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一葦,(1922.0405-1997.0411)原名姚公偉,生長於江西鄱陽,祖籍南昌。一九三八年十六歲時入吉安中學,旋即連年遭遇戰亂,隨校遷陡,後考進廈門大學,廈大躲戰火而搬到長汀,先生仍需以校為家,一九四六年畢業後,一葦來台就職,奈何兩岸遽然隔絕,直到五十一年後,一九八九年,始得重返故鄉。0 O7 y* \2 h; l* z6 V5 z
4 G$ s3 e+ Q' G# x8 n1 ^' N
一葦在臺灣銀行工作三十六年,不求升遷,但求溫飽,畢生以讀書為樂,創作、著述、教學為志業。先生堅信傳統人文精神和古典美學信仰,治學嚴謹,意境深遠,在劇作、美學、理論、批評、散文等領域成就斐然。先生從五十年代起參與《筆匯》、《文學評論》、《現代文學》等重要文學刊物編務,提攜後進,發掘有才之士不遺餘力,被文學界譽為「暗夜中的掌燈者」。2 e6 p- u% ~' P& ?, y. ?
+ f8 Y2 G7 V6 k) U' o8 ~0 l 在戲劇教育和劇運\方面,一葦自三十五歲起先於藝專、政戰學校、中國文化學院藝研所和影劇系等校授課二十餘年,一九八二年,提前自台銀退休,全心全力投入國立藝術學院創校籌備志業,創辦戲劇學系,是首屆系主任兼教務長。先生獻身教育四十年,化育英才無數,尤其主持了五屆推動台灣劇場現代化的實驗劇展,栽培眾多創作與教育人才,廣受劇場人士尊崇為「一代導師」。7 q3 G$ ^, m& b
* b+ F! V% s3 d0 x4 C: I6 f, Z! Q劇本創作十四種:
+ H! I r. \* v& `, w& V 《來自鳳凰鎮的人》 、《孫飛虎搶親》、《碾玉觀音》、《紅鼻子》、《申生》、《一口箱子》(以上收錄於《姚一葦戲劇六種》,台北:書林) 2 V8 \7 A( k+ A( @% d, H8 D% Q
《傅青主》(台北:聯經)
) o* \9 X) ~6 t2 N* r 《我們一同走走看》、《左柏桃》、《訪客》、《大樹神傳奇》、《馬嵬驛》(以上五種收錄於 《我們一同走走看》,台北:書林)
H) t$ {, m; T 《X小姐》、《重新開始》(以上兩種收錄於《X小姐,重新開始》,台北:麥田)
; O7 R( s$ I; J) d% W w6 ^5 H
( H% d) |* G/ @9 u4 c6 g3 I3 h+ o學術論著七部:
* E# K0 Q3 e7 x- f+ v8 W 《詩學箋註》(台北;中華) 1 a* p0 c4 ~9 m: n% L
《藝術的奧秘》(台北;開明) 1 R1 I! K9 r8 }7 Z! b
《戲劇論集》(台北;開明)
: n F6 {, `& P/ f; n* i 《美的範疇論》(台北;開明)
- M) J% s' C- W0 |, k 《戲劇原理》(台北;書林)
+ Z3 u' t$ H& h0 Y2 U 《審美三論》(台北;開明)
+ N1 }) E- d6 D5 ~6 L3 R; \ 《藝術批評》(台北;三民)
/ _& y- x: U8 D. g; T+ E/ z$ M6 D3 o
; D5 ^& q0 G% J- h散文評論五本:3 N/ n+ ^4 A$ U8 H' w# ~0 c
《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
$ G4 M; N0 P; C5 x& R+ S 《姚一葦文錄》(台北;洪範)
# s1 B* W- A3 m/ Q. E5 z 《戲劇與文學》(台北;聯經) + j0 H% [, G6 W! i
《說人生》(台北;聯經) ; [% ^2 ~5 }+ l5 z/ R
《戲劇與人生》(台北;書林)
6 w; n; i. V1 N" Q5 x8 m! Q8 K
2 x* z' f; P1 f' t' q導演作品兩齣﹕7 `6 u$ c1 H- ^9 s9 b3 [9 {
1989年《紅鼻子》(與陳玲玲合導)------國家劇院
) L2 n* Z% Y* \ 1995年《重新開始》------國立藝術學院展演中心
$ ~0 f# {' G5 r, G4 e# [- c
+ O% U9 s+ X) j6 Z5 N* j, n相關文獻
% b( J4 m% a8 v' Q" } 田本相,《姚一葦論》,發表於“紀念姚一葦先生學術研討會”,1998年12月20日,台北:中華戲劇協會。 9 B7 x. q; [+ A/ i
朱雙一,《姚一葦學生時代的文學創作和戲劇活動》,發表於“紀念姚一葦先生學術研討會”,1998年12月20日,台北:中華戲劇協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