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48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大唐贤相姚崇》随笔并赋二十二首短句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1 00:1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0-11-21 11:07 编辑 ; ]5 H3 x  Y' l  a8 v2 W
: p6 M6 i" Y' P% B& N
读《大唐贤相姚崇》随笔并赋二十二首短句--姚恩健
) B: @( z, P% W) ?
(一): R  N; I# E9 I+ V$ i, e
椽笔横空海岳天,豪情笃志淑班迁;. p: O5 X2 H) a1 T
由来瓜瓞千三载,谷水神州第一篇。
% B% S( F8 s. X0 X) G7 X. v9 W9 l
笔记:上世纪一百年中,有关姚崇研究学术论文仅有十篇左右,且篇幅小,突破万字者绝少,更谈不上专著。河南渑池姚学谋宗亲费三年时间,搜集大量资料,研究硖石、谷水所发现碑碣,撰写有史以来第一部有关大唐荩臣、三朝鼎鼐姚崇专著《大唐贤相姚崇》,全书35万字,洵为自姚崇薨后一千三百年来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一千三百年来姚崇苗裔撰写祖先功业之第一部鸿篇巨制。余爱不释手,雒诵再三,不揣谫陋,随笔赋七言绝句二十二首,借表敬佩,兼祈粲正。6 l; g+ g6 h! M, _9 n$ ?; x
(二)4 @" q4 l% [( |! r0 Y4 b: W
三贬三升念庙堂,佞臣巧媚武家狼;0 C% n% J- s& w
倘非扑满铭金赋,怎抑荒唐演大唐。
" w5 t8 E0 W" P2 G# y7 D% `8 T
笔记:姚崇写《扑满赋》,旨在规谏为君为臣为官为民永鉴是式,允执厥中。认为亢龙之悔,盈莫能久。纵观姚崇辅弼四朝,其为官其为人盖与时而变通亦持盈而省躬”“明远鉴之退止,训劳谦之轨躅,我以为《扑满赋》明晰地表达了姚崇善应变成务的哲学理念与施政思想,在武周、中宗、睿宗荒唐政治旋涡中开辟了唐玄宗朝开元之治,赢得了大政治家”“懋德格天之殊荣,无可置疑,不容非议。
- g+ t# r% G2 S(三)1 x+ }' i" N7 m4 b& z
走魄驰魂敦孝道,移忠尽孝侍萱堂;  \3 G4 F4 |: t
春晖功德龙门窟,赢得奉祀万世长。
, H* }5 R2 s5 M8 k9 f9 X2 I% @
笔记:武则天长安三年(703)九月,姚崇任银青光禄大夫,行凤阁侍郎兼检校相王府长史,不能在洛阳家中晨昏亲侍已届八十高龄之老母刘氏。因刘氏信佛,姚崇虽抑佛却难抑孝心之诚笃,便造一佛像寄奉,并亲撰《造像记》,铭文:每以弄乌勤侍,思反哺而驰魂;托凤凌虚,愿衔书而走魄。翌年六月,刘氏多病,左拾遗卢藏用代上《为姚大夫请致仕归侍表》,武则天御笔下《许姚元之解职制》。然回到洛阳慈惠坊。不到二十天,武则天下旨以家有令弟,足慰母心;国有栋臣,不可暂阙为由,急召姚崇回朝供职。武则天八十二岁崩后第二年即神龙三年(707)正月初八,姚母刘氏病殁,享年八十四岁,葬万安山。为悼念亡母,姚崇兄弟姐妹按照母亲遗嘱各抽赀俸开凿功德窟,这就是位于世界文化遗产——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之极南洞。作为唐代最优美的石刻艺术珍品之一,赢得世代奉祀瞻仰。姚崇,至孝也。$ m6 x, C5 |0 x" X
(四)
8 S* S; ~% M0 u& q% T" Z
佞臣当道势难图,十事开元信不诬
& q  L1 Q. `- ~0 Z+ K巨擘眉批昭日月,古今少见见荣殊。0 f/ p, C* b: @1 ~) E" q3 M
