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9271|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庆元姚氏当中的几则传奇故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9-4 09:32: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9-4 09:45 编辑
6 T/ j2 _% ^4 p; _4 ~
( P7 z2 z2 S6 C/ |! K% k        浙江庆元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其森林覆盖面积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五。因此,庆元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县”。它既远离了浙江中心城市杭州,也与海边的温州、台州相距甚远。从海拨上说,庆元县是整个浙江的“制高点”。所以,庆元县又被人们称为是“浙江省的西藏屋脊”。这是庆元的地理之奇。
  }( c3 w7 o3 K3 Z       从人文上说,古代大致是“吴越之头”的庆元县,县域居民以吴姓为最多。浙江多为“越”,偏偏庆元多姓“吴”。这也算是又一奇。庆元姚姓主要是舜明公一支,分支遍及临近的福建,江西,总数超过万人。“县志记载,姚姓是庆元的旺族”。贤文宗亲告诉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119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8-9-17 16:32: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8-9-17 16:36 编辑
% i& m0 ?- b6 S% Y2 Y. ]" Y
pszyyao 发表于 2018-9-16 22:158 R2 _7 X; y$ S# C) |* N: F; X) h
庆元县南安乡吾际下姚氏宗祠 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就能成为省级文保单位?你 ...
9 q- P, @% d2 g) x7 q" \, L' Z
吾际下姚氏宗祠被定为文保单位是以古建筑名义入册的.庆元县有很多姓的宗祠都列入了县文保单位.5 v5 F: |1 V, q7 r: A- \3 Q& }
http://www.doc88.com/p-981346721924.html: s9 {, K1 d6 e) b( S* T
我县新增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Z+ @- w9 T+ q& F2017年02月07日 09:56来源: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通讯员 张丹萍 吴兴6 o- B! @" v5 ^! T& v+ z

( @7 y+ W5 {; D
  近日,省政府发文公布了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我县胡紘夫妇墓、坑井吴氏宗祠、吾际下姚氏宗祠名列其中。
  据悉,此次我省共有286处文物保护单位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另有10处与现有省级文保单位合并。我市共有21处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县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保护方针,按期划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落实各项措施,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好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 c) F7 ]; B* I, }7 l
    2 E& ]7 L# X- d, C
    (编辑:方淑君)
  R, C/ p4 M/ H& H. u9 l
' ?' f2 N: ?" W; A3 o+ z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5:51: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9-13 22:45 编辑 * q# m/ r6 `9 v; r) I
8 @; d: U' z% K. o0 Z- G
     这座祠堂临近喘急的小溪,进门的造型奇特。祠堂内还比较方正。我在周围转了转,发现祠堂外围的地基由鹅卵石和石头垒起,墙体是干打垒的黄土,外面粉上了石灰。祠堂里的构架完全是当地的木材。
; O- ^, Z( D3 j0 ^# c       至于为什么这里的姚氏祠堂会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想,这里地处偏僻,能够保存下来的如此年头久远的祠堂,在浙江省应该不多见。第二,五漈下的姚氏无论是家谱或者口口相传,他们的祖先舜明公是岳飞的娘舅,这就有了文化的内涵。听说这里的祭祀活动有其历史的传承,或许这也是一个特色。
/ @' q7 c7 H6 h3 E% `      遗憾的是,我们刚到目的地时,天降大雨。我们一行三十几人急匆匆地涌入祠堂,我试图向村里的宗亲提几个问题。但听不懂当地方言,只好作罢。打听到这里有四百余姚氏,仅一户外姓。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
# K( f( \+ l7 n. L      紫洪版主希望我今后找时间来这里静静的住几天,夏天避避暑,吃点农家饭,当几天隐士。我挺高兴的。

IMG_20180825_104532_HDR.jpg (112.96 KB, 下载次数: 677)

IMG_20180825_104532_HDR.jpg

IMG_20180825_103730_HDR.jpg (79.08 KB, 下载次数: 650)

IMG_20180825_103730_HDR.jpg

IMG_20180825_105433_HDR.jpg (115.49 KB, 下载次数: 624)

