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7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纵贯线』[图文]毛新宇回忆毛岸英:伯父不让别人叫他“太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8 15:3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p. q) f7 k; ?% G% H" }4 f2 a
  高干子弟的楷模
5 O# d/ d) m8 ]6 @8 {, h  1950年,太外婆的一个本家亲戚托岸英伯父的表舅向三立要求帮他安排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捎信的人讲:“帮帮忙,这是人之常情……”从父亲那里和从说情人那里,岸英了解到自己外婆家里一些亲人的思想状况,他当即写了一封长信,说明本人对这种事的坚定态度,对亲戚们进行诚恳的规劝。伯父的这封信,不但在当年,就是在现在,读起来,也会令人感动。或许,有人会说,那个亲戚也许跟他们毛家的关系不怎么密切吧?那么,请看看毛岸英给陈玉英老人,也就是曾经从小带他长大的保姆,并且跟杨开慧一起坐过牢的孙嫂的信吧!3 |6 j/ t* y1 D2 S. n/ W
  孙嫂:这封信有些地方写得太潦草和太文,你要舅母帮你念一下。1 Z, W# `" g3 d- y
  你的信我前天才收到,这是因为我自你们那里返回北京后,马上又被公家派到别处去了,前天才回来。你在信中感谢我照顾你,这我决然不敢当,我对你没有丝毫特殊,组织上对你照顾是把你当作对革命有一定功劳的人看待的。但你可千万不要以此而自高自大,这也要那也要,若如此,那就会把你自己的光荣历史污辱了。我想你不会这样的,你将仍是一个老实的、朴素的、对众人好的、为众人做事的因而为众人所尊敬的孙嫂,起码我是热望你自革命胜利后变得比以前更好。你的女儿进保育院一事,组织上已答应代你办,不要你自己出钱(因为你自己没有钱),如果一定要你出钱,而你确实没有钱,那么请你拿着这封信请舅母同你一起去见交际处刘道衡处长,他会正确处理问题的(他是一个老革命同志)。5 U4 y4 q* N- g6 b! O
  我的身体比以前要好一些,岸青不久前在医院里割了扁桃腺,身体好多了。你的身体千万也要注意,同时又要好好在自己岗位上工作,不要使人家觉得解放后,你似乎有了“后台”就不听话了,不好好工作了,这是不对的。我们是劳动人民,我们以此而光荣,但因此我们永远应该是世界上最忠实、最纯洁、最勤劳、最朴素、最刚强而又善良的人们,望你永远不失这种伟大的工人阶级的优良品质,永葆这种伟大的优良品质。去掉一切不好的,非工人阶级的品质!
7 ~7 G: I9 C# ~2 d# H; i  信已写得很长了,就此止笔。祝你愉快!岸青问你好,我父亲也问候你,希望你决不退步,跟着大众前进!" @/ c- l3 C! m! s+ C) X
  岸英上/ F. W" q. C; u5 s+ \' u* t8 M
  现实生活中,很多干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的子女,置党与国家的法律于不顾,以权谋私搞腐败,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不要说和共产党员的称号不相符,就连普遍公民最基本的遵纪守法都没做到。我的伯父在这方面应当说是高级干部子女的榜样。
- W, Q+ a% Z4 Z3 m" O6 I0 @0 S+ K1 ^  三封信,两项任务,一个目的8 E3 }6 {( v5 x! 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自己进工厂下基层的目的达到了。岸英伯父要实现他向往已久的回湖南老家探望的打算。* o6 C$ s1 t- d. j7 Q) y: W9 b
  爷爷毛泽东也有回故乡去看看的想法,可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工作上千头万绪,他实在抽不开身。伯父岸英多次提出有空回趟湖南,爷爷很赞同,而且对于回去的目的,他们父子之间几乎息息相通:
# b$ K/ P. T; K9 T* c  一来祭扫杨开慧的墓。解放了,她未竟的事业完成了,也该安息了。二是韶山的父老乡亲为革命出过力,不能忘了他们,要去面谢。三来了解湖南乡下的情况,马上就要土地改革了,农民们怎么想的?都有些什么要求?特别是乡下来信说,湖南有些地区粮食歉收,发生了粮荒,不知情况会糟到什么程度?- }4 Z* k7 W1 J/ R% v4 W: u3 P
  经过爷爷的安排,我的伯父作好了回湘的准备。
8 U9 j" k) U& J1 _+ m+ H/ |  爷爷交给我的伯父的是三封信,两项任务。三封信:一封是给杨开智的;一封是给外婆的祝寿信;一封是给已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的王首道的。两项任务:一是要他回乡看望父老乡亲,把他的问候带给乡亲们;二是告诉乡亲们不久就要实行土地改革了,希望乡亲们积极投入到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去。除了爷爷交办的事外,我的伯父还给自己规定了一个目的——即他给蔡博信中表示的回湘“旅行期间准备用心学些新鲜东西,绝不仅限于‘省亲’而已”。三封信,两项任务,一个目的,这就是我的伯父毛岸英回湖南的全部计划。
& S& L& p. g6 F5 W& w# D/ z  临走前,毛泽东又叮嘱岸英伯父:“见了乡亲们要有礼貌,辈分大的男人北京叫爷爷,我们韶山称阿公,长辈喊伯父叔叔婶婶阿姨,同辈的以兄弟相称,或者喊同志,不要没大没小的。再一点,要入乡随俗,不要有任何特殊,老百姓最不喜欢摆资格的人。”伯父心领神会,用地道的韶山话回道:“晓得喽,爸爸,你还有么子吩咐的?”毛泽东笑笑,递给他一个皮包,用手指指说:“这里的一些票子,是我多年的积蓄,是我资助你的,看到真正困难的乡亲,你就见机行事吧,俗话说,空手进门,猫狗不理……总之,你看着办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34:56 | 只看该作者
 不让别人叫他“太子”
0 ~+ ~5 d5 t5 o) a  i4 L& t$ W( _' i/ \/ Q; O
  1950年5月,岸英伯父随李克农到武汉出差,在武汉办完了公事,5月23日到达长沙。5月25日是外婆八十寿辰,他带着父亲的贺信和寿礼赶到了。- Y- M/ A# I1 `, Q) i