笔记:睿宗先天二年(713)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诛灭太平集团,四日睿宗逊位,李隆基登基,任张说为中书令,十月任姚崇为宰相。十二月改年号为开元。时玄宗帝讲武骊山、围猎渭川,召同州刺史姚崇侍驾狩猎,姚崇奉诏不谢恩,跪奏十事要说,玄宗一一称嘉应允。姚崇历官四朝十州牧三拜相,洞悉治乱之根源,深知弊政之缘由。其十事要说切中时弊,实为救世良方。但《旧唐书》未载,《资治通鉴》轻描淡写疑好事为之。《新唐书》赞扬首肯:姚崇以十事要说天子而后辅政,顾不伟哉!而旧史不传,观开元之初皆已施行,信不诬也。毛泽东更是赞赏推崇,在《新唐书》眉批:如此简单明瞭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从缔造开元盛世看,信不为过也。
/ r+ u& o6 y/ M(五)
: {( O2 `4 E2 i
虱虮喋血虱官生,鼎鼐批鳞鼎业生。, o) s, t$ B/ ^6 \6 S
辅弼三朝忠惠力,瑾瑜七曜耀高名。
& U# s0 A/ Y- Y
笔记:基于姚崇历任州牧、夏官侍郎所显示的军国治理能力,由年长姚崇21岁的宰相狄仁杰推荐,圣历元年(698)武则天诏命姚崇为夏官侍郎加同凤阁銮台平章事。这是姚崇第一次入阁。但武后垂拱元年(685)以来施行酷吏制度,陷害忠良,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滥造寺观,民不聊生;加上武氏内戚男宠宦竖如虱如虮,虱官(指蠹国害民之官吏)升迁,播乱朝政,直至李隆基即真采纳姚崇十事要说得允批逆鳞,帝业日新,开元之治,水到渠成。姚崇如瑾如瑜,光彩夺人,七曜钧天,高名硕德,炳耀千秋。
) ]0 O+ A% E& _(六)3 o! s0 \, A% }
垂拱中原鬼哭寒,虎狼狂食万人肝;" ^* N5 h: B* A; h, c
凤鸣紫阁钧天出,百口全家保百官。9 I! U$ I4 u& _+ z, m1 @
笔记:自昏庸无能的唐高宗李治于弘道元年(683)至垂拱元年(685)二年间,武则天一手操纵中宗、睿宗如木偶相继粉墨登宝下台。垂拱之后,武则天依靠酷吏阴谋纂位并巩固宝座,扶植武氏集团重点打击李唐宗室,滥杀中宗睿宗皇妃,以致李隆基生母尸首无踪;威逼李氏子女乃至睿宗李旦改姓,软禁李显李旦。不仅李唐老臣被含冤诛杀,即使武则天近臣亦难免被诬为谋反而下狱。姚崇目睹武氏集团种种逆施,直向武则天呈上《对问冤狱疏》,即使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疏中誓言:臣以一门百口保内外官无复反者。历史上对姚崇的这一忠谏评价甚高,张说赞为箴虽诫口,诤亦忘躯。姚崇非唯救时宰相,亦堪称救臣宰相
9 k1 s& }' I# h: E' w( u(七)5 e9 O+ @: X/ k- Y2 g
奸滥经营乱纪纲,千宫万寺度僧场;
0 o! z0 W9 c, a! r1 o( {鸠摩不救羌秦国,冷照明空武后亡。
) j7 W: ?" A: M8 S# A( \
笔记:有一副写在庙宇门柱上的对联,入木三分地揭露拜佛的骗局。联云:
! b6 d9 W* H+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
; h1 I2 D/ \: Q. P- C: W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 [2 L2 C1 @( H
这副楹联很有讽刺意义。芸芸众生迷信菩萨因科学落后情可原谅,而位居九五之尊的帝王拜佛则尤其可笑。佛教自汉朝从印度传入中国,其间多少帝王拜叩佛脚自认佛徒,但佛祖都没有挽救他们亡命亡朝的命运。天竺人鸠摩罗什是最孚名望的佛学家、翻译家,东晋十六国时后秦皇帝姚兴拜罗什为国师,与之对翻佛经,尊奉佛教,但佛法也救不了后秦被刘裕灭朝命运。至唐中宗,朝野信佛鼎盛,争营寺庙,度人为僧,不计其数。开元二年(714)正月紫微令姚崇奉呈《谏造寺度僧奏》。玄宗准奏,敕令天下僧尼还俗。其实,所谓既救不了中宗,也救不了武则天。武则天自创字以自诩,显示武则天之野心、狂妄、专横。但什么菩萨都营救不了她的死亡与武周王朝的覆灭。李氏恢复大唐国号,朝旗由武周大红色再变李唐金黄色。历代帝王妄想以佛治国,万岁,万岁,万万岁,堪笑。姚崇在佛教盛行的唐朝提出抑佛并力行不怠,如朗朗日月,鉴照千秋!