IMG_20180825_105433_HDR.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21:31: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9-4 21:36 编辑
, C9 Z8 R9 H1 c. Q4 H! w1 o; w/ m# H% T  R
    从表面上看,建于鹅卵石地基上的“穿心亭”,把两个水池一分为二。亭子的两旁有座椅,显然,摆上一把桌子,亭中就是议事的地方。这是“穿心亭”的功能之所在。2 d) ~) d5 l7 U# ?1 V
      我对“穿心亭”的命名产生了一些思考。“穿心”这个词过于悲伤,超越了一般祠堂里肃穆,庄重,虔诚的情怀。庆元姚氏的族谱记载,舜明公是岳飞的娘舅,世居河南汤阴,金人犯界时,护主南迁。后来秦桧乱纲,殃及到舜明公一族。经过颠沛流离,舜明公带领族人从龙泉县进入山区避难而来。从这种文化背景去理解,或许立祠建亭之时,便有了暗喻后人不能忘却始祖舜明公的“穿心”之痛,不能忘却这段特殊的苦难历程。2 M/ U: y  Q4 e4 \2 e
      

IMG_20180904_205817.jpg (82.69 KB, 下载次数: 447)

IMG_20180904_205817.jpg

IMG_20180825_070901_HDR.jpg (93.75 KB, 下载次数: 430)

IMG_20180825_070901_HDR.jpg

IMG_20180824_100756_HDR.jpg (106.58 KB, 下载次数: 446)

IMG_20180824_100756_HDR.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12:32: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9-8 09:11 编辑 8 e8 A+ \% m8 Q: h$ r3 u5 q1 j
8 s9 v8 v0 l$ x
      我仔细拍了几张断头竹的照片,立此存照。5 ]: ]1 f( ?* l2 L: O1 A
      几个宗亲补充了庆良的说法,这里终年不见雪,不可能因雪压竹顶而断头。关键是,出墓地几百米,同样种类的毛竹就找不到这种断头的现象了,奇了怪了。
& d& Q% n$ c' {' r5 G3 k       庆良还说,他每每清明扫墓时发现墓地周围五颜六色的蝴蝶结群而来,还有蜻蜓相伴其间。它们翩翩起舞,打打闹闹,全然不顾周围人的存在。真是奇了怪了。
6 Y, Y+ F" x4 L, o       翠竹含冤断头泪,蜓蝶有情起歌声。无法解释这种生态现象。天人会感应,感天会动地。只能说竹子、蜻蜓、蝴蝶都是有情之物。它们成了精,它们通了情,它们真的通了姚家之情!

IMG_20180824_075105.jpg (159.44 KB, 下载次数: 501)

IMG_20180824_075105.jpg

IMG_20180824_074812.jpg (132.61 KB, 下载次数: 474)

IMG_20180824_074812.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11:15: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9-7 10:04 编辑
: v! _* A6 `1 L7 Q! w# A* D5 i3 H6 A3 `
      岳飞“尽忠报国”是姚母蒙教使然。而娘舅舜明公一族好善乐施的美德一直被这里十里八乡的百姓所称道。龙泉通往大山深处的庆元有条古驿道,就在金绳寺不远。贤文宗亲告诉我,这可是龙泉进入庆元的必经之地。姚家人在驿道上建有一座“民乐亭”,供往来百姓遮风避雨,歇脚歇凉,金绳寺里的姚家人一直为百姓提供茶水。以致老百姓把“民乐亭”说成是“烧茶亭”了。
# Y  H9 [$ Y6 @0 T& p+ ^9 Z      “民乐亭”的遗址尚在,只是因为公路改道,渐渐被人遗忘。平生宗亲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家,他说愿意牵头把“金绳寺”“民乐亭”修复起来,重振姚氏雄风。我回答他说,果如此,我一定再次来庆元。

IMG_20180824_080911_HDR.jpg (113.15 KB, 下载次数: 481)

IMG_20180824_080911_HDR.jpg

IMG_20180824_080828_HDR.jpg (160.5 KB, 下载次数: 486)

IMG_20180824_080828_HDR.jpg

IMG_20180824_080741_HDR.jpg (135.92 KB, 下载次数: 459)

IMG_20180824_080741_HDR.jpg

签到天数: 4095 天

连续签到: 3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8-9-4 12:41: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紫洪 于 2018-9-5 09:29 编辑
7 r1 I7 y( N7 M6 c5 e8 @& g" Z& B0 i2 I: Q. N6 E4 Y
      感谢报道,绍弦兄辛苦了。

