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1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姚燧《三贤堂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5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3 15:5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三贤堂记》是元代文学家姚燧为纪念在百泉湖畔传播理学的姚枢、王磐和许衡而作。姚燧以为,姚枢、王磐和许衡足以和西子湖畔的唐白居易、宋苏轼、林逋三贤相媲美,因而也称之为“三贤”。文章在颂扬三贤丰功伟绩的同时,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均有详尽的介绍。我这里想单独对姚枢进行说明。  s+ d* O1 V; W) N* S! P1 t6 B1 q" g
一、姚枢的生卒年份; x( n* u. X- l% R4 x& a: B  W
多年来,学术界对姚枢的生卒年份一直争论不休,概括起来主要有公元1203—1280年和公元1201—1278年两种说法。( Q8 n6 {& c0 w! V4 o
第一种说法应该是依据《元朝名臣事略》、《元史》和《续资治通鉴》的记载。元代苏天爵所辑《国朝名臣事略•左丞姚文献公枢》里,记姚枢生平事略,其中有谓:“至元五年出佥河南行省。……十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十七年薨。年七十八。”明代宋濂、王祎主编的《元史•姚枢传》谓:“(至元)十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十七年,卒,年七十八,谥文献。”清人毕阮《续资治通鉴》卷185《元记•世祖皇帝》至元十七年八月丁亥条下载:“翰林学士承旨姚枢卒,谥文献。”
; x1 M" c! `* ]1 a/ N$ z# }+ y( n+ f以上观点可能皆源自对姚燧《姚枢神道碑》的误读。《姚枢神道碑》云:“(至元)十三年,罢昭文馆,拜翰林学士承旨,仍详定礼仪。……九月,享庙,拜大礼使。……明年,上以自九月不雨至于三月,问可以惠利斯民者,……初,公方奏事,得疾,忽跽不能言,帝急命从臣扶出,登车至家未苏,百日而愈。……后三年,疾再至,昏默三日薨,寿七十八。”
7 H- k4 `7 }9 J( y这里所述的“明年”及“后三年”是指“十三年”的明后两年,即十四年病,十五年复发致死,而非十四年病,三年后去世。
5 I% g& j2 v( _- Q/ u7 w《三贤堂记》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先公生以辛酉,承旨少一岁,左揆少八岁,齿固不大相绝。……先公以十五年卒,年七十八。”. \. B: P8 q0 K( B
辛酉年,即1201年,王磐比姚枢小一岁,应该是1202年生人。* {: J7 Z8 F# w' ?5 E: U
而《元史》(列传第47)也印证了这一点:“(王磐)年二十六,擢正大四年经义进士第,授归德府录事判官,不赴。”
8 e) g3 {- ~, x4 j0 P, q正大四年,即公元1227年,王磐26岁,按照古人以虚岁计算年龄的惯例,王磐是1202年生人。姚枢享年虚岁78,即1278年去世。! J! N  a; q; e- f- l7 q8 E: g
二、姚枢籍贯及出生地$ i1 a8 O1 X( Y5 H5 s) p/ v
《三贤堂记》载:“吾姚氏营人,先公生于汾(今山西汾阳),承旨永年,左揆河内,于辉非乡,一旦聚居而为寓公,其处同也。”
8 g6 K( _" T% d9 n( `: V姚燧再一次证实了姚氏祖籍营州(今辽宁朝阳)。姚枢家庭因其祖、父先后在金朝各地担任中下级官吏而随之迁居。目前虽没有证据证明姚枢祖或父在汾阳担任什么官职,但给姚枢家族迁移,增添了一个重要环节。+ _% W# U) e! l; K" q6 {  z5 G! f
三、姚枢隐居辉县的时间+ J/ U' b& E1 K$ _$ z: Y
《姚枢神道碑》中记载:“岁辛丑,赐锦衣、金符,以郎中伊鲁斡齐行台于燕,时惟事货赂,天下诸侯,竟以掊克入媚。以公幕长,必分及之。乃一切拒绝。人有以银二笏来见,既谢却,乃出置毡帘间,遣人追及与之。遂携家来辉”。! H7 V6 j1 c: a; J
由于文中没有注明姚枢携家迁辉的具体时间,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姚枢移居辉州应该是在担任燕京行台郎中的当年。因此,有人提出质疑,姚枢在任职不到一年就和主官翻脸,是不是有些草率。而《三贤堂记》明确地诠释了这一问题:+ m. w  R4 w1 c# U8 W
“先公以癸卯来此,而承旨已师是方,后将以事趋燕,尽前其徒,假先公以函文,俾师之以无废受业。”
  ~" w% S: s5 B, O8 L" l癸卯年,即1243年,是姚枢在燕京行台郎中任上第三年,弃官迁辉。似乎这样更符合常理。
0 D) ?4 a/ v1 |4 E; d9 L$ S9 V- @《三贤堂记》成文于“大德辛丑嘉平月戊辰”,即1301年12月。此时,距姚枢去世二十三年,离姚枢迁葬辉县只有五年时间。作为姚枢养子的姚燧,所述情况应该与史实相符。《三贤堂记》为研究姚枢及其家族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5 g; i! P6 J- \* D) F7 S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4-6-4 12:40:50 | 只看该作者
向姚勇宗亲的钻研精神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8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