2 z+ k4 G# \. @# ?* S; a(八)5 @4 ^  _& ~; s0 x+ \/ \4 i* O
万家生佛宰物谋,一路福星民泣留;
* D# x, @& j; l3 d# [5 C. c) \截割镫鞭安忍别?好官千载几人俦!
" P( K# Y4 K. H2 C
笔记:姚崇历官凡三处兵部尚书,三入中书令,还出典十州牧,政绩斐然。张说在姚崇碑铭中称所莅必氓庶风偃,骜狠化从;言不厉而教成,政不威而事理这是很得体的概括。所以人民去思睹颂,来暮闻歌。在五代王仁裕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记姚崇牧荆州去职时合境民吏,泣拥马首,遮道不使去。所乘之马鞭、镫,民皆截留之,以表瞻恋。姚崇以其仁政业绩留下了截鞭留镫的成语典故。《开元天宝遗事》载:姚为宰相,忧国如家,爱民如子。……四方之民,皆画姚崇之真神事焉,求之有福。苏东坡《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诗:纷纷等儿戏,鞭镫遭割截。可见,苏东坡也是以姚崇为圭臬行政清明仁德。历史上到底有几个像姚崇那样得民去思的清官!. t: r6 s1 l3 s
(九)
* z* `& X2 w4 _( w+ V  P6 j2 I
重华之后有元之,引宋推张万代师;3 ]; x* Y3 Z- g% _8 o% X
可笑为民公仆辈,党同伐异枉型议。
, g3 @3 o5 R% L" \, O
笔记:四千年前我皇祖帝舜姚重华逊位夏禹,成为中华民族万古美谈。作为舜裔姚崇,在长安四年推荐荆州长史张柬之为宰相,又在开元四年(717)荐举宋璟而自代。宋洪迈赞道:姚崇避位,荐宋公自代,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远的宋元明清不说,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现实,居然还听到顺口溜:你不退,我不退;七十不退我不退,我比你还小一岁。较之姚崇,宁不愧煞!1 U8 u! |5 Q7 S. }5 W
(十)% M, ~# @, u$ ~9 ^; w  b
属垣有耳谨言宜,世事纷繁孰不歧。
% A/ C/ e' K: N! q先哲《口箴》悬屋壁,金人恪守铁樊篱。+ v# H" }5 r3 w
笔记:开元三年(715)紫微令姚崇回到硖石故里为父亲营造义冢并举行礼葬。其间,为故乡题刻藩篱二字。我揣摩,姚崇题藩篱不仅表明硖石所倚的崤山自古是军事屏障,更深一层表达为人为官应有自我保护意识。天授元年(690)武则天自命圣神皇帝,改唐为周,为巩固帝位,大兴酷吏,铲除政敌。是年,姚崇四十岁初入朝廷任司刑寺(大理寺)司刑丞(从六品)。作为司法小官,他目睹耳闻酷吏种种恐怖手段,鉴于时王公大臣多以言语不慎密,为酷吏周兴、来俊臣等所陷,致使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三缄其口,行动谨慎。在此背景下,姚崇作《口箴》一文,规戒时人族裔。这篇《口箴》对后世影响甚大。姚崇子孙曾将全文刻于碑石,代代相传,以为鉴戒。姚崇说垣亦有耳。亦即俗谓路上讲话,草中有人。人间私语,天闻若雷,言多必失,多言多败,言语不可不慎。余不烦翰墨,特将全文抄录如下,期族裔刻于座右,以为藩篱,讷于言,敏于行,敬之慎之。文曰:: h$ g: ^0 j2 v& K. ^( |" ^: G
君子欲讷,吉人寡辞。利口作戒,长舌作诗。斯言不慎,千里违之。勿谓可复,驷马难追。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去甚去泰,居物之外。多言多失,多事多害。声繁则淫,音稀则大。室本无暗,垣亦有耳。何言者天,成蹊者李。似不能言,为世所尊。言不出口,冠时之首。无掉尔舌,以速尔咎;无易尔言,亦孔之丑。敬之慎之,可大可久。敬之若何?三命而走;慎之伊何?三缄其口。勖哉夫子,行矣勉旃,书之屋壁,以代韦弘。
" R8 |- p, Z  ?1 ]* s赘笔:曩昔余未曾拜读《口箴》,一如子路率而直,虽初衷坦坦,然上司不以为然。职卑位微,阴贼贬抑。好友谏余再三,犹不见机,一任率性,屡蹈覆辙。回顾既往,后悔莫及。能不瓣香《口箴》乎》?
