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启圣自幼生长在豪富之家,但他却毫无纨绔子弟的恶习气。他聪明过人,勤于读书,尤其是对历代清廉之士敬佩不已,常引以为楷模。姚启圣从小就很喜欢练武,不但善于使硬弓,武艺也很高强。在清朝的顺治初年,他投笔从戎,从此走上了军事生涯,为国立功无数,到康熙十七年时升任福建总督。 # e3 `* D1 }" t
0 F; z/ f' x5 y2 G; i* ~
在任福建布政使时,姚启圣为了尽快平定吴三桂的叛乱,首先捐资助军,将家产私财共五万两白银捐出,用于置办军械物资,以增强战斗力。这在当时的一、二品高官中非常罕见,致使领兵的康亲王深为感动,在奏折中常常表彰他,为他请功。姚启圣两年之后,终于使福建全省统一。按照清朝当时的制度,官员捐钱达到五百两就记录一次,加一级。而当时吏部和兵部所列的姚启圣捐献之功,已经加到了五百级之多! 4 x% j" X9 _+ h8 A M) J+ n6 I
4 Z" @) s, Y. Z/ X `0 P0 Y. ?
守着万贯家财,姚启圣毫无享乐之心,而是捐献国家,不但捐出性命为国征战,还捐出家财助战,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也很少见。 2 V( f( B5 Q5 F5 D0 m) }8 C0 i4 a* B% c
% [2 i* H% s8 V2 F. M+ A- D 为了招抚郑氏官兵,姚启圣又捐出大量财产,当时是康熙二十年,他招抚郑氏官兵已见成效,为了安置更多的郑氏投诚官兵,他认为给俸发饷是最能得人心的,但政府支出的军饷又不可能充分做到钱财充足,这样,姚启圣毫不犹豫地拿出家产来安置投诚过来的官兵。后来统计表明,单单捐献银钱一项就达八万八千两,当时人们称他\"用金钱如粪土\",为了国家早日安定,人民早日过上安宁日子,毫不吝啬私人的财产。他的报国忠心和爱护官兵的真情使投诚者大为感动,投诚的人纷纷慕名前来。 5 Z7 ^/ } e* B; T% c; l0 G( ^; F
$ P5 N2 T1 S6 Z( [0 R& U: z, q
作为武将,姚启圣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台湾的统一。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决定进攻台湾时,姚启圣已经积劳成疾。在床上卧病的姚启圣仍然时刻想着台湾的统一大业,对妻子、儿子却不挂念。姚启圣病刚见好,康熙帝便又委以重任,让他负责军队粮饷。姚启圣以国为重,没有休养就走马上任了。他多方筹集军需物资,还将自己家中的金银器皿捐出来,甚至妻妾的首饰也动员她们捐献给军队充做军饷。当时的清军官兵目睹这一感人情景,搬运金银器皿的士兵无不落泪,都暗自发誓不惜死战来报国,报答姚启圣的体恤之情。这在清军攻克澎湖等重大战役中起了巨大作用。清军统帅施琅在奏折中这样写道:\"今日克取澎湖之大捷,皆督臣(即姚启圣)赏赉鼓舞之功。\" / F/ r+ w/ [2 w$ F$ t. X
2 ^+ B' k2 ?" B- h6 l# d 晚年,因受他人诽谤诬陷,姚启圣含冤被贬。此时,家中财产捐献将尽,生活非常贫困,加上这一政治打击,引发旧病。当年十一月满含悲愤,溘然长逝,终年仅六十岁。 8 M0 W1 g1 e! R0 D
; M7 ?) b6 w7 H" ~: K4 x 姚启圣死后,家中无钱入葬,儿子们就卖田来安葬他。许多百姓看到此景,惊诧不已,有的痛苦流涕,慨叹忠良早逝。有些人还不顾个人安危,私下为他建祠堂祭奠。
8 }, { B# o( {3 }
2 p% _! z0 U& y4 T; w9 D 后来,姚启圣终于恢复了名誉,一代廉吏可以安然长眠地下了。
. ?% V; T t% v0 J
* V# T. T0 T3 l$ \& k4 g
' |, w! z% E* ]& d/ t v, O% R# t o2 ~* `5 }5 c! ~0 k
人物档案
" A6 x$ J @: X! Z+ l, ?0 R- w0 y/ C
姚启圣(1624~1683),字熙止,号忧庵,清会稽马山姚家埭人。少任侠自喜,为明朝诸生。清顺治初年,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乞求自效。任通州知州,执土豪杖杀之,弃官而归。顺治十六年(1659),附族人籍,隶镶红旗汉军。康熙二年(1663)中举,八旗乡试第一,授广东香山知县。前任因负课数万下狱,启圣代为偿还。后以擅开海禁,被劾罢官。 5 u8 j- d7 o8 C5 ?: `- t, i
# ?4 |3 h. ~' B5 }
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于闽叛清,兵入浙江境内,陷温州,及台、处州诸属县。康熙命康亲王杰书统兵进讨,启圣与子仪募健卒数百,赴亲王幕下效力。署诸暨知县,剿平紫?山土寇。十四年,康亲王疏陈启圣劳绩,超擢浙江温处道佥事。从都统拉哈达剿平松阳、宣平县叛兵。十五年,偕同副都统沃申、总兵陈世凯等协剿耿军,攻打石塘,焚其木城,斩获甚众,乘胜收复云和县。十月,启圣父子随康亲王军合战精忠,师入仙霞关,趋福建,精忠降。擢启圣为福建布政使。 / j3 Z. L3 e8 D. w
) C* T. [! {/ @! d2 l( c" X o 时郑成功子锦踞漳州、泉州、兴化,清军进讨。吴三桂将韩大任骁勇善战,世称小淮阴侯,自赣入汀谋与锦合。启圣说之降,得其部卒死士3000人以为亲军。十六年,从康亲王克复邵武、兴化,尽取漳、泉之地,锦逃回厦门。十七年五月,总督郎廷佐奏启圣与子仪屡著战功,其赡兵、购马、制械,先后用银50000余两,皆出己资,得旨嘉奖,晋升福建总督。上平海十疏,尽言用兵之策。七月,启圣偕海澄公黄芳度由永福进兵,收复平和、漳平二县。锦将刘国轩等进逼泉州,立营于蜈蚣岭,启圣率壮士出战,将军赉塔、都统沃申等夹击,连破其寨,斩其部将郑英、刘正玺等十余人,国轩兵败逃遁海澄,启圣乘胜克复长泰县。因功授正一品。九月,复遣其子仪进兵同安,敌弃城遁。十月,偕副都统吉勒塔布、提督杨捷等攻海澄,败国轩于江东桥,又败之于潮沟。十八年,国轩等欲断江东桥以攻长泰。启圣偕赉塔、杨捷及巡抚吴兴祚协力追歼,大败锦军,先后招降官吏400余名,兵14000余人。十九年二月,启圣与赉塔及总兵赵得寿、黄大来等分兵7路合击,破敌19寨;另遣将渡海,拔金门、厦门,招降朱天贵、杨彪等。进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二十一年二月,叙克海澄、金门、厦门功,予骑都尉世袭,加一云骑尉。时锦已卒,子克?袭位,称延平王,愿称臣入贡。启圣以奏,不许,促水师提督施琅进攻。八月,琅定台湾,启圣还福州。十一月卒,年六十。 8 R2 _9 G3 f' o: S4 O' s
6 y" k, d3 M3 j
性爽朗,视钱如粪土。关心故乡绍兴建设,曾修郡邑庠及三江闸、西江塘。《清史稿》有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