,编为《集验方》十二卷,又撰《行记》三卷,流行于世。长子姚察在江南。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21:08:13 | 只看该作者
    次子姚最,字士会,年幼聪敏,长大以后,博通经史,尤其喜好著述。十九岁时,随从僧垣入关。世宗广聚学徒,于麟趾殿校书,姚最也参与成为学士。不久授齐王宇文宪府水曹参军,掌记室事。宇文宪对他十分礼遇,赏赐丰厚。宣帝继承皇位,宇文宪受到嫌疑而被诛杀。隋文帝做丞相,又恢复了姚最的官爵。姚最因陪伴了(宇文先)多年,(受到他的)恩遇又很隆盛,就将宇文先的功绩记录为传,送上编纂史书的史局。5 d0 E8 t* ^, C" [$ a
    姚最幼年生活在江左,到入关之时还未学习医术。天和年间,齐王宇文宪上奏高祖,派姚最学习医术。宇文先又对姚最说:“你博学多才,与王褒、庾信相比如何?王、庾名重两国,我看他们却很渺小。(但)待遇和给予的钱财物品,你家就比不上了。你要深刻地认识此中的意义,不要不用心去想。而且天子有敕令,更要自我勉励。”姚最于是开始接受家学。十多年中,基本掌握了其中奥妙。常常有人求医问药,疗效显著。隋文帝登基,授给他太子门大夫官职。由于父亲丧事辞去官职,悲伤过度以致形销骨立。免丧之后,继承先父的北绛郡公的爵封,又重新担任太子门大夫。
! i. N3 s4 V' D+ e0 Q2 h    不久转为蜀王杨秀的朋友。杨秀镇守益州,他被升任为杨秀府司马。等到平定了陈朝,姚察到来。姚最自己认为不是嫡生之子,请求将爵封让给姚察。隋文帝允许。杨秀后来有阴谋,隋文帝令公卿彻底清查。开府庆整、郝伟等人都将过错推给杨秀。只有姚最说:“凡有不法之事,都是我做的,蜀王实在不知情。”刑讯拷问数百次,没有其他的话。姚最终于获罪被杀。时年六十七岁。评论者认为他讲义气。姚最撰有《梁后略》十卷,流行于世。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21:0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1-3-2 21:11 编辑
/ c' ?; d' {7 i- U) e+ q
+ x: Z, z6 {' U/ D, r    ……
7 U* o9 V: F, i6 r; ?4 a" [6 }9 i    史臣说:仁义对于教化,作用很大,术艺的实用价值,很广博。对此加以否定的,不能没有害处,过于看重它的有用的一面,(也)一定是有害的。《诗》、《书》、《礼》、《乐》所缺失的很少,所以先王重视发挥它德化的作用。方术技巧,所缺失的很多,所以早先的贤哲看轻其艺。如果能够通于方术而不从它俚俗中追求它怪异的一面,能在合乎礼义的前提下学习它的技巧的人,不就是大雅君子了吗?姚僧垣诊候疾病精妙谨慎,名声冠绝一代,他所救治的人,确是很多。同时以他编写的义方,都成为美好的东西,所以(他)可以享得长寿,获得好爵位。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从这里看(老子的话是)确实的。

签到天数: 4017 天

连续签到: 2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1-3-3 12:15:29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拜读了,谢谢。

签到天数: 4036 天

连续签到: 3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发表于 2011-3-8 14:35:41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31 09: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