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046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帝尧崩殂,虞舜即位,天下易主,朝廷改元。帝尧逝世三年后的一个吉旦,帝舜到了先王的太庙,他要在这里会见四方君长和朝廷重臣,就国家政务问题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帝舜把明堂四面的大门故意打开着,无论地位有多卑微的都可以前来倾听会议内容,其透明度极高。帝舜有意让天下人监督君主的一言一行,监察大臣们的一举一动。0 w" _3 o9 b: A0 y: ^1 }
帝舜向列祖列宗祭祀祈祷完毕以后开始说话了:“各位元勋重臣,大家想想,万民活命靠的是什么?还不就是食物吗?治国安民的根本就是将生产搞上去,妥善地解决老百姓赖以活命的粮食问题,这样,国家的边远地区才能安定。边远地区安定了,首都才得安宁。在所有的言行当中,一个人的仁和德是最重要的。要培养惇厚的品德,厚待有德行的人,信任善良的人,拒绝任用那些花言巧语的奸佞小人。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些,那么,即使是蛮夷,也一定会感动得归服的。”, W* O% U" M t+ u( T% U/ L
舜帝开门见山,语重心长,直道民瘼,对待天下的政事与对待帝国的先祖们的态度如出一辙。他接着问道:“四方诸侯的首领们啊,你们中间谁能光大帝尧的事业呢?谁能够担任百官之长,主持政务,辅弼我成就帝国的事业呢?”
$ y. @ h& w9 j# T6 l3 {) x 众人一致推荐禹。舜帝当年以身家性命担保,向帝尧推荐禹负责治水大业,并由禹承袭了鲧的爵位。舜摄政以后,一直对禹很器重。而今,禹治水获得成功,舜正需要一位有威望、能力强的人当自己的助手。于是舜帝便委任禹为百官之长,主持政务,率领百官。并叮嘱禹更要勤勉发奋。 W7 m" f* x) @9 P, a, [+ G
帝舜敲定了首辅大臣后,委任稷做了司农,管理农林事务。稷出身寒苦,父母都被洪水吞没,年尚幼小的稷便遭遗弃,因此又名叫弃。2 s* D. z7 q( k' l
接着,帝舜又委任契做司徒,掌管天下教化,负责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委任皋陶担任法官,负责监查,管理诉讼,治罪施刑;叮嘱皋陶要公正明察,保民以德,治民以法,准确量刑。委任垂担任百工,负责国家工程。委任益做虞官,负责管理高原湿地、山林湖泽、草木鸟兽鱼鳖。委任伯夷出任礼官,主持帝国最高礼仪。委任龙负责纳言,向下传达君王敕命,向上反映百官和黎民百姓的呼声。委任夔作乐官,全面负责对贵族子弟的礼乐教育。1 a* Z5 o( d& b) Y
安排完毕,帝舜最后说:“四岳,十二州的君长,还有禹、皋陶、垂、益、稷、契、伯夷、龙和夔,你们二十二位大员都是国家的顶梁柱,今天在先帝太庙里宣誓就职,从今以后,一定要忠于职守,顺应民意,辅弼我创立丰功伟绩呀!”1 p- v/ O( n1 x/ R
鲧治水九年,禹治水十三年,经过长达二十二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大洪水终于被平定了。然而,亘古未有的洪灾却给华夏帝国留下了累累创伤。田野荒芜,农业凋敝,商旅难行,百业残废,边患不断,内忧日深,灾民流离失所,帝国满目疮痍。因此,帝尧丧期刚过,诸侯将避丹朱出走的虞舜请回京都以后,深怀忧患意识的帝舜为了迅速复兴国家而在太庙里召开了这次重要会议,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考察,任命了新的内阁和官员,充实和强化了国家的管理职能。被舜委以重任的二十二人,都能忠于职守,勤奋努力,成就了功业。皋陶掌管刑法,断案平正,人人都佩服他;伯夷主持礼仪,上上下下都能礼让;垂主管百工,百工不折不扣做好本职工作;夷主管山泽,山林湖泽都得到开发;弃主管农业,百谷生长旺盛;契主管教化,百官亲善和睦;龙主管接待宾客,远方诸侯都来朝贡;舜所置十二州牧做事,没有谁敢违抗。尤其是禹功劳最大。. z4 H$ g! I, y, k- }
从此以后,官员们以光大帝国德治,复兴帝国百业为己任,恪尽职守,千方百计,搞好农业生产,管理好自然资源,恢复工商贸易,肃清边患,稳定社会,打击奸佞凶顽之徒,严明国法政纪,黎民百姓欢欣鼓舞,齐声赞颂尧天舜日。. _' L: L, V+ b- k& U, e: V
对于舜帝任命二十二名朝廷大员的情形,《尚书·尧典》有十分详细的记载。任命完毕,“舜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