签到天数: 3819 天

连续签到: 2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8-9-4 12:45:27 | 只看该作者
      绍弦宗亲:您介绍的庆元姚氏中的几则传奇故事,只听您讲了“庆元是浙江西藏脊梁”一一“高”,二是浙江多越地,偏为“吴”姓多。有关庆元姚氏传奇,洗耳恭听,願闻其详!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5:25: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敬文老!到了您的地界,未曾给您打招呼,见谅!此次从武夷山穿越到了浙江庆元,收益甚多,容我慢慢道来。

签到天数: 4095 天

连续签到: 3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8-9-4 16:09: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紫洪 于 2018-9-5 09:29 编辑
4 u* u/ e5 P: @9 E( k9 Q6 z: l& Y+ z1 v$ c$ p8 M
    静听传奇。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6:2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农历七月半向来就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俗称“中元节”,其文化的核心是敬祖尽孝。虽然各地还有一些零星活动,但曾经普遍而又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动已经被当今社会边缘化了。听说庆元县唯有姚家人一直在中元节举行聚族的祭祀,据说已经坚持了几百年。这反而是一件新鲜事了。适逢庆元姚氏始祖舜明公墓修缮一新。应紫洪版主及庆元宗亲会的邀请,我与南昌“三卿团”的卿堂大叔及京生、文兵一行四人于是有了这次庆元之行。

IMG_20180823_180646.jpg (97.37 KB, 下载次数: 276)

IMG_20180823_180646.jpg

IMG_20180823_180903_HHT.jpg (91.61 KB, 下载次数: 285)

IMG_20180823_180903_HHT.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6:41: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位于庆元老县城南门的姚氏宗祠,古香古色。家谱记载是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首建,康熙八年(1669年)在原址进行了大规模重修。因为祖始舜明公被赠“金紫光禄大夫”,所以又称“姚光禄祠”。

IMG_20180825_083904_HDR.jpg (144.9 KB, 下载次数: 275)

IMG_20180825_083904_HDR.jpg

IMG_20180825_083316_HDR.jpg (136.92 KB, 下载次数: 286)

IMG_20180825_083316_HDR.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7:06: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9-7 11:05 编辑 , l& t5 }# D4 m/ d3 p. ?

  c; q" O6 j, c: W( L( F+ n: S     祠堂占地面积一亩上下,封闭式。三进,五个天井。
) k- ]  Q$ u8 P8 P4 i9 H     屈指一算,我曾经到过各地的姚氏及其他姓氏的祠堂不下二百余座,一到庆元姚光禄祠马上发现了该祠堂布局的奇特。中间的两个天井有一个亭子相连,亭名叫“穿心亭”。亭的左右各有一个十平方米的水池,一问得知,此水深超过了七十公分。宗祠的门前有水塘是普遍现象,宗祠里面存在左右两个对称的小池塘,我不敢说其他地方是否还存在这种布局的宗祠,但在我见过的所有宗祠中,这是绝无仅有了。

IMG_20180823_180557_HHT.jpg (100.91 KB, 下载次数: 280)

IMG_20180823_180557_HHT.jpg

IMG_20180823_180533_HHT.jpg (92.46 KB, 下载次数: 283)

IMG_20180823_180533_HHT.jpg

IMG_20180825_071256_HDR.jpg (104.25 KB, 下载次数: 270)

IMG_20180825_071256_HDR.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7:17: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9-4 21:49 编辑 # a8 }3 H4 Y4 d* W4 X4 l! w
* t* D2 n& B. q0 S4 N
       我在宗祠里小坐的时候,正值秋雨倾盆,哗啦啦的雨水从屋檐下汇集到了两个小水池里。

IMG_20180825_071056_HDR.jpg (56.88 KB, 下载次数: 269)

IMG_20180825_071056_HDR.jpg

IMG_20180825_070823_HDR.jpg (77.38 KB, 下载次数: 279)

IMG_20180825_070823_HDR.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7:53: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在现场仔细观察,大雨突如其来,池水并不见上涨。显然这是下水道通畅的结果。管理宗祠的贤文宗亲告诉我,这里一年四季的水深基本上沒有变化,即使是大旱之年,池水也仅仅少少许。这算不算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29 11: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