* u( ~, U8 {" P/ d7 f, K' h  5月25日由省委交际处出面,为杨老太太八十大寿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庆祝会,同时,也是为我的伯父接风。! b3 Z3 P0 `6 d, @$ h2 D- b/ V

: ~  H/ I6 V. t8 C- U  伯父时刻怀念着牺牲了20年的妈妈。舅舅、舅妈决定陪他去板仓扫墓。
# V) |; Z  y$ p6 L4 O
/ x" D; A8 o6 g* }/ F0 ~/ Y  到板仓,回到他小时候最熟悉的外婆家,他激动得不能自持,中午,他三口两口扒了半碗饭,便要舅舅跟他去看妈妈。# s( Q9 k8 n/ Y
5 M2 l3 X- b3 L$ s/ J
  在棉花坡,在“毛母杨开慧墓”的石碑前,我伯父这个1.8米的大汉,扑的一声跪在母亲的墓前,泣不成声地哭诉着:“妈妈,妈妈,儿子回来看你来了!”
. Y' A: v" z. f- ?# @" ^) b$ e4 p) T3 t5 [- g0 X) m% O
  岸英伯父扫墓回来,便要舅舅带他到板仓的十几家贫苦农民家里,对那些曾经为安葬妈妈出过力的老人,他再三鞠躬致谢。- X' z3 v; \* r" R
" j9 y2 f0 W  M8 x2 i6 V
  第二天,有上千农民来到杨公庙,一来是看岸英,二来是要向岸英打听土改的政策,杨公庙挤得水泄不通,这天,成了板仓少有的盛会的日子。/ T4 [9 D' u5 o( u, }$ }, f
% n2 O$ l) c3 Y( i7 `
  舅爷爷杨开智陪岸英伯父站在戏台上,并介绍“岸英小时候在这座杨公庙小学读过书,这次毛主席要他到板仓来看大家,跟板仓的老乡们见见面”。
, H& b% |7 @' S1 ~0 z; ~. ]" R; d1 a( d; x4 T( T; K3 v; L" s& P! [
  岸英伯父忍住热泪说:“父老乡亲们,20年前我三兄弟被迫离开板仓,今天,我回来了,20年里,我时时惦念着板仓,想念着埋在棉花坡的妈妈!也想念乡亲呐!”( I; a' z8 z8 e6 b0 S" V$ C" r

