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5#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4 15:2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3-10-4 18:14 编辑 # t: `, w( h8 C, q6 D! |! L
% U/ o$ ` G5 F' d
城楼上发现7颗炮弹 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2 n, O( M; b, {' a, ?. p) T# I/ }! p 在拆除西山墙时,一名工人一镐下去,竟发出了金属的声音,轻轻取出,原来是一枚直径9.5厘米,高约45厘米的完整炮弹,指挥部立即指示公安部门连同周围的土全部取走研究。奇怪的是,它是一枚完整的炮弹,如果是炮轰,即使未炸,弹壳也该脱落,如果是人为,意义又何在?
}7 @& w& y0 E/ o0 O, J. h! o 后来在拆除中又先后起出6枚规格相同的炮弹,这7颗炮弹始终是个谜。鉴于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环境,此消息绝不可外传。现在这7枚炮弹存于何处,无从知晓。
4 N; z( F* p, I6 X9 F7 y% O6 K2 H 木工活毕,油漆彩画上,所有描龙画凤都经过严格的13道工序。菱花格扇过去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这次反复研究,试制成了菱花格扇加工机,提高工效150倍。最后是贴金箔,重修的城楼共用6公斤黄金。俗话说“一斤黄金包一亩地”,可想金箔之薄。此金箔全部为进口,不能直接手拿,否则金会嵌进肉皮。油工们小心地用竹夹一张张夹起,敷在未干的油漆上,再用细毛笔一点点捋平……
8 x7 N; M: i' p; E 基于当时的政治气候,工程完毕,指挥部又成立了9人组成的检查小组,探雷器按所有图纸顺序检测。混合连指导员许新民回忆说,探雷器非常敏感,一个极小的钉子都躲不过。有一次当测到一个斗拱时,探雷器突然鸣叫,现场万分紧张。姚师傅赶紧翻图纸,图纸显示此处并无任何钉铁钉的记录。4 Q" m4 i0 ]: j1 k4 D
拆开,检查!被油饰一新的斗拱被拆开———取出了一把木工扁铲。是别有用心,还是疏忽大意?在场的人都说不清,当时是否为此成立专案组,是否查出了责任人,都不太清楚,但姚师傅清楚地记得,自己吓了一身冷汗,大冬天那汗竟顺着后脖子往下流。
8 m$ v4 {, U) E1 E 后来探雷器测到东楼梯时又不断鸣叫,平整的水泥地面为什么会响呢?不容细想,马上砸!结果什么也没发现。后来化验那些水泥碎渣,是因水泥含铁量颇高。
) _- ~3 P1 X8 j4 t! `% ]/ ?) A' H6 @2 S0 `. B0 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