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39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氏塔楼 清末民居 漳河湿地公园里的瑰宝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7 19:19: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安阳市殷都区都里镇上寺平村,位于太行河谷地带,四周群山环抱;漳河水从山谷中流过,河对面是河北省涉县合漳乡;西南与林洲东岗镇山场田毗邻。

$ @, K0 q# m6 _* i. z1 q. U
/ S2 G. A) j; W2 Z$ c
村中有姚族,据传说是从洪桐县老槐树下迁徙而来的。由于山区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只到清乾隆六十年留下一方墓碑,上有始祖姚守定公的名字。传说定公幼时因躲避战乱曾经逃到安阳寨 (山峰名),失足落下悬崖,被藤蔓托住。邻村太仓王姓有八条好汉听到呼救,上山用绳子把守定公从悬崖救回来。从此姚王两姓结为挚友,王家又将其千金许配给守定公。为报答王家救命之恩,姚家后人尊王姓为始祖外婆家;每有红白喜事及庙会祭奠,按席排坐位,若有王姚在场,姚姓后人必定坐在王姓下首,此规矩一直沿续到建国初期。

. R) g+ b2 `4 J/ B( [9 v& T, f1 |2 o

3 q, ]2 @& l9 G2 o" L1 {) s" ?2 a
姚氏民居就位于上寺平,为清朝末年当地望族姚金德所建,该建筑较好的融合了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原有建筑200多间,后期破坏严重,建筑原貌保存完好的仅剩姚氏民居一处。
1 ]6 [; r1 ^; ]& O/ W
: C% E. {% W; s
# n1 |0 X; G3 _1 f
. `$ P4 M& V. [
清末民初,守定公之第九代孙姚金德年轻颇有胆识,当时看到村周边数村造纸业比较兴旺,有时外客来本村收购棉纸,金德公亲临石家庄东昌府等地考察,利用此商机在本村收购棉纸,经南天门山路驮到观台装车外运,几经周折,利润颇丰。后在天津托人画图,在村西场上劈土打基,建造姚家大院:占地约二干余平米,靠西边南北长约70米一行三层瓦楼,南北两头有两座塔楼俯瞰全村。
& o: _6 q: s, s

1 e% r; z& W; h6 H, a9 \7 N7 [" F$ R+ f  J

: I, M  o3 r; U# _; e% j3 g
* y" R) T" `2 k5 q, L- h2 D

3 U. i' R( L# g+ M+ D& y# A3 p9 ^
现存北头塔楼四层,飞沿挑角,上方有石刻“保障一方 有备无患”等字匾。南北两头的东西走向30米,建有平房供长短工住和牲口栅,厕所等。中间环抱三座四合院均为瓦房,东边留一条3米宽的内街,街上在东南角建一大门,里面又建一座二门。整个庄园高于全村十米,在当时远近闻名。
8 }  _# ^1 d$ r# G( S, {

' M. \3 j! o- p9 e# M1 `% Y6 g$ d; [) R

0 z# a) v/ [- p6 ~8 S7 |* n$ |3 F. B7 w* l. T
0 ?3 I) b* d5 X0 y& m
姚氏民居座西朝东,青石垒砌,7开间,面阔18.7米,进深4.5米。南部6间为三层单檐硬山顶,一层二层居住,三层阁楼储藏,门窗皆为拱券形,一层窗户木刻“刘海戏金蝉”左右对称,前墙中部刻有精美的天地庙,二层窗户砖刻“三颂、多庆、九如”字样。北部一间为正方形四层仿木结构形式的四何顶式,一层二层门窗呈拱券形,三层两窗户呈八卦形,四层两窗户呈圆形,檐下施雕花斗拱,建筑四角墀头雕刻精美,两侧施精美龙饰纹雀替,两雀替中部墙面镶嵌长方形石刻,上刻“用戒不虞”四个大字。
' P7 D( k* m* w* f6 ^
7 r8 @% \0 b; _4 S: h, u

2 n7 h+ e8 H; G" J! J7 P! I
1 I% P4 w. g5 G  k3 f1 ^- t+ R
姚氏民居整体建筑考究,雕饰美观,是当地保存较好且历史、艺术研究价值颇高的民间建筑,其高超的建筑艺术及精美的砖雕艺术为我们研究同时期的民间建筑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 B; {  R8 {1 r% V( ^/ p2 ~
' ^' ?% M' s9 U7 {# W9 m* P
; N7 n2 A& M9 F2 F

9 q4 z$ n4 M) j4 _/ P3 }
6 H5 l3 Z9 ]6 x- {! K
5 R0 p7 l) C5 _8 a
姚氏民居是我们祖辈留下古老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旅游、研究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修缮、开发旅游,让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研学,利用其文化内涵丰富的优势,扩大安阳的知名度。

& W# w2 E. I6 a+ |6 S. s

1539598035027ebd741ea65.jpeg (155.94 KB, 下载次数: 235)