1 k) E  N9 Z/ Q( X/ }1 V(十一)6 s0 S4 N% b* d9 p- G
吴隐饮泉不易心,庞参去浊泽民深;
, k/ c8 {5 E1 G, b4 j无瑕洞澈冰壶德,炯诫儿孙代代箴。# ]3 y1 t* O) ], z$ U+ D# s5 H
笔记:晋桓玄欲革岭南之弊,命吴隐为广州刺史。在广州石门有贪泉,饮者其心无厌。素以廉洁著称之吴隐酌而饮之,赋诗曰终当不易心。东汉汉阳太守庞参造访隐士任裳,任裳用薤一大束,水一盆,置于户屏前,他却自抱孙儿伏于门户下。这是个哑迷。庞参悟而解之。自是锄强扶弱,惠政泽民。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冰壶是对,炯诫犹存。以此清白,遗其子孙。我姚氏昆裔或非为官宦,或躬耕垄亩,或负贩商贾,然均不可害剥,不可财贿,不可贪饵。切记与其浊富,宁比清贫。诫之哉。% a+ x, X" J, ^8 P  ^$ [% x+ }
(十二)" j- ?; Q  N% q  o$ G
炯戒夷然究可悲,招尤遗祸世人嗤。
8 H. c& V0 U5 T. C" x- R修身正己非迂腐,好遇宁如好口碑。
6 ^7 X9 r  P( R9 F
笔记:姚崇写《辞金诫》,以子罕辞玉”“杨震四知为例,规劝为官者廉慎”“莫贪慎,则祸之不及;贪,则灾之所起凡所从政,当须正己;诫往修来,慎终如始。此诚千古金石箴言。
$ K* T& y6 t8 n3 l(十三)& V5 O' s1 S* J: J% [
退之表祖元之奏,金镜相承执镜篇;& y& ]. o/ e. i4 k7 ]0 m/ C
先哲高悬昭炯鉴,秦楼照澈辨奸贤。
* U3 n# i$ F' g) w$ B. n
笔记:毛泽东在《新唐书·姚崇传》“……此时无佛,岂抄经铸像力邪?一段上方眉批:韩愈佛骨表祖此。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李纯派人到凤翔迎佛骨,轰动京华,韩愈为此写《论佛骨表》进谏。玄宗怒不可遏,一气之下,将韩退之贬到岭南。文忠公作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开元二十二年(734)初迁中书令之张九龄,借唐玄宗生日,进《金镜录》,阐述古代废兴之道。这时的李隆基不是姚宋时代李隆基了,朝廷已被李林甫奸相掌控。唐玄宗不问朝政,沉迷酒色,李林甫趁机谗害张九龄,张九龄终被罢相。姚元之《执镜诫》,祖于唐太宗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正得失。唐太宗此语则祖于《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人生之患,在知而不能行,嘉谟明训,何其委屈!: ?) ]4 k# L5 k, t- Z
(十四)
% P' W1 l: g6 i5 s
宓子鸣琴不下堂,雍门鼓瑟说威王;+ v$ o& y. x) |& u4 e* A
宫商能调君臣国,赤县薰风韶乐长。
. A5 R; C! O0 [( T0 q4 [
笔记:现代时髦的流行语是以人为本。殊不知,有此却人心不和,其本又何用?毛泽东曾告诫中共干部要学会弹钢琴(语意),这与姚崇《弹琴诫》异曲同工。姚崇认为琴音能调,天下以治故善为国者若弹琴。弹琴,君子抚之,以和人心,人心和,百事协,鼎业兴。宓子也罢,邹忌也罢,操琴鼓瑟只在于比喻善于任人治国。宓子自我揭秘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敢告后贤,雍和修德,善调宫商,薰风万里,韶乐修长,治国如是,治家亦然。可不记乎?
