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夔,实是一人 郭沫若 帝俊是日月的父亲,不用说是天帝,而同时又是一些圣贤的父亲,又好像是人王。特别如像“妻娥皇”和帝舜的传说是一致的。因此《山海经》的注者晋时的郭璞便以为帝俊即帝舜。只有在“帝俊生后稷”的条下说是“俊宜为喾”。近时王国维更证明了帝俊均当是帝喾。(一)《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皇甫谧说“帝喾名俊”,《初学记九》引《帝王世纪》言“帝喾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夋”,王氏云俊即夋。(二)《左传·文十八年》言“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王氏谓“帝俊有八子”,即此八人的才子,其中中容便是仲熊,季釐便是季狸。(三)《帝王世纪》说“帝喾次妃诹訾氏女曰常儀”,王氏谓常儀即常羲,羲和与娥皇均一音之转。(四)《卜辞》卜祭其先祖有名夔者,有时又称为高祖,如云“于夔高祖奉(袚)”(《殷契佚存》第六四五片)。夔字原文与夋字形极相近,而夔音与喾音亦复相近。盖帝喾本即是夔。因形讹而为夋若俊,更由音变而为喾若俈。王氏根据这些论证断定帝俊即是帝喾,亦即是《卜辞》上的“高祖夔”。而同时否认帝俊之为帝舜。王氏的考证自然较郭璞更进一境,但在我看来,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夔,实是一人。《山海经》中帝俊传说与帝舜传说相似之处可无庸论。此外如《国语》和《礼记》便各有一条足以证明舜即是喾。 《国语·鲁语》:“殷人禘舜而祖契。” 《礼记·祭法》:“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 舜与喾分明是一人。还有《楚辞》的天问也有一个绝好的证据,在那儿舜的传说是叙在夏桀之后殷的先公先王之前的。从前的人不明这个情形,总以为是文字上的错误,或简编的错乱,其实断没有错得这样凑巧的。总之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卜辞》中的“帝”便是“高祖夔”,夔因音变而为喾为俈,又因形误而为夋为俊,夋俊又由音变而为舜,后世儒者根据古代传说伪造古史,遂误帝俊、帝舜、帝喾为三人,这是明白地可以断言的。 (《先秦学术述林》,《民国丛书》第四编第1册,上海书店据东南出版社1945年版影印)
' W7 X, a( T1 z+ ^+ {5 P$ ?% |9 @5 m
$ ?# F% q; o4 f4 a# s;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