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2 22:11:49
|
只看该作者
运城,是晋南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联结晋、陕、豫三省的纽带。守运城的部队有胡宗南指挥的国民党军整编第三十八师和第二○六师各一个团,还有阎锡山部队一部,兵力有1万多人。' K( q' B, H5 l+ w0 S' X0 c' P
0 F/ H2 L8 D3 Z+ r
此前,解放军曾在运城打过一仗,未能打下。这一次,根据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徐向前的命令,王新亭率八纵二十二旅、二十三旅及十九军分区部队西出吕梁,开始二打运城。 {* `3 G* ~, t( b5 c
+ ?. N C# s; g: f
二打运城,对于八纵来说,困难还是不少。论兵力,八纵只有1.2万人;论火炮,全纵只有两门山炮。但是,1947年9月10日八纵接到命令时,王新亭还是坚定地说:“困难不少,但条件还是很多的。一、有徐向前这位敢打恶战、善打恶仗的老领导指挥我们这次战役;二、我们纵队虽然新,但两个旅都有打正规战的经验;三、我们纵队独创的挖地道推进,以地道对地道的打法,敌人到目前为止无计可施。” r( [; v- B, M, ]* ~2 a
2 l: S9 K0 `1 ` 副政委周仲英说:“攻运城,务必充分周到准备,打有把握、有准备的仗,不打消耗仗,不轻敌。尤其对部队要深入发动,做好部队的反复战斗演练。”
9 ^) L0 X, S0 F" Y
2 n; i0 o/ g# M 正在部队紧张地进行战前演练之时,一条情报送到了王新亭的手中:国民党军从运城空运部队去临汾。9 h: _ [+ g3 p1 r% f' Z0 f9 m( C/ U
6 E# s- ]7 W" G" t& } Z5 d$ w! F' ]8 ^& E
真是绝好战机。王新亭果断命令二十三旅迅速向运城逼近。7 t3 w( a1 j9 C7 p v$ J7 ~
/ @8 l" W+ P. C6 ^$ _
10月2日拂晓,经过一夜急行军,二十三旅先行团抵达运城东北位置的塬王庄。“打!”团长立即命令炮兵连,向运城的羊驮寺机场开火,因为,那里有多架飞机正准备起飞。一发发炮弹落到停机坪上。顿时,火光四起。机长十分惊慌,丢下待机空运的国民党士兵,仓促升空逃跑了。) `3 P5 X: X8 B, R9 X$ W8 x% \2 f
8 S$ q: ^7 d( N3 u/ B7 N& p
八纵占领了羊驮寺机场。至11月上旬,八纵对运城外围各据点像刨地瓜似的,一个一个全部拔掉了。运城成了孤城,四周被围得水泄不通。
/ d' @8 i1 p7 v' R8 H% g4 V8 W z6 i8 V1 o& \! C% `& o( p
王新亭正准备攻城之际,战场情况发生了变化。胡宗南调钟松指挥的整编第三十六师增援运城。徐向前考虑再三,命令八纵撤围打援。结果虽然运城未破,但王新亭的八纵把钟松增援的三十六师两个团“吃掉”了。
8 ^3 b5 F/ y7 j8 c6 V$ I
3 ]7 G E. s+ [8 H 运城未破不等于运城不打。因为解放军要解放山西全境,首先得打开运城这扇大门。因此,三打运城自然摆到了解放军将领的面前。1947年12月16日,徐向前命令王新亭指挥的八纵和王震指挥的二纵协同攻打运城。/ i: W! C4 `2 P' A6 D* e6 A# j
4 ] g& x+ d0 l& e6 R, Y
这次攻打运城,毛泽东非常重视,亲自起草了批复意见:“一、同意你们打运城。二、王震纵队应位于黄河北岸要道,确保河南敌不能北渡,方有把握,否则敌必增援,攻运仍无把握。三、彭(德怀)张(宗逊)主力本月休整,下月上旬渭北出动。王震纵队须于该时西渡,勿误。”
5 @8 m6 \. O. _8 A O
" F- a, _- U, w: u 第三次攻打运城,八纵又碰到了钉子。扫清了运城外围的障碍后,八纵两个旅的先头团攻城受阻。从12月16日晚发起战斗,到12月23日,整整一个星期,运城没有任何被攻下来的迹象。屋漏偏遇连阴雨。情报显示,胡宗南的4个旅,准备渡黄河,向运城增援。" d5 D% V9 ]/ }
# s% d% |' U! Z# Y- E2 D “必须在援兵到来之前,攻克运城,否则将受重大挫折!”王新亭和王震商量道。& s. v1 m/ w$ W
- M( ~ G7 G8 c3 W
