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3-4-24 16:37:58
|
只看该作者
做有骨气的中国人5 S$ p8 y) l# Y1 h
2 i" G% E! f" H' S, |
1984年,身为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为造就更多的清华英才,受清华大学名誉校长刘达之邀,兼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担任国务院总理后,繁忙的国事使朱镕基日感难以履行院长之责,于是,2001年6月,坚辞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之职。在告别会上,朱镕基说,我昨天晚上想了一个晚上,还是想谈谈“为人和为学”的问题。他指出:“清华不仅是一个为学的地方,还是教人为人的地方。”“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朱镕基回顾自己从清华一路走来的人生经历说:“我曾有过20年(1958-1978年,被错划为右派)没有党龄的日子,但是那些日子里,我从来没有放弃我的信念。我没有忘记清华对我的教育,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情。”5 {5 b2 s* a: M( U9 n8 O1 g
: U/ i9 X% d' K, m 为着不做“有愧于心的事情”,朱镕基付出过沉重的代价。1957年,在党内学习发言中说了实话,反对经济上的冒进和高指标,提了“官僚主义与人民群众相对立;宗派主义是封建残余,使党内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主观主义和骄傲自满会脱离群众”的意见,后来被错划为右派,历尽磨难。
! @7 a& L! J g% j* C& w, }. v
o+ U: d1 u, N* \7 J# `* f 当了政治局常委之后,朱镕基依然保持亲民风格。为了更多地了解群众疾苦,掌握下情,他与昔日的同学“约法三章”:一、听到群众对我的意见,哪怕是斥责谩骂,要原汁原味、不折不扣地告诉我;二、找我办事,遵循章法,公事公办,能够办的就办;三、写给我的信,我一定看,但不一定回信。: E3 s t% l7 c; Z2 X4 q
& b3 f5 y* U! J B) V F6 Q8 j( Q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69岁的朱镕基正式就任国务院总理。面对全国人民的重托和防范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艰巨任务,朱镕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庄严宣誓:“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解释说:“请大家不要误会,死而后已不是说我要老待在总理这个位置上,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只要我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_. d5 X M$ T0 U3 L
# I, `& v! x4 { 被朱镕基比作“地雷阵”的,一是国企改革,一是机构改革。朱镕基把完成这两件大事概括为经济工作的“三个到位”:第一个“到位”是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要脱困,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个“到位”是金融改革,中央银行强化管理,商业银行自主经营,三年要完成;第三个“到位”是国家机关的精简改革,也是三年要完成。在这一年的“两会”期间,朱镕基在人大湖南代表团参加讨论时说:“我抱着粉身碎骨的决心来干这件事!”
4 z! p0 L5 k2 F0 Z8 Y1 Q
, ~7 l& p) z" j1 U 关于机构改革,朱镕基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明确宣布:国务院要带头,国务院总人数要减一半,副总理从6人减到4人,国务委员由8位减到5位,副秘书长由10位减到5位。国务院总人数要裁减一半。到年底,国务院机关总人数由3。3万人减至1。6万多人。2000年又把10个国家局撤销了9个,改革了1个。
9 f4 U* N( ^3 v G9 n! L5 G7 P
* ?, ~' C n2 _. v4 \( ~ 关于国企改革,朱镕基提出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再搞重复建设。再搞重复建设,产品没有市场,企业不能生产,就没有办法扭亏。二是减人增效。决定把本溪、抚顺的煤矿全关了,把辽宁的全部有色金属矿,除了一个铜矿外也全部关闭。
6 F$ R7 v- a3 N" b& B
8 C" Q' T) G) V 尽管这一年中国面临的困难超过预期,但是,在党中央和新一届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顺利渡过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1999年3月15日,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朱镕基回顾政府工作,说:“过去的一年我感到非常难,这个困难超过了我预料的程度。第一,我原来没有估计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么大;第二,我国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特大的洪涝灾害也超出了我的预料。但我感到满意的是,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站住了,这两个困难我们都挺过去了。这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了一句:‘来之不易’呀!”
