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7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房价什么条件下会大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7 13:2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size=+0]% X" M" w: @- Z0 Q
5 F1 u& G; _+ E' i9 Y9 W0 g# P2 Z" L
[size=+0]
# F. o4 S$ d! D; r' Q& _文[size=+0]/易秋霖4 x' v6 W" e, @. J4 W% c
[size=+0]2 Q3 o% ~+ }# V. O4 {+ N' m
前不久,与几位朋友在一起聊天,主题是房价,其中涉及了与房价相关的许多问题。以下是这次聊天的主要内容,“友”代表朋友,“易”代表本人。聊天是从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房价是否会跌这个话题开始的。
9 A3 D6 B) V+ o2 M, ?[size=+0]
$ D4 I/ c/ ^3 j友: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房价会不会大跌。
5 ^% P5 R( ~4 q# N% B7 w[size=+0]; O/ {, @. H  e; F! q- F, C
易:不会大跌。短期会出现小幅下跌,但意义不大,比如跌[size=+0]3%~[size=+0]5%,过段时间,比如两三个月后又上来了。这样的下跌对于目前的高房价而言意义不大。
3 ^& g6 }* p/ w) k' {( v; T' d4 _[size=+0]
' s3 K, n6 l( l* o4 [' B3 e7 O友:为什么不会大跌?
* O* p% K: @! b4 \3 m( }$ y' O' R[size=+0]! R7 }2 l+ n. Z2 u% x8 ?
易:根本原因是需求大于供给。
" K% B5 W+ ?0 n2 T0 K/ w$ R[size=+0]
% @, O, l. V7 W4 N5 ~6 O4 _: p友:[size=+0]2011年中央政府要求各地大量建保障房,也许房价[size=+0]2012年就会大跌。+ k" J* g  E* H9 b  Q
[size=+0]2 D) k/ K3 m* p( s# z0 N$ _
易:不要指望保障房会导致房价大跌。一是因为保障房数量有限,与商品房加起来也难以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二是因为保障房价格便宜,许多人就会动用权力、关系去占有,使本来就供不应求的保障房更加稀缺。最后大量的人还是不得不去买商品房。
, A2 j3 E" ~; L( @[size=+0]$ C6 r# u$ _( E$ \& O
友:既然供不应求,政府就应该增加保障房供应。5 T6 M, W8 R% K, m9 h+ ]* }
[size=+0]6 p0 G+ E8 ?6 `. U% E0 V
易:是的。但是地方政府其实是不愿意建保障房的,因为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要往里赔钱。
* B, X5 Q3 \; i( @[size=+0]4 l, C2 G% z7 G( D, e
友:政府是在做买卖吗?4 c8 B* X+ _4 U- M
[size=+0]
; l) A9 d1 d5 z# t易:实质是一样的。地方政府搞征地、拆迁,然后卖地,这一征一卖就有很大一笔净收入。与其他商品交易不同的是,地方政府可以强制拆迁,有强买的权力,且价格由地方政府说了算。
& H; P( M) r* |* V. p. b[size=+0]+ D: Z7 N" D9 W8 e# ~' N  m% K7 b
友:为了降低房价,地方政府做些亏本买卖也是值得的,毕竟是有利于当地老百姓的。# u" g6 w) R0 D3 F, R# @8 t
[size=+0]- p1 {2 t, S. C2 _2 `# w; D
易:很难。因为这[size=+0]10多年来,各地政府靠卖地、征收房地产交易税,使财政收入维持了高速增长,有的城市这部分收入占财政收入的[size=+0]50%以上。现在你要它放弃或大幅减少这部分收入,结果是财政收入不增反降,它如何向上级交代?