姚氏塔楼 清末民居 漳河湿地公园里的瑰宝

姚氏塔楼 清末民居 漳河湿地公园里的瑰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19:26:29 | 只看该作者
上寺平村姚氏塔楼:院内墙倒屋塌,残破荒芜少人问( g0 y# @& m4 Q4 N6 Y! v

* K8 ^% {: {* o' f3 g7 T4 t河南安阳市都里镇上寺平村,上寺平村姚氏先祖在明代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距今600多年。(王建安 摄)
& G" M% Z2 Z& o/ H" p9 L
# |& i9 _. W! ]7 G4 L. I

, f4 _) k$ z$ a4 S% p/ L1 X; A' _; D, _3 z! J% ^3 P1 }1 k3 y  A
河南安阳市都里镇上寺平村姚氏古民居,为清朝末年当地望族姚金德所建,姚氏民居原有建筑200多间。
7 m5 ~4 g6 _0 L$ i
! n0 @" }2 e7 k9 H) u$ n
; @1 h( ?" K# h' G: m2 y7 g
  D' `6 _1 k6 `9 U% k- F8 p$ V% @# s
姚氏家族在当时属名门望族,建筑原貌保存完好的仅剩姚氏塔楼一处。' N9 ^4 G9 Q  m& I* f
; U/ \  y$ M. @
1 `" G" V% C% u% H7 G

. X) @( L7 ?  u! l
1 |9 g3 I5 ]" q+ R4 k. |$ ?9 |姚氏塔楼,在2015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姚氏塔楼围墙外皮向外扩30米。7 w/ P! k) O  l+ O2 m+ q

1 K/ b. J; [$ L6 g+ y
9 F0 ~% }7 y; G( @! ?0 _! S

  S* [# b' K8 \" [. P: z$ z+ F0 n8 L( {" `
姚氏民居整体建筑考究,雕饰美观,是当地保存较好且历史、艺术研究价值颇高的民间建筑。
1 c$ [; [1 P$ m# |( \; D
. N; k- l( A$ S. f/ O2 n5 f
* P6 R3 Y8 Z0 b% H
/ Z4 ~! n$ E0 Z$ y6 j' L
# @4 b& s; J/ H, B- a8 j/ N
姚氏民居座西朝东,青石垒砌,7开间,面阔18.7米,进深4.5米。" c# k6 ~+ n" g/ v" C

  I% f+ d% U6 g9 F' X

, N9 p2 k  ^! T; V+ W$ q) d9 q$ [8 A9 Z

) |) Y, |; U' M9 ]南部6间为三层单檐硬山顶,一层二层居住,三层阁楼储藏,门窗皆为拱券形。, d; j9 b+ w( t8 K; y
. b: V, x* p8 L( \. Q$ u! v/ d/ r5 x

5 Y6 a0 h0 z+ C+ g* G: Z
8 o# b5 l  H! V3 D+ t  D) Q
* Q3 W- b* y- O2 [! J; q  c一层窗户木刻“刘海戏金蝉”,前墙中部刻有精美的天地庙,二层窗户砖刻“三颂、多庆、九如”字样。
8 {/ B- y( w" o  o, S+ }% S5 |

2 ]  o' N$ w% ^! P
) k1 L+ C- r" u* f. @
! \. p- `* d+ t北部一间为正方形四层仿木结构形式的四何顶式,一层二层门窗呈拱券形,三层两窗户呈八卦形。6 A* e2 B4 f3 E8 ~
- b" U! H& u( X$ J( R/ w1 A' ~

* e1 }% O1 P  z+ C; L
( f' q. [1 [" U) J, u. o: N/ S5 m+ v$ h3 ]2 j! Y
四层两窗户呈圆形,檐下施雕花斗拱,建筑四角墀头雕刻精美,两侧施精美龙饰纹雀替。$ p( Z+ `" X3 X; S
* m3 Y8 k+ B" P' C& C
. g7 o. t' d, K3 ]" h* N- B
6 ?! ?1 A! P- Y& i! v

! U; R; A; y3 e9 C1 Y6 y其高超的建筑艺术及精美的砖雕艺术,为我们研究同时期的民间建筑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2 d- E; e" r9 ?. w; i  c8 L1 o
1 `2 D  o# N: t8 t0 B. I; Y  L
" w+ q3 ]" P$ f. w6 T

- Y5 f8 |0 a5 h5 w. ~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958 天

连续签到: 12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8-12-7 20:30:0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让璀璨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姚氐家族知识世代相传是我们的责任!

签到天数: 4051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8-12-7 20:48:56 | 只看该作者
可惜了!现在的姚家人可能都搬到其他地方住了吧?
6 O& H% w; a$ ^: B9 B: H) K

签到天数: 4030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8-12-8 14:01:34 | 只看该作者
        想当年够辉煌的!
% |' @' m! O8 J( t

签到天数: 4309 天

连续签到: 3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8-12-9 15:24:40 | 只看该作者
当时咱们姚家人一定过的很好!值得研究和探讨!/ r' {1 E6 A. i5 ^% R: w" M"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6 00: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