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姚士平 于 2012-8-30 15:30 编辑
$ f- o: W- |, A' \+ `5 @0 M( N' g. ?: Y$ q9 }, q
不必去否定姚衮的存在,不必去假定那家宗谱为权威。
' x$ c. F% D' \自汉代以降,姚氏子孙繁衍,世系流派众多,不可能只有某一支系的。去否定某家祖源,是很荒谬,很可笑的。 r$ v: a; S* P( Z- I; h. Y
不过有几点愚见:
7 s; E& ^, Y8 u (1)姚氏以吴兴为郡望,决不是所谓的“至九世值建安世乱,学、彦、晌三支南迁入浙后定居吴兴,是以郡望吴兴此也。”这一点,我想,你大概会认可。建安乱世时,应为东汉未年。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我姚氏在吴兴开族,是西汉宣帝时期,姚平公恢复姚姓,也应该是西汉时期,不应该到东汉未年,才南迁入浙江吧。三国时姚信公是当时东吴大将陆逊的外甥,陆姓是江南世族大姓,与陆家联姻,没有一定的门户相对,是不可能的。因为是娶陆家女儿,这比嫁入陆家更难。所以可见当时姚姓也是江南大姓之一,人丁兴旺,也可想见一斑。如你谱上所说东汉未年才迁入吴兴,能被当地士族大姓认可?其概率应该很小吧。孙家割据江南,是依靠当地士族大姓来统治的,可是当时还有许多士族大姓不服,结果孙策都被人刺杀了,这就是外来大姓与当地士族大姓之间的矛盾的表现。
7 N2 g. _ z- h% H' a1 ` (2)你的那个世系,我和钟尧老也曾经讨论过。我有一个观点,但是没有说出来。东汉初年的云台二十八将的铫期,不是姚期,你可以从史书上找到,是姓铫而不姓姚,除非你有证据证明铫即为姚。因此,你们的世系中列入姚期,我觉得是缺乏依据的。
# e' N; T- g# i y (3)根据你们的资料,姚衮是孝武时间的将军,也就是说是汉武帝时期。此时姚氏的祖先刚由王姓复田姓,田延年是汉宣帝时期的人,他的儿子也是此时迁到江南吴兴的。由此看来,姚衮公与延年公之后不是同一世系,两支世系谱系相交,不排除是后人修谱时移花接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