' {# V& n1 ^# t$ {2 }+ o! V. a) A[size=+0]
- |: @5 }+ G' }3 I4 }友:那就应该降低财政收入增长指标,不要给地方政府太大的压力。/ U9 B; n$ _% Z1 z7 J
[size=+0]$ f' [- L% h) S: G3 o9 ~7 X+ M
易:谈何容易。十几年了,中国的财政收入一直在高速增长,这成为政府最重要的政绩之一。财政收入多了,许多事情也就好办了。增速一旦降下来,或者不增反降,许多事情都办不了。政府也像我们个人,办每一件事都是要花钱的,由穷到富易,由富到穷难。所以,即使上级给它降指标,地方政府也不会降。做所有的事都要靠财政收入,而卖地、征房地产交易税,就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1 a. R. s( @* ]$ s8 r: e
[size=+0]. x5 P  a" w  z7 g8 R
友:刚才说到保障房中的以权谋私,有人说因为存在以权谋私,所以不应该建保障房,这其实也是错误的,毕竟以权谋私的部分不占多数。  w1 _+ w1 W5 Z5 T
[size=+0]
# x5 W2 E- ]8 y0 t7 ~, U: }易:不一定。有些地方可能占少数,有的地方可能占比不小,尤其在一些小城市,“山高皇帝远”,官员不按规矩办事,加上官员多,保障房少,这些官员一旦看上了,可能很大一部分就被占有了。9 C" {; N/ p8 k  }1 o$ n6 Y' |
[size=+0]
' Z" K; M! A" g, k友:没有法律保障,保障房难保。
$ S' }; d& I; \' Z[size=+0]
$ F3 c3 W2 Q$ S% e- O易:确实如此。有了法律也不一定就有保障。中国的许多事情之所以难办,分析到最后都是一个原因:法律制度不起作用。相对于经济体系,还有其他体系比如医疗体系、教育体系来说,法律体系是它们的外生条件,也就是说,法律是否起作用不是经济体系、医疗体系、教育体系中的人可以决定的。而外生条件又是解决经济、医疗、教育等体系中的内生问题的必要条件,在外生的法律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的情况下,经济等内生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种外生、内生的关系是分析所有社会现象的方法。2 L+ U1 R6 Q  x( ^
[size=+0]
% U% M: F$ l6 d- r2 j$ R友:有些人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关系。
3 w0 x9 L! |  |* F' W[size=+0]' u, F; q. \( k+ G! \: H
易:关键是管理部门的人必须知道这一点,否则就会出错,就会好心办了坏事,保障房就是如此。许多人总是说国外、香港的保障房很成功,所以我们也应该搞。但是他们没看到,中国的外生条件不一样,也就是法律制度起作用的程度有限,结果是应该保障的人没有得到保障,不该保障的人反而得到了保障,这就是好心办了坏事。中国的股市搞不好,也与外生条件不具备有关。/ e# l8 X7 U# E3 A: y* N# m- ]
[size=+0]
' D* f, Z9 P8 r# g. V& S友:但是,法治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1 T5 [6 j& v1 p2 d. T6 E
[size=+0]
( `: j: Q8 [- ?5 y2 |4 K% V易:比房价问题还难解决,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也不是说一定要等到法律问题解决了再来解决房价问题。刚才说了,是因为保障房便宜,官员或与官员有关系的人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去占有。如果放弃保障房,就不存在以权谋私的问题了,尤其在那些保障房被有权人占有的比例较高的地方,更应该放弃保障房建设。
1 j+ l+ @: G6 E9 w[size=+0]) U  q3 _" b2 D) N' `7 X
友:那怎么解决那些地方低收入老百姓的住房问题?