“是啊!这是第三次攻打运城了。我看,二纵也投入战斗吧!”接着,王震果断地说,“二纵和八纵在24日分别从城西、城北发起总攻。两个方向都采取云梯和跳板登城的办法,只要一方突进去,撕开一个缺口,运城就能拿下来!”$ M$ p$ ~: o+ t) D0 L
! O% v' _6 b" m6 v1 w “行!就这么定了。”王新亭想,多一个纵队兵力总比少一个纵队兵力强。
2 ]$ y1 t! L3 \4 C/ ~ l( S5 t" P T$ j& r% ]( M
然而,战争胜负不取决于兵力多少一个因素。12月24日整整打了一天,攻城未果。
r5 W F L/ r
( V6 ]: h: h" W1 o 夜幕,如时降临。突然,王新亭的脑海里出现了前不久二十三旅打曲沃时地道爆破的情景:“何不一试地道爆破?”
) A) ?& f5 i0 g: V# u" C1 ]8 d* p A$ n0 C/ T- b* G
王新亭从行军床上坐起来,擦了擦眼睛,看到王震坐在电话旁的椅子上打盹。王新亭摇醒了王震,一同向二十三旅指挥所赶去。二十三旅指挥所设在离前沿1000米的砖瓦窑里。8 G, s$ _ {: h7 c* _0 @. ]1 {
5 a) A5 v2 A' N: B 王新亭和王震等来到二十三旅,立即召开了团以上干部紧急作战会议。王新亭说:“你们二十三旅有炸开曲沃城墙的经验,难道这次炸不开运城的城墙吗?”所有干部眼睛一亮。对啊,挖地道炸城墙啊!大家开始兴奋起来,高兴地交头接耳。王新亭提醒说:“挖地道是要时间的。时间只能给你们一天,错过一天,敌人援兵逼近了,必然影响攻城。黄旅长,有信心没有哇?”+ U9 ~# g# `" w' J) }
Q- t7 }0 ^' E k3 I! K 黄定基旅长站起来响亮地回答:“有!我代表全旅指战员请战,有信心、有勇气,竭力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
8 K4 r! G6 c+ ?) b5 n$ u
: W/ w' S& `+ n! O9 F 在这节骨眼上,黄旅长的态度更坚定了指挥员的决心。王新亭当即宣布:“挖地道炸城墙,开辟突击部队通道的任务,交给你们二十三旅。”
$ p; m4 }# E5 Z4 D
/ V( @: ?" d4 v( G# H/ @& F. @ 1947年12月27日黄昏,只听得几声巨响,运城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20多米宽的斜坡。八纵六十七团二营和六十九团二营同时登上了城头,控制了缺口。部队很快进入城内,展开了巷战。12月28日,运城宣告解放。
7 k) ~% A, N: C7 [* r0 u" C8 N2 t) @+ b' Q. v
解放了运城后,徐向前立即命令王新亭率八纵攻打临汾。王新亭同样采取“挖地道炸城墙”的战术攻克了临汾。从1948年4月11日至5月17日,八纵二十三旅秘密挖掘了两条各长110米的破城坑道,装了9200公斤的炸药,一举炸开了临汾城墙近40米的缺口,二十三旅指战员顺着缺口入城巷战一日,歼灭国民党军守军5600多人。临汾解放,中央军委授予二十三旅“光荣的临汾旅”荣誉称号。这是至今为止由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全军唯一的一个旅级单位。: @5 I& }' B& l) [/ i9 C2 G
0 L* D1 Y/ u$ y( b+ M1 h
王新亭打运城、克临汾之后,晋南全部掌握在解放军手中。接着,王新亭又率八纵激战晋中,拿下祁县、平遥、孝义、汾阳、文水、介休等14座县城,歼灭阎锡山部队10万余众。0 s3 f) ?' S+ r
4 A$ T. _1 X2 n- d6 ]' X: D
1948年10月,王新亭又奉命攻打太原。太原战役是10月26日夜开始全线发起攻击的。参与战役的除了王新亭指挥的八纵外,还有徐子荣指挥的十三纵、刘忠和袁子钦指挥的十五纵及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彭绍辉、政委孙志远)共8万余解放军。6 G5 F- M2 r, a4 l5 e9 S
4 S! Z* Q+ H: R( U5 E 要想攻克太原,必须占领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这“四大要塞”。王新亭率领八纵的任务是:打下小窑头要塞。( U4 M, B8 }7 B7 }; t) J