0 h% o9 V2 U3 k( N% }(十五); X1 j5 Q6 U$ l4 e: Q8 F0 F) Y
衡器权量万古行,何曾量得世公平?1 M8 \8 }- g3 @/ T! U7 Z1 E3 c6 f
只今诚信蔫然缩,泪洒中原祭文贞。( h9 X% v" s1 O+ s2 D5 e
笔记:读文贞公《执秤诫》,我真想飞赴中原泪祭梁国文贞公墓前:一把秤已生存五千岁了,衡量五千年了,何曾称得世间公平?如今诚信被弃之如草芥,有人说,除了母亲和自己外,什么都有,除了太阳和月亮最可信外,什么都可。礼仪之邦,伦理已跌破道德底线。村骗乡,乡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一直骗到国务院。诚可悲哉。因劝世人,捧读不怠。执秤常诫,自我衡量。人言为信,言成须诚。至诚格天,金石为开。尧眉八彩,九窍通公;公正无私,万民齐颂。存信去诈,以公灭私。勖哉勉矣,鉴之诫之可也。) a* N, J+ ^1 I7 \7 U
(十六)1 k7 G+ ]; E8 z+ c
梁国无地造楼台,不爱衣冠不爱财。
7 B! B0 H: d+ x朝罢更深眠废寺,平明掠影碧鹳来。( R! m/ ~4 |0 m( S0 U' q5 F6 Z7 t# k
笔记:姚崇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贵极人臣,但公性仁恕,行简易,虚怀泛爱,生活简朴,作风凌厉。余读姚崇《辞金诫》《冰壶诫》及《遗令诫子孙文》,油然敬佩梁国公清、慎、贤、勤。平时朝罢,姚崇憩居大宁坊罔极寺,这原是太平公主私建的佛寺,随太平集团覆灭成为废寺。开元初,姚崇已逾花甲,但为料理军国政务,总是雷厉风行,一心事国。伟哉,梁国公。1 B, A6 I/ k: Y- G8 S* H5 l
(十七)
5 X4 z) r  j. F" j3 X7 T# G
泣拥留鞭十州牧,三朝开济心志笃。% a- T, r0 e+ Q( c0 ?
无私鼎业肇开元,唯物弘论岂容佛。, H, c$ c6 w4 i, `' c
笔记:历来黎庶,都知道截鞭留镫这个典故。尽管他们中有许多文盲,但不妨碍他们对清官的拥载、崇拜。清官离任(代日),百姓泣拥马首挽留,截鞭留镫长藏,十里长亭更短亭相送依依之后,便立去思碑以为纪念,对已殁者则立祠画像以祀。被毛泽东认定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却在当今电影、影视片中未见给予应有的影像,我不知这些编导持何态度!好在姚氏后裔俊才不乏,十分争气。崇裔姚学谋不但写下《大唐贤相姚崇》巨著,而且正笃力拍摄一部有关姚崇丰功伟绩的连续剧,令人欣慰。我等八闽姚氏裔孙翘首期待之。勉矣哉,学谋!
4 [1 s4 f# ^0 F* U, n2 ^1 B9 u(十八)# D! D. J2 y2 I
六翮九州贤十牧,承天八柱四时功;
; @6 z- D% F! Z7 k+ b% \3 @嘉谟一二三军国,七曜蓝田五诫翁。5 e0 F+ j- R- t' I
笔记:张说不愧为大唐大手笔也!读张说奉敕撰《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杨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如七彩长虹,彪炳高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折服张说极笔绝伦。爰摘碑文,从一到十,意味十全十美;唯恕固陋,戏缀七绝,谨表敬仰。! S; F& D" ]5 E$ Z5 d  @
(十九)
2 d4 h' x  A; ]6 X& W+ T1 Q5 V
无稽郑氏拂尘憨,杜撰胡编盛德弇。/ j! A/ {% j5 u+ f, [6 i, m! g
梁国遗箴敦俭朴,奚酬极笔一千三。
9 k9 {& ?- o6 x6 X& f0 A
笔记:唐郑处海在其所著《明皇杂录·姚元崇》中编了一个故事,说姚崇临终前遗命子孙利用张说少怀奢侈,尤好服玩之癖,吾身殁之后……盛陈吾平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于帐前。……便当录其玩用,致于张公,仍以神道碑为请。云云。极笔张说,果然上当,撰写碑文。数日后,觉得评价太高,欲取回修改,姚崇诸子悉遵父命立即刻石,且奉御钦定。张说悔恨拊膺曰:死姚崇犹能算生张说……这个纯属拂尘清谈之故事,与姚崇为人为官品格,及《遗令诫子孙文》《五诫》等迥异,不符事实。况乎何曾有姚崇奢望张说搦管为文一千三百言之遗嘱?当代官民对姚崇崇拜敬佩毋庸置疑,民间传说因多溢美乃势所必然。姚崇乃一代伟人,三朝贤相,开元盛世之缔造者,虽与张说同朝为官,多有不叶,但张说对姚崇亦自知才之不及远矣。所以在张说奉敕撰写姚崇碑文时,评价甚高,并非计赚,实乃必然
. `6 t% Q6 |0 G' j(二十)# m: d/ N! m& j
岂忍蝗虫衍息滋,令行心一可除之;) k6 t' P7 ]9 {9 S# L7 E4 r
力排观望身先赴,首患倪州更不疑。
' J5 C6 x6 j% E5 O; Y; f