% p" Q2 Y- X6 q- H# P- F' l[size=+0]
* j4 j6 K% K' l) i% B易:政府可以不建保障房,但是应该大量出让、拍卖土地,供开发商建大量的商品房,使商品房供应量至少应该等于或略多于市场需求,到时候房价自然会降下来。这样,地方政府不仅可以获得土地出让收入,有利可图,又避免了以权谋私的问题。当然,大量出让土地会使土地价格比过去大幅下降,政府从单位土地面积中获得的收入会比过去低,但是,比建保障房来说要划算得多,因为建保障房政府不仅无利可图,甚至还得倒贴钱。比如建廉租房,廉租房建好后以很低的租金租出去,到房子报废时也收不回成本。; M5 X8 W& z) h: C
[size=+0]
; T7 x/ ^# V% N$ S% z" p' W( w友:大量出让土地的话,会与相关政策不符。不是说[size=+0]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不能突破吗?
  u9 O3 z! g, t7 i. S1 f4 q[size=+0], [5 {( {& l  C' J* s
易:想降低房价,又不想增加土地供应,房子建到哪里去?建高些是可以增加供应量,但毕竟高度也是有限的。其实,[size=+0]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没有必要死守。当时划这根红线是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可是,中国这[size=+0]30年来一直不缺粮,总人口在增加,粮食总需求却在减少,因为人均消费减少了。所以,对这个问题应该动态地看。现在很多地方土地撂荒,没人耕种,又不让用来建房子。一面是房子太稀缺,一面是土地在浪费。
* c. H0 ]+ p/ Y' M) A[size=+0]2 K' V+ |- G7 K* e* I5 C! u
友:即使大量增加土地供应,但是开发商不一定马上建成房子,而是囤着,等房价上涨了再说。囤房囤地是开发商获取暴利的惯用伎俩。# T7 M8 W3 |2 `' H% Y
[size=+0]
  F* N% m( x7 |( X+ S2 ~% r易:这个责任不在开发商,而在政府。其实,早有规定,土地出让后,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之内必须开工。但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并未严格执行。至于原因,不排除相关部门默许开发商这样做。政府还可以增加规定:土地出让后两年或三年之内必须完成建房并全部销售,否则政府可以收回。但是,有了规定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形同虚设。
8 j) Y' h( Z6 s( f) a[size=+0]/ s  m) D$ i! b1 c
友:这又回到前面说的“法治问题”了。
7 Q1 |9 K" H4 y6 t- E[size=+0]
; }0 b2 v9 W0 v2 U易:是的。但是,市场其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法律不健全的缺陷,就是通过市场竞争。如果政府每年持续地保证大量增加土地供应量,并且使供应量至少能满足市场需求或略多于市场需求,则开发商囤地囤房数年的后果是卖不出去,或被迫降价,开发商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不敢囤地囤房了,因为手中有地有房的开发商不止你一家,在供过于求时你就会与其他开发商形成竞争关系。/ Q7 @5 `) _+ H) w, \+ R7 t
[size=+0]
* X! M9 G6 ?, r. R5 H友:许多人骂开发商,说他们获得了暴利,是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
* L' }7 P; N' F  Z; e4 {6 T[size=+0]
; r* `7 J. G) L4 `0 P/ l易:这一两年骂得少了,以前几乎所有人都将高房价归咎于开发商,这是没道理的。开发商只要合法合规地建房卖房,他将房价定多高都没错,更没罪。你嫌高了可以不买,大家都嫌高可以都不买,房价就一定会降下来。开发商之所以定高价,是因为有人买得起,有人愿意买。  v% b; u* d$ Q7 J0 M" F
[size=+0]$ A: e/ l- j# ~2 q% R6 ^
友:许多人认为投资商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如果是的话,针对他们设立房产税,让他们每年交税,这样他们就不会买那么多房了。这样不是可以降低房价吗?
