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珂斗公派姚氏(考城姚郢姚) 作者/姚钟尧
, m; J2 l" M! p& T9 u1 u
姚郢村今是凤阳县西泉镇辖下的一个村,在西泉有火车站之前属考城乡。当时西泉是考城乡的一个村子,因为在西泉有火车站(蚌埠-合肥的一个站台)又处于凤阳-淮南、蚌埠-淮南的路口,所以设立西泉镇,并将原宫集乡的新建村(新建姚和倒缺姚是一家)也划入西泉镇,即是撤区并乡,原考城乡变成西泉镇。
; R1 c; I0 s9 f$ G6 m" a 姚郢村在蚌埠市南面20公里处,与蚌埠、淮南毗邻。 - g! r9 J! d P3 s; Q9 `" l0 g
始迁祖珂斗公,民国八年谱载“明代迁居考城。先人相传吾族原籍南昌府斗口县,迁居凤阳府南明陵之侧。洪武修陵,迁居怀远南乡考城集,明末再移居考城西乡。”今曰:明成化年间(成化年号23年,公元1465—1487)自江西南昌县斗门村迁来姚郢村。“姚郢姚”,古称黑树姚,现在也有人称“山北姚”。后来,又发展到竹园子姚(竹园村小姚家)、小姚家(雷罗村小姚家)、山南姚(凤阳县官塘镇光明村南姚郢,俗称山南姚郢),山南姚和山北姚只一山之隔。珂斗公后的这4个村曾通称“考城姚”。长丰县庄墓姚就是认“我们是考城姚”。
; i5 c8 e9 \, Z/ ?! K6 Y4 J7 z$ g4 @- X" C. y
考城姚或西泉姚,主要指珂斗公派姚氏,实际上还有其他支派姚氏(新建姚,倒缺姚,河南姚——属高埂姚)。其实凤阳姚氏是多支派,几个大村子都在凤阳西边,凤阳东部零散的几个小村子也有姓姚的,他们似乎说不清楚自己家族来源。
5 `4 Z4 J; Y2 f! s 外迁异乡的珂斗公派姚氏有:长丰县庄墓姚,蚌埠磨山姚(怀远县孝仪乡磨山姚郢村),姚魏村姚(怀远县孝仪乡姚魏村),怀远包集姚(怀远县包集镇)。已落代到24世,凤阳县内外7个村总人数在2万以上。
# d( J+ M$ y2 e- c1 V; H! H8 l 一至九世无统一字辈;十至十六世,同一辈呈多字状态;自十七至五十六世,统一字辈40字是:运昌先淮,余庆太平,绍传祖化,立善乐从,龙祥安邦,西连华洋,圣训朝典,纲纪笃伦,英采松茂,香桂群林。 这字辈是1962年凤阳及其周边37族合谱所续,既是凤阳珂斗公派姚氏、也是高梗姚等支派的字辈。 9 n8 U1 F3 |+ [9 P
十五世有4个辈字——正,在,国,佩;十六世也有4个辈字——有,廷,济,之(例如:姚有昌,姚廷明,姚济奈,姚恒之)。 {6 ]2 v6 h3 n) i! p0 i2 `
姚族优选,靠姚网情报 * y' u& B8 L+ `
凤阳姚氏有宗亲联谊会,包括珂斗公派和凤阳其他姚氏。会长十五世姚在乾,秘书长十六世姚有昌。 " Z- n, Q6 K# S+ o
姚立新姚廷明父子也是“姚郢姚”,后者又名路明,十六世。姚廷明在中国姚氏比较出名,在于他用了三年时间,自费地走了21个省市自治区,纵横八万里,拍摄和征集了安徽、河南、福建等19个省大约196个姚氏祠堂(简介),并且编辑和出版了《中国姚氏祠堂》影集:路明,中国姚氏祠堂,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7年4月,ISBN 978-7-5122-0968-8,印数6500册——简称祠堂集。 * h R B2 `% ]: J$ C8 Q
姚廷明于2005年独自出资,在姚郢村“西小圩”旧址建成姚氏宗祠YC0*,2015年交给全族使用。祠堂简介供稿人姚廷明,详见祠堂集P018。 / o1 q9 f8 m( `- E, m
凤阳姚郢姚尚有洪山口祖坟,位置在凤阳县官塘乡军吴村(黑树姚村东南方向大约六、七公里),是三世祖、四世祖的坟墓,一直没动过。洪山口祖坟在洪山东山坡下,背靠洪山,东临水库,风景秀丽。二世祖坟在本村庄里。一世祖珂斗公墓,传说在黑树姚村正东方三公里,“过去一个袁姓财主地里,多少年的土地改革,找不到具体位置了”。
- T, ^0 x0 c; C7 I% | X) F 有民国八年谱Y皖00*1,一万字的简谱,内有春朝撰姚氏本原序2页,载先祖“明代迁居考城”;敬存撰家训2页,载“先人相传吾族原籍南昌府斗口县,迁居凤阳府南明陵之侧。洪武修陵,迁居怀远南乡考城集,明末再移居考城西乡” # s6 {! n$ l- j. W* s
. r- V* O" q+ @7 S9 H8 J$ a# I' k 2016年又续修新谱[安徽凤阳]Y皖00*2凤阳姚氏宗谱,凤阳珂斗公裔姚氏第一部正规的族谱,是黑树姚、山南姚、竹园姚、小姚家4个村的谱。全谱五卷7册。主编姚廷明(路明),副主编姚有巨、姚正鼐、姚昌峰、姚运锁等6人,编委姚登坤、姚红灯等6人。2017年5月梓成。封面书“凤阳姚氏宗谱历山堂 珂斗公裔”;版心书“凤阳姚氏宗谱历山堂”。 . w' X8 i% p5 C3 O
姚郢姚自珂斗公到凤阳,500多年来一直未明确先祖来历。幸得找到民国八年的旧谱,明确珂斗公原籍江西省南昌府。凤阳姚郢姚与南昌姚氏前后4年7次接触和对谱,双方终于在2015年7月15日认定:珂斗公来自南昌县斗门村,是彦国公的第31世孙,南昌谱名姚元采。珂斗公出生于明成化十年(公元1475年),自幼随长辈移居凤阳府城南,娶张千户之女为妻,后几经迁徙定居于今凤阳县西泉镇姚郢村。 ! P1 u1 ]' j( j2 p
西泉姚郢姚、山南姚等4个村姚氏,与蚌埠磨山姚百年密切交往,认为是同宗:蚌埠磨山姚一世祖姚广被认为是珂斗公的孙子,广公墓在怀远县孝仪乡磨山姚郢村。然而,磨山姚中也有不同声音,姚德磊说:“我们不是他们那里的,我们始祖不是从江西迁来的,是山东曲阜迁来的”姚廷明“希望磨山姚现在主事的宗亲能够统一一下意见,如果真实像德磊宗亲说的这样,我们珂斗公这边下一步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事情最终结果是蚌埠磨山姚纳入珂斗公派,有姚廷明撰写的祠堂简介(P18)为证。
! }! e% }1 ?$ ]$ U4 O5 ]/ F) h0 N( w 现在西泉镇姚氏或凤阳姚氏,是当地大姓望族,其中珂斗公后裔最多,也有“倒缺姚”、“新建姚”、“河南姚”等高梗姚。高梗姚多在蚌埠。珂斗公派姚氏和高梗姚世代交往,很亲近,外人还以为西泉姚氏是同一个迁始祖的。西泉姚氏或凤阳姚氏在江淮地区是有名的团结。
: a" p3 v/ A/ }+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