/ s6 d0 f5 F8 Q3 k: S" ~. ^1 N7 U U* c3 ^! q1 `
为贪官准备一百口棺材* r8 ^" V: H/ P! \
* Y: e/ Q3 \4 C# s* q 1998年3月24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朱镕基阐述自己的为官之道时,回顾在他担任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的亲身经历,解释道:我一到上海工作,就信奉两句话:第一句是“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就是说,老百姓并不是服我有多大的本事,有再大的本事也不见得比人家强哪,而是服我办事公正。第二句是“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下面的官并不是怕我的严厉,怕的是我廉洁,屁股上没有屎。我行得正,坐得稳,我就敢于揭发你的歪风邪气。朱镕基说:“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才能明白,廉洁才能有威信,我在上海工作时一直就信服这个道理。我一直要求自己是公正的,尽管我并没有完全做到;我也要求自己是廉洁的,哪怕是一点小事,我都要考虑是否符合党的规定,不能有任何大意。5 H; |/ ~# Z m: `
8 K5 p+ h& j7 H& x* @. a k! A* D
所以,心里永远装着人民的朱镕基坚持从严治政,铁腕管束干部,建设廉洁政府。在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朱镕基讲到第四部分“继续推进改革,全面加强管理”时说了18个“严”字,提出要“严字当头”、“从严治企”、“严禁弄虚作假”、“严格实行各个环节的岗位责任制”等,表达了他从严治政的决心。/ E7 f$ Q( t* N3 I+ T; k
C3 |+ J# p! J# \% Q
对干部中为政不廉的害群之马,朱镕基极其痛恨。在查出一起贪污腐败案后,朱镕基极为震怒地说:“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去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 S! _1 }$ r4 f
% `7 U7 m& d9 \* c/ w 为建设廉洁高效政府,朱镕基曾严厉地批评过一些草菅人命的干部。1998年9月,朱镕基在九江大堤上高声怒骂,指责被长江洪水冲垮的大堤是豆腐渣工程,是王八蛋工程。在厦门远华案侦办期间,朱镕基更严厉表示:“无论涉及谁,我们都要把他一查到底,都要把他追查出来,没有任何困难,不会碰到任何阻力。如果有阻力,我也要打破这阻力,把案子查清楚。”在此之前,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朱镕基针对各地金融系统出现的问题,严令各地行长40天内收回计划外全部贷款和拆借资金,并说了这样一番话:“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拉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还坐在主席台上作报告,下面能不骂你?”
! B' }0 b6 b0 c/ _7 [0 ~: B+ z6 _1 H) o- z/ C Q# ~# C5 ^% l- g- l
2001年3月6日江西万载县芳林小学发生爆炸事件。面对记者,朱镕基诚恳地表示:“我认为,不管事实如何,国务院和我本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今天向全国人民承诺,我们一定会从这件事情吸取足够的教训,重申和完善已经制定的法规,就是说,绝对不能允许学生和未成年的儿童进行有生命危险的劳动。如果因此导致危害他们的生命安全,一定会把县长、乡长、镇长立即撤职,并且依法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对于省长也应该给予行政处分。我们一定会实现对人民的承诺。”
. e% {# P% t) M G- r( }; V2 A* c8 s
) o) I$ ^4 _4 Z% G 朱镕基也曾为一些干部的不负责任而动怒,甚至拍过桌子。这种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却被西方媒体所误读,朱镕基在回应这件事时说:“桌子是拍过,眼睛也瞪过……板凳绝对没有捶过……至于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吓唬老百姓,我想没有一个人相信这种说法。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 K( _0 K) k: K% `1 k4 k" D; }' {& s8 a) B2 ^ d- [
为了鼓励干部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朱镕基重用那些敢于提意见、坚持正义的人。他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向大家亮明自己的观点:“我从不整人,从不记仇,这是事实可以证明的。相反的,对那些敢于提意见的人,敢于当面反对、使我下不来台的人,我会重用他。”
}# F: D) k6 R5 \6 _4 O+ @0 |) a( R# G$ z1 m6 D) Q1 E
朱镕基带头做清正廉洁的楷模。他为自己“约法三章”:不题词、不剪彩、不受礼。1997年,他的老同学杨开卷来信,希望得到朱镕基一幅题字。朱镕基婉言拒绝,回信说,我一不怕你借钱,二不怕你求职,就怕你找我题字,因我有“五诫”,此其一也,不能破例,务请见谅。* T9 z$ }3 |! p& L
7 x: \- V& b; o7 m 对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朱镕基要求很严。在清华大学的著名演说中,朱镕基曾说,我对儿女很严格……二儿子十几岁的时候,很喜欢楼上的阳台,有一天拿了一张破油毡布,上面铺了一层土,准备种菜。我问他是从哪里拿来的,还打了他一个耳光:我们再穷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儿子委屈告诉我,不是别人家的,是从计委门口垃圾堆里捡来的。我当时很后悔,但是碍于坚持父亲的尊严,还是要他把油毡布送回去:即使垃圾堆里的,也不能捡。我打你不对,陪你去把油毡布送回去。于是我们从三里庄一直走到计委门口,规规矩矩把油毡布放到垃圾堆里。他们也很争气,后来我做上海市市长、副总理的时候,他们出去留学,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父亲位居要职。他们依靠刷盘子、打工度过了他们的留学生活。现在都已经回到国内。. K J; |/ P. E9 j2 A
7 X1 e: o7 ~0 e+ U6 @: n6 n
2000年3月15日,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坦白心迹:“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 ^/ e" ]# q8 i: ]$ U" X0 U; }* x4 D- z
朱镕基的人格魅力、重大贡献和领导智慧,不仅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在国际社会也享有崇高声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