9 s0 D0 l' m# n0 ~1 X  v  台下响起了妇女们唏唏嘘嘘的抽泣声。
2 K% W3 q$ P, j, h( P5 C
, W% @! S  t" j- b0 F6 C  伯父话锋一转,又尽其所知,向乡亲们讲解着土地改革的问题,满腔热情地回答着大家的提问……
9 v4 X$ o& j% G8 s, t6 [: b3 }% {. C- ?1 n
  韶山的父老乡亲们像当年盼毛润之一样盼望毛岸英,欢迎毛岸英。
8 C# n' T( t3 B1 i. T$ P
, U( `# W, \: G  m/ E( ]0 c" k4 [  “哈,太子回来喽!”
* h0 Q% p) ?+ a" V$ ~) a% m* ~. c9 f+ i6 P* @
  “嘿,太子荣归故里啦!”. g! |0 b  `" v" Q7 R1 ?! Y

* w4 q. X6 M5 A1 Z2 R  “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骑着高头大马回韶山冲来啦!”
# |* Z( t6 m& R% ]7 p/ u
& U: o1 h) M8 L( x: H/ q" }  岸英大吃一惊,脸色苍白地连忙张开双臂,急切地大声对乡亲们说:“要不得,要不得,千万莫咯样讲,要是爸爸晓得了,会谩它(生气)的呢!”他态度非常诚恳地对大家说:“就叫我岸英或岸英同志吧!阿公叔子们喊我小毛伢子也行!”' u5 \3 j0 t1 p; V

' T1 k9 X4 a- h$ ]5 b  伯父不时掏出笔记本,记下老百姓的想法、要求,一些民间谚语,他也记在了本子上。' L  q) y: w, `8 e1 F7 w9 J2 r) E: Q

$ I2 C& x. W& o! ?% K4 I  夜深人静,剥了漆的办公桌上,燃着一盏桐油灯。伯父坐在桌边,热情的乡亲们聚在那儿久久不散,听他讲外面的情况,向我的伯父述说家乡的事情。直到午夜时分,陪同的人见太晚了,才说服了乡亲们回去睡觉,也让我的伯父早些休息。9 U- r( |! x; c) y/ Q' m. [4 ~

: M4 m7 h$ O1 {  岸英伯父在韶山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前后花了6天时间。临走前,他与韶山党支部的同志座谈时,再三强调,在土改中要讲政策,要依靠贫苦的农民,要团结中农……
- Z$ N2 S. y. a" l+ D
9 E- N; l8 ~# B+ N6 B' Z; g  临别借钱还债
5 U2 B7 b1 U+ \
* ]: h3 L/ [6 }3 h1 G! t0 \  他那鼓鼓囊囊的皮包,在韶山一转,钱被他零零落落地送光了,变得干干瘪瘪的。这次回家乡使他醒悟:虽然人民在政治上解放了,但大多数农民仍过着贫困的生活。解决贫苦农民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行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否则,就是拿一火车钞票,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 Z) P1 H6 Y, O! x
2 \7 i! l1 V9 i) o5 E) @. x
  伯父回到长沙交际处,便趴在桌上给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写信。原来,他回韶山时,住在毛震公祠对面冲里的毛贻泉找他讨债,说他爸爸毛泽东某年某月借了他的100块大洋,云云。
8 l3 ~6 h6 U  s5 ?: x/ w( I+ A$ a; P" D
  他已两手空空,无法偿还,只好求助于王首道,信的大意是:几十年前,我的父亲从毛贻泉手里借过100元钱,这次回去,人家找我要钱。我原先不知,又没有准备,现在我的钱已用完了,请求借给100元钱,以解燃眉之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4 21: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