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5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
推荐

楼主 |
发表于 2015-4-10 20:4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彩云之南(姚良文) 于 2015-4-16 18:46 编辑 % A: f* z% g; Q# l9 S
( b) v! K$ P- m* |5 R6 u# }方田印子屋-锦江世第 (2011-10-01 23:03:06)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2800ab0100y10m.html
% C3 p! L, K+ @9 p$ M3 o作者:姚茂兴
7 X% O; l, r! T( n% J 那天中午,与刘老师、彭老师及一位本家公公,一行四人从辰阳镇出发,经孝坪镇到达方田村。7 E/ U- l _" _2 d6 @) R
本双公公就是方田人,从小在村里长大,对村里的情况很是熟悉。刘老的文章写得很好,彭老的照片可达到摄影家的水平,两位先生对当地的人文历史都很感兴趣。
- I4 l" T) a1 H h$ A8 ]
( Z; [. z* {2 d! \" m
: J) Z) \ B. j @1 g" E- A5 f* x% w5 S' J& C; {: u8 u+ c
回来已经一个星期了,一直在关注刘老的博客,希望能看到一篇关于方田的游记,可是左等右等,千呼万唤,老刘的文章就是不出来。彭老的照片不知整了出来没有,反正是没有见到他的照片。无奈之下,只好胡乱记一篇了......+ Z: K5 \4 y5 ~0 W7 {0 Y6 | y' _
很早之前就知道方田村是一个以姚姓为主的大村落,对它感兴趣是在看到满延长的一篇《初探湖南辰溪“东山七姓瑶”》。文章中记载《沅水船工路途谣》中有句:“大峒坪前祭孝祀,荒田坪里做阳春”。其中的“荒田”就是现在的“方田”,是在七十年代改过来的。
0 i# Y2 K% `5 f 那天是个阴天,对于拍照,尤其是拍古建筑,是个不太理想的天气。由于云层的反光,只要是天空的地方都有点过曝了。! o. o# F. V+ H8 Y2 A) l
- x" N) E! ~7 U* ?+ s 方田村是个古村落,整个村子座落在一个叫“白狗园”小山包上。到现在为止,村里还有多重高大宏伟的“印子屋”。据当地老人说,这些屋至少都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高大的“封火墙”以红砂岩为基础,依山就势而建,有的是“一进院”,或为“多进院”,形成一个封闭的建筑,酷似“一颗印”,可防火防盗。村中还有两口池塘,方便取水,用以防火。上图中右前方的洼地,就是一口几乎被填平了的池塘。
5 m4 y4 f% ] D" \( m) t% [' Q4 G1 [6 B0 q+ @0 ~+ s
& b! p( d* W- r" n! N8 e
彭老背了一个专业级的帆布摄影包,这是他的出行必备,看起来有点脏,可见跟随他有点年头了。硕大的NIKON单反与镜头,使得我的小卡片无地自容。这堵残存的大门,无疑成了他进行艺术创作的良好素材。/ ~4 x( H3 x6 X: W$ |8 p" E& S8 u
4 r4 J3 I3 F) L
% [, f, J3 r" M: R1 _ 古老的巷子,岁月侵蚀了她的容颜。
! Z; N& ]5 S1 ?3 E0 L' e: p S- q5 A/ T/ [
' x2 V" h0 \0 A, I" w9 c: K
大门内的老“仓屋”。
6 \$ `7 y8 b D) Y8 K0 Z4 m z: ~" G- b! B2 j1 f/ S5 X: r
4 P8 X# w6 U8 \4 C# m0 q 古老的大门。( t+ r2 o! U K+ x3 F+ @
2 a7 U# S5 s" u
巷子。/ P3 e b. A& S* ~: F
! C4 I0 W) _9 V! N) L
: ^0 U8 e8 ?! B( h
“方田食堂”上的三个“忠”字。历史就这样叠加在一起。据方田村的一位老乡说,解放前,村子的人口就有600多人,到现在村里的人口还只700多人。原因是,过去这里的地主太多,历次的风暴和运动,使村子的人口发展不起来。
# x) ]: D* Z' S" c; w$ Z6 I
* H8 A$ ]3 m& M$ e$ p
“锦江世第”。据说这栋屋里,在民国出了一个县长,在湘西做官,与贺龙交情不错。那年抄家,在屋里抄出一张贺龙的画像,由此这一家人逃过一劫。2 V0 i9 _, ?3 y5 b8 ~0 `- P; Y2 F
Z, o+ I- C7 Z5 W. e( q. } 又是“锦江世第”,刘老是个很细心的人,他对此首先就产生了疑问,辰州府的姚姓于明朝永乐年间自江西搬来,为什么要写上“锦江”呢?与辰溪的“锦江”--麻阳河有什么关系呢?他问我,我也不知道。后来在网上一查,才知道江西也有个“锦江”,而且流经族谱上载的“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想想应是彼“锦江”,而非此“锦江”吧!
& J6 I" W2 y% h/ h$ L6 x) W& r
: Y5 [; g) Q P
3 }7 E5 U2 l# U7 `8 X4 W
: i, T7 T6 O7 `( B
& a& D m: v" R. @9 p1 C
7 i* [& ^/ ]5 X3 J" M6 l
岁月沧桑
( C H8 ^3 y$ w" |: o- T& k, H! w- k6 T8 O0 T0 _
4 r) ^- i6 K. S: A) Q& Y
“世绍吴兴”--属于“吴兴姚”的一支。5 ^9 z. ]! Z; j
5 g% m' R* n/ n) W1 s3 m {1 W, z
G5 z4 q) X, L u" ` “秀发诸冯”--“诸冯”是个古地名,是舜帝出生的地方,而舜帝就是姚姓的先祖。% g+ v. ^0 G% r% L6 Q) H
; F/ T( X+ K& F( }5 Q
/ G$ a8 f6 f$ i% j. y “福荫锦江”,与“锦江世第”一样。 |, S1 B! a i) e
3 R6 E% _& x6 b: H# r9 a6 n4 E
3 p/ T) \$ W4 O5 z6 L8 J3 t
“重华门第”--重华,舜帝的美称。! K+ ?+ J1 `* V
7 `, A2 C) S" _
) k5 [6 o C) j; o2 F 别具一格的台阶,是不是有点西洋风格?
# O% r" o7 e6 p1 N/ j! m/ g" e1 N/ |/ `4 t- I: V6 d
% i- ^& E3 J+ P/ U 古老的“印子屋”,还有这位步履蹒跚的大娘,如花的容颜已消溶在时光里。岁月带走了她们的青春,沧桑已刻满了她们的脸颊,没有美容,没有矫情,就这样本真自然地老去......
% N3 p' q" W' d. t& F' r& E; q9 x7 J+ \
5 A2 M+ V& n3 Q5 Q
1 j( ~) w6 `,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