, l  e0 u* K6 ^: V: m0 N! p6 s[size=+0]4 J# U; s' I6 I
易:投资商并不是房价上涨的最终原因,自住需求才是。过去人们总是将房价上涨归咎于开发商,后来将原因不仅归咎于开发商,还归咎于投机商即投资商,因为投资商只买不住,增加了需求,导致房价上涨。我一直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地方政府是最主要的原因,开发商、投资商只是次要原因。因为在中国,土地是地方政府掌握的,政府有权决定是否增加土地供应。住房需求增加,土地量不增加或者赶不上需求的增加,房价必然上涨。严格地说,开发商、投资商只是在短期内看会成为房价上涨的原因,从长期看,并不是根本原因。投资商买房,比如买两套、三套或更多套,虽然自己不住,但是多数甚至全部会用来出租,等到价格上涨了他可能卖出去。出租的话就满足了租房人的需求,使想租房的人有房可租,否则这些人只能去买房,所以,投资商买来供出租的房屋并没有额外增加市场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房没有出租,但比例不大,尤其在大城市比例很小。这部分房屋空着,等到房价上涨到他满意的程度,比如过了三年,才会卖出去。三年前他买房时增加了市场需求,是房价上涨的因素,但还要看他卖房时对市场供应量的影响。将三年期完整地看,则有没有投资商均不会对市场供求关系有实质性影响,对房价也就没有实质影响。所以,政府如果针对投资商开征房产税,即使会导致他们不再投资购房或减少投资购房,从长期看其实对房价不会有实质性影响。
, a) W! W2 V$ m- N[size=+0]  g/ _" C9 \. U( `, j9 b, V
而且,即使短期有影响,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大,因为投资购房的比例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至于有多大比例,政府也拿不出数据。我倒是专门去中介市场调查过,时间在[size=+0]2010年[size=+0]4月,即北京市限制外地人购房之前。我问了[size=+0]5个中介门市部,我的问题是:一、到你们这里买房的人,有多大比例是用来自住,多大比例是用来投资?二、投资买房的人,买了房后出租的比例有多大?这[size=+0]5个中介的回答差不多,自住的比例是[size=+0]70%~[size=+0]80%;投资的比例是[size=+0]20%~[size=+0]30%,买房后用于出租的比例超过一半。也就是说,卖出去的[size=+0]100套房,有[size=+0]20~[size=+0]30套是投资商买的,这[size=+0]20~[size=+0]30套中有[size=+0]10套左右是空着的,其余都出租了。当然,投资商也不会永远让房子闲置,早晚要卖出去。这个数据不一定能代表市场的整体情况,但是可以作为参考。
; d, X$ h. W- B9 o[size=+0]4 m, [. F1 O2 z% d7 j$ t
限制投资购房还会有一个副作用。如果政府针对投资商出台房产税,可供出租的房子的数量增加得更慢了,投资商必然会提高租金,租房人的负担就会增加。
' c; w$ k- M! \+ D8 V[size=+0]/ y! g% D7 L4 P' P2 |8 e% B
友:中国的房价是不是不可能大跌了?
9 v$ i) \( B+ Y7 J; q4 R- q- n[size=+0]
1 }+ N/ r7 s+ p* m- n9 G0 D+ Q& w8 R$ |易: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均价小幅下降,比如下降[size=+0]5%~[size=+0]10%是可能的,但是[size=+0]30%、[size=+0]50%以上的下跌不可能。下降[size=+0]50%的话,北京的均价就是[size=+0]1万元左右,这不可能。但是,有两种情况会导致中国的房价出现[size=+0]30%以上的大跌:一是中国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各种需求大幅下降,那时候人们首先关心的不是买房而是吃饭,住房需求就会大降,房价也就会大跌。二是各地政府大量增加土地供应,比如每年增加[size=+0]50%甚至每年成倍增加,连续三年以上,同时要求拿到土地的开发商在限定时间内开建、封顶、销售完,还要限制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购房数量,这样必然会导致供给大于需求,使房价大幅下跌。但是,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可能性都太小,几乎是不可能的。7 }$ f  Y# U: h; G0 J' k3 L
[size=+0]
1 X3 D/ U. Z# Q7 T; H[size=+0]                                                                                                                                                                                                          出处:《读者》[size=+0]17期8 l+ `) H4 V' V& M1 r
[size=+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1 10: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