: N7 T$ H' x* G% u0 F, V+ O
然而,小窑头是块难啃的骨头,八纵在王新亭指挥下,从10月26日开始攻打,先后打了三次,前两次硬攻均告失败。最后,王新亭采取“滚桶式”战法(即前一支部队打一阵后休整,后一支部队接着攻打,不给敌人喘息机会),才打下了小窑头。被八纵俘虏的国民党军第三十师师长戴炳南懊悔地说:“你们的战法变了,而我们还沿用前两次的战法!如果你们打法不变,那是打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的战法是‘狗咬吕洞宾’,就是放你们一条腿进来,然后狠狠地咬死!”( H3 D& e, ~8 V/ s; `9 \
* N N/ ?. f5 L$ l
好一个“狗咬吕洞宾”。如今,小窑头阵地上的这条“狗”已被八纵打死,太原城外的“要塞”被撕开了一个大缺口。离太原解放的时日不多了。
- y* c! B F) [
; O7 K5 |5 a/ u 就在准备发起全线进攻太原时,中央军委果断下令暂缓解放太原。
$ k$ _$ `% q6 Z+ v7 w3 H9 R- `" i( K' {+ q2 k. ?' k- X
中央军委在命令中说:“太原不宜过早攻下,因太原过早解放,在北平的傅作义会感到孤立,会自动放弃平、津、张、唐,向西或向南撤退。这样将会增加我军后续作战的困难。”中央军委的考虑是成熟的。解放太原的部队原地休整。
2 ?: h; _( R9 a1 D3 L: }/ l3 H9 W6 V6 U* s0 f) ^: w
1949年2月19日,根据全军统一编制序列番号的命令,第八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王新亭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张祖谅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周仲英任副政委,桂绍彬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七八师、第一七九师、第一八○师。六十军归十八兵团建制。王新亭成了人民解放军六十军的首任军长和首任政委。
) ~* @5 F! S8 S5 r# G g9 w
% z8 x2 | |1 s& l# B% H6 R g: A) O 1949年4月20日,中央军委命令部队总攻太原。王新亭率六十军和兄弟部队一起,在4月24日一举攻下太原城,4月25日,对外宣布太原解放。
. s3 |* W2 D6 a6 C! w/ x- F* y) F( ]. a" F; N
新中国成立后,王新亭历任十八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委,西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代司令员兼第二政委,军事科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3年9月至1972年10月,王新亭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1966年3月至1969年4月,兼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72年11月至1975年8月,王新亭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75年8月至1982年12月,王新亭为军事科学院顾问。1984年12月11日,王新亭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6 [ q+ Y; q$ t: g
' y% |$ U( ]5 f/ P+ F4 O; b2 w F※本文转摘自历史网(www.lishi.net)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lishi.net/html/zhanshi/2011-12/2634p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