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2-8-8 12:06:42
|
只看该作者
【“替身”风波】
+ _- I0 c& r+ L9 w. i
: V) |6 V* i, D, w2 B- l# G* \+ f没过多少天,北平的报纸上又一则关于金璧辉(川岛芳子)的消息,把刚刚沉寂的北平城再一次震撼了:
: a1 C4 y! O# D3 k; f- x. d% R" f& O f7 I
最新消息:“金璧辉(川岛芳子)的死刑替身是刘小姐!”6 B; t# x' `! s* q+ I
; Z# \( A+ X1 _8 e% }事情是这样:有个名叫刘凤贞的女子——就是那个死刑替身“刘小姐”的妹妹,先后两次投书河北省高等法院及报社(还有一个说法:“替身”的妹妹刘凤贞将控告书寄给了南京的国民政府监察院。),揭露和控告有人买她姐姐作“替身”的经过详情。( f2 j" m: I* ^7 e; i1 R" x
" v1 i. i+ q& W$ h) r# m! k V第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 E& H. W" x# f1 y8 m
3 V7 t( e8 k! }“我姐姐刘凤玲,她是个孝女,面貌像金(璧辉)一样,也会日文日语。我母亲听我盟哥刘仲侪的话,把我姐姐的命卖了十条黄金。”, [/ ]& L/ w8 e" y8 G
" w. w6 b; W- b6 ~1 x: K3 {7 `
“临执行的头天晚上,我同母亲送姐姐到监狱官舍,见到监狱二科万、王两位科长和典狱长吴大人,他们才给了四条金子,下欠六条,说过几天就给。母亲哭得了不得,想要后悔不干,三位大人竟生气说:‘你们要反复,把你们娘三个全杀了’。我们很害怕,因姐姐是患胃病要死的人了,又有孝心,反劝母亲回家。”
2 c1 i G6 X: S/ F v. C
4 A7 J8 P" m& i% S Q. o" m“听刘仲侪说,金璧辉(川岛芳子)从女监提出来到院内,就和我姐姐对换,从小门逃往东北去了。”
2 s$ N7 Y4 \* C x' z
$ f" H# I4 x' t9 e“刘仲侪因制毒在监狱服刑,徒刑期满,就用克扣我姐姐卖命的金条买了个办事员。受徒刑的人,还能当官,真是怪事……”, ^+ t* G6 _8 r' H4 x
, A; }" v9 R6 V, u$ c: y2 _“王科长坐家吃个看守饷,吴大人可发老财了。王科长由(民国)三十一年就在一监当科长,作弊老手,还有陈医官,秋专员,全是吴大人帮助生财的人啊,别的我不恨,我就恨他们金条不给足,还要害我娘俩。”4 L1 `- m0 C, T( z7 k, i4 T: V
/ x, M) P( i8 }6 t% m5 s第一封信登出后不几天,法院和报社又接到了刘凤贞的第二封控告信:
( j' p) [' i+ I! T' V4 F( }$ \, p! r4 |7 N& H5 ]
“4月19日晚,我母亲刘李氏又找一监吴典狱长,万、王二科长,秋专员,讨要我姐姐替金璧辉(川岛芳子)枪毙的身价金条六条,被万、王两科长打嘴巴了。吴、秋两大人说:‘你们不乐意活着了!’吓得我母亲没敢再问。”0 T6 J: K9 o! q* V
. z- W( R, P4 t7 G“我母亲回头找我干哥哥刘仲侪说理,可是制造吗啡的犯人,用金条买了个办事员当的刘仲侪,哪还能讲理呢?……”0 @( V& A9 }% N7 |9 _
* c, B. o5 n. v“4月20日晚,我母亲又往监狱官舍找吴、王、万、秋四位大人要金条,由那天我母亲就未回来。我向刘仲侪打听,他说:‘你快藏起来好逃命。’我刻下各处藏躲,不敢露面。我姐姐白替人死,母亲命又搭上了,请法院查查吧!”, z0 i% v7 |4 a% X2 @8 d
& A8 L+ Y& m6 ^
毫无疑问,“苦主”这两封信的发表,不仅揭露了金璧辉(川岛芳子)行刑前使用“替身”代为枪毙的内幕,而且还控告了北平第一监狱在金璧辉(川岛芳子)死刑问题上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的诸多事实。刘凤贞在报端披露了这样令人震惊的消息后,早就对南京政府这个腐败政权失望、愤恨的北平民众,在质疑的同时,纷纷要求彻查这桩令人感到蹊跷的案件。" t6 n+ Z, h$ o+ ~1 g9 {1 l
% i* b r; {6 C+ G# m
事到如此,也不能不给国民党的北平当局造成巨大压力,再加上国民党挑起的内战已使其在全国的统治风雨飘摇。迫于形势的压力,国民党北平当局为平息民愤,也不得不在报纸上用很长的篇幅,发表了记者的走访调查。其中有:对女监主任赵爱贞的采访;执行死刑的当事人发表的谈话;看守长的证明;收尸人古川大航闪烁其辞的说法,目的就是为了平息市民的质疑。 |
|