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凫阳村姚氏简介 广州姚钟尧 2020-0305 旌德县凫阳村姚氏【姚承芳姚承一哥倆;堂兄弟姚承志】 凫阳村在雪溪河畔,有汪、姚、蒋三大姓。三姓族人分三片居住。最先入村的是蒋姓,后来汪姓也来到了村里,最后入住的是姚姓,由县城的姚家田迁居到了这里,房屋依着雪溪河而建;随着人口增多,居住地也慢慢地由河边向村内延伸。 凫阳姚始祖湖州人姚应辰,一名畴,字宗极,号紫垣,行念六。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到旌德任县事。为政宽简,待民慈惠,为地方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姚应辰解任,百姓们劝他留在旌德。姚应辰让长子回湖州,自己和次子留住旌德县城东关外,也就是后来的姚家田。后来子孙遍及旌桥、凫山、华丰、版书、凫阳等村落。 移居凫阳村的姚姓四兄弟【未知名字】看中了凫阳村的风水,是姚应辰的后裔。起初,姚姓和汪、蒋两姓一样,都是二十四过小年,直到明朝,因为族人姚本的遭遇才改变了传统,腊月二十六过小年(这段历史在凫阳一块古碑文中有记载)。 明代姚本,举人,任山东冠县知县。清正廉明,修建学宫、城堤、城楼等工程,还修纂了第一部《冠县志》。在任6年,建树颇多,升任州知州,当地百姓为他立下了“去思碑”。那年他受朝廷委派,去贵州独山县平定叛乱。叛乱平定后,与士兵们走散,便赶路回家,一直到腊月二十六那天才到家。族人见他平安归来,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欢迎。自此,姚本一直留居凫阳,族人也因此将过小年的日子改为腊月二十六。 村民姚承一,弟兄五人:老大一出世就过继给同村的汪姓人家;老二姚承芳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泾县工作和成家;他是家中老三;老四入赘同村一户汪姓人家;老五和他在老宅基地上建起了两幢两层楼房,住在了雪溪河畔。这些年因为哥哥常年在外,所以很多时候,是他支撑着整个家族。每逢过年过节,特别是腊月二十六过小年,他都把大家庭中大大小小近三十口人聚在一起,虽然招呼这么多人吃饭,是件辛苦事,但他却很开心,也认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旌德凫阳姚姚承芳和堂兄弟姚承志(村民),对姚氏家谱颇有研究【他们是否持有260-0127旌德万翠姚氏后裔重修族譜?】,也查阅过一些历史资料,知道凫阳姚是宋代湖州人姚应辰的后代。 260-0127[安徽旌德]万翠姚氏后裔重修族譜十五卷 (明)姚邦谟纂修。明万历四十年(1612)刻本,四册。 ——参见:《凫阳味道》之姚家人二十六过小年的由来,文姚小俊,图姚丽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