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姓/ P7 i6 `( l" R
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B# W3 c, d) K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 o( L5 G1 M% U! T5 H
二、氏
. k* m$ A( L5 i5 t7 r
4 N; C/ h' x$ o6 h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3 t$ F' E7 T5 z6 _
9 S# l3 I* [9 J3 Q0 f. [+ P/ x
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 r6 _' F! c4 R/ P/ T+ j' H2 p$ Y, L. W2 A
姓与氏是什么关系呢?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x7 p4 M: v: Q: W) }+ C1 }
0 k0 C" Q) ~ G5 Y6 b: k& w
1 r/ n7 i) L9 C5 {# f; \# a) S 三、名 ; K/ m, ^% E/ X, `9 o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 名是个人的。
/ T2 h: v; O1 F) J& i8 b- F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
- @6 \) w6 i$ R( N$ M6 b# i2 I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
$ d! G; l2 N, D0 d) z 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
( y4 u" J/ a- ^5 Z 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
3 A7 E" P; q! w$ S5 r' S) i
四、字 - w- H! t$ j1 E" w9 w/ A$ h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0 s' F/ J7 L- c' C! ~! h. J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 M: V; A: C: U4 m" b3 { 名与字是什么关系呢?广义的理解,字不妨是名的含义的诠释,也可以是名的内涵的发挥。
- b" i. b' H, e: z+ r" R4 Q
五、号 ) H d6 ]5 Q2 H5 Q/ Q0 s" X# t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名、字是一般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也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3 _8 W& A/ M3 M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 R ~" H; B7 G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与,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然而,近代、尤其共和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 ; m+ F# A, Q! K' ~( q( |! b) B
通俗解说“中国人”的姓、氏、名、字、号
0 N# B% A6 g" E: }3 N “姓”是家族的标志,“氏”指家族中的某一支,“姓”“氏”只在先秦有分别,秦之后基本合一。
3 i b- X) `2 w) s9 \ “名”和“字”分家一直到共和国之前,“名”是正式场合下才使用的,“字”是朋友之间日常称呼的,因为古人觉得直接称名字不太礼貌,称呼“字”就比较礼貌,也显得亲密一点。
' b0 \! Z2 }- A. B& P “名”基本上是由父母起的,“字”可以是成年之后由尊长起的,也可以自己起的,或朋友赠与的,而且一般有文化的人才会取“字”。
# ~) |5 Q- d! w2 V
至于“号”,一般由自己起,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兴趣、爱好等;也可以是朋友起的,也可能是崇拜者起的,这些人觉得直接称呼“字”依然不礼貌、不够恭敬。 有号的人不仅是高文化,而且往往社会地位也不低。 / i& U0 q! W8 {0 F& Y+ R
不仅男性有“号”,杰出的女性也会有“号”,比如李清照就有号“易安居士”。 * p Q5 @* @ l! V
; H% Y' _* e9 c u4 W4 r
2 o9 n" }$ n4 u5 t! F% l" `7 `* {. g' \" ]2 s-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