笔记:姚崇有关治蝗之一疏一奏一答一牒,篇篇义胆,字字忠肝,句句除害,行行保安。他奏皇上曰:若除不得,臣在身官爵,并请削除!他答同僚曰:若救人杀虫,因缘致祸,崇请独受,义不仰关!他牒令倪汴州曰:幸勿迟回,自召悔咎!真是斩钉截铁,义无反顾,诤亦忘躯,安农为最,用命除蝗。其自信,其意志,其韬略和唯物思想,足鉴千秋!这不由你不敬佩:姚崇乃名符其实之救时贤相!) }, H4 `( D1 v- _0 q) T/ S5 P
(二十一)
# u6 X, X' |$ N3 ~! m3 j
赵后缘何护小儿?帝尧逊位有虞师。
6 O8 n, O& i- e  O  |3 y* Z1 B鄙夷放雀阿谀泪,一品权臣不子私。; C# j1 X! |) X7 c' y1 n3 D* o& |
笔记:看了《不私子过》《宋璟荐贤》及《敬奇探疾》,拳拳然为姚崇不私子过不图回报而拍案称颂,愤愤然为成敬奇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怒目唾斥。战国时,秦攻赵,赵救于齐,齐欲以赵太后幼子为人质,太后不许。帝尧因老思退,然不传子朱丹而逊位虞舜;帝舜因老思退,师唐尧而不传子商均,逊位夏禹,自禹之后代代私传谪子,天下自此矣。姚崇,帝舜之苗裔也,承舜不私子,堪为万世师表者也!$ h; x  J$ S- K) E* f$ t" _
(二十二)  }! H6 U! `! X5 x8 c) {
姚墟肇姓祖重华,绍振吴兴梁国嘉。( b5 a0 K! o7 m3 J0 y3 o& b4 e
谷水闽山承一本,一门九世不分家。
1 P& k7 S  X4 {
笔记:姚崇以字为儿孙辈份,寓兄弟子侄枝分派析,一门九世不分家。闽豫姚氏裔孙遵循不怠。虽历一千三百年余,凡我姚氏宗亲依然一家亲亲,殊可远慰帝舜重华赐姓之功,亦可告慰贤相梁国公遗嘱之诚,烝尝时奉,俎豆常新。
7 a# q  n- _3 _2 P0 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2-2-12 20:29:16 | 只看该作者
一幅再现历史亊件的好帖。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2:14:59 | 只看该作者
10# 卧龙姚建中 1 e5 n6 U) x& @7 i
:dizzy: 我晚上再对对把、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2:09:13 | 只看该作者
10# 卧龙姚建中
7 k9 ]; n: c3 e8 g/ M$ }那不敢这么说、、错估计有错的、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发表于 2010-11-21 12:06:08 | 只看该作者
你就直说“我敢肯定没有错”,何必再让PSZYYAO宗亲代劳呢?哈哈哈:lol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1:45:45 | 只看该作者
:funk: 7# 卧龙姚建中 ( B. q0 u0 l9 D8 ?- v0 g) F
那就请pszyyao宗亲给对对、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1:44:48 | 只看该作者
6# 卧龙姚建中 ( g3 @, ^& c/ T4 o# K
不是把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0-11-21 11:35:54 | 只看该作者
2# 卧龙姚建中  9 M* L( t' y: m# i- @
其实我是很认真的、$ a4 J4 |( W  `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0-11-21 11:27

9 f5 H7 N6 C% }& [8 T别误会,不是说你不认真。帖子长了,不校对三遍以上,容易有错的。:lol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0-11-21 11:32:55 | 只看该作者
2# 卧龙姚建中  5 p2 H; y6 v. @" e
你代劳一哈拉、、 姚刊第一期里, [) o8 t$ G5 u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0-11-21 11:23

: w% k' n0 f8 W* i5 v- {5 |我恰好缺的就是第一期。;P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1:27:51 | 只看该作者
2# 卧龙姚建中 1 h' L5 R7 k3 o  x& b6 f" y
其实我是很认真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30 08: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